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3.
邓艾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02,(6):7-16
长期延续下来的传统经济模式 ,是牧区生态 -经济恶性循环关系链的基础 ,是导致牧区经济贫困落后和草原生态急剧退化的共同根源。由于现有的大部分政策措施都只针对已经浮现出来亟待解决的牧区经济问题和生态环境问题 ,并未触及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 ,因而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解决牧区生态经济问题的关键在于改造传统农牧业经济模式 ,使其向可持续发展的牧区生态经济模式转变。构建以草原生态牧业、草原生态工业、草原生态旅游业为主体框架的生态经济模式 ,是加快牧区经济发展、治理草原生态退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总体上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普遍肯定,同时也出现了机制的持续性有待明确、补奖标准普遍较低、项目叠加实施现象较普遍牧民利益受损、禁牧区牧民的未来生产生活无保障等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并且引发一些社会问题.本文指出,补奖机制应从制度和技术两个层面来进一步完善,以便实现草原牧区生态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多赢目标. 相似文献
5.
刘春光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2):123-125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对生态问题关注较多的是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作家。在内蒙古下乡的知青作家如张承志、羌戎等深受蒙古族文化的影响,他们的创作始终离不开那古朴的草原,并且他们的作品都不同程度地流露出对生态环境的担忧。本文将从图腾崇拜、人类精神家园和天道终会战胜人道的发展思路几个方面探讨知青文学中生态观念的生成。 相似文献
6.
潘佳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甘肃省天祝县在实施国家草原补奖政策方面形成了一套成熟的政策经验,包括科学的组织协调及分工体制、严格的监督管理机制、有效的资金监管机制,以及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尽管取得一定成绩,但在实施中仍存在制度问题,如缺乏草原生态补偿的明确立法和规定;现有地方法规和规章无法全面指导草原生态补偿地方实践;补偿标准过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存在不足;相关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进一步完善天祝县草原生态补偿,应当做好顶层设计的改革;处理好《草原条例》《草畜平衡管理办法》《禁牧办法》三部规范性文件的关系;完善不同层面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均衡性社保、教育等制度,尤其是向贫困地区和草原生态脆弱区域倾斜。 相似文献
7.
周杰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6):98-100
如何在祖国北疆筑起万里绿色长城和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期望。内蒙古农业大学盖志毅教授的新书《内蒙古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论》代表全区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交出一份高质量的答卷。全书采用整体性、多部门研究视角与系统性思维方式,从文化、公共管理、经济和外交四个方面,详实地解答了内蒙古如何构建生态安全屏障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2017,(1)
20世纪50年代末以来,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游牧民定居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甘南是由内地过渡到西藏的重要中间地带,解决好其境内游牧民定居问题,关系到我国的边疆安全。而我国传统游牧生产的局限性、以碌曲为代表的西部草原生态的持续恶化以及藏族游牧民向往更好生活的愿望都凸显了游牧民定居的现实意义,无论是生态意义、社会效益,还是经济效能。草原生态失衡的现状与游牧民定居政策的博弈,只有在定居后游牧民生活改善、草原生态得以恢复中才能得到完美结局。 相似文献
9.
张雯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0(1):111-122
文章在关于环境保护主义的人类学讨论基础上,提出环境保护主义作为一种话语或表征,不仅反映人们对客观环境状况的关注,也赋予了21世纪以来中央政府自上而下的草原生态治理政策以极大的合法性,从而推动了基层牧民的牧业生产从“定居放牧”到“舍饲圈养”的剧烈转变.然而在内蒙古中西部S苏木B嘎查的民族志,研究表明,政府主导的禁牧舍饲的生态治理政策并不符合基层牧民生产生活的实际和对环境的理解,因此也受到了他们的普遍抱怨和抵抗.这种上下的矛盾反映了后工业社会和环境保护语境下“自然脱嵌”的新形式. 相似文献
10.
武俊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3,(2):136-144
民众政策遵从行为影响公共政策的执行效果,并考验政府的治理能力。近年来,多数牧民采取一种“有限遵从”行为,以此回应草原禁牧休牧的政策要求。“有限遵从”行为,实际上是牧民在禁牧休牧政策空间内的一种有限度的行为博弈,它反映了政策逻辑和行动者逻辑之间的冲突。为此,从“有限遵从”到“完全遵从”,关键是立足政策目标要求和目标群体利益偏好,进一步优化公共政策,提升目标群体的政策遵从度。 相似文献
11.
