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各国经济迅速增长的实践都证明:人力资本投资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由于人力资本投资效应的长期滞后性和作用间接性,以及传统物质资本发展战略的误导等复杂原因,导致中国经济长期以来的增长主要靠物质资本投入来推动,结果造成人力资本投资长期严重匮乏,从而阻碍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相似文献   

2.
经济     
正中国迅速向创新国家转型在"十三五"期间,中国经济年增长率的底线将是6.5%。但是,经济减速是一个可控过程。中国将转变发展模式,从以出口制造业和工业、基础设施及房地产投资为导向的发展模式转为以内需和更有竞争力的服务业为基础,并对外国投资更加开放的发展模式。中国主张经济增长重心从数量转向质量。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正从过去基于廉价劳动力的体系转向技术、创新和绿色经济密集型  相似文献   

3.
笔者试图以资本产出比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现象,并猜想近年的低增长主要是资本产出比速率与资本形成速率变动同步造成的。从资本深化和技术进步两个角度,对资本产出比速率分解,发现目前中国资本产出比不断升高的主要原因,来源于资本深化程度不断加剧和目前的技术进步水平不稳定。最后提出通过不断提高技术,同时优化技术选择偏差,降低资本深化程度,使资本产出比速率不断下降达到经济增长上升的变动模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力为  赵越 《管理科学》2006,19(5):58-65
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开放经济下内外均衡的首要问题,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对外开放的事后会计性记录,它的结构及各组成账户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际收支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把国际收支平衡表作为对外开放的事后会计性记录,从内外均衡的视角用协整分析、误差修正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法研究贸易账户、资本账户和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得出进口、出口、进出口、外商直接投资、外汇储备与中国经济增长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中国经济增长是出口、进口、进出口、引进外商直接投资及外汇储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较之于出口,进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马克思经济学原理出发,利用剩余产品生产和再生产结构两个范畴构建了一个关于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理解经济增长的一般理论框架,并从经验层面讨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经济增长的总量和结构性特征。本文分别测算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增长的两种潜在增长率和大道路径,刻画了中国经济剩余的生产分配以及最优增长结构。通过经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由于持续的资本使用—劳动节约型的技术进步,中国存在着一般利润率和潜在增长率的长期下降趋势;第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显著降低了中国宏观经济的波动性;第三,20世纪70年代初以前,中国面临着低生产资料投资—低消费的困境,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结构性问题,这一问题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得到了解决,并代之以高生产资料投资—低消费的模式。结合马克思经济学的分析工具我们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阶段性及周期性特征。  相似文献   

6.
近十几年朱,我国经济出现了高速增长的态势。但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由于增长方式,管理方式、法制体制等方面的原因,在短短的20年的时间,我们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问题集中表现出来;以此同时,我国的资源利用效率低,资源能源消耗量大。这种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率的粗放型紧急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长的粗放方式,也导致建设规模过大、投资需求膨胀、煤电油运紧张、价格水平上涨、经济结构失衡等一系列问题,特别是带来了十分尖锐的资源环境矛盾。为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是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一项长期任务。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需要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物质生产为驱动的发展模式逐渐转之到一种靠人力资本,智力和革新为主驱动的发展模式,中国经济才能有望实现进一步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以2005年~2014年中国内地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研究了政府补贴政策下企业资本投资取向对地区经济增长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1)企业新增固定资产投资与地区经济增长质量显著负相关,股权投资不具备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而技术投资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质量;2)相较于中央和民营企业,地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投资与股权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不利影响最大,尤其是获取了高额度补贴的地方国有企业;3)适度的政府补贴才能最好地释放企业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效果,补贴额度过高时,地方国有企业的技术投资未能带来经济增长质量的显著提升;4)地区市场化水平不仅能够强化政府补贴政策下企业技术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促进作用,而且还削弱了地方国有企业固定资产与股权投资对经济增长质量的负面影响.以上研究结论有助于从政府治理角度来理解导致地区经济增长质量失衡的企业资本投资活动成因.  相似文献   

8.
本文运用1990-2010年内蒙古教育投资与地区生产总值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探讨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内蒙古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既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也存在短期的波动关系。从长期来看,教育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正>已进入新一轮周期上升通道的中国经济,在今年上半年保持了快速增长:一季度经济增长9.8%,二季度由于去年同期基数较低,增速可能会超过10%。与此同时,在中央宏观调控措施的作用下,经济运行中的不健康、不稳定因素得到抑制,中国经济出现六大转机。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遏制。固定资产投资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力,近3年来, 新增国内生产总值中约55%是由投资贡献的。但  相似文献   

