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是湖北省荆门市唯一的少数民族聚居村,全村现有农户392户,1510人,其中土家族人口7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6%。三峡土家族村为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三峡移民村,2000年,为支援三峡工程建设,原巴东县库区五个乡镇、11个自然村的农民  相似文献   

2.
二八娇娥哟美少年,杨柳荫里啷个荡秋千,两手玉环啷个挽扶挽,四只轻脚哟紧相连。这歌谣维妙维肖地描述了土家族姑娘荡秋千时的欢愉情景和特有风韵。  相似文献   

3.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源地,"长阳人"的故乡、巴人的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全县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  相似文献   

4.
鄂西风情3题     
冠绝巴楚金字山 地处三峡旅游区金三角的鄂西历史名城利川市,位于长江中游南岸.这里除有古建筑遗址"大水井"、第四纪冰川孑遗活化石"天下第一杉"水杉母树和土家族原始村落"鱼木寨"外,尚有一处鲜为人知的旅游胜地,这便是被誉为"玉笔朝天"的金字山.  相似文献   

5.
土家女儿情     
土家女儿情越男(土家族)回家地处湘鄂川黔四省交界的武陵山区,是一片美丽富饶、偏僻神秘的土地,这是我的故乡,土家族世代生息繁衍的地方。1994年夏天,我回到这里。五年了,五年的岁月像根纤绳,一头拴着故乡,一头结着乡愁。愈来愈浓的乡愁终于拽我归来……阿妈...  相似文献   

6.
清江采风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山区、清江中下游,县域总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54个村,总人口41万,其中土家族人口占50.66%。长阳历史悠久,是19万年前“长阳人”的故乡和4000年前土家族先民巴人的发祥地:西汉高祖元年,长阳首置佷山县,唐武德元年改  相似文献   

7.
潘家湾土家族乡位于素有三峡门城之称的宜都市西部山区,与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接壤,全乡面积147平方公里,辖9个村1社区,总人口15902人,其中土家族6380人,占总人口的40%。2007年10月,湖北省政府办公厅下发鄂政办函[2007]85号文件,全面启动1+1对口帮扶工作,其中潘家  相似文献   

8.
2011年10月21日下午,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村民委员会办公室里笑声朗朗。听说湖北省民委领导要来看望村民,周边的几户移民都聚了过来,大家抚今追昔,讲述10年来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我愿做一盏马灯,给走在脱贫致富道路上的老区百姓指个方向",中共桑植县委书记何其雄说. 桑植县是贺龙元帅的故乡,是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长征的出发地,在这一片洒满革命先烈鲜血的红土地上,生活着近44万以土家族、白族为主的少数民族群众.  相似文献   

10.
高峡出平湖,当惊世界殊。三峡工程蓄水,圆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在湖北巴东县巫峡口岸,年过九旬的土家族老人谭邦武,已在长江上击风搏浪79年,目睹了三峡的世纪大变迁。  相似文献   

11.
探秘神农溪     
朋友,您到过“朝发白帝,暮到江陵”的长江三峡吗?那幽深奇绝的旖旎风光,一定会叫您流连忘返。可在三峡之中,还有比这更美的一个新景点——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的神农溪。在举世闻名的神农架原始森林里,倾泻着一股清流,沿神农架南麓穿山过岭,一路汇集了17条溪涧,在西壤口破壁直泻,注入长江。这,便是那条神秘的神农溪。神农溪位于巴东县城西北10公里,溯长江北上三峡的巫峡入口处。从巴东县城驱车40公里至峡门口,在棉竹峡登上土家族独特的“豌豆角”——一种两头尖的小木船,便可顺流而下,作一番寻奇探秘的遨游。清冷冷的棉竹溪清可见底,河床上布满了斗大的卵石。操作熟练的船工们,一会儿用篙  相似文献   

12.
加快少数民族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高少数民族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是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的切实体现. 近年来,荆门市委、市政府紧抓全省"1十1"对口帮扶民族乡发展机遇,把支持九里回族乡优先发展纳入"汉江平原中心城市、湖北新兴增长极、全国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战略,按照荆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对九里回族乡、三峡土家族村实施"2十1"结对帮扶的通知》精神,对民族乡(村)实施了全方位的帮扶援助.  相似文献   

