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我收藏了一个“中华福瓶”,瓷质黄釉,瓶身是一个行书体的“福”字造型。以汉字的造型作酒瓶,是极为鲜见的。在我的“幽瓶屋”里仅此一个。瓶高16.5厘米,它是一个塑形精致的字体,有一种厚重的立体感。它不仅彰显出方块字独特造型艺术魅力,而且又是一个能装一斤白酒的器皿。它的外表完全是按汉字运笔规范来造型的,其中横竖、圆点、粗细适当,有着和谐匀称的美感。而笔画内部的各部位又完全镂空,笔画间衔接自然,那“福”字关键的一点又是活动的,即瓶盖。这不仅构建了“福”字的整体性,也突出了瓶的实用性,可谓是画龙点睛,实在是惟妙惟肖。  相似文献   

2.
翠翠 《当代老年》2007,(12):34-34
中国结从古流传至今演变成上千种编法,“结”与“吉”谐音,“吉”有着丰富多彩的内容,福、禄、寿、喜、财、安、康无一不属于吉的范畴。下面是我收集的关于一些中国结的含义 蝴蝶结:福在眼前,富运迭至;  相似文献   

3.
在我们北方,跃然大红纸上的那个“福”字,是烘托春节喜气洋洋气氛的一道风景线。去年春节,我们楼下搬来了一家新邻,主人是个离休干部,大家称他老陈。他的书画在远近有些名气,结交了不少文朋墨友。所以,尽管是卸任在家,门前仍是车水马龙。乔迁新居是人生大喜事。为了抒发自己的好心境,也为了欢迎来客,老陈就在家门上贴了一个自己写的大“福”字。正是这“福”字,留驻了不少来访者或过路人的脚步,赢来了声声赞叹。有说字写得浑厚、庄重、雄健,有说字点画间孕育的流贯之气脉、飞动之神韵,显现着生命的节奏和力的旋律,更有人说,…  相似文献   

4.
汉字作为一个有着开放性的内容、丰富的蕴涵、和千变万化的设计语言及视觉形式,对于现代设计非常重要.汉字解构则是汉字字形笔画的拆解重构以及其包含的文化意义内涵上的重新构建,即是将汉字的“形”与“意”之间的巧妙转换,创造出更新的视觉语言的设计方法.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来探述一下汉字解构在平面设计中的可行性以及具体的设计实践进行初浅的探究.  相似文献   

5.
陈刚 《职业》2013,(23):70-71
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课程改革精神--“动态生成性教育”。“动态生成性教育”要求课堂是动态的、开放的、互动的。它充满生命活力,充满智慧与挑战,呈现着流动美、生命美和创造美。但是构建这样一个活力十足的“动态生成性”课堂,需要授课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智慧。同时,如果我们使用的教材在内容组织上能够讲究“动态生成”,并且通过教材去引导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注入“动态生成”的内容,那么生成一节动态、开放、互动的课堂就会容易得多,这就是我们探讨的教材、教案、授课三位一体的“教学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6.
70岁的书法家冯家寿,有“古‘寿’汉字艺术家”的美称。他用近半年时间,写出一万个不同风格的“寿”字,并组成了一幅长150米、宽1.3米的巨幅书法作品——《万岁》,打破了书法长卷作品的世界纪录。2002年10月,他致信英国吉尼斯公司中国总代理——辽宁教育出版社,为书法长卷《万岁》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  相似文献   

7.
寿诞礼仪     
人脱离母体,呱呱坠地的那一天,就是自己的生日。生日是人生旅途的开始,年复一年的生日,记载了人成长的年轮。生日于人有特殊的意义,因此,人们互相间要祝贺生日,俗语称“过生日”。 一般来说,50岁以下的人称过生日,50岁以上的人始称做寿。这一点各地区、各时代习俗不一,有的地方不论年龄,只要抱了孙子、留了胡子就可庆寿了;也有的地方讲究“尊亲在不敢言老”,如果父母健在,即使年过半百也是不能”做寿”的。 生日分大小,逢五逢十为整寿,较零数隆重。长江以北的人还讲究过66岁大寿。大生日有“庆九不庆十”之说,如庆祝…  相似文献   

8.
“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吉言相传,人人皆说。然而,“南山”一直是未解之地。《辞海》对此有三种解释,其一指古时齐国的南方之山;其二称秦岭终南山,以及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其三泛指南方之山。  湖南的一些学者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证后,日前提出:“寿比南山”之“南山”即是南岳衡山。南岳古称寿岳 位于湖南中部的衡山,为五岳中的南岳。南岳有七十二峰,首起衡阳回雁峰,尾至长沙岳麓山,横亘楚天,气势磅礴,素有“五岳独秀”之誉。  南岳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称——寿岳。学者们考证发现,最早称南岳为寿岳的,是唐朝…  相似文献   

