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分析张爱玲小说的叙事视角,发现她将“第一人称”视角和“多重选择性的全知”视角巧妙结合,使小说产生令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正是张爱玲小说风格化的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2.
大江健三郎的小说《饲育》,以儿童的视角讲述了二战期间发生在一个小山村的悲剧故事。作为一种有意义的叙述形式,儿童视角的切入赋予了作品一种诗性的色彩,蕴含了大江健三郎深邃的社会学、文化学的思考,浓缩了作家对现实生存的审美观照、哲学省思和社会批判。 相似文献
3.
从空间叙事、外聚焦叙事视角角度入手,结合民间鬼神信仰心理,能深入了解袁枚《子不语.酆都知县》叙事艺术和文本主旨上的模糊态度,了解作者叙事方法的高超和叙事表现上的缺陷,以及叙事之外怀疑思想的表达;还可以尝试沟通西方叙事理论与中国古典小说相似的艺术规律。 相似文献
4.
在《静静的生活》中,大江健三郎采用从女性视角细腻、感性地讲述了女性的内心世界.同时,小说中大量文本的引用使女性叙事本身也具有了男性叙事的知性化,两种话语风格纠结在一起,形成一种叙述的张力,从而使小说具有了丰富的审美内涵.女性视角的发现和尝试使这部作品在大江健三郎小说形式实验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也标志着大江健三郎小说的女性形象塑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欲望中的历史——90年代中国小说的历史化叙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年代以来,中国小说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是历史化叙事的主题化。所谓“历史化叙事”,有别于传统文学批评所谓“历史小说”。历史小说是以文本之外的史实或历史事件为表述对象的;而历史化叙事,是在历史与现实的交错构成中的自我认同的叙事行为·········。两者的基本区别在于,历史化叙事丧失或者放弃了历史小说以现代唯物论为基础的现实主义美学原则和对“历史”的客观性(确定性、整体性)的信念。本文试图指明的是,历史化叙事在90年代中国小说中的主题化,是90年代中国社会与文化(文学)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既展现了在90的年代中国社会全面商品化运动中自我或个性的深刻危机,又构成了一种抵抗商品化的消费主义潮流的文化诗学———在历史化叙事中,“历史”变成了当前现实中深晦而····················不可触及,即商品化不能最后整合的自我的一片永远的风景:自我欲望中的永远的禁地 相似文献
6.
大江健三郎文学的传统与现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上的传统与现代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大江健三郎的文学接受西方文学的理念和技法,非常注意立足于本国文学土壤。古老森林村庄的神话传说的宇宙观,成为他的文学思想的原点,同时独创了感性与知性结合的“比喻—引用文体”,实现了日本化。 相似文献
7.
受戏曲意识的影响,李渔的小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叙事形态:在叙事结构上强调立主脑、密针线,用平衡与失衡来构置叙事模式,创造喜剧效果;用角色的对立转化来设置对立型的叙事语法。在叙事策略上运用了园林建筑的空间形式,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8.
上世纪末的中国文坛,诗歌创作中出现了"反意象"现象,而小说却大规模地引入意象。意象化叙事由此而成为先锋作家叙事策略之一种,主要代表是苏童。苏童小说多以意象化叙事代替了传统的情节叙事,这种叙事品格使苏童小说实现了与电影、电视及舞蹈等视觉艺术的便利沟通。 相似文献
9.
以家族生活为叙事主体,讴歌父辈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同时表现蒙古族强悍、奔放的草原文化精神,总体上构成了著名蒙古族作家邓一光小说的话语模式.而从叙事艺术上看,邓一光小说广泛融合中外叙事艺术,在继承与发展民族叙事传统方面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同时积极展开浪漫主义的诗意想象,通过风景描写与穿插英雄故事、神话传说等强化抒情色彩,从而形成了独特的艺术个性.采取编年叙事、实行紧张情节与日常生活情节的不断转换与将诗歌引入小说,是邓一光小说继承与弘扬中国民族叙事传统的主要内容.而设置晚辈视角、采用倒叙特别是交错叙述、插入书信体样式,体现了邓一光小说对现代叙事艺术的合理借鉴,并有效地推动了民族叙事传统的现代性转换.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中国的日本现代文学研究领域 ,川端研究仍是热点。近年来出版的专著与发表的论文不计其数。它们大多数或者围绕川端的具体作品进行分析 ,或者对其作品中的悲剧意识、死亡主题进行探讨 ,很少关注作品中表现的另一重大主题——爱。本文试图从这一角度理清脉络 ,并分析这一主题创作的主要原因。一 爱是人类亘古不变的主题 ,也是川端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川端小说“爱”的主题流程大致可以分成四个阶段 :第一 ,展现纯洁的初恋之爱阶段 ;第二 ,描写爱与美的相知之爱阶段 ;第三 ,探讨爱与性、爱与道德阶段 ;第四 ,表现变态之爱阶段。 … 相似文献
11.
