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老友》缘     
《老友》2014,(12)
正我是退居二线时与《老友》牵手的。当时我在单位老协读报时发现了《老友》,翻开目录一看,觉得内容很丰富,阅读了几篇文章后,感觉耳目一新。从此我经常去老协找《老友》读。退休后,老协给我订了一份《老友》。10多年来,我只要一有空,手里拿的就是《老友》。我爱《老友》,因为她让我了解国家大事、增长知识、感悟人生、养生保健。我把《老友》当做教科书、工具书,每每清  相似文献   

2.
蒋显经 《老友》2012,(4):68-68
我与《老友》有过一段文字情缘。2009年.我的一首小诗《种茶小吟》在《老友》刊登,给了我很大鼓舞;不久,我写的《奋蹄夕阳乐奉献》又有幸被发表;后来,我的一篇征文《从赤脚老师到公办老师》又被采用,实是人生写作路上的大喜事。从此,我一有空就给《老友》写稿、投稿。《老友》真是我退休以后的相知伴侣和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廖仕成 《老友》2011,(7):60-60
《老友》是我们老年朋友的良师益友、精神食粮。回忆起来,我和《老友》相识已有近20年了。 我1992年退休。一次,我在一位老同事家见到《老友》(《老干部之友》),她朴实、清新的文风一下子吸引了我,使我大有相见恨晚之感。  相似文献   

4.
朱蔓蔓 《可乐》2010,(8):M0001-M0001
初次在报刊亭看到《可乐》,我以为她只是普通的娱乐读物,并没在意,她给我的感觉只是名字比较特别。再次在报刊亭邂逅《可乐》时,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要了一本。谁知刚刚读完《浅吟低唱》、《纯真年代》、《友谊万岁》、《浪漫青春》等栏目。我就被深深地打动了。  相似文献   

5.
1992年2月17日,东北沦陷区著名女作家田琳在深圳逝世。我和田琳认识,是她在日本时。有一年,她从日本回国,到我家看我。由我介绍她的中篇小说《安获和马华》在开明书局出版。算来已经半个世纪了。1986年我编《长夜萤火》时,曾选她五篇小说:《风》、《砍柴妇》、《售血者》、《忽玛河之夜》、《安获和马华》,并写了她的简介:  相似文献   

6.
在我没有发现安徽《专业户》之前,我总爱看湖南的《农家致富顾问》和江西的《农村百事通》。一个偶然的机遇,使我和《专业户》这位早已闻名全国的老师相识了。当时我看到的《专业户》已是92年第12期了,真是有缘相见,恨之太晚。此后,《专业户》就成了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根精神支柱。为此,《专业户》每到一期,我就不失时机地买它一期。实事让我不得不承认《专业户》上提供的技术,具有通俗易懂、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老友》2014,(5)
正我与《老友》结缘已有11个春秋。我之所以对《老友》情有独钟,是因为《老友》可读性强、内容丰富,可圈可点之处每期都有,对提升个人的文学素养和精神修养很有帮助。我是《老友》的忠实读者和受益者,在阅读《老友》的过程中,有时我突发灵感,便跃跃欲试,提起笔来学学写稿。令我无比欣慰  相似文献   

8.
1999年我退休后,县委老干部局为我订了一份《山西老年》,我从那时起开始结识她,感受颇深,感觉她就是我的良师益友。《山西老年》的内容丰富多彩,像是一座知识宝库,可供人们学习的地方很多。你想知道《趣闻轶事》吗?你想知道《政策与法》吗?如此等等,均可在《山西老年》这座知识宝库中找到比较满意的答案。因此,我认为《山西老年》具有可读性、趣味性、知识性。  相似文献   

9.
巴金走了,令中国文学界十分惋惜,令国人痛楚而追思。回忆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有幸三次见到巴金大师,聆听这位文学泰斗的谆谆教诲,今天重新捧读《随想录》、《真话集》,20年前巴老慈祥、和蔼的笑容,敏捷而又深邃的谈吐,一幕幕、一幅幅仍历历在目。第一次见到巴老,是我入伍后在复旦大学新闻系培训班学习时,参加上海《科学画报》组织比赛获奖的发奖大会上,地点在上海科学会堂。出席会议的有时任市长的汪道涵等,以及巴金等文艺界、科技界的知名人士。面对主席台上端庄、朴实,脸色红润而又满头银发的巴老,我简直难以相信眼前的一切:这就是中国文坛的泰斗!这就是我从课本里、报刊上读过的巴金!我像在梦中一样兴奋、激动!在我年少的记忆中,巴老自五四时期就焕发着光明精神,创作的《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  相似文献   

10.
程长珠 《可乐》2008,(5):3-3
我是《可乐》的忠实读者。我在《黄石周刊》工作,订阅了不少报刊,《可乐》是我每月必读的杂志。从2004年《可乐》创刊起,我就一直关注,但我更喜欢改版后的《可乐》。改版后,《可乐》定位更明  相似文献   

