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电视采访必须注意采访过程中的心态视角,而采访者仰视、平视、俯视三种心态在观察事物中位置,是采访者正常、平稳积极状态下的采访过程。“仰视”心态,体现采访者谦虚好学、锲而不舍的精神,是采访者的基础和根本;“平视”心态,尊重人格、平等待人、真诚地广交朋友,既不妄自菲薄  相似文献   

2.
常低头看看     
人们平常看世界的角度,可分为仰视、平视、俯视三种。平视。是最正常和最舒服的眼光,发自于从容的平常心,蕴含着成熟与自信,不卑不亢,不急不躁,有利于稳步前行,不容易摔跤出事。  相似文献   

3.
都市报的新闻报道视角,既不是“俯视”,也不是“仰视”,而是“平视”。正由于是“平视”,都市报才会“坐”到读者中间,才可能真正关心并了解读者的需求和愿望,从而在新闻报道方面千方百计去适应和满足读者的兴趣和需求。这就决定了它的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并由此生发出了服务性和互动性。  相似文献   

4.
轩红芹 《南都学坛》2002,22(3):80-83
以农民和农村为描写对象的乡土文学其实都是知识分子观照下的结果。从创作主体与作品的人物主体随着时代变动而不断交叉错位的角度来看现代乡土小说 ,可以看出创作主体对作品中的人物主体经过了俯视、平视、仰视的审美流变过程 ,知识者角色愈来愈灰色化。同时 ,作品中的人物主体从沉默的魂灵到觉醒的一代再一跃成为生活的主人 ,逐渐以高昂的姿态呈现  相似文献   

5.
亮出自己     
写作材料 人在仰视时易低估自己,俯视时易低估别人:得意时易猖狂,失意时易自卑。其实,人之聪明,谁不如我,我之智慧亦未必弱于人。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传统女性形象进行梳理,发现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女人异化史.具体分析一些"五四"时期男性作家笔下的女性形象,可将其分为两大类型,一是仰视中的女性形象;二是俯视中的女性形象.这两种视角都是以男性为本位,故在根本上难以还女性以历史真相.  相似文献   

7.
徐小平 《可乐》2010,(2):29-29
在温哥华教育局,我陪儿子去办理入学手续。13岁的小儿子Adam,拿着一份课程表看了看,然后问我:“爸爸,看,我想上这个班,可以吗?”  相似文献   

8.
艾小羊 《新天地》2012,(6):34-35
艾老师:你们见过天天盼着儿子与媳妇吵架的婆婆吗?我的婆婆就是这样一个人。婚后第二年,公公婆婆以南京医疗条件好,要来治病为由,从镇江老家住到了我们家。正值冬季,天气阴冷潮湿。我给公婆的房间放了一台电视机,还在床上铺了电热毯。我与老公则像往常一样拥着一床毛毯,在沙发上边看电视边聊天。婆婆却偏偏不坐在床上看电视,而是挤在我们的沙  相似文献   

9.
垂钓记     
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后,每日里看电视打发时光,总感到有点寂寞与无聊。一天从电视体育频道上观赏钓鱼比赛,老伴见垂钓如磁铁般吸引着我,便在一个双休日里,安排儿子准备好了钓鱼所用的钓竿、钓饵、网兜等工具,用摩托车带我到乡下垂钓。 我让儿子开慢车,一路走马观花般欣赏乡村景色。大自然太美了,这对于长期如生活在鸽子窠里的城里人简直如放飞般的自在悠然。 来到一池为垂柳与刺槐环抱的鱼塘,儿子从如何撒窝、配诱饵,到甩竿看浮子等逐一讲给我听。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钓了8条鲫鱼、2条鳊鱼,我只钓上一条小铲  相似文献   

10.
十多年过去了,在压碎的人生中,我迈着沉重而又坚实的脚步,边工作边自学,由中专一步步走过大专、本科、硕士研究生、跻身到博士生的行列;由原来的机械制造专业扩展到企业管理、会计、公共关系、资产评估等领域;由一名工厂干部成为一名高校教师;由别人斜视我、平视我到仰视我,在这个不停的循环中,反思自己走过的艰辛历程,我感受良多……  相似文献   

11.
请家教     
《社区》2007,(16)
一进入暑假,我就着手给上初中的儿子物色家庭教师。为了能给调皮捣蛋的儿子找一个好老师,我给出了很高的薪酬价格,这自然吸引了不少应聘者,其中绝大对数都具有本科学历,甚至还有研究生学历的。让我感到奇怪的是,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男孩也寄来了应聘简历,他在自我介绍后还写道:希望我能给他一个实践的机会。我看后,一笑了之,我是请老师教儿子的,而不是搞实习基地。  相似文献   

