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温州市政策研究室和温州市农委联合发起的“温州模式”理论讨论会,于6月14日在温州市举行。经过六天的热烈探讨和交流,在理论和对策构想上取得了新的进展。 参加这次会议有中央机关、研究单位、大专院校、新闻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领导、专家、教授、理论研究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共130人;代表向会议提交了论文46篇。六天里,代表们围绕“温州模式”的理论评价、“温州模式”的市场体系、温州农村经济的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温州农村经济发展与温州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等四个方面的问题,本着“唯实”的精神大胆探索,遵照“双百”方针各抒己见。因此,整个会议呈现了两个明显特点:  相似文献   

2.
温州精神:内涵、特征及其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八仙过海”,闯出了一条独具温州区域特色的新路子,形成了独特的“人文精神”,世人称之为“温州精神”。温州精神既有丰厚的历史传承,又有前瞻性的现代追求,是历史和现实的有机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性与温州人的个性的有机结合。温州精神基本内涵是勇于自主、敢为人先、善于亲和、精于创业,具有凝聚功能、塑造功能、整合功能、推动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一力  陈翊  倪婧 《浙江社会科学》2012,(1):118-124,140,159
同历史上地域性企业家集群(商帮)类似,温州呈现了一种独有的企业家集群的现象.本文首先给出了温州企业家集群的整体描述,然后例举了三种典型的温州企业家集群.通过企业家集群和社会网络研究的综述,以及对温州企业家集群形成的历程分析,提出了五个基于社会网络理论的基本假设,认为温州企业家集群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瓯文化”,“瓯文化”是温州企业家精神和企业家“干中学”才能形成的渊源.  相似文献   

4.
温州模式的形成,由经济因素主导,亦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和催化。温州模式作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模式,借鉴时不能单一注意其经济构造和运行机制,还应兼及政治、社会、文化诸非经济因素。本文没有就温州模式本身作经济学和社会学的剖析,只是对其形式源流进行粗浅追溯。 (一) “温州模式”与“苏南模式”生成于两个差异较大的经济社会环境,都是以求实精神作出的成功选择。下面对两者的生成环境作粗略比较: (1)“苏南模式”发祥于长江三角洲这个得天独厚的经济环境,宋明时代就是我国首富之区,优势地位一直保持至今。“温州模式”覆盖区域即现温州市所辖各县滨海地带,从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 ,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出现了多种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的模式。其中的“温州模式” ,不仅因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自身特征 ,也因其在“抗争”中形成的发展生命力和示范效应 ,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温州模式”这一概念 ,最早是在1985年由《解放日报》提出的。作为对温州制度变迁和经济发展特性的一种概称 ,“温州模式”的内涵随着温州经济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对“温州模式”的研究 ,曾在学术界出现过几次热潮。在众多研究“温州模式”的著作中 ,作为国家教育部的人文社会科学重大研究项目“温州模…  相似文献   

6.
温州农村把举办家庭工业和专业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互相促进,带动了整个农村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温州小城镇的发展,不仅是温州农村经济发展的阶段性成果,与“温州模式”紧密相关,而且它本身就是“温州模式”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研究温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离不开温州小城镇发展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世界温州人”概念来源于温州文化软实力研究语境.其文化认同的独特性表现为:价值取向是回溯文化母体,从内外温州人互动中凝聚区域发展的民心;构成地域文化“离散”后认同的文化力是内驱力和危机感并存的;地域文化“凝聚”效应需要确立范畴化概念,利用温州地域文化的潜能,培育“案例温州”,增强认同效应;同时还必须保持“根文化对策”和“在地化”文化认同的统一,以维护世界温州人的国际形象.  相似文献   

