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成功的钥匙     
阿泰斯特出生在美国加州的一个小城市,在他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表现出极高的经商才能. 阿泰斯特特别喜欢吃海鲜,他把攒起来的零花钱买了海鲜,用来犒劳自己的胃.可是海鲜价格很高,一顿海鲜常常把他半个月的零花钱"收拾"掉.他就想:自己为什么不经营海鲜呢,既能赚钱,还能解馋,这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秘鲁两位"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有句古话:"人生乐在相知心."中秘两国人民历来感情相连、心灵相通.这里,我想提及两位秘鲁朋友.一位是已故秘鲁作家、记者安东尼奥·阿尔塞,上世纪60年代起,为了向拉美民众展示真实的中国,他多次远赴中国采访报道.1970年,他的女儿梅梅在北京出生,但不幸罹患败血症.周恩来总理知道这一情况后,立即指示医学专家对她进行救治,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组织战士赶往医院献血,梅梅最终转危为安.长大后,同父亲一样,梅梅长期为中秘友好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电影《中国合伙人》中,当邓超饰演的孟小骏成功拿到签证的时候,他骄傲地喊出“美国,我来了!”然而,出国时下定决心再也不回来了的孟小骏,却背着“美国梦”回到了中国。从在国内轻狂洒脱,到在美国遭遇茫然窘迫,再到归国后的收放自如,众多海归在孟小骏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经历了“出国热”和“归国潮”,90后新生代海归们如何选择?  相似文献   

4.
前不久,在北京举行的外国人永久居留证颁发仪式上,已在中国工作12年的法国人周怡宁和她的女儿周安娜、周梅兰分别获得中国公安机关颁发的"绿卡".这一天,共有14名外国人在京获得中国"绿卡".早在2003年在北京生活11年的澳大利亚人劳伦索与在京工作、生活和居住的46名"老外"就从北京市公安局拿到了绿色封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居留证>.此次,北京市公安局颁发的国内首批3年和5年有效期的外国人居留证和相同期限的多次往返签证具有相同效力.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政府借鉴国际通行的做法,在全国推行中国自己的"绿卡"制度,北京市首次颁发外国人长期居留证可视为这项制度的一个前奏.据悉,到目前为止,中国已向687位外国人颁发了"绿卡".  相似文献   

5.
决定到中国 沙博理是中国籍美国人.他说:"我在中国的时间比出生地美国长,我对中国的感情比生我、养我的美国深."入乡随俗,沙博理喜欢吃中国菜,夏穿中式布鞋,冬穿中式丝棉袄,每天清晨练太极拳.中国朋友都说他比中国人还像中国人.每3年一次探亲假,可他一回到美国假期还没有过完,就急着要回中国来."我自己也不明白,我为什么这样离不开中国!"  相似文献   

6.
我们确曾希望他能够恢复足够的体力回到他心爱的北京。直到他去世之前的那一个星期,他还是那么焦急、那么渴望返回中国。——摘自珍妮·莫理循1920年6月20日给婆母的信莫理循是一个出生在澳大利亚的英国人。他原是《泰晤士报》的驻京记者,后来被邀为袁世凯北洋军阀政府的政治顾问,在中国长达20多年。本世纪初,已有许多外国记者来过中国,然而,很少人能  相似文献   

7.
《国际人才交流》2014,(9):11-11
正美国《野兽日报》8月23日文章报道,孙巧明(音)是一名相当成功的江苏商人,最近他却将视线投向国外。他说:"我的下一桶金将是非洲金。"他所谓的"金子"指的是非洲劳动力——廉价、可训练、数量多且乐意工作。随着劳工、能源成本上升和环保措施的强化,中国实业家越来越难以在中国大量生产廉价商品。中国制造业开始迁往劳动力更廉价并为外国工厂提供优惠待遇的国度。发展工业需要  相似文献   

8.
说一口漂亮的普通话,自称是半个中国人,被妻子形容为“对中国着了迷的人”,这就是丹尼尔·康恩教授。丹尼尔曾先后在中国居住达9年之久,曾任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为澳中友谊的发展做出过积极的贡献,开朗、健谈。他的中国妻子文静、娴慧;他的儿子活泼可爱,这就是丹尼尔教授的一家。丹尼尔是在墨尔本长大的。1971年,在墨尔本大学毕业后,他花了3年时间,在堪培拉的澳洲国立大学中文系读博士,毕业后去外交部中国司工作2年,于1976年11月在北京澳洲使馆任三秘,1980年回墨尔本大学中文系任讲师。1993年又回到北京澳洲使…  相似文献   

9.
我有一位大学时的同学,他毕业以后就一直在不停地跳槽。我计算了一下,他平均每三个月就要换一个工作单位。不过,这位频繁跳槽的同学在最近受到了打击,一个他非常想去的中外合资企业的老总很欣赏他的才气,但明确表示不愿录用他——因为这位老总不喜欢频繁更换工作单位的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驻澳大利亚使馆11月18日透露,澳大利亚总督彼得·科斯格罗夫已于近日签署法令,对该国《1994移民法》进行修订.根据修订后的法律,澳大利亚将为来澳从事旅游、商务活动的中国"常旅客"签发此签证,以减轻有需要的旅客申请签证的负担.持该签证者可在10年有效期内多次入出境,每次最多可在澳停留90天.  相似文献   

