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逊尼派逊尼派是当今伊斯兰教中信徒最多、分布最广的一个流派,被人称为“正统派”。逊尼派不仅承认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而且完整地承认逊奈(圣训)。据说,《古兰经》是安拉降赐给穆罕默德然后由这位先知讲述出来的启示,被  相似文献   

2.
赵克仁 《阿拉伯世界》2004,(1):44-45,43
伊斯兰教禁止各种有形表述,先知穆罕默德曾说过,天使不会进入有图画或有狗的家庭。在末日审判时,受到最严历处罚的那些人,除了谋杀先知者和诱使人们背离真知者外,就是“形象和图画作者”。《古兰经》中并没有明确禁止形象的表述,对形象的禁忌可能是从《古兰经》经文中引申出来  相似文献   

3.
7世纪初,在妇女地位日趋低下的阿拉伯半岛上,一神论宗教伊斯兰教的兴起和《古兰经》在先知穆罕默德传教过程中的陆续降示,为妇女带来了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无序状态的阿拉伯社会在妇女问题上存在愚昧、落后的思想意识和陈陋行为在《古兰经》中受到了斥责,逐步得到革除和纠正,使阿拉伯人从“浸沉于迷信、残忍、邪僻之中觉醒过来,突然地跳进一种又新鲜又热列的生活之中”(马坚:《古兰简介》)。  相似文献   

4.
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起,《古兰经》注释便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传统学科——主释学(‘ilma1-tafsir)。注释学历经两大时期形成并完善:口耳相传时期——枞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到再传弟子时期;文字记载时期——始于阿拔斯王朝早期,结束期不得而知。注释学的发展以及涌现出的大量学术成果,彰显出历代穆斯林阐释《古兰经》微言大义的学术动态,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学术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5.
《古兰经》把伊斯兰教的信仰称作“伊玛尼”。对伊玛尼的概括,各家说法不一。一般伊斯兰教学者依据《古兰经》第二章第177节“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神、信正经、信先知……”所载,主张伊斯兰教有“五大”信仰;多数教外学者则根据伊斯兰教实际履行的信仰,主张“六大”信仰或“七大”信仰,即在五大信仰的基础上加上“信前定”构成六大信仰,或再加上“信死后复活”构成七大信仰。本文根据《古兰经》所载,对伊斯兰教五大信仰做一简要的解释。  相似文献   

6.
一、《古兰经》在语言文化中的影响伊斯兰教经典《古兰经》,是穆圣以“真主颁降给他的使者”的名义,在20多年的时间里断断续续地口授而成的.起初,《古兰经》经文通过口头形式在穆斯林中流传,只有少数学者把一些片断经文记录在枣椰叶、皮、骨头、石块上,穆圣生前虽已规定了《古兰经》中各章节的次  相似文献   

7.
40个昼夜过去了,他打开园门,以便人们可以进来。——纪伯伦《先知园》 杰里科,阿拉伯人把它称为埃里哈,意为“芳香之地”,笃信它的芳香来自“真主的花园”,因为先知伊萨(即基督教的耶稣)曾来过这里,他种的树,至今依旧荫庇着杰里科人。杰里科位于死海以北大约10公里的约旦河谷,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七八千年。 据《圣经》记载,以色列人的领袖摩西根据上帝的旨意,带领百十万以色列人走出埃及,在西奈半岛沙漠中艰苦跋涉40年之后,终于来到约旦河东岸。尽管上帝给以色列人的“涌流着奶与蜜”的“应允之地…  相似文献   

8.
一先知伊卜拉欣被迫从古巴比伦王国迁居到巴勒斯坦时,携有他的妻子莎拉和女仆哈(?)儿等人。岁月飞逝,伊卜拉欣犹无子息,莎拉年事渐高,难再生育,便建议丈夫娶哈译儿为妾,并保证在哈泽儿有了孩子之后,绝不生嫉妒之心。于是伊卜拉欣娶了哈泽儿。不久哈泽儿十月怀胎,生下一子,取  相似文献   

9.
古兰经的第一段经文是“奉大仁大慈的安拉之名”,由十九个字母组成。这段经文中的每一个词,在《古兰经》中重复的次数,总是19这一数字的倍数。“名”这一词,《古兰经》中重复过19次。“安拉”一词,在《古兰经》中重复了2698次,等  相似文献   

10.
自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注释<古兰经>起,<古兰经>注释便逐渐发展成为伊斯兰文化体系中举足轻重的传统学科--注释学('ilm al-tafsir).注释学历经两大时期形成并完善:口耳相传时期--从先知穆罕默德时期到再传弟子时期;文字记载时期--始于阿拔斯王朝早期,结束期不得而知.注释学的发展以及涌现出的大量学术成果,彰显出历代穆斯林阐释<古兰经>微言大义的学术动态,反映了伊斯兰文化学术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1.
纪伯伦,这位阿拉伯世界“20世纪的布莱克”(罗丹语),集作家、诗人、画家于一身,毕生致力于文学、艺术创作事业,成就斐然。他著作甚丰,前期以小说为主,后期以散文诗为主,《先知》(1920年)与《先知园》(1933年)是作者散文诗的代表作。  相似文献   

