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亦工 《东岳论丛》2000,21(5):33-36
新制度经济学作为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它的兴起是经济学研究发展的历程中的一场革命 ,从此经济学方法才真正应用于对制度的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经过了几十年的演进、发展 ,不断趋于成熟、完善 ,形成了以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经济学、契约与委托—代理理论、制度与制度变迁理论为主要支干的理论体系。研究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对于我们批判地学习、借鉴新古典经济学 ,进一步学习、发展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政治学在中国的命运--从"经济学帝国主义"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许多学者都谈论过“经济学帝国主义”这一现象。帝国主义者,侵略扩张也。所谓“经济学帝国主义”不过是取帝国主义之特征,状经济学之品格,是对时下经济学大肆“扩张”、频频“入侵”其他学科领域的态势的一种戏称。自然,政治学也是其“侵略”对象之一。经济学抢政治学的饭碗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很久以来,看到中国经济学者运用诺斯的新制度经济学概念来解释国家起源、制度变迁、产权改革、意识形态这类十足的政治问题,或运用布坎南的公共选择理论来分析投票悖论、选民与官僚行为、政府决策、政府失败这类典型的政治过程,而且…  相似文献   

3.
演化经济理论与契约理论对企业边界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与契约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存在归因于交易费用,并将企业视为一系列合约的联结物。而演化经济学则认为,企业是一个适应性的有机体,承栽着不同的知识和技能,遵循着不同的惯例,因此不存在着代表性的企业,只有不同类型的企业分布,选择一个企业作为代表分析是毫无意义的。演化经济学和契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存在的根本区别在于对企业边界的解释上,前者强调的是知识、技能和惯例,后者强调的是交易成本。演化经济学与契约经济学的企业理论也存在着兼容性,企业内部的知识、技能和惯例是在产权与契约的框架内出现和演进的。  相似文献   

4.
新制度经济学以“交易费用”为其理论分析的切入点,其制度分析围绕“交易费用”这一核心概念而展开,并把制度作为内生变量来研究,批判地继承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从现实的制度分析入手,直面现实的实证研究使得人们的视野转向实验经济学和行为科学。  相似文献   

5.
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是修正还是革命的争议对新制度经济学未来发展非常重要。从经济学是选择的理论还是交换的理论的罗宾斯-布坎南经济学定义之争中,我们可以梳理出新古典经济学研究范式或硬核的四大方面,即新古典经济学是选择的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的中心理论是资源配置理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孤立个人主义为基本方法论,新古典经济学以均衡分析和最优化理论为基础。这就为判断新制度经济学对新古典经济学是修正还是革命提供了判断依据。混合模式的内在缺陷使新制度经济学不可能在新古典经济学的研究范式下得到真正的发展。新制度经济学将历史和制度纳入分析当中,从而部分回到了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传统,并与布坎南定义的交换的理论保持了一致。因此,新制度经济学需要树立自觉的革命意识,在交换的理论框架下完成统一,以形成强有力的思想体系。宪政经济学是新制度经济学发展的最后归宿。  相似文献   

6.
经济学中国城市土地市场的发展、问题和 对策 George s.T0lIey郝寿义1.4论商品经济现代化 刘文烈1.13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总体态势分析常修泽1.17恢复价格的本来面目 杜木恒万全1.21改造“大批发” 重构主渠道 天津社会科学院财贸研究中心课题组 1.25政府与企业的利益关系“误区”辨 析 王国刚2.4论投资需求及其变动特点 郭克莎2.9实物型资源配置与经济波动的财政 导因 周月秋2.16改革以来企业行为理论的诞生与发 展述评 李军2.21新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 盛洪2.25政策运用中的“擦边球”:制度创 新行为 周振华3.26关于企业产权关系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宋翔 《晋阳学刊》2023,(6):51-57
文章主要回顾了制度非中性与国家兴衰研究的理论文献,对这一理论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进行简要评述。制度非中性理论主要建立在对新制度主义经济学产权理论与集体行动理论的综合之上,认为非中性产权制度的关键在于是否充分保护了生产性利益集团的财产权利,而这正是促进国家经济长期发展并成长为强国的制度基础。这一框架对分析制度变迁与国家兴衰的历史演进,以及国家长期经济发展个案的操作性、精致化研究方面做出了贡献。此外,这一理论为统一国家兴衰问题的国内发展与国际竞争两个研究视角,提供了综合性的分析框架,对探讨当前中国的改革发展与国际竞争问题也将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产权管制理论范式把“产权管制一公共领域—租金耗散”和“信息约束—管制放松—经济增长”这两个定律作为内核,并以原因、过程和绩效三个假说作为保护带.该范式把经济体制转轨理解为一个产权管制不断放松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围绕交易费用的内生性、外生性和内外均等化三条逻辑构建产权管制的契约范式,从而相应得到“剩余权利全面管制的工资契约”、“剩余权利无管制的定租契约”和“剩余权利均衡管制的分成契约”三个命题,最终构成一个基于产权管制契约范式的国家理论.该理论强调不同的产权管制契约类型分别对应着不同的产权管制制度结构,从而形成不同的国家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要回顾了学界关于劳动力产权问题的研究,简述了研究劳动力产权的两大理论背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新制度经济学;提出了研究劳动力产权的四个分析角度:分配视角、资源配置视角、生产过程视角以及人权视角;总结了有关劳动力产权的各种界定及其侧重点;评价了劳动力产权的地位,最后提出了当前我国劳动力产权研究的问题及其展望。  相似文献   

