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庭科技》2011,(4):14-14
敏感问题1 与乙肝病毒携带者同桌进餐安全吗?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血液、母婴、医疗性感染、性接触、静脉内注射毒品等。日常工作或生活接触,如一起办公(包括共用计算机等办公室用品)、握手、拥抱、同住一室、同桌就餐、共用厕所,以及游泳、共用浴池都不会传染乙肝病毒。  相似文献   

2.
礼仪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礼仪教育的本质之一是让学生拥有成"人"的基础,本质之二是让学生从内心建立德性的根基。现实中大学礼仪教育存在着种种问题,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究其原因包括礼仪教育日趋的"功利性"、礼仪教育需求的"差异性"、礼仪教育消退的"情感性"以及礼仪教育消失的"空间性",而"加强礼仪文化的内涵教育、普及礼仪知识、追溯礼仪的情感特质、创设稳固的礼仪教育环境"是解决以上问题的良好途径。  相似文献   

3.
葡萄酒餐桌礼仪最早形成于西方,如今已逐渐为国际社会所通用。葡萄酒是西方人常用的佐餐饮料,所以一般都是先点菜,再根据菜的需要点酒。按照通常的惯例,在开瓶前,服务员应先让客人阅读酒标,确认该酒在种类、年份等方面与所点的是否一致,再看瓶盖封口处有无漏酒痕迹,酒标是否干净,然后开瓶。开瓶取出软木塞,让客人查看软木塞是否潮湿,若潮湿则证明该瓶酒采用了较为合理的保存方式,否则,很可能会因保存不当而变质。客人还可以闻闻软木塞  相似文献   

4.
家里来了客人,摆一桌丰盛的筵席以示热情款待,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如何使客人感到轻松、自由、愉快,留下美好印象,却大有学问,至少要注意做到下面四点: 一、要宾主同桌,忌无主之席,男女主人都应尽量陪同客人就餐。筵席开始,如果男女主人仍在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会视野的公民礼仪素质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礼仪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加强礼仪教育,提高公民礼仪素质,是建设和谐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公民礼仪素质是礼仪认知、情感、品质、行为等因素构成的系统结构,应该将公民礼仪教育纳入道德建设的基本系统,将"明礼"作为和谐社会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和谐社会公民礼仪素质教育的内容、方法和重点,将公民礼仪素质教育抓实抓好。  相似文献   

6.
人生成长离不开礼的教育,而《诗》正是礼的教育的重要形式。作为礼之始的冠礼,是进入婚礼的前提(它来源于氏族社会的成丁礼),包括缁布冠、皮弁和爵弁等程序,每一程序后面各有其规范教育意义;婚礼是礼之本,包括纳采、纳吉、问名、纳徵、请期、亲迎等六种礼仪,每一礼仪亦包含其伦理示范意义。《诗经》婚俗诗与礼结合,是上古人类自然行为的仪式化肯定与约束,是先秦文化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礼仪的社会功能包括社会行为规范功能、社会关系协调功能、社会秩序维护功能。要实现礼仪的社会功能,礼仪教育是基础、礼仪实践是途径、政府倡导是保障。  相似文献   

8.
《文史哲》2014,(3)
中国古代"礼"概念包括礼节仪式、伦理道德、政治等级三层含义,三者虽有联系但各有特定的内容。作为中国礼制史研究的对象,礼仪、礼制都是特指"礼"的礼节仪式层次。礼仪包括民间礼仪与国家礼仪,后者即通常所说的"礼制",亦即礼仪中具有国家背景和政治强制力的部分。礼仪制度有别于其他典章制度的本质属性在于其表演性、象征性和程式化、标准化。表演性、象征性使礼仪具有高于日常生活的特殊意义和广而告之的公示功能,程式化、标准化使礼仪具有高度的组织性、规范性以及维护和强化社会政治等级的功能。中国古代礼制的发达使礼仪的两种特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给中国文化烙下极度重视表演和程式的印记。  相似文献   

