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3,2(5):113-117
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大浪潮时期美国的铁路建设速度最快,孙中山对近代世界铁路的认知以美国为主。他对近代世界铁路的发展大势、基本成就、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建设与管理体制或经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认识,其认知水平超出了他以前的中国近代的其他先进人物。他关于铁路问题的话语目的在于以世界铁路为例证阐述他的有关中国铁路建设的计划和主张,反映了他以惯有的世界眼光取人所长为我所用并驾而上之的广阔胸怀和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2.
聂蒲生 《贵州社会科学》2007,208(4):153-156
郭嵩焘作为中国首任驻英大使,在西方国度上亲身感受铁路的便利迅捷,火车带来的国强民富,积极接受西方人士的游说与建议,竭力要求朝廷开拓中国运输新事业,坚决反对沈葆桢拆毁吴淞铁路.他依据中国国贫民穷的现状,主张循序渐进兴修铁路,抨击清流派欲借洋款大兴铁路,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铁路观.郭嵩焘顺应世界潮流,热情宣传和鼓动中国兴办铁路,履行了一个先驱者的职责.  相似文献   

3.
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对华侵略的加深,当他们提出要在中国修筑铁路的要求之时,李鸿章竭力阻止洋人在中国兴建铁路,以防他们通过兴建铁路攫取更多更大的特权和利益。后来随着他与西方国家接触的增加,更由于洋务运动的发展,对铁路的认识也逐渐深刻,转化为积极上书清廷,逐一论述对铁路的认识,充分阐述修筑铁路的诸多好处,主张由中国人自己修筑铁路;而面对修筑铁路所需的巨大经费问题,李鸿章明确提出要举借外债,但在举借外债时必须遵守三条原则,并身体力行,为铁路的修筑奔走呼吁不遗余力,努力实践,从而逐渐形成了李鸿章对铁路和修筑铁路的较为完整的思想。  相似文献   

4.
孙中山与中国法制现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孔会 《学术论坛》2003,5(5):118-122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驱,也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开创者之一。在四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孙中山不仅提出了推翻封建帝制、建立民国的主张,开创了中国政治法律制度变革的新时代,而且围绕巩固共和政体提出了一系列法治与民主相结合的法制思想与主张。他所规划的"五权宪法"的法制蓝图及推进法制变革的一系列主张与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孙中山的铁路发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建立了巨大的历史功绩,也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值得珍视和借鉴的思想遗产。他所提出的铁路建设与发展的思想和计划,是他思想遗产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中国铁路面临大发展的历史时期,重温和研究这部分思想遗产,无疑具...  相似文献   

6.
熊亚平  安宝 《社会科学家》2012,(8):135-137,142
作为铁路沿线部分城镇重要的商业类型之一,转运业的兴起和发展既与铁路货运负责制度密切相关,又受到铁路联运制度的一定影响。转运业在铁路车站及附近地区的集中分布,不仅影响了车站及附近地区的产业结构变迁和社会结构变动,而且对整个城镇形态的演变产生了一定影响。转运业、铁路货运负责制度、铁路联运制度与城镇形态演变之间的关联性表明,由铁路货运负责制度、联运制度等各项制度组成的铁路运营管理制度,是铁路藉以影响沿线地区社会变迁的重要中介之一。  相似文献   

7.
陈炽思想简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炽是中国近代早期维新派的著名思想家 ,在甲午战争之前便呼吁变革。陈炽所以很早即提倡变法 ,是由于他对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有比较正确、清醒的认识。他对中国的经济近代化 ,特别是发展商品经济作了全面规划 ,提出不少有价值的思想主张。同时 ,他又主张在中国设立议院。但是 ,他又强调 ,中国学习西方、进行资本主义变革当以不损害三纲为限度。他的极端的“西学中源”说也明显妨碍了他进一步学习西方  相似文献   

8.
李鸿章与中国早期铁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鸿章做为晚清政府重臣,清末倡办洋务运动和最早主张兴建铁路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其在政治上的表现已有不少论述,在此不论。本文试就当中国酝酿兴建铁路,中国大地第一条铁路的出现,中国人兴建第一条铁路时期,李鸿章的思想认识发展变化轨迹,略谈几点看法。一铁路知识...  相似文献   

