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话说脂肪肝     
何谓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人体肝细胞内蓄积了过多的脂肪。人体正常时,肝内的脂肪只占3%—5%,如果肝内脂肪含量超过了15%,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可以诊断为脂肪肝。 其原因,一是因为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营养过剩所致。二是长期  相似文献   

2.
童年是极为重要的人生阶段,儿童有要求获得安全感并表达意见的权利,而这个关键阶段又常常被成人所忽视。从长远看,对儿童的漠视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会对国家的发展不利。挪威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儿童福利监察使制度的国家,26年来儿童监察使作为儿童的代言人,对保护、监督和促进儿童福利并跟踪影响儿童生活的变化起到重要作用,儿童监察使制度成为保护儿童和发扬人权的有用工具,促进了挪威稳定而快速地发展。  相似文献   

3.
性别因素对脆弱儿童的长期照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在父死母嫁的情况下,女孩更容易被带入新的家庭,融入新的家庭中,成为其成员;而男孩则更容易被留在原生家庭中,形成与祖父母之间的隔代抚养关系。第二,在收养方面,女孩更容易被收养从而进入正常的家庭环境。以上这些状况的形成与亚洲地区男孩的性别偏好有非常重要的关系,这对于目前的社会福利政策与社会照顾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与政策。如:通过现有的社会救助体系对祖父母—孙子女的隔代抚养关系给予支持与照顾;充分发挥社区作用,为脆弱儿童提供支持与保护;充分发挥儿童福利院的作用,为脆弱儿童提供专业支持和心理、情感指导,与家庭、社区相结合,共同为脆弱儿童的成长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4.
心理正常的人,一般是不愿意与人争斗的,只有必要的时候,才会"仗剑而起"显示武力.但有的人并不是这样,他们的"剑"没有离开剑鞘,总是拿在手中,到处向人发起挑战.孩子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拧人、抢别人的东西等行为,称为儿童攻击性行为,它是因为儿童的欲望得不到满足,而采取对他人有害并毁坏物品的行为.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一般男孩强于女孩.如果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延续至少年和成年,则会出现人际关系紧张和社交困难,甚至发展为犯罪.  相似文献   

5.
在最近一次健康检查中,医生说我患有脂肪肝。听别人说,脂肪肝容易导致肝硬化。请问脂肪肝果真会转变为肝硬化吗? 内蒙古 刘慧 脂肪肝是指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由于病因不同,堆积在肝内的脂肪也不同,可以是甘油三酯、磷脂、糖脂、胆固醇脂等,其中以甘油三酯最为常见。一般所说的脂肪肝是指由甘油三酯所致的。  相似文献   

6.
现实一:发病率逐年升高,起病逐渐低龄化近年来,脂肪肝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并已成为发达地区和高裕阶层的常见病.据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2003年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上海市成人脂肪肝患病率为17.29%,患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由于儿童肥胖症发病率不断上升,脂肪肝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儿科临床问题.西方发达国家推测,儿意非酒精性脂肪肝患病率至少为1%~2%,肥胖儿童患病率更高,达22.5%~52.8%.  相似文献   

7.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我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是由于我国社会发展转型形成的一个新的特殊的社会群体,这些未成年儿童正处于初级社会化的关键时期,由于长期留守,缺乏家庭照顾、亲情关爱,出现各种负面情绪和不正常行为,对其人格发展也造成了不良影响。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完整、家庭管理的缺失引起的留守儿童的问题是多方面的,但最突出的一个问题是由于长时间分离而产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8.
《家庭科技》2012,(3):37
脂肪肝是因脂质在肝细胞内过多积累所致。造成脂肪肝的原因很多,肥胖是一个重要原因。另外,营养素摄入不足、酗酒、糖尿病、肝炎病人吃糖过多等都会引起脂肪肝。临床许多药物可影响肝内合成运输脂肪的载脂蛋白,以致中性脂肪在肝内聚集形成脂肪肝。患者应调整饮食结构,提倡高蛋白质、高维生素、低糖、低脂肪饮食,不吃或少吃动物性脂肪、甜食(包括含糖饮料),多吃青菜、水果和富  相似文献   

9.
鲁迅不仅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一代宗师,而且还对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鲁迅笔下塑造了许多儿童形象,如天真、快乐、渴望自由的儿童形象、麻木的小看客的儿童形象、苦难的儿童形象。这些多面性的形象皆令人难忘。在这些儿童形象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心怀世界,心怀天下,心怀儿童的鲁迅。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鲁迅内心对儿童深沉的爱,对儿童生活的关心,走入他的内心深处我们仿佛可以听到他为民族振兴而高声呐喊,为解放儿童而高声歌唱,为"救救孩子"而声嘶力竭。  相似文献   

10.
留守儿童问题的建构与研究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留守儿童的研究视角呈现出多元化特点,有乡村教育志视角、社会化视角、社会政策视角、社会支持视角等.本文反思了当今的留守儿童何以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以及既往研究存在的问题.本文指出,留守儿童问题作为一个社会问题,是经过系列的社会建构和学术建构活动才得以"被发现"和形塑的.留守儿童问题之凸显,在很大程度上主要是借助国家政策、大众传媒、学术研究、社会舆论等活动形式而得以表现出来的.当前留守儿童问题的研究在研究对象的界定、操作化路径和分析思路的选取、研究过程中的价值取向等方面,仍然存在若干值得商榷的地方,本文对此提出了质疑与讨论,并展望了今后研究的进路.  相似文献   

