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建设效益深圳,关键是要增强产业竞争力。对提高深圳产业竞争力的研究,可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角度展开,以对深圳产业结构调整历程的实证分析为基础,研究产业技术创新与深圳产业结构升级相互作用的机理。通过详尽的数据分析得出,产业技术创新与深圳高科技产业、高科技产业集群协同发展,共同推进了深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深圳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解决资源缺乏问题的必由路径;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推动力,要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是依靠科技进步,围绕提高创新能力,推动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2.
经济新常态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经济结构升级转型,而产业结构的升级优化无疑是经济结构升级转型的核心内容.本文以芜湖为标本,解读经济新常态对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的意义分析产业发展的整体态势,产业升级优化中的具体问题,产业结构不甚理想的原因.分别从三次产业、产业内部及政府行为等视角,提出了促进芜湖产业优化升级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在增长进入中高速轨道的"新常态"下,加快转型升级、提升实体经济竞争力是经济政策要达到的首要目标。转型升级在实践政策中出现偏向,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这个概念范畴的内涵理解发生了偏误。当前全面深化改革应以"提高生产率"为政策标准和主线推进经济转型升级,而不是简单地增加研究开发投入,或单纯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或采取"腾笼换鸟"等手段调整产业结构。以"提高生产率"为导向的经济转型升级,既包含吸引要素流入高端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间资源配置的优化,也包括在制造业内部实现本地化升级、存量调整升级和现有产业的技术改造升级等。政府在转型升级中的有效作为,主要体现为能否为"提高生产率"提供更多的外部经济性,如加强政府投资补基础设施短板、以提高生产率为标准实施混合所有制经济改革、以市场化原则促进企业研发投资、着力构建公共创新平台和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  相似文献   

4.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需要,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也是当前加快农村小康建设的重点之一。武陵山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很强的特殊性,具有政策、区位和资源等优势,但在农村产业结构方面却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包括农村三次产业结构呈现低级结构状态,农村三次产业内部结构以及农村各产业部门的生产结构和组织结构不合理等。如何来推进武陵山区农村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对于实现该地区农村小康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武陵山区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及措施应立足于本区域,抓住产业结构整体调整与升级的机遇,充分考虑当地资源和环境条件,构建劳动技术密集型支柱农业产业体系。培植特色经济产业,壮大规模经济,加快农村第三产业发展。创新农村产业生产和组织结构,集中力量发展乡镇企业,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同时还要坚持市场调节为主政府调控为辅的原则,不断推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5.
以统筹区域产业布局、促进产业集聚和链条延伸为基本思路,武汉城市圈全方位、多举措推进圈内的产业整合与协作,提高城市圈的产业一体化水平。产业一体化的加快推进,促进了武汉城市圈经济增长加快、产业结构优化、社会投资和外资利用水平提高、企业生产盈利能力改善等。与此同时,也面临一系列深层次的问题,主要包括:城市圈内产业发展不均衡、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产业协作的关联度较低、产业低度发展倾向明显。为此,应从构建利益协调机制、形成错位发展的合理产业布局、打造优势互补的产业链、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等四个方面入手,进一步深化武汉城市圈的产业一体化水平。  相似文献   

6.
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战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理出发,借助就业与产出偏离的思路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产业偏离"现实困境。在厘清带来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基础上,提出构建层次丰富的直接融资体系、优化政策性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增强实体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产业政策等方面改革是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与高等教育发展相互影响,河南省产业结构优化促进了河南省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教育层次得到提升,但这与全国平均发展水平仍有差距。因此,河南省高等教育应以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升级为支点,优化学科专业结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及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  相似文献   

8.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问题是世界各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都经历过或正在经历的突出问题,而产业转型则是重中之重。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的调研发现,其产业转型发展中还存在着产业结构不优、民营经济实力不强等问题,这些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淮北的产业转型。因此,淮北市需要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技术创新升级,培育壮大民营经济,通过一系列举措来助推淮北市的产业转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旅游产业发展的逐步加快,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优化问题已经成为其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湖南旅游产业正处于产业转型与结构升级优化的关键时期,湖南省旅游产业结构存在矛盾和问题,湖南旅游产业必须转型和进行结构升级。湖南旅游产业应该推动以技术进步和制度、观念创新为核心的旅游产业重构战略。  相似文献   

