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火把节的记载与解释性传说,与民族的特殊文化心理等方面有着某种暗合之处.因此对其社会功能的演变和文化内涵的探析,显得尤为重要.处理传统与现实之间的文化嫁接,推进地方特色的区域性文化和谐发展,是节日文化在现代背景下得以长期存在的必然之路.  相似文献   

2.
作为民族旅游发展的领跑者,民族节庆旅游肩负着振兴民族文化和民族经济的历史使命,成为旅游人类学和民族学的研究热点。但目前此领域定量研究基本还是空白。通过彝族火把节游客期望和感知的分析,可看出现代民族节庆旅游中游客需求趋势。民族节庆旅游需要经历一次由文化表层展示型旅游向集文化、娱乐和参与于一体的综合型旅游转变。  相似文献   

3.
传统节日乃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内容之一,节日庆典活动高度凝练了地方乡土文化内涵,具有很强的文化性、参与性和娱乐性。以定期举办传统节日庆典为核心吸引力、营销和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的节事旅游,用特殊的旅游形式弘扬了民族文化,同时又可以给民族地区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要实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的双赢,需在政府主导和有序管理的基础上,特别鼓励本民族人民发挥自己的主体性,积极继承和弘扬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实现节日文化"官办"与"民办"的最优结合。  相似文献   

4.
彝族火把节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和中国十大民俗节庆之一,蕴含着彝族人民的农耕文化记忆和族群认同 标识,具有十分突出的传承保护价值和开发利用价值。然而受到“现代化”浪潮的冲进,凉山彝族火把节传承社区和文化空间 的存续状况令人堪忧。对凉山彝族火把节保护的现状进行梳理,对彝族火把节传承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新时期彝族火 把节整体性保护的路径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火把节是彝、纳西、拉祜、白等民族源于古代、传承至今的节日,有关火把节起源的传说、故事比较多。通过研究认为诺苏支系有关??(火把节)一词中?的意思是“神界索要斯惹阿比命金”,?的意思是“人间赔偿斯惹阿比命金”的传说能合理、通顺地解释火把节名词术语,能符合事实地诠释诺苏在点火把时的祈祷词,能符合人类逻辑,合乎自然现象地说明火把节的起源和本义问题。  相似文献   

6.
随着时代和社会环境的改变,凉山彝族火把节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不断提高,其参与主体、主要内容、节日仪式、文化内涵诸维度发生改变,节日文化空间逐步扩大,从彝族的传统文化习俗演变为各民族共享的文化符号和区域性节日,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媒介,同时被赋予新时代民族团结、文化认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中,彝族火把节是最具魅力的节日之一,享有“中国民族风情第一节”、“东方狂欢夜”的美誉。2006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相似文献   

8.
以彝族选美文化为研究对象,探究彝族选美的起源和类型,分析传统选美标准、选美形式和选美的社会功能,在外来选美文化和政府“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理念的影响下,选美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弱化而逐渐失去特色。火把节选美应尊重传统选美文化、借鉴现代选美方式,同时政府给予相应的扶持。  相似文献   

9.
《火把节之夜》是当代琵琶作品中代表西南民族音乐风情的精品之一.笔者以琵琶曲《火把节之夜》为个案,从创作背景、素材来源、结构与旋律发展手法、节奏节拍以及演奏技法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归纳,并通过对《彝族舞曲》《火把节之夜》两首代表作品的对比归纳、总结出运用彝族音乐素材的琵琶乐曲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0.
汉语文化的“高环境”特征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汉语文化高环境特征的具体表现 ,指出其文化根由 ,论述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从高环境向低环境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11.
相比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悠久移民文化而言,澳大利亚华裔文化属于世界“边缘文化”研究的范畴。从19世纪的华裔契约劳工登陆澳洲到20世纪全球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华人移民浪潮,澳洲华裔文化在中西文化的碰撞、调节并不断融合中历经兴衰沉浮,以独特的生存方式抒写着其民族渊源与历史记忆。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丰富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宝贵资源,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在分析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梳理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并针对当前传统节日文化在高校中存在的问题,如对传统节日的认知和宣传力度不够,高校缺乏一定的传统节日文化教育等,提出一些建议和对策。应该因势利导,开展更为精准的思想政治教育,以有效促进传统节日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日语中的“祭”(MATURI)为祭日、节日或喜庆的仪式之意。传统的祭是击退病魔和天灾人祸,祈祷平安及五谷丰登的神事,类似于中国传统的庙会。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结构的变化,祭的形式和内容日趋多样化。本文以日本关西三大城市京都、大阪、神户的代表性“祭”为主,分析和探讨了现代日本城市中形式多样的“祭”的意义。可以说,祭是现代日本城市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祭在被传承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被“再创新”,形成一种文化再生。  相似文献   

14.
15.
伴随着古老历史,雪宝顶下的民族沿袭至今,构成了夏尔洼文化圈。这一文化圈的多元性和独特性表现 在它的节日文化中,世代承袭,形成了它丰富多彩的民族风俗。  相似文献   

16.
凉山彝族火把节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章分析凉山彝族火把节的特点,指出凉山彝族火把节的文化内涵,总结凉山彝族火把节文化空间的保护现状并提出保护路径,认为应在整体性保护的框架下从空间上保护其荞麦生产系统、火把场与社区的关系,从时间上保护火把节活动的完整序列,从价值观上保护火把节的火崇拜和祖先崇拜。  相似文献   

17.
建设和谐文化对我国高等文化改革与发展具有战略意义.建设和谐文化,要提高高教文化自觉,重视加强文化建设,要研究、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要处理好多科文化关系,要建设与高教发展相适宜的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8.
主要是从社会历史文化及思想理论背景等视野解析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源起的原因,包括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马克思、恩格斯有关法律的思想变化过程,从而明晰马克思主义法律文化的源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它是人类法律文化的优秀成果,并且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文化的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表现形式。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背景下,加强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怀、加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大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弘扬传统节日文化,强化大学生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要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节日文化教育、在校园活动中深化传统节日文化教育、营造凸显传统节日文化的育人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