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十月的北京秋高气爽,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4周年的喜庆日子里,首都北京又迎来了荣获2003年中国政府最高荣誉奖--"友谊奖"的外国专家.获得今年中国政府"友谊奖"的50名专家是在华工作的44万名外国专家中产生的佼佼者,他们分别来自日本、美国、德国、加拿大、英国、俄罗斯、乌克兰、韩国、孟加拉国、古巴、马来西亚、荷兰、新西兰、菲律宾、新加坡、西班牙、瑞士、乌兹别克斯坦、斯洛文尼亚等19个国家.  相似文献   

2.
"现在中国宏观政策支持创业,并创造了良好的创业环境.不过对于外国人来说,想在中国创业成功并不简单,除了创业项目本身,还得有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市场信息的掌握以及人脉资源."阿德南·哈菲兹(Adnan Hafeez)说.这个在大连学医8年、说着一口流利汉语的巴基斯坦小伙自己"先吃了螃蟹",成为一名国际创客,尝试在大连开创一片天地.他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发起"国际创客走廊"项目,有针对性地帮助中外大学生实现中外资源对接.  相似文献   

3.
20年来,中国派遣了大批官员到新加坡培训,学习新加坡模式。南洋理工大学估计,中国新一代领导人将更加积极支持官员到新加坡学习。南洋理工大学1998年开设硕士课程,主要培训中国中高级官员,这类型课程后来被称为"市长班"。过去20年,大学培训了超过1.3万名中国高官。南洋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吴伟说,新加坡与中  相似文献   

4.
新加坡副总理兼内政部长黄根成先生9月12日在北京为"新加坡--迷人之都,无限机遇"展览开幕式揭幕.北京市民感受到由新加坡特别呈现的无限机遇、活力经济、多元文化、丰富饮食和优质生活.  相似文献   

5.
平民后代平步青云 吴作栋于1941年出生在新加坡一个华裔家庭,祖父早年从福建泉州来到新加坡谋生,是个心地善良而已正直的商人。吴作栋少时丧父,但这个传统的中国移民家庭却给了他应有的温馨。他在回忆自己少年时的生活时说,父亲去世后,我跟着祖父、祖母、叔父、婶母、堂兄弟姐妹们一起生活。二叔是饼干厂的工人,十分勤劳节俭,他挑起了这个大家庭的生活重担。 吴作栋从中学到大学一直享受助学金和奖学金。这使他顺利地完成了自己的学业。他认为,自己是新加坡“精英主义”教育制度的受益者。 1964年,吴作栋从新加坡大学经济…  相似文献   

6.
赵洪兵 《人才瞭望》2017,(20):118-120
"工匠精神"的提出体现了"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需要,也体现了当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求.随着就业招聘的日趋理性,以及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竞争也日趋激烈.如何在学生学历层次等方面不变的前提下,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变得迫在眉睫.笔者就当前大学生所需面临的严峻就业形势,从社会、高校以及大学生自身等角度,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提升就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豆"在古代不是代表如今的豆类植物,而是一件器皿,大多是陶制品,也有木制、漆制和青铜制品. 从"豆"的甲骨文字形看,有点像我们现在用的高脚杯,一般是用来盛食物的,有时也作礼器用.《说文解字》曰:"豆,古食肉器也."《卖柑者言》中载:"若所市于人者,将以实笾豆奉祭祀,供宾客乎?"这里的"豆"都是盛肉羹的器皿.那豆类植物古代是用什么字代替的呢?答案是"菽".《春秋·考异邮》中说:"菽者,众豆之总名."  相似文献   

8.
2016"外教看中国"摄影展评活动吸引了来自35个国家的300余名外国专家的1000多幅作品参评. 外教的镜头中有多彩的九寨沟、壮阔的黄果树、巍峨的嘉峪关等华夏的美丽风景;也有基诺族情侣对唱山歌、蒙古族少年策马扬鞭等各族的独特民俗;更有他们在孔子故里泼墨挥毫、在市民公园切磋太极等外教在中国的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重视大事.谋划讲究大战略,做事讲究大手笔,看问题讲究大视野,评价事物讲究看大的方面. 抓大事,肯定是没错的. 为了抓大事,可能就会忽略一些小事,于是就有了"抓大放小"一类说法.  相似文献   