10.
陆凯 《天府新论》2012,(3):125-128
在中国古代史中,国家政治制度从以分封制为代表的地方分权发端,逐渐向中央集权波浪式变迁,呈现"分久必合"的趋势。本文使用信息不对称理论、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等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这一现象进行了研究,指出周代设立分封制是通过配置产权加强激励、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的需要,而纵向分权向集权的变迁是由统治者提供保护的最佳规模逐渐增大、统治者谋取国家产权私人化以获取租金最大化以及中国选民退出成本和罢免统治者的成本极高等多个因素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1.
新制度经济学把组织问题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研究产权结构和交易成本对激励机制及其经济行为的影响来拓展新古典理论的适用范围.本文集中回顾和探讨了构成新制度经济学研究方法主要基石的产权/交易费用方法的演变过程及其面临的局限性,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信息范式、不完全合约以及合作博弈等分析性工具在修正和超越产权/交易费用方法方面所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一、引  言  毋庸置疑 ,现代西方经济理论分支中发展最快的领域就是现代契约理论。早在 2 0年前 ,经济学家对什么是“契约”都感到陌生 ,因为在他们眼中 ,市场只是一种单一的价格——数量或市场交易关系 ,这种思想曾经成为经济学的主流。然而 ,随着契约经济学的兴起 ,这一切都发生了根本变化。人们开始意识到现实生活中契约的重要性。契约无时不在 ,无处不有。日常所见的契约如“劳动契约”、“保险契约”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契约其实包含异常丰富的内容。更有甚者 ,就连新古典理论信守的企业 ,即投入——产出关系 ,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契约…  相似文献   

13.
国家理论在马克思的理论体系和新制度经济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国家理论科学解释了国家的起源、本质、类型、历史作用、职能、国家消亡等;新制度经济学国家学说从探讨国家的起源、特征与目的出发,详细分析了国家与产权制度的形成,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意识形态与国家的相对稳定性等问题.从形成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基本内容等方面对这两种国家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异同,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两种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论诺斯制度变迁理论的现实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诺斯一反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因素,其中的关键在于产权结构.这一方法论恢复了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经济学优良传统,形成了一个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它对于中国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5.
国家是制度变迁的关键要素,国家理论在新制度经济学研究中是占有重要地位,但在转型经济学中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也难以适应研究问题的需要。本文通过将新保守主义国家理论与多元主义国家理论相综合,提出转型期国家有两个目标: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和增加社会制度公正。这两个目标在一定时期是存在矛盾的,但在一定时期是相统一的,这决定了国家在不同时期的行为也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16.
在产权的理论创建及其分析世界中,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在很多思想上是相互融通的。文章试图从科斯悖论的化解、习俗性产权的运行以及产权的国家悖论来透视这种融合的可能性。产权的社会视角是在对现代产权经济学的修正补充基础上提出的,文章首先尝试对科斯为代表的现代产权经济学进行知识社会学的检视,揭示其理论困境,而后对产权社会学视角开放出来的问题予以呈现,进而透过"产权分析"这一维度来探究社会学和经济学两个学科融合的基础及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教育创新要很好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理论,特别是产权理论,形成教育产权理论;通过改变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去改革教育体制;逐步使学校成为办学法人实体,与政府脱离,自主办学,实现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根据产权结构的异同,以“国有民办”等等多种办学模式,实行办学体制的改革;运用教学产权理论,处理好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之间的利益关系,实现学校内部科学管理的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18.
新制度经济学究竟“新”在哪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科斯为主要代表的新制度经济学,与旧制度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以及马克思经济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理论关联性。新制度学派借助新古典分析体系,实现了制度经济学演进中的质的飞跃,修正了新古典理论的一些重大缺陷。同时也对马克思经济制度分析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通过一番简明扼要的比较分析,回答了新制度经济学究竞“新”在哪里。  相似文献   

19.
经济理论忽视对人类观念和社会意识形态的研究由来已久 ,认识人的观念对其经济行为的影响是理解新制度经济学发展新古典经济学的关键。将奥尔森集体行动理论和诺斯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对比 ,可以看到对意识形态的研究是解决经济学理论中“经济人”与“全面人”冲突的关键。诺斯的意识形态理论正确揭示了社会意识形态对社会进步的意义 ,但他未说明社会何以获得一个节约国家组成成本和社会交易成本的有正面作用的意识形态。本文即用经济学方法分析应该采用一个什么样的机制和过程 ,正确、有效地把个人的观念整合成一个社会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20.
对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础———科斯定理———进行系统考察后可以发现,科斯定理对经济理论的贡献有三大方面:一是“交易费用”概念的提出,将交易正式纳入经济分析之中;二是科斯定理明确地揭示了产权界定与资源配置的关系,得出了产权界定状况决定资源配置结果这一反传统的结论;三是强调了外部性和制度设计的重要性,从这一点上看,科斯定理和博弈论共同反映了现代经济理论的发展趋势。值得注意的是,尽管科斯定理对经济理论贡献卓著,作为一个理论体系,它还存在着以下三个方面的基本缺陷:一是方法论的矛盾,二是效率标准的贫困,三是分配理论的缺位与公平问题的回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