10.
刘丽明  赵敏 《管理科学》2002,15(5):65-68
在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保持经济长期增关键是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转向集约型.从新增长理论可以看出,通过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才是一种可持续增长模式,由于技术存在的外部性,政府必须对人力资本及技术进步的投资和发展进行财政支持.从世界范围看,对人力资本、研发活动投资较多的国家,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速度以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高.在对我国财政的转型目标--公共财政的机制与经济长期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后,提出了对人力资本、技术进步进行财政支持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外国直接投资(FDI)是发展中国家谋求经济起飞的重要资源,外国直接投资通过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促进东道国经济增长,而东道国经济增长又进一步带动外国直接投资的流入。本文从数量分析的角度,利用协整理论考察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四国的FDI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并建立误差修正模型刻画它们的动态均衡关系。实证分析表明:长期内,巴西、印度和俄罗斯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显著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中国的FDI与经济增长之间则不存在稳定的Granger因果关系;短期内,巴西和俄罗斯两国的FDI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互补性,但中国的经济增长只能单方面吸引FDI的流入,印度的FDI也只能单方面对经济增长起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经济     
《领导文萃》2012,(20):133-134
中国刺激经济新措施或增风险标准普尔公司在其报告中说,4年前中国通过刺激措施抵御全球衰退所留下的巨额债务,限制了政府再次通过大规模刺激来加速经济增长的胃口。中国通过4万亿元的投资刺激计划将其经济从2008-2009年的长期全球衰退中拯救出来。然而这也导致地方政府为完成全国计划的任务而积累了10.7万亿元的债务。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债务当中的三分之一是永远无法  相似文献   

13.
陆静 《中国管理科学》2012,20(1):177-184
本文推导了存在金融中介的情况下稳态经济增长的路径,阐述了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正向推动作用的理论依据。根据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单位根、面板协整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对于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表明,金融发展程度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经济增长、固定资产投资、劳动力投入和金融发展之间存在显著的协整关系。从完全修正普通最小二乘回归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来看,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正向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的约束条件发生明显变化,宏观经济失衡从以往的总量性失衡为主转向结构性失衡为主,主要表现为实体经济供需结构错配和金融业、房地产业与实体经济的失衡。宏观经济失衡的新特点,要求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来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从短期看,要突出问题导向,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取得实质性进展。从中长期看,要着力在科技创新、人力资本投资、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构建全球化生产运营体系等方面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并围绕这些领域深化改革,以实现供需在更高水平再平衡,重塑中国经济增长新动力。  相似文献   

15.
王景斌 《经营管理者》2009,(17):245-245
经济增长在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在实际运行中仍具有粗放型特征,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从中国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现实国情看,集约型增长是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然选择。当前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克服资源供给、投资与消费结构协调、产业优化与扩大就业等难点问题,通过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实现经济的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析中国银行业所谓"钱荒"现象入手,回顾近年来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路径,警示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与传统经济模式的弊端——在中国利率非市场化背景下,造成金融空转,银行业风险累积。  相似文献   

17.
财政分权、经济增长和波动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现有的文献假定我国的财政分权改革能够像其他国家那样对经济增长起到促进作用,但与现有的经验证据是矛盾的。并且,现有的研究也没有准确揭示财政分权的多种效果以及作用机制。本文利用1986 ̄2004年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和经济增长、经济波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检验。发现从整个时间跨度来说,财政分权确实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但在不同时间区域内其影响有所差异,在1994年前它对经济增长并无促进作用,而1994年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十分显著。同时,我们发现财政分权是导致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在分权的体制下,固定资产投资和外商直接投资也表现出类似的增长效应和波动效应,特别是固定资产投资加剧了地区差距。针对这些证据的一个共同解释就是,目前我国的财政分权其实是一种不完整和不规范的分权,如果要在保持分权的增长效应的同时,弱化其波动效应,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那么最关键的就是实行公共财政体制,并在这一新体制下实现合理分权。  相似文献   

18.
通货膨胀、投资与经济增长--关于宏观调控背景的计量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货膨胀一直以来都作为衡量一国宏观经济运行是否稳定和健康的重要指标。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有益于投资从而也有益于经济增长。因此宏观政策的制定者往往都密切关注通货膨胀率的高低。本文从通货膨胀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关系入手,结合我国的实际数据围绕通货膨胀和投资、产出、过度货币供给等宏观经济变量进行了一系列的计量分析。本文通过协整检验得到,投资增长是产出增长的原因,却并不是通货膨胀率上升的原因。本文建立了通货膨胀率的ARMAX模型发现,通货膨胀率上升并不是中央银行扩大货币供给的结果。同时本文还进行了一系列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进一步显示,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外商直接投资、外商直接投资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之间均不存在显著的因果关系。这些结论说明了,通货膨胀并不会抑制投资并损害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黑龙江省教育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首先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选取相关数据进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教育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显著,教育投资是影响黑龙江省经济增长的重要原因,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增加教育投资有助于促进黑龙江省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20.
《领导文萃》2008,(10):6-7
中国投资主导的经济增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已开始在中国各地显现出来,而此时恰逢美国的次贷危机日益恶化,世界经济开始变得前途末卜。中国2月的出口为873亿美元,仅比去年同期增长6.5%,与过去20%以上的增幅相比,速度明显放慢,当月,中国向美国出口155亿美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