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元朝是我国历久上著名的大一统王朝。一三六八年明军进入大都,从此,在元朝旧有的版图上出现了明朝和北元——蒙古两个并峙的政权。北元——蒙古的汗统是成吉思汗——元顺帝皇统的延续,北元——蒙古自认是元朝的继承者,对这一基本事实,明朝和清朝统治者都是承认的。北元——蒙古和明朝一样是十四世纪至十七世纪我国的政权。 我国历史上曾经出现过宋齐梁陈与魏齐周隋并立、宋与辽金对峙的两次南北朝,明与北元——蒙古也被当时的蒙汉统治者和人民群众称之为南北朝。明朝和北元——蒙古的对峙,是我国历史上第三次南北朝。 国家的分裂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不符合人民的愿望,南北朝总是暂时的。二百余年间,明朝与北元——蒙古的政治经济联系不断加强,最后终于在十七世纪中期由后金——清完成了重新统一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科尔沁部僻处蒙古高原东北一隅,偏离北元政治中心,因而蒙文文献记载比较少。由于当时明蒙关系的限制,与明朝也很少直接接触,所以在汉籍中也缺乏记载。但科尔沁部在北元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研究科尔沁部的历史,探讨这个部落的形成,发展以及它的内部结构,是我们蒙古史学中的重要课题,这有助于从整体上综览北元社会的政治情况,推动北元历  相似文献   

3.
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崩溃后,蒙古贵族退回北方草原,形成了与明朝并存的北元政权。自一三六八年元廷北徙上都至一六三五年额尔克洪果尔降附后金,存在了约二百七十年。几乎与明朝相始终。其初期,即北元统一时期,历惠宗、昭宗、脱古思帖木儿汗,约二十年,基本保留着元朝的政治制度,并与明朝激烈争战,试图重返中原,对北元政权立足北方草原,成为独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起了重要作用。但是,限于有关史料记载的零散和缺乏,我们对这段历史的了解还很不充分。本文试在考订其有关史实的同时作一简略的叙述,请诸师友、同好教正。  相似文献   

4.
李美玲 《阴山学刊》2002,15(6):34-36
阿勒坦汗是蒙古历史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可汗.他在自己领地内发展农业、手工业,兴建城市,促进了经济发展;引进和传播喇嘛教,维护了社会的安定;促成与明朝通贡互市,推进了蒙汉两族人民的经济文化交流,从而对蒙古社会以及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5.
蒙古民族从中原退居北方以后,十六世纪末至十七世纪初,分裂成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分.此时南方强大的明朝正走向衰落,东北女真民族正在迅速崛起,建立了后金政权.漠南蒙古正处于后金、明朝之间.后金和明朝为了在互相对抗之中占居优势,都设法争取漠南蒙古作为自己的同盟者.而对于漠南蒙古本身来说,要想生存下去,也需要联合一个强大的势力.漠南蒙古、明朝、后金这三大政权之间开始了征服与被征服的激烈斗争.较量的结果,“恒不肯服属于人”的漠南蒙古,归附于后金.漠南蒙古最终归附于后金,这是蒙古民族当时的政治、经济等诸多因素以及后金和明朝所采取的措施交相作用的结果.除此之外,文化上的因素在漠南蒙古归附后金的过程中也起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俺答、张居正与蒙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368年8月,明朝大将徐达率军攻破元大都。元顺帝北遁。至此,结束了蒙古贵族对中原的统治。明王朝为彻底消除元势力,不时派重兵出征漠北,而退入漠北的蒙古贵族亦不甘心失败,凭借着精良的骑兵,不时南下侵扰。在长达二百年的时间内,虽然双方经济上的交往和藩属性的联合亦经常出现,但战争不时发生。到隆庆五年(1571年)以后,蒙汉关系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仅双方战争停止,人员往来增多,而且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封贡通市关系。从此,蒙汉关系史揭开了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7.
《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毛主席说:“中国是一个多数民族结合而成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论十大关系》中又说:“各少数民族对中国历史都作过贡献。”多达纳波在历史上对蒙汉藏等民族的团结和文化交流和发展作出过贡献,现就我力所能及的一些情况作一叙述,仅供参考。十三世纪初祖国处于大分裂大割剧的状态,藏族地区,也处于一个分裂割剧的历史时期。后来蒙古兴起,建立汗国。统一了西夏、大理、金和宋,把全国各族人民统一在一个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顺应历史发展趋势,也顺应各族人民的一致要求,只有统一,才能得到经济,文化的交…  相似文献   

