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横光利一(1898-1947)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被喻为"新进作家中最优秀的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短篇小说《无礼之城》是横光利一的代表作,发表于1924年9月《新潮》杂志上,并收录到横光利一《现代短篇小说选集3》(文艺日本社)中。此后在短短二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逐步升华,写出了一部部脍炙人口的反映时代的小说,形成了新感觉派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一) 芥川龙之介(1892──1927)是日本近代著名作家。他在短短十二年的创作生活中,写出了百多篇脍炙人口、为人传诵的好作品。他长于写短篇小说,能在容量有限的篇幅内,刻划出有声有色的人物。 我国读者对芥川龙之介并不陌生。鲁迅先生早在半个世纪前就曾把他的作品介绍到我国。龙之介本人也曾到我国游历,并写出了《中国游记》。他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被推崇为“大正文学的象征”,甚至把他的传奇般的自杀仅为大正文学乃至日本近代文学的终结。 《罗生门》发表于1915年,是他的早期代表作。那时他还是东京帝大英文科的一名学生。…  相似文献   

3.
《罗生门》是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早期的代表作。芥川早期的作品以历史小说居多,大部分取材于十一、十二世纪平安朝年间的传奇故事。《罗生门》亦属此类。小说所写的故事很简单:一个被主人解雇的仆人,生活无着,棲身无处,在荒凉颓落的罗生门下躲避风雨。他于走投无路之时,突然发现在门楼上有个老太婆拔一个女尸的头发,想用  相似文献   

4.
芥川龙之介的宗教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1892~1927年)辞世距今已有整整70个年头了。但是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经久不衰的魅力,而且随着他的《罗生门》、《南京的基督》被搬上银幕,其作品的国际化倾向也日益明显。对于在《河童》中借“托克”之口提出“我死后的名声如何?”疑问的...  相似文献   

5.
脍炙人口的《河童》是日本新现实主义作家芥川龙之介的晚期代表作。半个多世纪来,日本文学界每年都在他的忌辰——7月24日举行“河童祭”,借以悼念这位为日本近代文学留下许多珍品的“鬼才”作家。有名的“芥川奖”也为日本文坛培养了大批新人。本文试对芥川晚年思想...  相似文献   

6.
鲁迅最早翻译的外国文学作品,除开科幻小说等体裁外,要算一九○九年在日本出版的与周作人合译的外国短篇小说选集《域外小说集》两册。其中俄国作家安德列耶夫的《谩》、《默》,迦尔洵的《四日》为鲁迅所译。安氏的中篇《赤 记》(通译为《红笑》)当时也在第一册后登出译书预告,但因故没有译完(后来鲁迅亲自校订了梅川的译本《红笑》)。他刚踏上文学翻译之路,首批介绍的文艺作品不是名家名篇,而是安氏和迦氏的小说,由此可见他喜爱的所在和程度。这四篇小说是他充分阅读两位作家许多小说后筛选的结果。四篇小说重点描写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是…  相似文献   

7.
星新一(1926~)作为风格独特的微型小说作家,在日本当代文坛上独树一帜。他的作品短小精悍,多为“千字文”,风格明快新奇而又犀利深刻。至1983年10月止,他所发表的微型小说篇数,已经突破千篇大关,可谓“世界之最”。当然,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上,致力于微型小说创作的作家,并非毛凤鳞角。古代中国蒲松龄的《聊斋志异》,近代俄国契诃夫的《一个小公务员之死》,近代美国欧·亨利的《麦琪的礼物》,  相似文献   

8.
芥川龙之介在短短十余年的创作生涯中 ,塑造了各阶层众多的人物形象 ,从种种不同的角度来揭示人生、探索人性。少年时代 ,家人的所作所为使他朦胧地认识到人性的自私。而失恋事件则使他彻底领悟到人性的利己。于是芥川龙之介以历史为舞台 ,创作了小说《罗生门》,塑造了“罗生门”下的下人形象 ,从而确立了探索人性这一芥川文学的主题。一  芥川对《罗生门》充满自信。尽管发表时没有得到广泛的反应 ,但他还是为这篇小说做了很多辩注。而且将自己第一部小说集命名为《罗生门》。芥川在《那时候的我》中对《罗生门》的创作动机曾作如下说明 …  相似文献   

