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公民意识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冰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7,27(5):42-45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国人的公民意识问题日益提到议程,公民意识可以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支柱,核心所在。一直以来,由于特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原因,国人的公民意识一直很缺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从两个维度加强培育公民意识:在个体方面,大力提高公民素质;在社会方面,需要有一个公正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是一个在中西文化中都曾有所体现的社会目标,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了基本的制度保证和实现的可能。这种新型社会具有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充满活力等多种社会特征。 相似文献
3.
公民的公共精神为公民有序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提供了价值规范,为和谐社会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精神动力。从我国公民呼唤公共精神出发,指出公民的公共精神对和谐社会的形成具有重大作用,提出了构建当代公民公共精神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4.
李见恩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1(2):42-44
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公民意识,既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标志,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该文分析了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培育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并探讨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公民意识培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所作的原则性界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一、构建活力进发的社会;二、构建公平正义的社会;三、构建安定团结的社会;四、构建民主与法治的社会。 相似文献
6.
王宏堂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34(1):104-107
和谐社会要积极、健康、有序地发展,公民良好的心态尤为重要,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需要认真梳理和把握当前影响我国国民心态建设的各种因素,坚持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原则,坚持弘扬积极因素,克服和改造消极因素,构建良好的公民心态. 相似文献
7.
朱凤兰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122-124
在分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评价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正确把握和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营造和激发创造活力、建立健全社会预警与管理保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明和谐社会涵义的基础上重点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途径和具体方法,更深层次、更宽领域地研究了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改革开放深入,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一个新兴的社会组织——志愿者组织正悄然地发展与壮大。他们身体力行地推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以一种良知和社会责任,一种大爱和奉献精神,一种无畏而高尚的社会实践,在多个领域,以多种形式,构建“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他们的身影出现在汶川地震的救援现场,以及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多个大型国际活动中。也正是他们的努力和奉献,塑造了中国礼貌、友爱、负责的大国形象。 相似文献
10.
论家庭文化建设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和谐直接关系到社会和谐,文章揭示家庭文化建设的内涵。阐明了家庭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意义,着重论述了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助廉建设和慈孝文化建设是建设良好家庭文化,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1.
宋一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6(6):6-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积极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内容上看.服务型政府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功能上看。服务型政府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动力。当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内容包括:职能转变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核心,社会管理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主题.分清级别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途径,界定职能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法。从我国实际出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需要坚持“以人为本”.把握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方向;加强政府机构改革,把握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关键;积极推进法治建设,把握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高静文 《新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5(5):9-12
民主是和谐社会的首要和基本的特征。它是依据民主精神建立起来的政治规则体系,当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民主就是对主人翁精神、自治精神、宽容精神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3.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殷实,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体现出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14.
仲崇盛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1-4,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发挥政府行政管理的主导作用。和谐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政府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行政理念。以人本行政理念为指导,必须选择民主行政模式,民主行政模式是和谐社会的基本行政模式。落实人本理念和民主行政,必须打造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阻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7-10
先进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社会存在的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信念弱化动摇、多元价值观冲击消解主导价值观、封建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沉渣泛起、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悄然蔓延等消极文化现象严重地阻碍先进文化作用的发挥,已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阻力。有效应对这些文化阻力,是先进文化建设面临的紧迫任务。 相似文献
16.
杨义芹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7(5):388-39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任务。社会结构合理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目前中国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变动,主要是城乡结构、地区结构、阶层结构、组织结构、就业结构、人口和家庭结构,出现了一些不合理的构架,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当前和争后一段时间内,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合理调整社会结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与路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谦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3):53-56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集中体现。其根本宗旨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我们必须把人民群众视为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主体,以创造丰富的物质财富为实现途径,以构建完善的法律体系为保障实现这个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人文精神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人文精神作为和谐社会的应有之义,理应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论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宏军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6):51-5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谐社会同时又是一个法治社会,社会主义法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内在的必然联系,从本质上说两者是一致的,因此在实践中通过法治手段可以促进、保障和维护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法治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