9.
江山 《快乐青春》2011,(11):78-80
接待客人 日常生活中常有客人来访,如何得体、有礼貌地待客,这并不是简单的事,要讲究一定的礼节。家庭中接待客人,虽然主要是父母的事情,但你作为家庭的成员之一,作为小主人,也应懂得一些接待客人的礼仪常识。  相似文献   

10.
韩国的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韩国成功的礼仪教育来指出我国大学生的礼仪素养存在的问题,并且进行分析,最后从我国高校这个层面来阐述今后应该如何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如:高校应合理制定大学生礼仪课程、注重在实践中进行礼仪教育以及发挥网络优势,开展礼仪教育。  相似文献   

11.
朱熹谱序是研究其教育思想不容忽视的组成部分,朱熹亲笔为士族和百姓谱序,是朱熹践行《家礼》教育思想的活动。当代社会礼仪缺失严重,礼仪的本质是"敬",学习和研究朱子《家礼》"敬"的教育思想,对强化人本思想和礼仪观念,构建和谐家庭、和谐社会都有着极其深远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每当儿子放下书包被喊来进餐的时候,便是忙忙碌碌的我们与他说话的好时机。这当口,夫妻俩总不免抓住儿子的某些问题集中来责备、指教一番,比如关于考分的质问、关于消费的追查等等。可有一天,我们“二人转”似地正唱着黑脸关公,不料儿子严辞以反:“让我吃碗安生饭好不好?别老在这时审判我!”说着便伤心地离开了餐桌。 儿子的一句话,刺得我们夫妻俩相视无言,继而暗暗地自省和自责起来。再一想,如此进餐时忙着“开庭”教子,恐怕不只我们,不少家庭也一样吧。 父母孩子同吃一锅饭,同用一张桌,是交流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石薇 《南方论刊》2013,(7):110-111,67
师范生是高等院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肩负着为国家培养人才的重任,他们的良好礼仪修养具有独特价值,对师范生的礼仪教育尤为重要和必要。从礼仪课程安排、隐性课程设计、实践等几方面探索礼仪教育的方式方法,提升师范生的礼仪修养。  相似文献   

14.
对《弟子规》中礼仪教育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我们能从中得到有益的启示。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如何进行礼仪教育和践行礼仪。  相似文献   

15.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基石。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他们未来的职业需求,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加强礼仪教育。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学校礼仪教育缺失及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师范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某些缺失现象。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对师范生“知礼”、“行礼”、“明礼”的三结合培育模式,多角度探索高校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一个人处世立身的基石。师范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无论是他们未来的职业需求,还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需要加强礼仪教育。然而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学校礼仪教育缺失及当代大学生追求个性等因素的影响下,师范生在礼仪方面存在某些缺失现象。礼仪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对师范生“知礼”、“行礼”、“明礼”的三结合培育模式,多角度探索高校礼仪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以礼仪教育为切入点 加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把礼仪教育作为增强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切入点。加强礼仪教育应从树立大德育观、以大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强化礼仪课程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8.
在阐述礼仪教育的德育功能的基础上,提出把礼仪教育作为增强高校德育有效性的切入点.加强礼仪教育应从树立大德育观、以大学生礼仪行为养成为核心、强化礼仪课程等多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赖换初 《云梦学刊》2002,23(6):16-18
孔子的“礼育”思想是孔子礼学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部分和方面,它不仅包括一般意义上的礼仪、礼义的教育与培养,也包括了古代的政治、法制亦即古代典章制度的教育与培养。“礼育”较德育宽泛,也与“礼教”有着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20.
加强高校礼仪教育的重要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艳霞 《理论界》2004,(6):214-214
礼仪教育是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方法。促进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关键在教育。礼仪教育在整个高等学校的教育体系中,属于基本素质教育的范畴,对于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具有很强的综合育人功能。何为礼仪?礼仪,是对礼节、仪式的统称。它是指在人际交往之中,自始至终地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现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礼貌是礼仪的基础,礼节是礼仪的基本组成部分,礼仪实际上是由一系列的、具体的、表现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