高尔基的诸多小说通过不同空间形式的构建反映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底层民众的生存困境,同时揭露出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俄国社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高尔基小说文本中包括了以手工作坊或工厂为中心的生活空间、基于男女两性关系的性别空间以及不同阶级力量此消彼长的政治空间。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空间叙事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探寻高尔基作品中的空间叙事意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现代小说叙事普遍采用了一种"综合"的艺术态度,造型艺术的线条、色彩和光;音乐艺术的音响、旋律和节奏,电影艺术的蒙太奇等等各种艺术的语言手段都渗入到小说的叙事系统之中.小说叙事呈现出兼容、开放态势,"综合性"的语言表达方式已成为当今小说形象构成的特殊的语言方式. 相似文献
13.
漫谈川端康成的中间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川端康成是日本著名作家,1968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我国译介、研究川端康成始于改革开放,1979年9月12日至20日在长春召开的日本文学研究会上提交的三十余篇论文中就有关于川端康成的文章。如今,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在这之间,由叶渭渠等人组织先后 相似文献
14.
小说中的性叙事应该包括性伦理叙事和性行为叙事,但人们往往将其误解为性行为叙事.更为不幸的是,很少有人去研究小说中的性叙事价值.本文首次对当代小说中的性叙事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总结出一些正面价值来,值得作家和评论家借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对卞之琳诗歌中"小说化"因素的认识,在以往研究中常常存在偏见,或者将其与戏剧化、戏剧性混同,或者将"叙事性"因素直接等同于叙事体诗。通过对具体文本的分析,可以发现,"小说化"所带来的表达方式上的变化,最终是落实到诗歌想像力结构的巨大张力、"客观性"经验的抒写、包容一切的综合力三个方面的变化上;这也是新诗现代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6.
在新时期家族小说中第一人称的叙事方式得到广泛运用,这既反映了家族小说创作主题的变化,又体现了作家们在叙事变革上所作的努力。第一人称我之叙事在新时期家族小说中则既拉近了叙述者、故事人物与读者的距离,又竭力消除了第一人称叙事的缺陷,同时,它也具有叙事的主观性过强、文本意义消解、情感冷漠等不足。 相似文献
17.
菲利普·罗斯在他后期的小说创作中表现出对现实的极大关注,作品都是以社会现实和历史事件为背景,小说中主人公的悲惨命运折射出整个美国社会潜在的生存危机。为了突出这一主题,作者对传统的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手法进行了创新,把时空穿梭和叙事浓缩等手法融合在一起,在作品中表达了对人类命运的关怀和忧虑,这一时期也是菲利普.罗斯小说创作的重要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8.
空间化:一种新的叙事和理论转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空间成为一种新的理论关注之前,历史决定论成功地对空间进行堵塞、贬低和去政治化,这是一段空间沉寂的历史,从马克思的人文地理学到城市的政治经济学,再到后现代地理学、都市社会空间经验的发端,以及随之出现的一种向日常生活实践的社会空间的转向,空间问题似乎正在形成当今学术研究的一个新的热点,成为社会科学研究的一种新的视角、一种新的理论转向、一种新的叙事或有效理解社会的范式. 相似文献
19.
从叙事学的角度阐释《史记》人物传记的叙事视角模式看 ,《史记》在总体上采用全知视角 ,局部采用限知视角丰富叙事层面 ;而以“太史公曰”形式出现的第一人称限知视角 ,不仅开创了“叙中夹评”的传统 ,而且开创了“多元视角”的叙事观念 相似文献
20.
明代神魔小说中存在着历史时间与神话时间并存的二元时间形态以及天上、人间与地下相通的三维空间形式,这种时空设置方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小说带来空灵与流动之美;而小说故事情节的类型化与人物角色的功能化特征,又容易给人千篇一律、陈陈相因的印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