8.
温州模式:转型时期的制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温州模式 :需求诱致型的制度变迁  温州模式是由民间自发创制的自下而上的制度创新 ,具有明显的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的特征。它的产生与发展有其特有的历史、现实条件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深层原因。首先 ,从形成的历史传统来看 ,温州具有经营手工业、商业的传统 ,有重商和功利主义的区域文化传统。温州历史上曾三次被辟为对外开放口岸 ,近代与海外仍保持着贸易往来。南宋时以叶适为代表的“永嘉学派”注重经世致用 ,提出“功利与仁义并存 ,”主张“通商惠工” ,对后世尤其是对近代温州人影响颇大。可以说“永嘉学派”的功利…  相似文献   

9.
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界在破译温州模式的“文化基因”过程中,出现了一个流传甚广的解释图式:“永嘉之学——注重功利——经济发展”。本文对“永嘉之学”进行历史溯源,以澄清其与“温州模式”的纠缠;用文化人类学方法掘发文化“小传统”与乡民从事经济活动的关系,推断民间信仰是产生“温州模式”的关键文化因素。  相似文献   

10.
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 ,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 ,温州经济的发展实践和它所创造出的“经济辉煌”证明 ,“温州模式”无疑是改革开放后中国最成功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之一。它为中国许多地区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转变树立了典范 ,开创了迅速摆脱贫穷、实现小康生活的光明之路。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温州模式” ,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的经验。1 .民营经济为主体的经济是温州模式的特征长期以来 ,温州地区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制约 ,如人口多 ,耕地少 ;贫瘠、偏僻 ,经济基础差 ,国家投资少等 ,使温州地区生产力水平低下 ,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11.
90年代初,一些地区相继提出了“第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其中,温州和苏南比较引人注目。今天它们的新业“创”得如何?最近去温州看了看,印象最深的是其第二次创业具有鲜明的求实、务实的特征。正因为“实”:脚踏实地,落到实处,不搞空泛的“大口号”、“大目标”,所以能得到面貌迅速变化的实惠。这对我们苏南某些县市特别有启示:温州的第二次创业发展战略,是市委、市政府深入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和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背景下提出来的。说它务实,主要表现在这样两个方面:一…  相似文献   

12.
(1)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考察,“温州模式”的出现决非偶然,而是有其独特的社会原因。 第一,温州农村人口多而土地少,人均仪有0.46亩耕地,依靠这一点田地,按照传统的农业生产,无论如何也不会达到小康水平,甚至连温饱也有困难。为了摆脱贫困,广大群众只能另谋出路。正象温州有的同志说这是“逼”出来的。穷则思变,逼上梁山,温州农村只有靠大胆变革的道路才能脱颖而出。 第二,温州农村历史上有着比较发达的、门类齐全的手工业,拥有一大批能工巧匠。许多人为了谋生奔波四方外出经商做工、跑码头。人称“温州生意郎,挑担走四方”。为此代  相似文献   

13.
曹一宁 《理论界》2012,(3):183-184
温州地处东南沿海,是浙江省著名的侨乡之一。截至2010年底的统计,温州有侨胞43万人,分布在131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蜚声海内外的"温州帮"。温州人向有"抱团"之习惯,海外温州商会近年来异军突起,与传统的同乡会组织相比较,两者有不少交集之处,但在兴起的缘由、宗旨和职能、会员和性质等方面,不同之处是明显的。厘清两者异同点,才能使同乡会和商会组织相得益彰,促进海外华人的融入当地社会。  相似文献   