10.
通过河南省与粤鲁苏浙四省经济综合竞争力的比较分析发现,河南省与四省还有不小的差距,这种差距主要表现在经济结构、"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和市场化)进程、自主创新能力、环境营造、对外开放和政府作用等方面。河南省应在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发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施科教兴豫、营造发展环境、深化财政金融改革、优化整合区域资源和实施政府工程等方面努力,形成运行高效的经济体系,实现从潜在的比较优势到现实的竞争优势的跃迁,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动力需求.文章在阐述产业结构升级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三大产业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做初步分析,然后选取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指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一套科学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框架,最后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视角对安徽省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东部地区产业优势明显,中部地区已成为产业转移优势承接地。承接东部沿海产业转移是广大中西部地区的重大发展机遇。立足我国经济梯度,运用TOPSIS评价模型和产业梯度系数,根据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在全国的位置、区域承接产业转移的时空格局及演化情况、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梯度系数可知,河南省近年来经济接近度位列中西部首位,但面临激烈竞争,应把有色、食品、纺织、轻工、建材、装备、汽车等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点行业,把电子信息行业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突破性行业,以实现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3.
构建由产业成长力和区域支撑力两个维度组成的区域主导产业选择矩阵,综合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产业成长力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利用最新数据对河南工业主导产业选择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现有主导产业主要集中于传统资源型产业,工业新型化程度不高,因此,促进工业转型升级、调整产业结构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任务艰巨。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一直是贵州经济的支柱产业,但从各方面分析表明,过分依赖资源密集型和高能耗型工业的发展,会造成我省工业产业结构失衡和工业产业结构低水平化,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工业产业结构高度化已成为我省经济工作必须面对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5.
"十一五"期间,河南省对外贸易规模不断扩大,但长期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扩大出口的格局没有改变,依靠低效大量消耗能源、资源出口产品的现象未得到有效控制,出口效益低下。这种粗放型的对外贸易增长方式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尤其是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趋紧,河南省能源原材料工业特别是高耗能工业比重偏大,资源环境约束将进一步加剧。要解决市场集中度偏高、贸易方式单一、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服务产业创汇能力低、外资投向结构不合理、缺乏区位优势、资源承载压力过大等制约河南省开放型经济发展的问题,就必须优化外贸发展结构,推动出口基地的建设,大力推进产业招商,加快改造和提升优势传统产业,发展服务贸易和循环经济,提升国际营销能力。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云南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正面临着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产业层次低下、技术创新不足之间的矛盾。为此,转变工业发展方式,推行低碳经济是云南未来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也是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文章在分析云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云南县域低碳经济发展应该是加大政策扶持,制定低碳经济区域政策,培育和布局具有比较优势的低碳产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改变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引进先进适用的低碳技术,推动技术进步,促进低碳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7.
榆林能源化工基地的开发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层次低等问题却依然存在,影响了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对此,应调整产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促进产业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挥产业竞争力,要根据地区实际情况,优先发展优势产业,调整改造传统农业产业,培育扶持服务、替代产业等途径来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基地的长期繁荣。  相似文献   

18.
文章根据产业结构变化和土地利用结构变化的内在联系,在综合分析改革开放以来江西省的产业结构、耕地面积及其利用方式等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产业发展演化的阶段性及其对耕地利用变化影响的规律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演化,可以将产业发展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在不同的产业发展阶段,耕地面积和利用方式均呈现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在以第一产业为主,第二、三产业发展缓慢的工业化预备阶段,耕地主要用于种植粮食作物,仅有少量的耕地用于种植经济作物,且耕地占用量少,转化速度缓慢;在以第一产业比值快速下降,第二、三产业比值稳步上升的工业化早期阶段,耕地的复种指数不断提高,利用强度不断加大,部分原来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逐步转化为种植收益更高的经济作物,致使用于种植粮食作物的耕地大幅减少,而用于种植经济作物的耕地增加迅速,且耕地面积占用和减少幅度明显加快;在第二产业比值迅速上升的由工业化早期向工业化中期转型的过渡阶段,虽然耕地总面积急剧减少,但用于种植蔬菜的耕地却仍然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浙江经济在快速发展取得辉煌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地荒、水荒、电荒和用工荒的困境,这是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带来的负面效果。要改变浙江经济发展的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最根本的是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本文从外商直接投资(FDI)可以促进当地产业结构升级、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原理出发,分析了浙江省FDI技术溢出的现状及获取技术溢出效应的难点,并就如何利用FDI推动浙江经济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与应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息息相关。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理应成为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软件。当前河南省翻译人才的培养水平远不能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要求,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一块绊脚石。具有"高层次、应用型、专业性"特点的新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才符合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而中原经济区的可持续发展也为我省应用型专业翻译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