8.
试论蒙夏战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蒙夏战争是我国十三世纪前期多重民族关系中一个极为重要的侧面。这场战争是蒙古贵族在完成其内部统一前后,走向全国、征服欧亚历程的开始。它打破了当时中国境内原有各区域政权的平衡,体现了当时各政权间多重的外交关系,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9.
在明史和明代蒙古史上,传国玺以及凝附于传国玺之上的封建正统观念,是一个涉及明蒙关系的重要问题。1984年胡钟达先生发表《明与北元——蒙古关系之探讨》首先提到这个问题,并作了精彩的分析。本文将在胡先生研究的基础上稽构史料,详作说明。不妥之处,望祈教正,  相似文献   

10.
《四夷考》由明人叶向高撰.《北虏考》为该书之一部分,专述明代蒙古史事,可以说是一部具有概括性的明代蒙古史资料辑录,并附有考证.根据万历中期明廷修史活动的史实,及《北虏考》中的史料记载,并通过与其他相关史籍的对比,可以得知,《北虏考》的史源主要来自于明朝历代实录、明臣奏议、部司档案及诸如《皇明北虏考》、《殊域周咨录》、《北虏始末志》、《庚戌始末志》、《俺答前志》、《俺答后志》等明代时人的著述.与他人著述相比,《北虏考》的记载有源可查,史事翔实,对研究明代蒙古社会历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前仇池国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大动乱的南北朝时期,有五个相连的地方政权,那就是陇右氐杨在甘肃东南、四川西北地区建立的前仇池国、后仇池国、武都国、武兴国和阴平国.这五个政权从东汉末年起至公元五八○年为北周吞灭,经历了三百八十余年,与南北朝相始终。作为由一个少数民族所建立的地方政权,能维持如此长久的时间,在我国历史上是鲜见的。遗憾的是前代史家未能将其列入正史,《晋书》、《宋书》、《北史》以及《十六国春秋》等均漏而不载;甚至解放后出版的各种通  相似文献   

12.
《黄史》全称《古蒙古汗统大黄史》,成书于十七世纪中叶,以后经过后人作了补充和修正。 《黄史》是研究十四—十七世纪蒙古政治经济、文化的可靠资料,在蒙古史研究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近代,国外的一些学者对《黄史》一书进行了翻译和研究,引起了蒙古史学界的普遍重视。可见,《黄史》是蒙古文献中一部比较有影响的著作。《黄史》尽管是一部史书,主要内容记述了蒙古历史上诸汗的世袭谱,但是书中反映的一些观点,具有一定的哲学意义。本文仅就《黄史》一书的哲学思想略作介绍和分析。 (一) 《黄史》成书于十七世纪中叶,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由于蒙古封建统治者的推行,黄帽派喇嘛教开始在蒙古地区滋长蔓延。喇嘛教的宗教思想逐渐地融合了蒙古原有的社会思想,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对蒙古社会政治思想以及各方面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黄史》正是这一时期产生的文献,带有明显的喇嘛教宗教思想,它反映了喇嘛教宗教思想同蒙古传统的思想相互影响的迹象和演变过程。 天与人的问题,一直是蒙古族哲学思想史的一个重要问题,人们头上的一片青天究竟是什么?它与人间的关系怎么样?这是蒙古族历史上普遍注意的问题。蒙古族早在史前时期,  相似文献   

13.
朝鲜李朝在中国保存下来的档案文书弥足珍贵。李朝《朝鲜迎接天使都监都厅仪轨》,是朝鲜为了迎接和接待明朝使臣,特设临时性专门机构都监都厅所遗的档案文书。这份朝鲜光海君朝两度接待明朝使臣的簿册档案,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分起自明万历三十六年至万历三十七年(1608—1609年,朝鲜宣祖四十一年至光海君元年),下部分自明万历四十八年至天启元年(1620—1621年,光海君十二年至十三年),为我们提供了中朝关系史实的第一手资料,大部分内容为《明实录》、《李朝实录》所未载,记录了当时中朝外交的历史真相,反映了明朝与后金关系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中朝关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明朝与北方游牧政权的关系,是左右明代西北地域政治形势变化的主要因素,本文从明代与蒙古等游牧政权的关系入手,分析探讨了明代政权出于西北地缘政治的变化所形成的不同措施,来调整中央王朝的国防体系.  相似文献   