11.
生活中,一些家长因怀疑自己小孩患了斜视而去医院就诊。其实,儿童是否有眼斜,并非要到医院才能发现。有一种家庭简易检查法(医学上叫角膜映光法)可供使用。检查者与被检查儿童面对而坐,检查者在儿童鼻梁前30厘米处放置一手电筒艘用聚光灯泡),被检儿童双眼注视灯光,此时检查者可看到被检儿童双眼角膜中央各有一小光点。如果光点在瞳孔正中央,  相似文献   

12.
正我今年45岁,体检时发现有轻度脂肪肝,我没觉得身体有不适症状,但体检报告提示"建议及时治疗"。请问无症状的脂肪肝要治疗吗?江西杨先生无症状的脂肪肝患者,如果轻视病情,不管不顾,大量的脂肪堆积在肝脏内,会导致肝细胞发生变性、坏死、肿胀导致脂肪性肝炎。久而久之,就会造成肝纤维化、肝  相似文献   

13.
朱晓颖 《学术论坛》2012,35(8):224-227
"生命权"是儿童的一项基本权利。儿童的生命权应在教育中被尊重被呵护。教育一旦漠视儿童的生命权,这种教育就是非正义和非道德的。教育对儿童生命权的关照具体表现为教育应呵护生命的本能、激扬生命的潜能、创造生命的势能。  相似文献   

14.
在文化学视野下,儿童游戏被看作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儿童早期社会文化学习的基本途径。儿童游戏文化的核心元素是文化特质,这种文化特质体现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及精神文化等之中。游戏是儿童生命存在的基本方式,儿童的文化就是游戏的文化,游戏的文化也是儿童文化的集中体现和最佳诠释。  相似文献   

15.
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规模的农村青壮年人口流向城市寻求工作机会以来,我国农村留守和流动儿童群体的规模不断扩大,他们的生存状况令人担忧。至今,对低收入家庭留守儿童问题缺乏深入反思,也没有建立起来完整的社会政策体系,反映出长期以来对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权利的被忽略状态。从农村贫困留守儿童遇险的案例中可以看出他们实际上被多方忽略,可以用整体性忽略概念来概括这一现象。今后应该通过发展社会政策和社会服务增强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态系统,从而切实保障他们的权益。  相似文献   

16.
王大伟 《家庭科技》2009,(12):46-46
儿童被拐卖案件,是危害极大的犯罪案件之一。被拐儿童往往被卖到远离家乡的地方,很多丢失孩子的家长为找寻自己的儿女倾家荡产,并长年遭受精神上的折磨。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家长有责任确保儿童的安全。  相似文献   

17.
儿童权利是建立儿童福利制度的基础,一般包括儿童作为人的普遍权利和作为处于特殊年龄段的人的特别权利.儿童权利的实现主要倚赖于国家、社会、家庭和监护人等非自身力量的照顾和保护,而这些照顾和保护又主要通过一系列福利制度安排得以落实和加强.因此,儿童权利受损根本上是由福利保护不充分造成的.完善、系统的福利制度可以给予儿童合理、全面的保护,促进其权利较好实现.“全面型”儿童福利制度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方向,也是各国维护和实现儿童权益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8.
儿童是一个独立的生命存在,是独特文化的拥有者。童年不仅对于整个人生具有“基础性”、“扩展性”价值,而且其本身也自有浑然天成的独立意义。正因为如此,儿童观的演进成为儿童文学审美独立的前提。而在此基础上,儿童文学成为儿童生命成长的精神通道与喜闻乐见的想象游戏,既为孩子们提供了阐释的娱乐,也成为儿童语言学习的资源,它对于儿童“化影无形、润物无声”的浸染和抚慰、昭示与引领。沉潜在童年生命里,并最终成为陪伴孩子一生的精神结构与心灵气质。  相似文献   

19.
儿童美术教育一直被社会、学校、家庭所重视,人们都承认儿童美术教育有助于美好生活和儿童健全人格的建立。然而事实上,人们却忽视了检验这一教育效果的教育目标评价标准,而以严格的美术技术训练遮蔽了儿童美术教育所应承担的特殊责任。建立起科学的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标准,以实现儿童美术教育培养儿童美感、丰富想象力以及自信力、创造力、欣赏力的教育目标。基于此,儿童美术教育的评价标准这一话题即有了重新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对城市孤残、失依儿童的社会救助,传统上采用政府包办、院内供养的模式。随着社会转型和体制转轨的深入,这一模式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昆明市儿童救助机构提出并加以实施的“孤残儿童家庭寄养模式”将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家庭寄养模式加以本土化改造,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是对传统的集中供养模式的重要创新。它为探索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弱势人群急剧上升与政府福利供应不足的矛盾提供了一条可供参考和借鉴的可行性途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