9.
论刘锡鸿反对修建铁路的思想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世纪80年代初期中国有过关于铁路建设的一场大论争,刘锡鸿作为反对派的代表,其主张颇具特色。他将反对修建铁路的理由,概括为八不可行、八无利和九有害,阐述得最为全面,影响也最大。透过刘锡鸿的铁路思想,我们可窥见晚清守旧思想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10.
周扬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扬是我国现代以及当代一位具有特殊重要性的文艺理论家。周扬文艺理论中的现实主义问题 ,曾经被看作是他的整个文艺理论体系的核心。因此 ,为了认识他的文艺理论体系的特点 ,必须研究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周扬的现实主义主张按其发展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 ,周扬虽然 30年代就向中国介绍了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口号 ,但正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所体现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特点 ,使得他的现实主义主张具备了自己的特点。建国以后 ,周扬致力于按照《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精神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作出种种解释和“规定” ,从而在文艺与政治关系的问题上 ,进一步确定了他的现实主义主张的特点。第二阶段 ,1 958年周扬对革命的现实主义与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口号的阐释 ,跟当时要在中国建设共产主义文化的认识是相联系的。它导致了现实主义的严重削弱 ,而“现实主义深化”的提出 ,正是对它的反拨。周扬的现实主义主张跟胡风、冯雪峰的现实主义主张的歧异 ,乃是对文艺与政治关系认识的歧异的一个集中的表现。第三阶段是进入新时期之后 ,周扬经过对 1 7年的反思 ,在现实主义问题上认识有所变化。他强调文艺与生活的关系 ,认为这在文艺的各种外部关系中是基本的、起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11.
清末民初社会的剧烈变化,使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国民教育的新理念渐渐成为一种教育思潮。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美感教育等合乎时代发展的先进教育理念为不少社会精英所称道。追求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孙中山始终没有忘记对人的塑造,他主张求知识与求实用并重,主张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并重,主张先天理性的启发与后天经验的利用和改造并重,主张实行教育平等,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近代化教育思想中蕴涵着辩证的思维。  相似文献   

12.
詹天佑与清末民办川汉铁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爱国工程师詹天佑在中国近代铁路建设中 ,不仅开创了中国独立造路的奇迹 ,建成了震惊世界的京张铁路 ,而且率先支持在 2 0世纪初兴起的民办铁路事业 ,并亲自主持艰险异常的民办川汉铁路。当清廷在1911年 5月颁布铁路干线国有政策后 ,他勇敢地支持保路运动 ,进而支持辛亥革命。这是他对中国走向近代化的又一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中国彩票业:反思与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彩票业自1987年诞生以来,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许多问题与不足。本文对中国彩票业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分析,在借鉴国外与港澳地区博彩业发展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彩票业发展的近期与远期构想。  相似文献   

14.
在开发建设新疆的思想史上,发展交通为历代有识之士所注重。而近代历史上,有关建筑新疆铁路的思想和主张尤为突出和具有深远影响。本文拟对清朝末年中国政界和思想界倡导建筑新疆铁路的思想进程作一简要观察。铁路是工业革命的产物。1782年瓦特改制成功了联动式蒸汽机,不久,1814年,矿工出身的英国技师史蒂芬逊发明了世界上第  相似文献   

15.
肖建杰 《理论界》2006,(5):166-167
振兴东北经济是张学良国家富强观的重要内容,为此,他提出了“经济为一国之命脉”的主张,并将其付诸实践。其内容包括:整顿财政金融,寓兵于农,拓展垦殖,发展民族工业,兴建交通通信业。  相似文献   

16.
凌鸿勋是继詹天佑之后,将西方铁路科技技术引入到中国,并逐步实现铁路设计与建设自主化的又一重要人物。在抗战时期,他不仅在艰苦环境中在西部建筑铁路,而且通过实地考察,对西部边疆铁路提出了系统而可行的规划,体现技术专家的智慧和爱国热忱,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技术资料。  相似文献   

17.
朱从兵 《学术论坛》2005,2(1):128-134
孙中山的铁路规划思想包括他对中国铁路系统的宏观规划原则、具体线路规划原则和规划实施原则的思考,显示出一定的层次性.其中,"尤当先以沟通极不交通之干路为重要"的线路规划原则,是其铁路规划思想的核心,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颇为自得的"铁路经济之新原则".其铁路规划理论原则的理想性与规划实施原则的务实性,反映了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紧迫性.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不仅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热情发展中国铁路事业的倡导者。在他的振兴中华,赶超世界经济发达国家的先进思想和在祖国进行实业建设的宏伟蓝图中,铁路建设始终占首要位置。从他青年时期上书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提出招商兴路的建议,到他晚年从事建国方略著作和多次发表的演讲,都充分反映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9.
袁枚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代美学大师。在他的美学思想中, “情”是一个基本而核心的范畴,在他对于“情”的界定与倡导中,他不仅提出了其重要的 美学主张:“性灵说”,提倡创新与变革,更对当时文坛与诗坛上风行一时的复古主义、门 户之见等保守落后的美学主张提出了严厉的批判。时至今日,袁枚的这种批判仍不失为一 种真知灼见,对我们今天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启发良多。  相似文献   

20.
陈独秀晚年具有丰富的民主政治思想,他坚持爱国立场,主张抗战到底,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感.陈独秀是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中最早认识到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人,他晚年的民主主义思想是其思想的闪光点.为人类思想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