15.
《格萨尔》这部伟大的英雄史诗,广泛流传在我国藏族和蒙古族地区,在这两个民族的文学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蒙古族学者们把《格斯尔》与《蒙古秘史》、《江格尔传》誉为蒙古族古典文学的三大高峰.然而蒙藏两个《格萨尔》之间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呢?两者之间有什么异同?它们是怎样互相影响的,这是一个研究史诗的人普遍感兴趣的问题,也是进行比较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深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从中找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问题,对于弄清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史、了解蒙藏两个兄弟民族源远流  相似文献   

16.
达力扎布教授著《明代漠南蒙古历史研究》已经由内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 ,这是近年来我国蒙古史研究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本书研究的范围主要局限于历史上的漠南地区 ,这里通常指今天横亘蒙古国中部直到内蒙古北部的大戈壁以南地区。元代此地居住着很多蒙古部落 ,在明初与北元的战争中 ,除一部分南下归附明朝外 ,大部分退处漠北。自明宣德、成化年间开始蒙古各部逐渐南牧 ,至明嘉靖末年 ,形成了明末清初的漠南蒙古诸部。本书作者在充分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从以往学术探索相对薄弱的环节入手 ,紧紧围绕古代蒙古地区与中原密不可分的政治…  相似文献   

17.
1368年惠宗撤离大都,北迁蒙古本土。他所拥有的统治机构,史称“北元”。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史学界已取得一致意见。但在北迁后蒙古内部的斗争问题上存在分歧。 日本学者本田实信在《早期北元世系》一文中(载《蒙古学资料与情报》1986年第二期),利用了目前在我国鲜为人知的波斯文史料,作者在前人利用蒙汉文史料长期未能澄清的问题上,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根据本田先生提供的波斯文史料和他的研究成果,(但在个别汗系问题上与先生不同),探讨了十四世纪末至十五世纪初蒙古上层的内部斗争问题,提出个人管见。  相似文献   

18.
论明清之际的中琉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末清初,中国内部局势混乱,政权更替。先是李良成率军攻入北京,明朝灭亡。接着清军人主中原,定都北京。而不甘败亡的明朝遗臣相继在南京、福州等地建立小朝廷,继续与清朝对抗。在这种政权鼎革之际,作为原来臣属于明朝,向它称臣纳贡的琉球国,如何因应局势变化,继续保持和发展同中国的关系,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然而,由于清代有关琉球史籍的记载过份简略,使人无法详细了解这段历史的演变过程。本文拟根据琉球《历代宝案》所载的档案资料,结合历史文献记载,对这个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津就派人招谕海外请…  相似文献   

19.
有明一代,随着明朝与北元—蒙古诸部关系的演变,明代学者的蒙元史学著作也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明代前期,明朝采取恩威并举的外交策略,与此相应,出现了贯彻和反映这一策略的《元史》。以《元史》修纂为中心,出现了诸多续补、改编、补正元朝史事的著作,推动了明人蒙元史学的发展。明代中期,以"土木堡"之变为节点,明人的蒙元史学编纂发生了由战记史学作品向边镇志书的转变。明代后期,随着女真势力的崛起,明人的记述重心又发生了由"九边"向"东事"的转移,对相关蒙古诸部的记载往往附着在对女真的记载之下。  相似文献   

20.
嘉靖“议复河套”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代中叶,南倭北虏,为祸孔棘。尤其是自明正统以来,北元蒙古部落入据河套,不时寇掠诸边,成为危害明朝政权的心腹之患。嘉靖二十五年(1546),总督陕西三边军务曾铣条上复套之议,内阁首辅夏言襄赞其事,给予了全力支持,后因种种原因而归于失败。虽然议复河套功亏一篑,赞决其事者又罹杀身之祸,但此一重大事件对明朝的政治、军事等方面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