11.
我读中学时,我的伯母在学校的图书馆工作,所以放学或假日时,我常常泡在一排排的书架中,任意阅读。现在还记忆犹新。那时我乱七八糟什么书都读——只要是我感兴趣的。读师范时经常去图书馆借书,那时由于经济条件不允许,还有书店的图书很有限,种类没有现在的多,美术书在当时很难买到。象我现在仍然喜欢的《四世同堂》、《呼啸山庄》、《远大前程》、《傲慢与偏见》、《假若明日来临》、《巴黎圣母院》……以及张爱玲、柏杨、林清玄、三毛、龙应台等等作家的书,大多是在我参加工作后逐渐搜索来的。工作后开始喜欢上童话书,喜欢童话书中亲切、美…  相似文献   

12.
《激情的弦》 常枫著,短诗集,列入“诗播种丛书”,1949年出版,内含《我底碑》、《信念》、《给我底弟弟的叮咛》、《挑琴》、《呈克鲁泡特金》、《啸歌篇》、《匕首》、《石林底童话》、《滇池》、《狂想曲》、《黄昏底构图》、《银河底哭泣》、《发抖的夜》、《零碎的诗》14首。关于诗集创作和出版的情况,作者于1985年给编者的复信中回忆说:“1947年秋季我到了宜良中学,此后两年间,我写的诗歌较多。我是用  相似文献   

13.
刘向前 《老友》2014,(8):69-69
正最近,我认真阅读了2014年《老友》第2、3、4、5期《读者信箱》的《回音壁》。细细品味后,我深深感觉到《回音壁》是《老友》杂志社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生动体现,是进一步办好《老友》的新举措。《回音壁》把编辑、作者、读者拧成了一股绳。几十年来,我读过不少报刊,但从来没有读到过这样精彩的《回音壁》,编辑们在自己的刊物上给读者回音。不少刊物的《编读往来》只有往没有来,偶尔见到《编者的话》那也多半是"开场白",唯有《回音壁》具体而又直  相似文献   

14.
编读往来     
尊敬的编辑:您好!我是《百姓生活》杂志的忠实读者。一直以来,《百姓生活》就像生活在我身边的一个老朋友,为我分析身边发生的重大事件,告诉我许多和我一样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教我怎样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走向致富的道路。在我们小区,不仅我常年订阅《百姓生活》,周围的邻里也都是《百姓生活》的忠实读者。大家在一起常说,《百姓生活》就是我们老百姓的万事通。她知道很多普通老百姓的成  相似文献   

15.
彭江 《老友》2012,(2):68-68
我与《老友》相识近20年,现在我已古稀有五,每当读到《老友》倍感亲切,我和《老友》相知、相爱。《老友》使我受益匪浅,她是我的良师益友。现写几句,以表心田:  相似文献   

16.
任晓远的组诗《北陆抒怀》,发表在一九八○年十月出版的朝鲜族文学丛书《阿里郎》创刊号上。由《我的地平线》、《密阳阿里郎》、《胡枝子花》、《雪》、《我的故乡五林川》等五首短诗组成。全篇贯通着热着故乡、热爱祖国的炽热的感情。第一首诗《我的地平线》中,作者抒发了对故乡——松花江畔的热爱之情。沃土和蓝天  相似文献   

17.
李年发来信     
李年发 《老友》2012,(10):53
尊敬的彭总编:您好!我是《老友》的一名忠实读者。在九江浔阳区老年活动中心活动时,我经常向老同志推荐《老友》这本好读物。《老友》已成为与我们老同志们朝夕相伴的良师益友。"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老友》似春风化雨,滋润了全省及全国各地老同志的心田。我认为《老友》的最大特色是短、精、活、多。短,《老友》上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专业户》编辑们:你们好!我太敬佩你们了,自从我与《专业户》杂志交上朋友后,几年来《专业户》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和效益。三年前我和我父亲把我的创业事迹给你们寄去后,又加上编辑部多次来电咨询、核实情况,后来,在《专业户》杂志上发表了  相似文献   

19.
曹平 《新天地》2012,(7):47
上世纪80年代初,根据张贤亮的短篇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牧马人》在全国公映,引起了关于"出国"与"爱国"的大讨论。接着,他的文学作品《肖尔布拉克》、《浪漫的黑炮》、《绿化树》、《河的子孙》、《青春期》、《龙种》相继发表。由此,张贤亮三个字深深烙印在我的心里。诚然,对我这个喜欢文学的人而言,能与大作家张贤亮谋面,不啻是个梦想。于是,我斗胆涂抹了几篇小说,投给时任《朔方》文学刊物的编辑之一张贤亮。结果得到的回复无非是"文字流畅,语言朴实,立意一般,缺乏思想深  相似文献   

20.
我于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从事军队文艺工作,1959年调中央电视台任导演至今。在近40年屏前幕后的职业生涯中,编导制作了各类电视节目一千多台。其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大型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的电视转播。那时我26岁,虽然在文艺组导演里年龄最小,但已经多次担任各种晚会、重大政治活动和节目的实况转播,如《白毛女》、《小二黑结婚》、《宝莲灯》、《五朵红云》、《小刀会》、《红珊瑚》、《刘胡兰》等一大批舞剧、歌剧、话剧、戏曲、音乐舞蹈和专题节目。这些任务完成得都不错,也积累了经验。但我知道,《东方红》不同寻常,它集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