9.
钦斯吉·艾特玛托夫是在苏联享有很高声誉的吉尔吉斯作家,他擅长中、短篇小说的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查密莉雅》、中篇小说集《群山和草原的故事》、《永别了,吉利萨雷!》和《白轮船》曾分别获得各种文学奖.《一日长于百年》是艾特玛托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发表在《新世界》杂志1980年第十一期上.这部作品内容丰富、构思巧妙,在他的创作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南京的基督》是芥川龙之介以中国为题材的一部短篇小说,评论界一般认为此小说表现了信仰与知性的矛盾,但若从深层解读,可以发现,《南京的基督》是一个充满了隐喻的文本,其主旨与知性、信仰等问题并无多大关系,而是隐晦地表现了芥川对现代中国引进西方文化的反思与置疑,而这又折射出日本知识分子在传统向现代裂变过程中的“怀乡病”。  相似文献   

11.
对茅盾的中、长篇小说创作的研究,已经有了可喜的收获,而对他的短篇小说创作,却除了《林家铺子》《春蚕》等少数几个名篇常有提及之外,还缺少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实际上,茅盾开始中、行篇小说创作不久,也就开始了短篇小说的创作,一生为我们留下了五十多篇短篇小说,成为他的整个创作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些作品,以生花妙笔揭示了各式人物的心理和思想情绪,从各个侧面展示了风云变幻的时代面貌及其发展进程。它们是作家思想探索和艺术探索的结晶,是留给我们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从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来看,我认为可以把茅盾的短篇小说创作大致上分为三个阶段(以1980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茅盾短篇小说集》为据):从1928年2月完成第一个短篇《创造》到1929年2月完成的《昙》——即《茅盾短篇小说集》中的前五篇,属于第一阶段;从1929年11月完成的《陀螺》到1930年10月完成的《大泽乡》——即《茅盾短篇小说集》中的第六篇到第九篇,为第二阶段;从1931年10月发表的《喜剧》到1948年完成的最后一个短篇《春天》,为第三阶段。下面对这三个阶段的作品分别作一些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田俊武  聂宝玉 《社科纵横》2007,22(3):176-178
《中国旅行计划》是美国先锋派作家苏珊·桑塔格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短篇小说集《我等之辈》中的第一篇,同时也是桑塔格艺术风格成熟时期的力作。小说中作者深遂的中国情缘是通过其新颖奇特的文体技巧体现出来的。小说的整体结构、叙事手法、句段运用和语言修辞等方面都使人耳目一新。本篇试从文体角度分析这一短篇小说,从而使读者在欣赏作品独特的文体同时能够更深入理解作者深深的中国情缘及作品的深层涵义。  相似文献   

13.
任卫平 《日本研究》2011,(2):99-102
横光利一(1898-1947)是位毕生都致力于革新小说创作的文学作家。也是日本新感觉派的代表作家、诗人。他的作品都充满清新,前卫的色彩,使得他在日本文学界享有盛名。《天使》(1935)就是这样一部引人注目的反映时代的小说。细腻的心理表现是横光利一小说的独特之处,独特的创作形式及表现特色是横光利一小说中最特别的称之为超凡脱俗的创作风格。本文主要对其作品《天使》的现代主义创作特色进行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14.
任卫平 《日本研究》2004,69(1):90-93
山田清三郎是日本文坛上著名的作家,虽然他的作品没有被大量地引入中国,但纵观日本无产阶级文学运动的前前后后,无不留下山田清三郎的足迹。他为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开拓了广阔的领域,奠定了厚实的基础。他是日本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活跃在文坛上的核心人物,即是小说家又是评论家。一  山田清三郎是以短篇小说开始他的文学生涯的,他在早期创作中,常以短篇小说反映底层大众生活,探索大众生活轨迹,批判各种传统观念,宣传他的萌芽状态的社会主义思想和反对贵族专制的观点。他的早期作品《幽灵读者》、《青年时代》都真实地反映了底层人民的生活…  相似文献   

