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2.
当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给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不能适应这一新变化,心理上常常产生挫折。本文分析了大学生产生挫折心理的原因及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调适和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相似文献   

3.
用心理疏导的方法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剖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探讨了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心理疏导方法。  相似文献   

4.
独生子女时代,由于全社会成人教育理念和施爱方式的错位:娇宠过度、花钱无度,爱慕虚荣,崇拜文凭.使当代青少年免疫力低下,抗挫折能力差,遇事"输不起",长此以往,造成青少年心理极端脆弱,因此,从家庭、学校、社会大的教育平台上共同补上孩子抗挫折能力这一课是刻不容缓的民族课题.  相似文献   

5.
正每年9月,家有萌宝的家长都会经历一道难熬的"入学关"。那么小的一个人儿,要离开亲人呵护的怀抱,独自面对一个全新的环境,怎能不让爸爸妈妈牵肠挂肚、焦虑担忧呢?孩子上幼儿园要做什么样的准备,如何缓解"入园焦虑症"?孩子的适应能力超乎想象"很多时候是孩子在外面哭,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严重得多。"珠海市某幼儿园园长说出了"入园焦虑症"的真相,大人们总是认为孩子小,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加上孩子哭闹,因此产生了太多的忧虑和不放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教育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挫折是一种情绪状态,青少年作为人生的一个特殊阶段,特别容易遭遇挫折情境,产生挫折心理。了解青少年挫折产生的原因,分析挫折对青少年成长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加强对青少年的挫折教育,寻找提高青少年挫折承受力的途径,帮助他们正确对待挫折从而避免挫折可能造成的消极影响,是现代青少年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随着离异家庭的增多,其子女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社会关注。夫妻离异后,双方在心理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一些人不能承受来自家庭和社会带来的各种压力,在这种不健康的心态下,产生了心理扭曲的家庭教育方式。1.霸占心理:承担教育抚养一方,把孩子视为己有,不准离异的对方来看望孩子,剥夺子女与亲生父(母)交往的权利,用孩子来惩罚对方。2.累赘心理:夫妻离异后,为了再婚方便,谁也不愿意要孩子,把孩子当做皮球踢来踢去,心情稍有不顺,就把孩子当成出气筒,打骂、虐待孩子,用体罚的方式发泄家庭解体或影响再婚的怨恨。3.补偿…  相似文献   

8.
高职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面临就业、学习、人际交往等诸多现实压力,常因不能正确认知和应对而产生心理挫折。正确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掌握科学的应对策略,提高心理挫折承受能力,对高职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9.
论对大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莫税英 《学术论坛》2005,(7):193-196
挫折的普遍性和大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的脆弱性决定了培养大学生抗挫折能力的重要性,文章论述了大学生挫折的表现、产生的原因,探讨抗挫折教育的途径和方法,从而培养大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迎接时代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建国三十年来,我国的心理学有着很大发展,但是经历了曲折的道路。一九五八年的大批判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的干扰破坏,给我国心理科学事业造成了灾难性的挫折,其中关于人的心理的两种属性问题,即人的心理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关系,特别搞得混乱。现在回顾过去  相似文献   

11.
"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教育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习得性无助感"现象最初是由心理学家塞利格曼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现的,后又在人的身上得到证实.它是指个人经历了失败与挫折后,面临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与行为.当学生得了习得性无助时,会导致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缺陷,给学生一生的发展带来相当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注意采取一定的措施以防治学生的习得性无助感.  相似文献   

12.
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让孩子生理和心理都健康,父母以身作则最关键。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有坏习惯,在孩子的成长中坏习惯可能就更多了。因为他们还不了解真正意义上的"对"与"错",所以要靠家长告诉孩子。对于一些坏习惯,如果家长只是口头上对孩子说:"不对!不能这样!这样做是错误的!"但家长自己却没有遵守,也没有纠正自己的行为,那么这些坏习惯就会影响孩子。孩子的眼睛时刻  相似文献   

13.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及其辅导模式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研究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心理学的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维度研究了毕业生就业心理挫折现象,并从认知辅导和心理问题干预两个角度提出了就业挫折心理的辅导模式。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干部是大学校园里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在上传下达、组织与沟通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原因和组织管理部门的原因,他们会遇到各种挫折,包括个体挫折与组织挫折。高校学生干部应该通过提高自己的知识技能水平、调节自己的抱负水平和适当运用心理防卫机制来应对工作受挫,并在挫折中发展与完善自我。  相似文献   

15.
周妍  蔡明 《学术探索》2013,(7):149-152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大学生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挫折承受力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系。随机抽取3所高校的686名大学毕业生为施试,对其施测心理弹性量表,积极消极情绪量表、挫折承受力量表。结果发现:①心理弹性与积极情绪(r=0.373,P〈0.01)、心理弹性与挫折承受力(r=0.499,P〈0.01)和积极情绪与挫折承受力(r=0.499,P〈0.01)正相关;②积极情绪能够部分中介心理弹性和挫折承受力之间的关系,当积极情绪进入回归方程时,心理弹性对挫折承受力的预测效应从0.499降至0.345。大学生的心理弹性对挫折承受力的预测效应是通过积极情绪这一中介变量实现的。  相似文献   

16.
弹性理论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理弹性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是人的一种最佳功能状态.在其形成及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中介作用的是内部和外部"保护性因素",交互作用是其心理过程作用机制中的核心概念.心理弹性的培养在心理健康的维护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环境建设、干预、适度的挫折教育等几个方面来提高心理弹性水平.  相似文献   

17.
父母离婚对子女的影响及其制约因素——来自上海的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以对上海 5 0 0名父母离异的孩子及其家长、班主任定量研究的分析结果 ,支持了西方学者的“有限影响说” ,即婚姻破裂虽对学龄子女的生活福利、学业、品行、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有消极影响 ,但其负效应并非如一些学者所推测或传媒所渲染的那么严重。不少孩子在家庭变故的挫折经历中成长、成熟。文章还采用因素分析法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多变量进行复合测量 ,并通过建构模型分析了制约离婚代际后果的主要因素 ,发现离婚后父母对孩子是否尽心尽责最具解释力 ,而建立无歧视性的学校社会环境等也将明显地减少父母离婚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突发的疫情打乱了人们的生活,让很多人产生恐慌不安的心理。身为父母的人们在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而他们的孩子正在注视着他们,他们的言行将深刻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而童年的经历与经验有可能影响其一生的发展。由此可见,防控疫情期间的家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父母们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和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19.
高冠峰  钱颖颖 《理论界》2010,(8):157-158
主观情感的产生与审美主体的学识、经历、品格、所处自然环境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距离"、"移情"、"共鸣"等心理现象紧密联系,它是审美主体形成审美体验和审美观点的关键因素;是影响创作者进行艺术创作的动力;是艺术欣赏者获得审美感受的基础;更是艺术作品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20.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当前大学生面对来自学业、工作、家庭甚至爱情的种种压力,容易产生挫败感,如果不及时调节将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通过积极心理学这一全新视角,深刻分析什么是挫折,高校开展抗挫折教育的必要性和高校抗挫折教育的常规路径,旨在将积极心理学与高校抗挫折教育"无缝"链接,更好地加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