10.
"不偿还救父命的欠债就不上大学、不娶媳妇!"这是当初即将迈进大学的21岁小伙儿立下的"血誓".2010年4月,穷大学生兑现了他的承诺,不但用休学创业挣下的钱还清了借款,而且以"百万资产公司老总"的身份再次回到阔别四年的校园.重庆三峡学院的学生石正伟用坚韧圆了一个"老套"的救父故事.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人才交流》2014,(6):34-35
正1982年,中美建交不久后,罗宾第一次来到中国,1985年,他成为首个在四川省结婚的外国人。走过微软、华尔街,他再次回到中国,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为微软"擦窗户""1982年,中美建交不久,我就去了北京。那时候,只有极少数美国人能来中国,所以,在绝大多数外国人眼中,中国仍很神秘。"当罗宾开始人生的首次中国行时,他仍是一名大学生,专程到北京语言学院(现更名为  相似文献   

12.
1991年,由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和香港中华总商会、泰国中华总商会联合发起召开了"世界华商大会",并在新加坡召开了第一届世界华商大会.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70多个城市的800余名华商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国际人才交流》2014,(6):10-10
正在5月17日举行的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年针灸推拿技能竞赛现场,一群"洋面孔"吸引了众人注意。记者获悉,在广州中医药大学有1000多名境外学生学习针灸与推拿,他们中最大年龄67岁,平均年龄30余岁,因为热爱中医不远千里来到中国学习。"针灸让我觉得很神奇。"28岁的吴秀凤是一名美籍华人,从小在美国长大,28岁以前她从未踏足中国,而今为了学习针灸选择到广州中医药大学求学。吴秀凤说,她是在美国看了关于针灸的书才萌发了来中国学习针灸的想法。  相似文献   

14.
集体做早操、做眼保健操、选班干、上晚自习、开家长会……5名中国老师赴英国"支教"一个月,用传统的中式教学给50位英国中学生上课.一个月中式教学后,这些学生将与学校其他班的同学,同时参加数学、科学、英语、中文的测试,究竟谁能胜出?  相似文献   

15.
18年前,马云用一个叫"阿里巴巴"的梦想,吸引了蔡崇信来到杭州.彼时的蔡崇信不会想到,像他一样选择杭州,如今会在高层次人才中成为"潮流". 连续七届入选"外籍人才眼中最具吸引力的十大城市",2016年杭州人才净流入量8.9%,排名全国第一 ……杭州交上了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而探究其背后原因,这座城市的"梦想"实干"和"包容"特质,不得不提.  相似文献   

16.
毕晓莹 《人才瞭望》2016,(8):190-192
"微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活动,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提供了一条新的路径,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因此,应当基于"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普及性、去强制性、实时性、开放性等特点和优势,从重视大学生的主体性、结合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交互性和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性这四个方面着力加强"微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进入了不用武、用文治的时期,朱元璋的"文治",非常惊人.他每天看奏章,很留意文字,在鸡蛋中挑出了许多骨头.他觉得人们都在文字中暗暗讽刺他,所以挑出来的,都治以死罪,死的人都非常冤枉.  相似文献   

18.
一年多前,高盛公司前全球总裁约翰.桑顿怀着"到清华推动世界"的理想,放弃了千万美元的年薪来到中国,以年薪一美元受聘于清华大学,开设"全球领导力"课程,决心"为中国的未来培养世界级领导人才"。如今"全球领导力"课程的第一批学员已经毕业,新的一批学员也将在9月份开始学习,那么曾致力于在清华"播下一种思想"的桑顿,如今他的课程效果究竟如何呢?他以及他的弟子又都收获了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2003年8月28日至9月9日,"第23期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在新加坡接受了为期13天的培训学习.岛国新加坡以及它的主人们给我们留下了美好的记忆.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才交流》2007,(9):38-38
新加坡人力部下属机构"联系新加坡"8月16日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外界宣布将首次在中国主办以"新加坡--迷人之都,无限机遇"为主题的展览,旨在全方位介绍新加坡工作、生活和留学等相关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前往留学或工作生活.两场展览分别定于10月13至14日于北京中国大饭店、10月27至28日于上海正大广场举行.这也将是新加坡节的活动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