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我们认为,信息时代国家安全面临12大挑战、八大变化和全新特点;提出信息时代构建国家安全战略的五大原则和四大核心理念;并构建了我国在信息时代的新的国家安全观:在整体上确立以信息安全为基础,以经济安全为核心,以政治安全为前提,以军事安全为后盾,以合作安全为途径,以综合安全为标志的新的国家安全观.基于此,系统阐述了新的国家安全观的具体内容,提出了具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前瞻性的未来中国国家的十大安全战略.  相似文献   

2.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一个有机安全观,边境安全作为国家安全的屏障,必然成为总体国家安全观关注的重点,维护边境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在边境地区的细化与实践。要有效维护中国的边境安全,就必须探寻最佳路径。笔者在简要论述总体国家安全观与边境安全的基础上,提出总体国家安全观视角下维护中国边境安全的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化解影响边境安全的主要矛盾、全面发展边境地区、维护边境安全的力量多元化和逐步推进跨境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3.
国家安全问题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所不容忽视、必须面对的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深入分析总结国家安全问题的基础上形成总体国家安全观,这是一种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涵养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国家安全智慧,生成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国家安全思想。其核心要义在于从全局角度对人民安全、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国际安全,以及军事、文化、社会安全进行整体部署。新时代深入推进总体国家安全观有利于丰富深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构筑和平稳定的国家安全环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而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关于构建和维护中国特色国家安全的一系列具有缜密逻辑结构的根本看法和观点,实现了我们党在国家安全理论上的飞跃。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全面安全与系统安全相统一、国家安全与人民安全相统一、中国安全与世界安全相统一,实现各方面的安全统筹治理、共同巩固,是新形势下开展国家安全工作的科学指南。深学笃行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能够牢牢把握国家安全工作正确方向,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建设,更好地统筹安全和发展。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谋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大局,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变局,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之新局的理论遵循。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提出,标志着中国国家安全观日臻成熟和完善.总体国家安全观彰显了国家治理现代化新的理论品格,是全面深化改革思想在国家安全领域的深化和实践,极为鲜明地体现出四个方面的变革性特征:思想方法更加体现辩证思维;价值理念更加凸显以民为本;框架模式更加注重休戚与共;方法路径更加关切时代要求.总体国家安全观,作为实现国家安全的创新性理论,不仅关涉中国国家安全与民族振兴,对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也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国家经济安全出现了诸如经济安全的地位得到提升,影响因素增多,国际经济安全倍受重视等等新变化.对于在全球化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面临着国家经济自主权被削弱,旧有国际经济秩序依然存在以及自身的原有问题和困难面临更大挑战等等问题.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同样的考验,中国要在经济全球化中变被动为主动须要从观念上树立起科学的安全观;在国内继续坚持经济建设的中心地位,作好相应的制度安排与保障;在对外开放中进一步建立完善的经济安全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7.
安全观转型与中俄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战后 ,安全观发生了历史性的转型 ,正在由传统安全观向新型安全观过渡。当前的安全观可分为三类 :传统安全观、过渡型安全观和新型安全观 ,占主导地位的安全观是过渡型安全观。从这个研究视角出发 ,本文认为冷战后中国和俄罗斯之所以在安全领域进行了良好的合作 ,其根本原因是都能顺应时代的要求 ,奉行的都是过渡型安全观。  相似文献   

8.
本文详细分析了传统国家安全观的主要特性;传统国家安全观的军事色彩最为突出;强调以国家为主体的个体安全;国家安全的最重要目标是保障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等有形安全;国家安全防范的主要是外敌入侵,侧重于对外防御;国家安全通过武力来维护其安全;传统安全观的理论基础:胜者通吃。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际安全问题在国际关系研究中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大致说来,西方国际关系理论界形成了三种主要的安全观,即现实主义安全观、自由主义安全观和建构主义安全观。作为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总体国家安全观"涵盖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丰富思想内涵,既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吸取养分,又借鉴和吸收了西方安全观的合理成分,并摒弃了其中的不合理因素,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总体国家安全观"立意高远,为21世纪国际关系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具有时代的前瞻性和先进性。"总体国家安全观"具有西方主要国际安全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从而实现了对后者质的超越。只有把"总体国家安全观"内化于心并付诸实践,才可能实现整个国际社会持久的和平与安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列宁、斯大林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进程由毛泽东开启,经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成果构成了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理论的核心内容。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方面,对于维护中国的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发挥了突出的保障作用,同时留下了深刻的启示:第一,维护国家安全是丝毫不能放松的头等大事;第二,必须始终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绝对领导;第三,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观中国化永远在路上,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相似文献   