11.
<正>写这篇文章时,我的思绪也随之回到了从前,回到了我在伊斯兰堡国立现代语言大学攻读工商管理硕士学位的时候。2007年,我在巴基斯坦的伊斯兰堡遇到了第一个中国同学。作为班上的外国学生,他受到了很多关注,但语言也成了主要障碍。他尽力用英语交流,可当时我们的英语水平也不高。过了几个星期后,我就再没见到他了。也许,他离开了这里,进入了巴基斯坦的其他大学。  相似文献   

12.
饶及人以他自己的全部经历--教育、成长、为官、从商--向世人提供了一个崭新的两栖人的面貌. 饶及人祖籍中国大陆,台湾出生,美国成长.虽然几乎在西式的教育中成长起来,但中文未丢,被严父要求记中文日记.尤其是在他的博客里,纵论中西文化之差异的他,文笔流畅,见解独到.  相似文献   

13.
在旅行中,如果能干上一份当地的工作,不仅可以缓解旅行的经济压力,也会对该地的社会和文化建立更加深刻的认识。持普通的旅游签证来打工是违法的,但是新西兰和澳大利亚对中国人提供一种时间为一年的"打工旅行签证"(Working Holiday Visa),让一边打工一边旅行成为可能。"打工旅行"是在欧美国家相当普遍的现象。一个国家的年轻人往往在完成学业后,开始正式的工作之前,花费大约一年时间到国外旅行开阔视野,在此  相似文献   

14.
2017年5月13日,2016"外教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将在北京揭晓.这十位年度人物,他们在中国生活与工作,热爱着中国这片土地,为中国贡献着自己的光和热. 冒险家与大伯乐 杰伊·西格尔(Jay Siegel)是一个"冒险家",熟悉他的人都这么说. 无论是放弃一切、在天津大学从"零"开始,还是任教后"大刀阔斧"地教育改革,天津大学用包容、开放的态度,为西格尔的"冒险"提供空间.  相似文献   

15.
罗旭 《国际人才交流》2013,(1):28-29,72
目前,国家外国专家局已与67个国家400多个组织建立了长期联系,今后还将大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通过"请进来"、"派出去"的方式,邀请更多的外国专家来华工作,实现自己的梦想,选派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出国培训。2012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境入境管理法》,其中新增了"人才签证"这项内容。12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在华工作的外国专家代表。这是他任职后的第一场外事活动。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国家刚刚结束了14年的战乱,整个农业已经处于崩溃,我们的农机系统正在恢复,我要把中国的经验尽快地学到手,应用到国家的重建上去."说这话的是来自利比里亚农业部的部长助理Alexs Mulban先生,当时,他在中国农业机械化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农机院")开办的"非洲农业机械新技术推广培训班"上接受培训,与他一同学习的还有其他19名来自非洲15个国家的学员,共同认真接受农机院专家的英语授课.  相似文献   

17.
《国际人才交流》2014,(6):34-35
正1982年,中美建交不久后,罗宾第一次来到中国,1985年,他成为首个在四川省结婚的外国人。走过微软、华尔街,他再次回到中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微软"擦窗户""1982年,中美建交不久,我就去了北京。那时候,只有极少数美国人能来中国,所以,在绝大多数外国人眼中,中国仍很神秘。"当罗宾开始人生的首次中国行时,他仍是一名大学生,专程到北京语言学院(现更名为  相似文献   

18.
《国际人才交流》2014,(7):10-10
正新西兰移民局近日开放中国特殊工作签证申请通道,向达到要求的中餐厨师、中医医师、汉语助教、武术教练和导游提供最长可达3年的工作签证。中国特殊工作签证有名额限制,即200名中餐厨师、200名中医医师、150名汉语助教、150名武术教练及100名导游。根据新西兰移民局网站公布的申请规定,中国特殊工作签证的申请人除满足新西兰工作签证的健康要求外,还须有一些特殊的职业资格要求。  相似文献   

19.
哈佛医学院院长约翰·马丁博士是在加拿大偏远小镇巴萨诺长大的.他是一个用信念和性格来营造和平的人.如果有人能在波士顿"枪尖底下"的医学界里造出点和平的话,那就是约翰·马丁了.  相似文献   

20.
利·哈弗雷(LeighHafrey)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的教授,从2001年起,每年到清华两次,给MBA同学上课。他没有印象中美国人的热情和健谈,问一个问题,常常三言两语就答完了,所以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相视一笑,他的笑容也含蓄,嘴角上扬的同时,眼睛会轻轻的一闭,总之,是友善和真诚的微笑。长期在美国名牌大学教授管理沟通和商业伦理课的利·哈弗雷本科就读于哈佛,在耶鲁读的博士,学的都是文学专业。1979年至1981年间在非洲工作。从非洲回来后,他到《纽约时报》当了一名记者,他的妻子则在哈佛当老师。他就常常在两个城市间飞来飞去,很不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