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往研究中国近代小说理论的,历来重视晚清小说理论,而对民初小说理论(即民国成立至五四新文学问世前的小说理论)则十分轻视。其实,民初小说理论在中国小说理论的发展史上虽然不如晚清小说理论那么重要,但它其实是继承晚清小说理论,并且在新的形势下产生了一些新的发展变化,从而成为从晚清小说理论向五四新文学小说理论发展的中介环节,在某种程度上也曾为五四新文学的问世作过铺垫。民初小说理论与晚清小说理论相比,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首先是小说理论的系统化。晚清的批评家论小说,大多是篇幅较短的文章,或者是类似“诗话”的…  相似文献   

2.
近代翻译文学是近代中国的文学视野里较为特殊的一种文学作品,对国人的小说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反映在这一时期的小说理论里,主要表现为对小说功能认知的转变,题材及创作手段的多样化,语言的通俗化以及作者群体和地位的转变。晚清翻译文学影响了当时的小说创作和小说观念,中国的小说由此而始,向五四新文学运动中的发展迈出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们久已习惯把近代小说与古代文学联系在一起,而把现代文学的起点定为“五四”文学。然而,毫无疑问,晚清小说应该是中国现代新小说的起跑线。晚清小说,不论就其思想还是艺术而言,与中国古典小说相比,都具有了一种新的质。但是,这仅仅是中国文学迈向现代化的艰难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4.
苏英姿 《南方论刊》2009,(11):93-95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王德威先生的《被压抑的现代性——晚清小说新论》是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翻译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著。全书集中而全面的论述了他的“晚清文学现代性”的观点,作者将晚清小说视为一个新兴的文化场域,撷取晚清小说的四个文类:狎邪、侠义公案、丑怪谴责与科幻奇谈作为欲望、正义、价值、真理四种相互交错的话语,通过这四种话语的重新定义,通过对晚清文学历史与理论语境的建构,通过对被阻碍的晚清小说所包含的多重现代性的挖掘,追寻中国现代文学众生喧哗的起源,呈现其对二十一世纪中国文学及建构的主要关怀。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晚清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的领袖,又是晚清杰出的文学大家,他在文学上致力于文学革新,倡导文学革新运动,为中国文学逐渐摆脱封建文学的羁绊,促使中国文学近代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晚清文学革新运动,是在诗、文、小说(当时文人将戏曲归之于小说范畴)等领域全方位进行的。梁启超称之为“诗界革命”、“文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在这场文学革新运动中,就成绩和影响而言,“小说界革命”最为突出,它改变了中国小说的走向,扭转了中国小说从乾隆以后走向低谷的不景气而走向繁荣,走向近代化,也为“五四”新小说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小说(翻译小说与创作小说)究竟有多少?长期没有精确的统计。过去有许多书目虽然也著录过这一时期的小说,如徐维则的《东西学书录》(1899)、小说林社的《小说管窥录》(1907—1908)、顾燮光的《译书经眼录》(1927),但收录数量很少;收录最多的要算《涵芬楼新书分类目录》。该书收此时期的翻译小说400余种,创作小说120种,但据阿英先生说,他所知道的晚清小说,“至少在一千种上,约三倍于《涵芬楼》所藏。”阿英先  相似文献   

7.
罗爱华 《船山学刊》2006,(2):100-103
晚清文学翻译活动的出现既是晚清文人文化发生变异的结果,又是促成晚清文人文化发生进一步变迁的契机。本文试图分析晚清七十年文人文化演变的情势,并结合文学翻译的实际情况,讨论二者的互动,以图完整地描述晚清文学翻译活动在近代社会文化变迁中扮演之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随着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向纵深发展,中国有远见的知识分子不仅认识到欧美诸国具有先进的自然科学技术,而且也初步看到它们在文学上的光辉成就。于是有少数文士开始译介外国文学作品,至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进入了近代文学翻译的繁荣期。以小说为例,翻译小说的数量远远超过创作小说。在近代翻译小说中,“林译小说”占着显著的地位。这不仅仅因为林纾一生翻译了170余种外国小说,约1 200万字,遍及英、法、美、俄、希腊、日本、比利  相似文献   

9.
晚清文学场域出现了空间位移的新向度,这不仅是社会文化场域变化的必然反映,也是晚清文学基于传统文学的持守与偏移所体现出来的独特意蕴。晚清新小说作为晚清文学场域中的“弄潮儿”,一方面,以自己独有的空间分布在价值引领与小说变革的历史洪流中,印证着“小说时代的到来”,并且以向心聚合的总体路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学区”。另一方面,在传统帝国的文化文学中心北京遭遇了文学资本的流转以及价值衍化后,晚清新小说形成了以帝都北京为发散中心的“文学区”,表现出创作地理空间的外溢,以及价值上的回溯复古、政治改良和现代批判,在形下和形上层面凸显出与传统小说文类异质的发展模式。双向矛盾运动的“文学区”二元生成在彰显特殊历史文化视阈中文学抉择的同时,仍然具有深层的意义表征和价值指向。  相似文献   

10.
晚清时期掀起了一场翻译高潮,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留下了辉煌的一笔。这一翻译盛事,以其译书数量之众、涵盖内容之广、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之深远、翻译选材及翻译策略之独特,而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近十年来晚清翻译高潮相关研究的归类整理,发现这些研究在很大程度上打上了文化的烙印,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研究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翻译研究多从语言学层面上对原文和译本进行对比,认为“忠实”是翻译的最高境界.但是晚清翻译文学的成功却使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其他因素对翻译行为的影响力.在此拟从意识形态角度出发,结合林纾翻译的《块肉余生述》,从意识形态对文本选择、译文文体选择以及翻译策略的操纵三个方面,系统分析意识形态对晚清文学翻译的操纵力.  相似文献   