15.
在沈阳,有这样一位文化老人.他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在20世纪东北文学史和书法史上有着突出的成就和地位.因此,崔永元在中国传媒大学的口述历史研究中心,从东北选中的唯一一位口述历史的人就是他. 一 他是东北沦陷时期的重要作家.在国破家亡的14年里,曾以柯炬、韦长明、李莫、韦烽、里刃、靳革、紫荆等36个笔名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是东北沦陷时期笔名最多的作家;出版了长篇小说《乡怀》,短篇小说集《笋》《走向旷野去的人们》《绿色的松花江啊》《炉火》,散文集《无限之生与无限之旅》,诗集《七月》《春天一株草》等8部作品;和妻子朱媞一同与吴郎和吴瑛、山丁和左蒂、柳龙光和梅娘并称为“东北四大知名夫妇作家”.  相似文献   

16.
张涛 《日本研究》2004,(1):94-96,F003
三岛由纪夫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是一个颇有名气、也颇受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在西方被大量翻译,甚至超过了芥川龙之介和川端康成。他曾与川端康成一起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时至今日,国际上的“三岛由纪夫热”仍有增无减,究其原因,除了他复杂的精神结构外,更因为他的小说有着独特的内在走向。一  奠定三岛由纪夫作家地位的成名作《虚假的告白》,没有曲折复杂的情节,只有人物情感的跌宕起伏,曾被超现实主义代表作家花田清辉赞誉为“揭开了2 0世纪文学史上的新的一页。”作品描写的是青年男女在二战期间度过的畸形的青春期,弥漫着…  相似文献   

17.
川端康成的文学思想及其创作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现代主义作家川端康成生于一八九九年,死于一九七二年。一生中成就卓著,共写下二百来部长、中、短篇小说。他的主要作品已译成英、德、法、意、瑞典、芬兰等文,近年来,在我国也已作了大量的介绍。一九六八年,川端康成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金,他的三部长篇小说《雪国》《千只鹤》《古都》被评为获奖作品。诺贝尔文学奖金委员会称赞他“以锐敏、丰富的感情,高超、非凡的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  相似文献   

18.
志贺在日本近代文坛上是一位自我意识强烈的人道主义作家 ,他的作品早自“五四”时期就被引入中国。 192 3年 ,周作人翻译了志贺的短篇小说《到网走》与《清兵卫和葫芦》,收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日本小说集》之中。  志贺的创作生涯中 ,前期多表现为作者与现实生活激烈的二元冲突 ;后期主要表现作者从强烈的自我意识中起脱出来 ,在精神领域和现实生活中由迄今的对立冲突进入“调和”后的恬静的、散诞逍遥的心境。而冲突与“调和”的分水岭 ,就是志贺的代表作《调和》。志贺文学生涯前期的精神苦闷 ,主要体现在他与父亲长达十几年的不…  相似文献   

19.
著名旅美女作家陈若曦以《尹县长》引起海内外中国读者的广泛注意和热烈讨论,她是以对中国大陆文化大革命的大胆揭露,以强烈的社会批判意识和政治意识,以朴素的写实主义而奠定了她在海外华文文学史中的地位的。从1957年在《文学杂志》上发表第一篇小说算起,陈若曦的创作生涯已有35年。她已出版的作品计有:短篇小说集《尹县长》、《陈若曦自选集》(1976)、《老人》(1978)、《城里城外》(1981)、《陈若曦小说选》(1983)、《陈若曦中篇小说选》(1985)、《贵州女人》(1989);长篇小说集:《归》(1978)、《突围》(1983)、《远见》(1984》、《二胡》(1985)、《纸婚》(1986)。  相似文献   

20.
据统计,1987年共发表长、中、短篇小说504篇,发表一篇以上作品的作家计235人。有人把小说比作杂草,就是说,小说是在岩石缝和瘦土上仍能坚韧不拔地生长起来的生命。它既然是路边的小草,故也是无花的果实。就此而言,1987年的小说创作情况是不景气的。1987年小说创作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作家意在积极接受走向自由化的变革运动,使小说创作进一步接近现实。剧变的现实中的各种阴暗面以及大大小小的事件早已超越了小说的想象力,它们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