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勇 《兰州学刊》2005,(3):179-180,178
本文从股东派生诉讼产生的背景分析,指出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对股东权保护的重要意义,建议我国应在公司法中规定股东派生诉讼制度,并借鉴英美等国立法例结合我国实际对股东派生诉讼的原告资格,前置程序进行了初步设计.  相似文献   

2.
股东派生诉讼是股东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代表公司提起的诉讼,它不同于股东直接诉讼,因此在正当当事人确定、诉讼管辖、证明责任分配等等问题上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本文通过分析认为,股东派生诉讼中的正当原告是提起诉讼的股东,正当被告应该是侵害公司利益的全体股东或全体董事,公司不是股东派生诉讼中的当事人。以此为基础,对股东派生诉讼应实行特殊的诉讼管辖以及证明责任倒置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股东派生诉讼与股东直接诉讼对应,派生诉讼中一些问题的特殊性正是由于与股东直接诉讼的不同特质所致。首先,股东派生诉讼的成立在诉讼程序上主要存在两个方面的特殊性:一是“直接利害关系”的认定;二是“具体的事实、理由”的认定。其次,对公司在股东派生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应当根据不同情形而定。第三,法院在股东派生诉讼中应当在分配举证责任和依职权调查取证、通知、依法保护公司利益和防止股东滥用诉权等三个方面发挥积极的职能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了更好的使我国公司法所确立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得到正确理解与适用,有必要对其作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学理解释.在股东代表诉讼制度中,以下问题需要作深入的理论评判:股东派生诉讼的法理基础、股东派生诉讼前置程序适格请求人及其原告、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虽然派生诉讼在法律上有明确的规定,但是,现实中却存在诸多阻却中小股东行使其权利的因素。本文从派生诉讼制度出发,对派生诉讼的阻却因素与应对措施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朱建涛  陈乃新 《兰州学刊》2005,9(2):170-171,117
司法救济是权利得以实现的最后屏障.股东权利的司法救济,是股东在其权利遭受侵害时,向法院提起诉讼以保护自己权利的一种手段,即股东的诉讼提起权,分为股东直接诉讼和股东派生诉讼.在我国确立和完善股东诉讼制度,对于弥补我国现行公司法之不足,切实保护股东利益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股东代表诉讼探源及法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股东代表诉讼有多个不同的称谓,在我国法学界一般被称为派生诉讼或代表诉讼。经过考察股东代表诉讼的历史可以看出,股东代表诉讼一开始就是均衡理念的产物,其在世界范围内的盛行亦是为了满足公司治理结构均衡的需求。股东代表诉讼所依赖的法理同样是出于制衡的目的和均衡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董晓珊 《南方论刊》2007,4(3):27-28
2005年10月27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正案)》,在该法中新增了许多法律制度,股东派生诉讼是其中一大亮点,该制度对促进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保护中小股东的合法权益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拟对股东派生诉讼在行使上面临的困难进行简要分析,试图提出一些有用建议。  相似文献   

9.
从均衡角度出发的派生诉讼制度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瑛 《中州学刊》2005,(2):108-111
利益冲突的复杂性是派生诉讼的主要特征,这决定了派生诉讼要以利益均衡为其价值选择,在互相冲突的利益得不到同时满足时,必须对不同利益做出位序安排.以此为出发点来构建中国的派生诉讼制度,应将原告范围由股东扩展到特定情况下的债权人、职工,增加双重和多重派生诉讼的规定以纠正公司集团内部结构的失衡,并从对原告进行补偿、设置前置程序、要求恶意原告提供诉讼担保等方面体现对派生诉讼的鼓励.  相似文献   

10.
派生诉讼最初是来源于英美衡平法上的救济措施,后被大陆法系各国引起。派生诉讼是现代公司法提供给小股东用以纠正所有者缺位导致董事职权过大以及资本多数决原则下的大股东独权的救济手段。但若对派生诉讼不加约束,也会损害董事进行商业判断的自主性。因此,西方各国在规定一定派生诉讼的激励机制同时,也设置了一定的约束机制。我国新修订《公司法》第150条、第152条也对派生诉讼加以规定,但尚有若干不明确之处。  相似文献   

11.
制度多样性与制度分析的层次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制度的多样性 ,制度分析的层次性 ,新制度主义所包含命题 ,认为制度分析是以制度为分析变量 ,解决制度与行为、制度与组织、制度的稳定性与变迁三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2.
制度变迁与信用制度创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依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与市场信用制度建设的实践,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出我国市场信用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信用制度,重点研究了中国信用制度由人伦信用向契约信用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低效率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信用制度创新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3.
系统划分是系统设计阶段应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试图根据Metropolis动力系统中的原理,建立划分系统的一个模拟退火模型,从系统内在联系的角度寻找系统划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推进民主政治,必须高度重视制度建设.这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一条历史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在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加强制度建设,以健全的制度推进党内民主和社会民主,更加具有特殊意义.推进制度化的民主,关键在于消除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重点是正确处理好三方面的关系: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民主与效率的关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肃清封建主义残余的关系.以政治民主化为价值取向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必须实现改革指导思想的重大转变,即要从"以权为本"彻底转变到"以人为本"上来.  相似文献   

15.
生态产业系统的支撑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岚  梁铁中 《东南学术》2008,5(1):127-132
生态产业系统的出现成为解决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诸多环境和生态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对其理论基础--产业生态学的理论分析可知,生态产业系统的发展必须在法律、政策、技术以及文化等方面强有力的支撑下,才能得以实现.从这一角度出发,本文分成三部分.首先,对生态产业系统发展的背景作了简要的介绍;其次,阐述了生态产业系统的内涵及其理论基础;最后,从法律、政策、技术以及文化四个方面构建了生态产业系统的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6.
文章对建国以来我国所有制的变迁及未来趋势进行了描述,再根据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我国所有制制度变迁的原因,文章着重论述了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 ,学术界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认为是责任内阁制。从其条文入手 ,通过与实行典型总统制政体的美国及责任内阁制政体的英国的比较 ,可以确认《临时约法》所确立的政体实际上是兼有总统制和内阁制因素的混合政体。  相似文献   

18.
论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绪贻 《学术界》2006,(5):136-143
有的人认为,中国建立法治国家的困难,是因为中国没有法治的文化传统。实际上,中国历史上并不是缺乏法治理念与制度,不过,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和西方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是根本不同的。中国传统的法治观与法治体制表面上称为法治,实际上则是人治。  相似文献   

19.
项目制:一种新的国家治理体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渠敬东 《中国社会科学》2012,(5):113-130,207
作为新双轨制的增量部分,项目制旨在通过国家财政的专项转移支付等项目手段,突破以单位制为代表的原有科层体制的束缚,遏制市场体制所造成的分化效应,加大民生工程和公共服务的有效投入。以项目制为核心确立的新的国家治理体制,形成了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分级治理机制,并对基层社会产生了诸多意外后果。项目制所引起的基层集体债务、部门利益化以及体制的系统风险,对于可持续的社会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0.
贺然 《学术探索》2012,(2):17-20
信访制度与监察专员制度是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中产生的制度,但这两种制度都是以权利制约权力的制度,所以它们属于同类制度。信访制度与监察专员制度有许多相同点,同时也有重要的差异。监察专员制度已经得到世界上1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采用,它的成功对于中国信访制度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