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都市社会学研究范式之比较--人类生态学与新都市社会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蔡禾 《学术论坛》2003,(3):110-116
人类生态学与新都市社会学是都市社会学中两个主要的研究范式。围绕人类群体生活与都市环境的关系这一核心问题 ,人类生态学研究竞争与选择如何影响群体、组织的空间关系以及群体如何适应迅速变化的城市环境 ;新都市社会学则注重研究在资本主义体系下 ,城市空间组织和空间形式如何成为特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物以及在都市重建和都市发展中的社会不平等和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2.
人类生态学派运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来考察城市社会,并首次将空间与城市社会研究结合起来。人类生态学派以生态学的视角分析了城市空间形成的原因、过程和结果,虽然并未形成系统的社会空间理论,但提出了合理的空间论断和社会空间研究的生态学视角。  相似文献   

3.
犯罪社会学是芝加哥学派城市研究的主要议题之一。在分析了后芝加哥学派变量范式霸权给当前社会学研究带来学科发展困境的基础上,指出应该重新考虑芝加哥学派情境范式的学科意义,以在量化研究的变量范式之外重新拓展社会学研究中的情境范式的质化进路。通过对托马斯的情境定义概念、萨瑟兰德的职业窃贼研究以及贝克尔标签理论的回顾,明确指出情境范式在犯罪社会学研究中的特殊意义及其对我国犯罪社会学研究的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4.
国外城市居住空间的生态学研究历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聂娟 《兰州学刊》2011,(11):80-84
城市居住空间结构研究一直是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的重点之一。古典人类生态学借用生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对城市居住空间演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创立了同心圆模型、扇形模型、多核心模型三大经典模型。现代生态学认为社会是个生态系统复合体,文化赋予空间特质。社会生态学认为前两者割裂了生态与社会的关系,应从整体性和最根本的社会制度去研究城市居住空间以及人与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立足于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生态学和历史学在解决历史生态问题及影响中所面临的困境分析 ,提出创立生态环境历史学的必然性 ,阐明了生态环境历史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学科界定及其特点 ,论述了创立该学科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西方生态哲学主要经历了三次研究范式转变,分别是非人类中心主义、弱人类中心主义以及生态学马克思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主张通过扩展道德关怀对象的外延来寻求生态危机的解决。弱人类中心主义突出了"人"这一概念类的属性,提出应把人类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作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价值导向和价值目标。这二者共同的不足之处在于它们把生态危机简化为伦理价值问题,却忽略了价值观产生的特定生产方式及社会制度。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克服了这一不足,从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入手,强调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根本途径在于变革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生态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7.
在传播思想史的叙事中,连续与断裂始终相伴而生。前者意味着传统与学派的形成,后者意味着范式革命。二者的关系是传播思想史研究中的重要议题。帕克被公认为传播研究芝加哥学派的关键成员,而且是其中对传播与新闻现象做过深入研究的学者。但是建构了传播研究芝加哥学派的凯里对帕克的理论贡献与地位却含糊其辞。凯里为了建构统一的芝加哥学派,忽略了帕克与其他人之间的断裂;他建构了芝加哥学派与哥伦比亚学派的对立与断裂,却忽略了帕克与后者间的某种连续性。打破凯里建构的芝加哥学派神话,有助于我们关注帕克理论中被忽略的部分,尤其是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对传播的解读。  相似文献   

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探讨了生态社会主义生态重建的理论范式:坚持社会劳动在马克思唯物史观中的核心地位,倡导人类中心观,主张构建生态社会主义的和谐价值观及生态原则优先的实践观。但以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重构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片面的、不科学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发展观与价值观等理论的探索与其指导下的实践难以统一。  相似文献   

9.
由于生态学是新兴科学,并富有极强的特殊性,和传统科学差异较大,因而,对生态学范式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体系。根据库恩及相关学者对范式内涵的讨论,可以对范式进行分类分层,从而有系统地对生态学范式进行分类讨论。通过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的进一步分类,可以将庞杂的哲学层面的生态学范式架构化,如此一来,将有利于更加清晰地定位生态学范式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30年代芝加哥学派在学术界独树一帜,其经验主义取向也丰富了社会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芝加哥学派经验主义研究有着深厚的欧洲社会调查的传统,它的出现满足了当时芝加哥城市发展的需要,并通过帕克、托马斯等学者的研究在美国本土得到蓬勃发展。以托马斯对波兰农民的经验研究为例,可以抽象出芝加哥学派经验主义研究的若干显著特征,这些特征的合理反思可以为中国当前的城市社会研究所用。  相似文献   