13.
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著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中国土家族的发祥地。全县国土面积3430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154个行政村,总人口42万人,有土家族、汉族、苗族、满族、蒙古族、侗族、壮族等23个民族,其中土家族人口占51%。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既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也是湖北省唯一的一个集老、少、山、穷、库于一体的特殊县份,更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资源丰富、区位优越,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地方。中国的第一个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就诞生在这里。建国以来,长阳还先后荣获过"全国高山蔬菜第一县"、"全国推进就业创业劳务输出大县"、"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县"、"中国民间艺术之乡"等称号。今天,打造百万亩木本油料产业大县,把青山变成绿色银行,又成为湖北省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破解民族贫困地区农村中山地带结构难调、致富不快难题而全力推进的一项战略性富民工程。他们以统筹规划为基础,构建粮油布局科学、高中低山产业结构合理的生态农业体系;以产业化发展为抓手,建立原料基地与深加工龙头企业相互促进机制;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木本油料林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向县域经济...  相似文献   

14.
月是故乡明     
唐宾 《民族论坛》2003,(9):34-35
刘墉:“故乡”英文说得好,是hometown,也是birthplace,家在哪里,哪里就可以是故乡,出生在哪里,哪里就是故乡。……在这漂泊与漂泊之间,我们有了家。对漂泊而言,上一个家就是故乡。我想刘墉所指的代际漂泊,外延扩大,没有了铁饭碗的现代社会,漂的一代,落脚点便是家。如果对之有了某种情愫,在漂泊的途中时常反顾,在“月是故乡明”的感慨中寄托心灵、结识朋友,上演一出出温暖的轻喜剧。如“从张家界到大连”,问问我们的土家族小伙故乡的月亮到底在哪儿。  相似文献   

15.
长阳文化产业发展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们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现代文化正以日益增进的规模和深度渗透到经济领域。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发达地区,文化产业被视为与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等量齐观的第五大产业,显现出极其旺盛的生命力。长阳是长江流域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是著名的“长阳人”故乡、巴人故里和土家族的发祥地。其悠久的历史、秀美的山川、丰富的物产、古朴的民风,孕育出深厚的巴土文化,发展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极其广阔的前景。巴土文化是以鄂西清江流域和长江三峡一带为中心,以古代巴文化和现代土家文化为内核的一种民族地域文化。长…  相似文献   

16.
宜昌市地处鄂西南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鄂渝湘三省市交汇地,历来被称作川鄂咽喉、三峡门户,各民族人民通过这里南来北往、东进西出,使宜昌逐步成为土家族聚居、多民族杂居之地。市域内现居住着土家、回、  相似文献   

17.
美哉,土家锦     
在湘鄂川黔毗连的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居住着一个古老的民族——土家族。土家族人民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而土家族织锦就是土家族工艺美术的一朵奇葩。曾有诗云:溪州女儿最聪明,描锦挑丝最有名:"凤踩牡丹"不为巧,"八团芍药"花盈盈。土家织锦历史悠久。在秦汉时期土家族织锦被称为"峒布"或"土布",秦时,"其先民户出峒布八丈二尺",并作为赋税上交。汉时,土家族先民要交"峒布",《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中曾记载"岁令大人输布一匹,小口二丈.是谓峒布。"此后,土家织锦成为向历代中央封建王朝进贡的珍品,史称"峒锦"、"峒布"、"斑布"、"土布"等。  相似文献   

18.
湖北沙洋县三峡土家族村是荆门市惟一的少数民族村,位于湖北省中部,汉江平原腹地,东临汉水,西倚西荆河,离沙洋城区5公里,省道荆潜公路51-54.5公里处.全村居住座向东西,沿荆潜公路两侧排列,现有5个村民小组,农户392户,1508人.其中土家族人口702人,占全村总人口的48.6%.行政村辖区面积3.5平方公里,有耕地面积3195亩,其中水田480亩,以种植棉花、水稻、玉米为主.  相似文献   

19.
向阳 《民族论坛》2007,(12):20-21
土家族孝亲思想主要是指善待父母,它的核心内涵是"顺"与"思"。忠君也是土家族孝亲思想的重要方面,它是土家孝亲思想的扩展。土家族孝亲思想本质上是一种生命意识,它是生命意识在亲子血缘关系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土家族研究成为武陵山片区民族研究的一个亮点,特别是三峡大学主编的《土家族百科大词典》,吸引了众多土家族学者的关注。今年是土家族确认为单一民族55周年,12月15日"土家族确认五十五周年学术研讨会"在三峡大学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三峡大学主办,三峡大学民族学院、宜昌市民族宗教事务局、 《民族论坛》杂志社、湖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