王娟娟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13,(3)
以前后台理论为支撑,深入分析了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前台与后台发展状况:过度开发与保护乏力,使草原生态文化甚至草原区域的可持续发展陷入窘境,因而协同前后台发展十分必要;继而探索二者协同于帷幕区的可能性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构建草原生态文化资源的协同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12.
新疆哈萨克草原生态民生互动的科学实践过程,是新疆各族牧民对待草原的默会态度和规范其行为规则的一套意会技能。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和改善民生的重大战略,对于统筹解决好新疆草原牧区生产生活问题、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及长治久安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通过新疆哈萨克草原生态建设绿色科学范式、生态产业绿色科学资本、生态民生绿色科学实践三个层面,对生态民生互动实践过程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和实证分析,以期达到对新疆生态草原和现代畜牧业的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3.
陈祥军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5):52-56
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一套关于游牧民与草原、牲畜之间关系的知识、实践和信仰的延续性体系。它以游牧生计为基础,以牲畜和草原为主体,并包含一套对待自然的态度和规范人们行为规则的知识。通过对新疆阿勒泰富蕴县的哈萨克游牧民的实地调查,把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纳入人类学本土知识体系研究的序列之中,探讨其在保护和维持游牧民与草原生态的和谐关系中的意义。游牧生态-环境知识是哈萨克游牧知识体系里的核心部分,也是这套本土知识体系的信仰或精神层面,它根植于游牧民对草原上一切生物的认识。基于此,游牧民在长期与草原、牲畜的互动中,形成了适应当地环境的生计系统与文化系统,并在游牧生态一环境知识的指引下维系着游牧民对草原的永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15.
WANG Jun-min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草原畜牧经济文化类型在当代的新近变迁,主要体现为政府和牧民通过实施退耕、退牧和还草、还林工程,推行禁牧、休牧、划区轮牧制度,改善草原生态环境,促进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转变。本文介绍并讨论了关于这一举措及其效果的两种不同观点:完全赞成的观点和不完全赞成的观点。不完全赞成的观点把草原生态重塑与畜牧生产方式转变问题放在大生态系统———包括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及其内在关联的系统中来考察,强调指出:指导政府决策的草地生态科学还不够“科学”;不减畜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草畜矛盾和生态恶化;要充分认识牧区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和社会资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一个民族的生存以及生活方式与他周边生态环境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的,古代北方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对生活在这里的突厥民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草原环境孕育了突厥族以及与畜牧相关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突厥族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是对这种自然地理条件的适应———突厥人的生态文明意识又保护了这片草原环境。 相似文献
17.
丁琪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7(3):40-44
新时期蒙古族生态小说一反征服自然的现代话语叙述模式,在文本中重新恢复自然的魅力以及自然对人的模塑和反作用力,并赋予自然"养育"与"统治"的双重隐喻,以召唤人类对自我之外广阔世界的谦逊和敬畏情怀;灵异动物形象的塑造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一个深度书写,突出动物的"荒野品性"和自然与人类之间"通灵者"的角色特征,传达了作者文化反思和文明批判的价值立场;这些自然书写联系着作家对人类诗意栖居的哲学思考,折射出民族认同思想背景下作家对生态型游牧文明的深沉怀念。 相似文献
18.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6):54-60
针对新疆实施哈萨克游牧民定居工程过程中仍存在的牧民生态意识不强、垦草开矿、超载放牧、过度发展旅游业等现象,指出哈萨克游牧民族定居工程建设发挥着草原生产和生态的双重功能作用,提出应转变牧民传统的思想观念,激发定居牧民生态意识的自主性,为牧民定居和生态草原建设提供行动准则和法制约束等措施。旨在构建新疆哈萨克族牧民定居与生态草原建设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取得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积极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以牧民收入作为主要考察对象,采用分位数回归对甘南牧区的牧户生计状况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牧交错区与纯牧区牧民收入影响因素存在较大不同。农牧交错区牧民收入在不同分位点上受到家中有无外出务工人员、家中常住人口数量、距离集贸市场的远近、放牧牲畜的数量、有无科技培训、有无加入合作社等因素影响呈现不同。纯牧区牧民收入只受家中常住人口数量的显著影响。总体看来,牧民对补贴和放牧依赖度高,难以转变生计结构,为促进增收需倡导舍饲养殖,转变原有粗放的牧业生产结构,谋划牧业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在跨入崭新的 2 1世纪之际 ,如何协调草原生态环境保护与增加牧民收入是草原牧区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苏尼特右旗实施“围封转移”战略为解决这一世纪难题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