11.
在介绍全球卫生安全和国家卫生安全知识内涵的基础上,从历史与现实的角度论述了国家卫生安全的极端重要性,阐述了其固有的巨大价值,着重分析了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威胁和新情况,认为应该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角度加强国家卫生安全,并对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初的中国国家政治安全面临着严峻挑战.一方面,全球化对我国的政治发展具有"双刃剑"作用,另一方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政治发展与稳定等产生重要影响.我们必须及时制定和实施新的国家政治安全战略,从制度和机制建设上来保障国家政治安全,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合作,寻求维护我国国家安全利益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人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所造成的人与自然关系日益尖锐,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由此,生态安全问题也对国家的传统安全观提出了挑战,并成为国家新的安全观的重要方面,扩大了非传统安全观念的研究视域。本文主要通过对生态安全的含义、特征的论述,进一步指出我们在当今生态安全的挑战中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4.
谈到安全问题,现在论述最多的莫过于总体国家安全观中关于安全与发展的辩证关系,即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或,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长期以来我们讲和平与发展,现在讲总体国家安全观,突出安全与发展。和平从某种意义上就是安全,强调安全,显然是和平受到挑战面临威胁(“不安的和平”,阎学通,2020)。正如习近平主席今年7月28日同美国总统拜登通话时所指出的,当前,世界动荡和变革两种趋势持续演进,发展和安全两大赤字不断凸显。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国家安全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际上,都面临着传统和非传统两类安全隐患;同时,西方国家意识形态的渗透以及在这些思想影响下的恐暴活动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国家安全和人民安全;另外,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与宏观调控之间关系的调整所引起的人民内部矛盾凸显,这些问题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稳步发展产生了消极作用。面对如此复杂多变的国家安全形势,习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观点的提出,要求我们努力保障人民权力的顺利实现,统筹国内外两个大局,兼顾整体与部分,转换处理国家安全问题的思维方式。为此,我们应在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工作中做好国家安全观的认知教育,讲清这其中的道理;更新国家安全意识教育理念,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创新教育方式方法,增强国家安全意识教育实效性;加强高校国家安全意识教育教学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营造国家安全教育环境,落实国家安全教育实践。  相似文献   

16.
在"安全化"理论视角下,"能源"在当代世界已成为一个从多角度被高度安全化的范畴,可以同时作为"存在性威胁"和"指涉对象"进入安全化进程之中;能源是一个独特的、极为重要的议题,具有极大的安全化潜力。能源因素同时作用于国家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方面,"能源话语"(尤其是"能源安全话语")是一国"能源软实力"的重要衡量指标与建构元素。"能源安全话语"与"能源软实力""国家能源安全"之间存在复杂的互动关系。维护能源安全要求我们必须建设、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而国家形象的建设与维护需要依赖能源安全话语的持续建构作用。近年来中国能源话语中的"安全观"蕴含了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重视中国传统、中国实践、中国经验、中国理念与中国理论。中国能源话语应积极建构自身"积极、合作、负责任大国"的形象,完善能源话语体系,讲好中国能源故事。  相似文献   

17.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强有力地应对全人类面临的威胁生命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共同性问题,以利于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和清洁美丽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从最本真的意义上说,是人类为了确保生命和生态一体化安全所构成的命运共同体。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内,作为人类之命的生命安全与作为人类之运的生态安全始终处于整体性一体化状态,必须从系统复合整体性安全的思维出发,从人与自然关系和人与社会关系两大类关系着眼,将生命安全和生态安全紧密联姻,牢固地确立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理念。只有充分认识从传统安全观进入现代系统复合整体安全观的必然性,从单一的生命安全观和生态安全观发展到复合交织型的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观的时代紧迫性,牢固地确立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理念,正视在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内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面临的一系列重大困境,明确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野内确保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的主要路径,才能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强大力量在探索和遵循安全发展的客观规律基础上,有效地应对人类的各种风险和挑战,构筑起人类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的铜墙铁壁,促进人类在生命\|生态一体化安全的强有力保障下世世代代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文化与中国的新安全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安全观是中国对国际安全理论的重大贡献。要全面理解和准确把握这一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安全理论,必须从挖掘和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入手。新安全观的精神实质是天下为公思想,它的逻辑前提是相互尊重,它的价值追求是中国外交的最高理想———和谐世界。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出发,提出立体安全观的概念,阐明经济安全、周边安全和台湾问题是我国国家安全的侧重点,认为上海五国机制是中国的国家安全选择。  相似文献   

20.
论经济法在中国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法乃振兴经济之法.科学发展观对新兴的经济法既作出了肯定,又提供了指引.当前,中国经济法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但也遭遇到严峻的挑战.出路在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推进经济法的创新发展,并使之真正得到贯彻落实.创新包括:经济法理论和方法的创新;经济法基本制度的创新;经济法立法和实施的创新.这是一项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经济安全具有重要影响的事业,必须从理论上深化,在实践中发展.文章就此提出了若干对策性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