12.
我要可乐     
卢红梅 《可乐》2008,(9):5-5
清晨,我在厨房忙,儿子一起床就嚷道:"妈妈,我要可乐。""大清早,喝啥可乐?"我没给他好脸色。"妈妈,我说的是《可乐》杂志。"儿子调皮地亮出今年第5期《可乐》。"妈妈,这篇文章你看过吗?"他指着《傻女如花》问我。"还没有呢。""你能现在看一下吗?""等我做好早餐再说。"我刚把早餐端上桌,儿子又凑过来,恳切地说:"妈妈,你看一下吧。"看他一  相似文献   

13.
《瀛奎律髓》“登览类”诗歌多以人文景观为登览地,内容丰富多样,景物描写多以俯视的视角作鸟瞰式的整体把握,诗歌风格以豪迈悲壮为主;“山岩类”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游览地,内容较为单一,多以平视和仰视的视角、移步换景的方式进行景物描写,诗歌风格以清丽闲淡为主。二者有较为明显的区别,方回的分类有其合理性。将“登览”与“山岩”细致区分为两种不同类别,体现了《瀛奎律髓》的“诗格”性质。  相似文献   

14.
儿子     
儿子比较内向,讷于言,从不恶语伤人,也不会说好话、软话。在我确诊得肝癌一周后,我说:儿子,爸的病来得那么凶,还没听到你说过一句安慰的话。嗯,是吗?他看了我一眼,很快把目光移开,不置可否。儿子是70后,整个童年,爸妈都在工厂工作,厂休分别是周三和周四。除了国定假,从无在周日带他出去玩一玩(现在叫亲子游)的机会。儿子很乖,去就近外婆家吃饭,回家关上门做功课,或独自玩耍。恐怕也是性格内向的一个原因。  相似文献   

15.
我从没有真的说过爱你。昨天,我借到一本选刊,看到一则故事:那是一位母亲,每天倚坐在缝纫机下的母亲。她有一个儿子,读书的儿子。我没有继续看下去,是因为我自己的母亲从那遥远的海滨城  相似文献   

16.
霹雳手套     
晚上下班,一进家门,上小学四年级的儿子就从写字台前跑过来,神秘地对我说:“妈,我爸说给我买皮手套。”“什么皮手套?”“就是指尖露在外面的那种。”我知道,那就是所谓的霹雳手套。晚饭后,全家一起看电视,儿子又提起买  相似文献   

17.
天籁之音     
年仅5岁、聪明又懂事的儿子意外夭折了。悲痛的父亲在儿子去世半年后仍伤心欲绝,不能自拔。一天,神情黯淡的父亲坐在家中狼藉一片的地板上发呆,他无意间在儿子的玩具中看到一部旧手机。那是他拿给儿子玩的,成了儿子众多的玩具之一。他把手机握在手中细细端详,好像又看到以往儿子和他抢手机玩的情形。他打开手机盖,下意识地按下启动键,手机竟然还有电,他看了看面板上的显示,上面显示出一段他没有听过的录音信息。父亲感到很奇怪,手机里面的卡早就作废了,怎么还能接到信息呢。他按下播放键,把手机贴到耳畔,手机在稍有停顿后,突然从里面传来一…  相似文献   

18.
母爱主题的书写从“五四”开始真正起步,“五四”女作家们对母亲的依恋,使其在叙事中采用仰视视角, 而将母亲推上了神坛。三、四十年代,女作家们开始以平视的视角书写母爱主题,母亲逐步从神坛上走下来。新时 期的女性文学创作强化了“审母意识”,母亲彻底回复到了世俗化的真实世界中,充分展示了母爱的丰富性与复杂 性。  相似文献   

19.
方刚 《可乐》2011,(8):25-25
我们家住在26层。每当学习累了,儿子就会站到露台上,俯视着北京的高楼大厦大喊大叫。至于喊叫的内容,并无一定之规,从"方一(儿子的名字)、方一,伟大的方一"到"宇宙战士方一来了",再到用奇怪的腔调大唱古诗词,全看他当时脑子里想到了什么。  相似文献   

20.
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的统一,有两个视角:一是平视,就普通逻辑教材体系内部的问题,由改造而完善达到统一;一是俯视,是站在普通逻辑教材体系之上,由改造而发展达到统一。无疑,后一种视角是更为全面、深刻的,也是更为前瞻的。俯视也应该有着眼点。本文以普通逻辑的现有价值和应有价值为着眼点,来看普通逻辑教材改造或建设统一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