12.
继铁铮氏汉文通译本《古兰经》之后,上海爱俪园广仓学窘出版了《汉译古兰经》。这是第二个全译本,问世于1931年3月,在铁铮本之后三年多。为此译本协力合作的人员,卷首列有名单共13人,均有姓氏、名字和籍贯。其中包括:审定者欧司爱哈同(英国人)、罗迦陵夫人(七闽人);总纂者姬觉弥(字北陵,江苏雎宁人);阿文参证李廷相(字虞宸,河北迁安人)、薛天辉(字子明,河北宛平人);英文参证锤绂华(字仁甫,江苏东台人)、罗友启(字子发,上  相似文献   

13.
40个昼夜过去了,他打开园门,以便人们可以进来.--纪伯伦<先知园> 杰里科,阿拉伯人把它称为埃里哈,意为"芳香之地",笃信它的芳香来自"真主的花园",因为先知伊萨(即基督教的耶稣)曾来过这里,他种的树,至今依旧荫庇着杰里科人.杰里科位于死海以北大约10公里的约旦河谷,是世界最古老的城市之一,其历史可上溯到公元前七八千年.  相似文献   

14.
一、阿拉伯人的传统经济观念伊斯兰教从7世纪在阿拉伯半岛上诞生后,阿拉伯帝国就以政教合一的形式出现.《古兰经》和圣训对穆斯林的今世生活,包括他们的经济生活,按照阿拉伯当时的社会条件,有许多带法律性质的规定,作为穆斯林的社会准则.例如,教育人要自食其力,不能坐享其成.先知穆罕默德说过:“你要为今世工作,仿佛你会长生不老;你要为后  相似文献   

15.
今天,全世界有九亿多穆斯林把《古兰经》当作他们的精神食粮和信仰上的唯一神圣经典。《古兰经》作为安拉启示给先知穆罕默德的最大奇迹、伊斯兰教最早最根本的经典,在穆斯林的心目中享有崇高的地位。成为穆斯林的宗教生活、品德修养和社会活动的准则。  相似文献   

16.
聪颖的小女孩 1898年的一天,在埃及的脱马亚村,穷苦、虔诚的穆斯林易卜拉欣家里,一个新的生命呱呱坠地。当易卜拉欣知道新生儿是个女婴时,立即以先知穆罕默德女儿的美名——乌姆·库勒苏姆命名了她。易卜拉欣干农活,颂《古兰经》;妻子挤牛奶,牧羊群。两人勤劳节俭地维持着一家人的温饱。小女孩刚满五岁时,父亲就把她和哥哥哈立德一起送到私塾里去上学。不久由于家庭经济拮  相似文献   

17.
像其他古老的民族一样,阿拉伯人自古就有小说艺术,不过,早期的小说似应称为故事更确切。伊斯兰教兴起之前,半岛居民赋予小说崇高地位,阿拉伯古籍《诗集》、《艾玛利》、《璎珞珠玑》等记载了大量广为流传的民间故事。《古兰经》提到,伊斯兰教兴起前有很多关于先知的故事在阿拉伯人中流传,如优素福、素赖曼、穆萨、尔撒和鲁脱等。这些故事虽无文字记录,但它们的存在不容置疑。那时的阿拉伯人不仅重视故事,而且还善于讲故事。  相似文献   

18.
本文继续以《古兰经》英译本为借鉴,对照《古兰经》原文,就中译本第三章个别字句的译法进行探讨。中文译文:他降示你这部包含真理的经典,以证实以前的一切天经,他曾降示“讨拉特”和“引支勒”。  相似文献   

19.
自公元622年以来,历代穆斯林学者秉承经训的创制(Al-'ijtihad)原则与精神,构建了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及其学术体系.《古兰经》注释学('ilm al-tafsir)则是该体系中仅次于圣训学而成的最早学科.《古兰经》涵盖的多学科性质,决定了注释学既是独立学科,也是交叉学科.注释学的立论、界定、要求、方法均为注释《古兰经》确立了明确的注释理论和严格的学术规范,使历代注释家据注释学原理解读了《古兰经》基本要义,并彰显其集教义与文化为一体的经典价值和社会作用,从而使亘古不变的《古兰经》始因注释的变化而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生生不息,绵延不绝.  相似文献   

20.
《古兰经》自问世以来就以宗教性(超越性)与社会性(世俗性)的二元一体结构确立了“认一论”信仰体系,改变了阿拉伯社会,催生了阿拉伯伊斯兰帝国,也使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得以诞生。但作为纲领性经典的《古兰经》并没有就所涉及的广博的内容逐一展开论述,只是以点带面地概而言之。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全方位注释,才能进一步彰显其文化内涵、社会价值及现实意义,从而深度解读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古兰经》注释也就成为阐发伊斯兰教义、研习和具体运用《古兰经》的必然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