9.
“和”之美     
若想在汉字里挑个最‘好”的字眼儿,挑什么?我看,“和”最合适。“好”太宽泛、抽象;“美”太模糊;“乐”、“福”、“贵”过窄;“吉”、“祥”又太玄。而且,好坏相依、美丑相随,“富贵吉祥”对面就是“贫贱凶煞”。这些“好词”,好得太满,又与坏挨得过近。“和”却没有这些缺陷。“五味调  相似文献   

10.
因学习成绩好而找不到工作,这却是一件怪事。然而,确有这样一位美国大学生,在大学成绩出类拔萃。毕业后,其优异学习成绩却成了应聘工作的障碍。福兮祸兮,因“福”得“祸”。后又因“祸”得“福”。  相似文献   

11.
人人都渴望幸福,个个皆追求幸福,老年人也不例外。人常说:“笑到最后才是笑”,我以为“福到最后才是福”,人老来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  相似文献   

12.
《老年世界》2014,(8):43-43
酒,本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饮料,属于人们日常生活饮食中的一部分。《释名》说:“酒,酉也,酿之米曲。酉,怿而味美也。”最早写作“酉”,字形上像一个容器,说明是装在一个容器中的液体。其味道很美,饮了使人心情激荡,兴奋而愉悦。到后来,酒不再是一般意义上的饮料,人们发现了它许多特殊的作用和价值,于是其功用就发生了变化。如《汉书》中说:“酒者,天之美禄,帝王所以颐养天下,享祀祈福,扶衰养疾,百福之会。”后来梁《春秋纬》也有类似的说法:“酒者,乳也。  相似文献   

13.
李计伟 《金色年华》2011,(12):42-42
我们常说“言为心声”、“一言以蔽之”,这里的“言”是“话”的意思;但我们也说“五言诗”、“七言诗”,这里的“言”又指单音节的汉字。如果我们混搭一下,把“言为心声”中的“言”理解为单音节汉字的话,那么你会找哪一个字来代表自己的心情和对现实的感受呢?  相似文献   

14.
岁月如流,春节如约而至。每逢新春佳节,父老乡亲们张灯结彩贴春联,总突出一个“福”字。还有一些人家爱将“福”字倒贴,以期望过路行人恭贺一声“福到了”(取“福倒了”的谐音)。由此可见,人们向往和追求“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  相似文献   

15.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国已经形成一种“低生育文化”。“低生育文化”包括了政府主导的“独生子女文化”和草根自觉的“儿女双全文化”。理性的生育求的是“好”与“福”。儿女双全是为“好”,衣食无忧是为“福”。但过去那种“多子多福”的传统观念基本上没有了市场,很多调查可以支持这一判断。  相似文献   

16.
日本是汉字文化圈内的一员,自古以来就对孔子这位汉字文明的启蒙者推崇备至。当今日本各地的“孔子祭”是这个国家最重要的尊孔活动。追根溯源,日本的“孔子祭”,其实就是中国祭祀孔子的“释奠”。  相似文献   

17.
10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宜州市庆远镇围村老年协会热闹起来,老人们在这里排戏、下棋、打牌,为重阳节游园活动热身。大伙赞叹:“这全托了老年协会规范化建设的福啊!”  相似文献   

18.
博闻 《当代老年》2009,(3):54-54
做寿庆,过寿诞,是人们表达良好愿望的一种祝福,也是一种尊老敬老的好风俗,这种风俗在我国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如在我国古代民间装饰艺术中,有很多表现寿字的作品,如“八仙祝寿”、“麻姑献寿”、“松龄鹤寿”、“五福捧寿”等,都表达了儿女对父母老人的敬意和孝心,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人对仙寿长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9.
李瑾 《现代妇女》2013,(11):12-13
方块汉字为我们保留了丰富而宝贵的民族文化积淀,至今仍然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汉字属于表意文字,汉字的缺点集中在非拼音化的形体中一结构复杂、字法不一、字数繁多、古今异体:这些缺点,在古籍中尤为明显。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的存在就是证明,有鉴于此,为了更好的了解古籍中的宝贵内容,也对我国的汉字有个比较通透的了解,我们应学会区分并掌握三者之间的辨析。  相似文献   

20.
幽默 漫画     
《老年世界》2011,(16):30-30
无烟力公室 一天一位老教授来办公室办事,看到他掏出香烟,我马上委婉地提醒他:“张教授,我们这是无烟办公室。”老教授赶忙说:“没关系,我自备香烟,不用客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