12.
包天笑是晚清时期影响很大的文学翻译家之一,他采用晚清译界普遍采用的"译述法"翻译了一批外国小说作品。包氏译作在总体上体现了晚清文学向现代文学的过渡性特征,其所采用的浅近文言是传统文言文向现代白话文过渡的特殊产物,它既具有文言文雅洁简明、节奏抑扬的特色,又具备了现代白话文浅近明快、通俗易懂的某些特点,对于推动近代中西文学交流、加快现代语言革新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晚清小说理论在若干重要问题的论述上,表现出对传统的继承,同时又具有时代的特色。晚清的小说理论家站在传统的根基上吸纳西方的理论,为中国的小说理论带入新的空气,为文学革命运动奠定了基础。晚清的小说理论鲜明地提出了改良小说的要求。他们对小说的论述,虽未能根本改变“小说为小道”的认识,但却使人们广泛关注小说,使小说成为流行的文学形式  相似文献   

14.
晚清狭邪小说尽管饱受诟病,却成功扮演了中国都市文学始作俑者。其一,晚清狭邪小说有着鲜明的都市性主题和表征;其二,晚清狭邪小说整体上建构了完整的都市形象体系,展现了人与城、私人性与公共性、性别与政治等深层现代关系;其三,晚清狭邪小说充满浓郁的现代性隐忧情绪和批判意识,这种情绪和意识一直贯穿在中国都市文学的发展中。因此,可以说,晚清狭邪小说开启了中国现代都市想象的先河。  相似文献   

15.
晚清是中国近代小说形成的关键时期,它创造了一个作者和读者共同参与的"公共话语空间",①用以宣传启蒙价值.文学之"美"在商业之"利"和启蒙之"用"的夹击下被消解殆尽的同时,却也一并"塑造"了晚清小说的基本面貌,而它们的共同指向只有一个--读者.  相似文献   

16.
居于大类的晚清写实小说在笔调与主观意图上仍基本立足于暴露,其所描绘的画卷也形象地再现出晚清社会诸多破裂镜像,体现出有晚清之小说特有的文学生态语境和话语维度。晚清写实小说在延续传统小说的批判立场之下,又传达出某种特质——狂欢。晚清写实小说的叙事逻辑首先体现为对狂欢化的描写,即对晚清现实社会景观的彻底暴露;其次是这种暴露背后的文化狂欢,即个体的宣泄与价值虚无;最后则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狂欢。晚清写实小说在重构意识形态的抉择上还略显模糊与含混,但是其早于"五四"文学之于启蒙与审美的民间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突显却是极富启发性与现代性的。在中国近现代小说发展历程中,晚清写实小说在叙事话语建构、文学地理视阈、民族国家意识想象、文学边界意识等诸多方面均具有先导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文论,表现在外部形态上,是新旧并陈、旧中寓新、中西交汇、新质萌生。而在深层次的“内部形态”方面,中国近代文论则有五个突出特点:一是鲜明的反传统精神,以及求变、求新和经世致用的近代意识;二是打破了杂文学观念,由以诗文为文体中心转向了小说和戏剧,形成了近代文体中小说,戏剧、诗歌、散文互为依存的文学体系;三是主张言文合一,倡导文学的通俗化;四是汲取西方先进的哲学、美学和文学思想,以新的理论武器和思维方式试图建构中国近代新的文学理论体系;五是翻译文学的出现为中国提供了中西文学比较的可能,从而产生了中国比较文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借助翻译,“牺牲”的现代意义自日本传入中国。“牺牲”及其负载的文化内涵经过晚清知识分子的激活与再造,成为诠释和想象未来国家与社会的“元语言”。无限增殖的“牺牲”,预示着国家认同的出现,为救国提供了思想动力和评判依据,并影响到晚清小说对为国牺牲的言说。“牺牲”的外衣下纷繁的救国叙事,不仅意味着民族国家的价值体系尚不完善,而且表明“为君王”规约的“牺牲”崩塌后,文学自身被开启了无限可能。立足跨国、跨文化的视野,追溯“牺牲”观念的源头,并深入分析其生成初期对晚清文学产生的影响,能为反思文学史的知识生产提供窗口,对国民文化建设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林纾与桐城派、改良派及新文学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林纾在清末民初以古文笔调翻译了西洋小说189种,把外国文学大规模移植到中国来,促成了中国文学的巨变。他是古文家,颇为晚清桐城派“护法”,但他从不承认自己是桐城派,也不按桐城派的清规戒律行事;他虽是改良派康梁思想的认同者和回应者,但却始终坚持自己的“书生”身份。古文家身份为他翻译传播新文学新文化的事业带来了特殊色彩,而以游侠自命的古文家更成了他晚年抗拒新文化新文学的主要因素。他对外国小说的介绍、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他仿效西方文学的尝试,对推动中国文学走向世界,其作用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20.
季桂起 《东岳论丛》2008,29(1):67-73
晚清小说变革与"五四"小说变革是性质不同的两次变革,这导致晚清小说与"五四"小说存在着形态上的差别。晚清小说变革持续的时间、规模都超过"五四",但是却没有真正实现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主要原因在于晚清小说变革是非自觉的文学变革,变革主要发生在文学的外部,其价值指向是政治的、商业的。相比而言,"五四"小说变革是自觉的文学变革,是发生于文学内部的变革,其价值指向是文学的。晚清小说变革并非必然走向"五四"小说,它的变革路径与"五四"有很大不同,即基本保留古典小说模式,只是在内容上和形式上容纳一些新的思想、艺术因素。"五四"小说变革因历史背景、文化语境的特殊作用,找到了一条新的路径,这就是精神与艺术的一体化即"心理化"。通过这一路径,"五四"小说最终实现了中国小说由古典向现代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