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农村剩余劳动力测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先运 《统计研究》2004,21(2):50-3
一、引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前提。改革开放以来 ,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 ,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 ,农民生活明显改善 ,农村贫困人口迅速大量减少。但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比 ,还有较大差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2.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宏伟而远大。本文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性标志人均GDP3000美元入手,通过未来人口发展、产业结构演进及经济发展阶段的判断预测分析,提出临汾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三步走”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农村是关键,而农村要实现这一目标与农村工业发展紧密相联.本文研究了农村工业发展与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间的关系,结合浙江农村工业发展实际,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
党和国家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经济总量比2000年翻两番,基本实现工业化,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因此,今后18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在新时期,中国经济能否保持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是各方面都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将对未来十几年中国经济的走势、基本动力以及实现目标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应把握的重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水平而提出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过程中,除了致力于提高水平外,必须在全面、均衡方面大做文章。从对目前小康水平的总体判断出发,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针对薄弱环节突出发展重点。一、从城乡发展状况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之所以这样,主要是…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本世纪前二十年的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小康社会,是针对目前存在的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总体小康水平而提出来的。目标是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从对目前小康水平的总体判断出发,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必须针对薄弱环节突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也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建设一个更高水平的、更全面的、发展比较均衡的小康社会。所谓全面小康社会,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小康。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接受良好教育,实现人的全面发  相似文献   

8.
《统计与经济》2008,(4):11-20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十七大再次强调、中央领导在各种会议、各地考察时经常要求确保在2020年要实现的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为了使各级党委、政府更翔实地了解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更好地组织指导今后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我们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6月印发的新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计监测方案”,对全区八年来全面小康社会建设进程进行了重新调查数据.  相似文献   

9.
高戈  冯水玲 《山西统计》2003,(11):18-18,23
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那么,总体水平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不一样以及2离全面小康社会还有多远?谈几点体会。一、总体水平的小康与全面小康社会有什么不一样总体水平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一个较高水平的小康。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仍属中下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仅相当于日本人均GDP的2.3%,居世界第72位。而到2020年,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水平。总体水平的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的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  相似文献   

10.
用统计指标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离不开统计数字,全面小康社会是由许多指标来衡量,国家统计局与国家计委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包括五个方面共十六项指标。第一类为经济发展水平,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一个指标组成;第二类为物质生活水平,由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城镇人均居住使用面积、农村居民人均钢筋砖木结构住房…  相似文献   

11.
隋建光 《山东统计》2009,(6):38-38,28
“充分就业”并不是指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劳动者全部都就业了,而是指在一定市场工资水平下,愿意就业的劳动者都能够就业的状况。就业是民生之本.“充分就业”是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也是就业工作的最高目标。党的十六大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十六届六中全会将实现社会就业比较充分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九大目标和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2.
乔雅俊 《山西统计》2003,(1):11-11,4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高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本文主要从我国目前农村建设与发展现状及农民收入水平等方面,论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难点及关键在农村,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为了科学地反映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为党和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国家统计局每年对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进行监测和评价。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要在新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从经济、政治、文化和发展等方面勾画了宏伟蓝图,特别是提出国内生产总值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的奋斗目标.振奋人心,催人奋进。为了准确领会十六大报告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精神实质,现就三台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状及目标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在农村,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将直接决定和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二十年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是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必经的承上启下的发展阶段,也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关键阶段.经过这个阶段的建设,到本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有了可靠的保证.怎样来实现这一目标,它有哪些推动因素?搞清这一问题,有助于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制定相应的发展思路.笔者认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推动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十六大报告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理论和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也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指明了在新世纪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前进的方向。目前,我区已经有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良好基础。今后我区要在巩固已有发展成果的基础上,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地广人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时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页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党的十六大确立的我国在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新的阶段性特征,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更具明确政策导向、更加针对发展难题、更好顺应人民意愿的新要求,以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的小康社会,是发展改革成果真正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是经济、政治、文化、  相似文献   

20.
徐洪 《青海统计》2007,(10):27-2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长期以来,许多地方尚只重视经济增长,而忽视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而且简单地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而忽视人文、资源、环境等指标,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