14.
温州是一个商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特别是私人经营的商品生产在整个社会生产活动中占据一定的优势。因此,那里的科技人员在“双放”政策的推动下所表现的活力,比别的地区更强烈,同时也显现出深深的温州经济发展模式的烙印。 温州市科技人员“双放”的态势特点 一、放活的主体是引进的科技人员和原先游离在社会上的闲散科技力量 温州市全民所有制企业单位科技队伍的实力并不雄厚,科技人员无论是绝对值还是相对量都比同等规模的城市要少。以鹿城区为例,全区有46万人口,科技人员总数仅5000余人,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以闯天下闻名于世,形成了特有的温州人现象。对此,许多论著进行了具体描述,读之引人深思。人们不禁要问,温州人闯的是“天下”,何为“天下”?为什么温州人会乐此不疲地去闯天下?为什么闯天下成为温州人精神的个性特征和群体行为特征?本文从理论上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提出了温州人已由原先的无奈闯荡天下转变为现在的乐于争闯天下的看法,并将它视为温州人精神的重要内涵加以阐述,对它的基本涵义、基本特征、精神动力和根本原因进行了探讨,试图从中揭示温州人争闯天下的内在机理。  相似文献   

16.
个体私营经济是温州经济发展路子的核心。这次到温州考察学习,我关注最多的就是温州的个体私营经济,思考最多的是我省个体私经济的发展问题。应该说,温州在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上确实有许多好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如温州人捕捉商机的强烈的市场经济观念,为了经商而“背井离乡”的吃苦耐劳的精神,政府在处理与个体私营经济关系上一系列好的做法,等等。总的来说,这几年我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成效也是比较显著的。截止1997年底,全省已有个体工商户136.36万户,总产值181.92亿元,销售额850.99亿元,社会消…  相似文献   

17.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的对比分析●彭广荣多年来,“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在全国一直引人注目,许多地方都在研究、借鉴这两种模式,探索自已的经济发展的路子。为此,笔者将“苏南模式”与“温州模式”加以比较分析,以引发经济工作者更深入的思考,选择自己的...  相似文献   

18.
“温州模式”出现在改革时代的我国农村,日益引人瞩目。这不仅仅因为它走出了一条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新路子而对经济体制改革所具有的向导意义,也不单单因为它用短短的几年时间使得温州人民的生活水平成倍增长而对我国农村广大地区所具有的借鉴作用,更因为温州农村商品经济发展后人们精神生活领域所发生的深刻变化而引起人们更多的思索:物质文明上去了,精神文明怎么样?如何看待温州精神生活领域中的“消极现象”?评价的方法、立场、原则?精神文明建设的着眼点?等等。为了客观地评价温州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探讨温州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途径,浙江省社联与温州市委宣传部于86年12月9日至14日在温州市联合举行了“温州试验区精神文明建设理论讨论会”。本刊登载的是这次讨论会上部分同志的发言摘要。  相似文献   

19.
对转型中的中国市场经济实例研究 --解读"温州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州模式”是我国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程中 ,以个体私营经济为主体的市场运行模式 ,这一模式从它的诞生起 ,就具有鲜明的个性。 2 0多年来的发展 ,它遭遇过经济和非经济因素的种种挑战 ,但仍昂立于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前列。“温州模式”可谓中国转型经济中的一个典型实例。解读“温州模式” ,可让人理解市场经济这一资源配置的方式 ,在中国特有的经济、政治环境中 ,是如何生存和发展的 ,它活力的基础是什么 ,又是如何创造奇迹 ,拉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变革的。“温州模式”犹如一部市场经济学的教科书 ,解读它 ,你会感到一些…  相似文献   

20.
温州模式: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一种理解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温州模式”是最近20多年来中国快速工业化进程中涌现出来的最为独特、最具争议的区域工业化模式之一,作为转型经济的一个地区,这种模式既属于一种区域制度转型范式,也属于一种区域工业化范式。本文借助纵横向比较及实证研究方法,就作为区域工业化范式的温州模式之内涵、特点及其未来发展趋向,做了较为广泛的探讨,提出如下看法:温州模式从其内涵上可以称为“中国式新古典区域工业化范式”;温州模式的主要特点至少有三,即产权明晰的企业制度、内源性资本形成格局及区际贸易为主的市场分布;温州模式下一步发展的趋向,最明显的莫过于二:(1)工业化重心由“二产化” 向“三产化”的移动;(2)市场分布由区际贸易向国际贸易的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