11.
卜祥记  曾文婷 《理论界》2004,(2):153-154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提出了"重返人类中心主义"的口号.它既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反对资本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危机、重新检讨自身对自然界的态度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  相似文献   

12.
翻译认知研究范式论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中国翻译界已经开始对翻译的认知研究引起重视,目前的此类研究比较零散而缺乏对其研究框架的系统构建。结合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提出翻译的认知研究可遵循信息加工范式和生态学范式,并论述了两个范式下可用于翻译认知研究的具体方法。在对信息加工范式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内涵和关系进行分析后,提出此范式下的翻译认知研究可以从三个方向展开,即对照实验、自我报告和计算机模拟与人工智能;在对生态学范式与翻译认知研究的内涵与关系进行分析后,提出此范式下的翻译认知研究也可以从三个方向展开,即自然观察、多因素实验设计和个案研究。最后,提出只有将信息加工的翻译认知研究范式和生态学翻译认知研究范式相结合,才能构建更为科学和完整的翻译认知研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曾文婷 《社会科学家》2004,19(1):103-105
生态学的马克思主义是当今西方马克思主义中最有影响的思潮。它反对生态中心主义,也反对另一种粗陋的早期人类中心主义,即技术中心主义,其基本原则是“反对生态中心主义的人类中心主义”。它认为人类在反对生态危机、重新检讨自身对自然界的态度的同时,不应放弃“人类尺度”。  相似文献   

14.
芝加哥社会学派的贡献与局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芝加哥社会学派是社会学历史上极少数科学家共同体之一。它的形成与美国尤其是芝加哥自 1 9世纪后期起迅猛的工业化和都市化有关 ,也与美国的高等教育革命及大学的扩张有关。芝加哥社会学在其独领风骚的 40年里 ,在社会心理学和城市社会学等领域产生了一批影响远大的大师 ,也对美国以及整个世界社会学的学科化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作者认为 ,早期芝加哥学派的非学科化倾向以及学术上的近亲繁殖 ,是导致芝加哥社会学派最终瓦解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中心主义的形成具有历史的必然性。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具有自然的合理性,我们无法完全走出价值观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传统人类中心主义的思维方式是造成严重后果的真正原因所在,用辩证的生态学思维取代形而上学的机械论思维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16.
自 2 0世纪 6 0年代以来 ,由于当代西方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中所导致的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现象频频出现 ,于是在法兰克福学派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的基础上便分化出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流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从社会生态观的立场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危机 ,并提出一些独到见解。罗马俱乐部所提出的人类困境思想深深震撼着世界 ,它的生态危机意识常常引起人们对生态环境问题的深刻反思。我们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生态危机观与罗马俱乐部的人类困境问题比较中会得出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龙布罗梭是刑事近代学派的代表人物,对犯罪学的发展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他所创立的犯罪人类学派,所采用的实证方法论等,对于今天的犯罪研究仍然有一定的价值。本文力图系统分析龙布罗梭的法律思想,并对其进行综合评价,以期全面认识他的理论。  相似文献   

18.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经历了一个显著的变化:从坚持生态中心主义立场到坚持人类中心主义立场;从反对现代化到主张生态社会主义现代化;从赞成"基层民主"到反对"基层民主";从追求生态正义到追求社会正义。这些变化表明其最终摆脱了深生态学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成为当代西方最具红色标志的绿色思想。  相似文献   

19.
城市社区阶层化,指的是由内部异质性高的原生态社区向内部同质性高的阶层型社区转化,最终城市逐渐分化出一个个空间上相互隔离的地段或单元。实际上,西方早在芝加哥学派时期就对城市社区阶层化现象和城市阶层化社区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构建了相对完美的理论模式。芝加哥学派指出,个人或集团对空间位置竞争的结果,使得相似的人群或职能机构聚集到一个特定的区域,即人口和机构分别并入到自己同质的区域。而我  相似文献   

20.
肖柯 《学术探索》2011,(4):17-22
当前制度分析流派基本可归结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两大阵营。前者理论难以数量化,未能清楚说明制度变迁的来源,并且天然地忽视个体作用;后者缺少集体行动理论,未能透彻理解市场,同时存在循环论证的问题。这些困难来源于二者基本范式不兼容,彼此之间往往构不成互补。本文致力于提出基于生态学的新制度研究范式,探讨将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相兼容的可能性。在生态学视角下,单个制度具有了生命特性,能够遗传、变异和扩张。制度整体也具有类似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多样性和耐受性。通过引入制度生态位的概念,我们可以对类似经济增长与制度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这些表现出生态学作为一种新范式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