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7 毫秒
1.
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后,美朝关系陷入了紧张状态,美国对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实行了全面遏制政策。但到了尼克松时期,面对当时美国深陷越战和美苏对峙,国力相对衰弱的状况,尼克松政府从美国国家利益出发,开始大规模调整美国的对外政策。对朝政策作为尼克松政府对亚洲政策的一部分,也经历了一个相对缓和的阶段。尼克松时期美朝关系的相对缓和,对美国、朝鲜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均产生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中朝俄三国是图们江地区开发的主要参与国,自从2000年朝鲜半岛局势缓和以来,该地区的经贸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朝韩经济合作开始启动,双方经贸关系发展迅速;朝鲜外贸恢复较快,中朝贸易开始出现增长势头,对朝贸易出现新的变化;中韩双边贸易持续高速增长;俄罗斯经济开始恢复性增长,俄与图们江地区周边国之间的经贸关系日趋发展.  相似文献   

3.
1977年卡特就任美国总统后,曾表示要继续推进对华关系,完成两国关系正常化进程,但同时又把对苏关系置于中美关系之上;在台湾问题上也是瞻前顾后,使得中美关系在他执政的第一年内没有取得任何重大进展.随着美苏缓和的受挫,美国政府决心加快对华关系正常化进程.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中美两国终于就关系正常化达成了协议,从而结束了两国关系长期的不正常状态.  相似文献   

4.
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根据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和建国30年来在国际交往中的经验,采取更完善、更灵活的外交政策,使我国的对外关系进入建国以来最活跃、最成熟的时期。与此同时,苏联鉴于在国际上日益孤立和国内经济停滞的窘迫处境,不得不改变原来的全球扩张战略,开展“多边缓和外交”。中苏两国外交战略的调整,为改善和发展双边关系开辟了良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5.
从1962年开始,中国对外政策急剧"左转。此后一直到60年代末,由于中国一直推行革命化外交政策,中美两国继续进行激烈对抗;中苏同盟关系也开始瓦解,并最终演变为激烈对抗;同时,中国同已建交的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开始恶化。面临着同时与美苏两国对抗所造成的不利形势,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开始采取措施纠正对美革命化的外交政策,缓和与美国的紧张关系。终于,中国务实的外交政策取得了成效,不仅使中国成功地摆脱了两面受敌的困境,而且一跃成为"战略大三角的一极,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在美苏争霸的国际政治格局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6.
美苏缓和与中美建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 1972年尼克松访华到 1978年底中美建交公报发表 ,两国关系正常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时期。原因很多 ,其中之一是美苏关系的牵制。尼克松政府寻求与苏联的缓和 ,导致中美关系停滞不前。福特政府期间正常化没有进展。卡特政府中主管外交的国务卿万斯和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布热津斯基在一些问题上观点相左。万斯认为美苏缓和关乎美国外交的全局 ,中美关系应从属于美苏缓和。布热津斯基认为缓和本身是复杂的 ,美国应实行多中心的政策 ,应利用中苏分裂减少美国对苏联战略意图的担心。卡特在 1977年受万斯影响较多。由于缓和的衰落 ,并受布热津斯基的影响越来越大 ,卡特在 1978年年中才打定主意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  相似文献   

7.
战后 50多年来 ,日朝关系一直处于没有建交的非正常状态 ,196 5年《日朝关系条约》签订 ,日本政府只承认韩国为朝鲜半岛唯一的合法政府 ,实际上关闭了日朝建交的大门。 80年代以后 ,随着东北亚地区国际关系的缓和 ,日朝关系也逐渐解冻。通过政党外交 ,日朝终于开始了关系正常化的谈判。但由于双方立场相距过大 ,虽然经过 8次会谈 ,却未能达成任何协议即告终止。 1999年 12月 ,中断了 7年之后的日朝会谈终于恢复 ,但能否取得进展 ,在相当大的程度上还要受到美朝关系和东北亚地区国家关系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中美关系并非简单的非敌即友或敌友共存,它肇始于20世纪60年代末冷战格局的大动荡。中美关系缓和与尼克松访华,是在美苏两大阵营大重组的过渡时期出现的重要事件。对美国而言,实现中美关系缓和,与扭转美苏争霸中的颓势和维持自身在国际格局中的战略优势相契合。对中国而言,改善与美国的关系,符合其外交回归理性务实和整顿国内政治乱局的需求。因此,中美首先通过巴基斯坦和罗马尼亚等中间国传信,实现初步试探和两国互动,完成了基辛格秘密访华;其次通过巴黎渠道和纽约渠道的高层面对面会晤,基本构建互信和初步合作,最终推动了尼克松成功访华。虽然中美之间的多条秘密渠道各有特点,但是在它们的共同推动下,中美关系实现解冻并走向正常化。  相似文献   

9.
朝鲜半岛对于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这是长久以来的共识.但是,这一战略价值的内涵却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在抗美援朝的决策过程中,基于国家安全的现实考虑,中国领导人得出了中朝两国“唇齿相依、唇亡齿寒”的判断,朝鲜半岛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的“战略缓冲地带”.中苏关系恶化以后,中朝两国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动,朝鲜半岛“缓冲地带”的战略价值开始削弱.冷战结束以后,中朝关系一度陷入低谷,而中韩关系却得到了深入发展.与此同时,朝鲜核问题、朝鲜南北分裂及其引发的地区局势持续动荡,已经对中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必要进一步思考对朝鲜半岛战略价值的判定.而在这一战略价值判定的思考过程中,中国不但要顾及到与朝鲜之间的传统友好关系,同时也必须考虑到与韩国之间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相似文献   

10.
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的演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冷战时期,美苏经济关系演进呈现出波浪式发展的态势,其主要原因在于美苏经济力量对比的阶段性变化,冷战及经济冷战的最终结局,也是这种力量对比发生实质性变化的结果。美苏经济关系的演进体现了历史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