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元前1000~500年期间,中国古代文明与希腊文明之间存在着本质的差异。首先是国家形成方式不同,基本的社会组织不同。希腊文明基本社会组织是城邦制;中国古代基本社会组织是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制。第二是文化内涵不同。希腊公民是作为自主的个体的人参与城邦各种活动,人是第一位的,法律在人之下,是人活动的产物;中国血缘制下的氏族成员是以一定的宗法上的身份出现,持有特定的称谓和名分,在人之上有血亲关系和“礼”,人的行为是由“礼”规范的。第三是生存状态不同。希腊城邦公民的经济生活是以海外贸易和殖民为主,而中国宗法制下的血缘氏族的经济活动则是以家庭为生产单位,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两个古代文明本质的差异对后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一一般说来,随着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氏族血缘组织也就逐渐地被地域性组织取代了。正因如此,恩格斯将“按地域来划分它的国民”作为国家确立的重要标志之一。但是,在中国上古时期,部族血缘组织进入阶级社会以后非但没有解体,反而长期延存,并构成了中国上古社会政治组织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所说的族,或曰家族,指人类在自身蕃衍中自然形成的互有血缘联系的亲属群体。随着人类不断蕃衍、分裂以及不同群体间的相互交往,这种血缘群体即族的组合方式也会有相应的改变。本文所说的礼,本指这种血缘群体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习俗,同时又通过祭祀自然神和祖先的种种习惯的活动,来制约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起着维系血缘群体,稳定社会的某种秩序的作用。因此,礼总是随族的组合方式的演进而损益。我国在国家形成之后,氏族和部落并未解体。氏族贵族正是依其氏族和部落组织构建国家统治机构。占统治的部落首领及其氏族(或曰…  相似文献   

4.
在相当发展的原始社会里,介于氏族和家族之间,还可能存在一种血缘亲族公社组织。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早就注意到了这种社会组织形态。如马克思在其关于民族学的笔记中就摘述了介于氏族(clan)和家族(family)之间的关于“组合家族”(joint family)的材料①。 恩格斯在论述古代德意志人的土地制度时指出:“至于他们的经济单位是氏族,还是家  相似文献   

5.
“黑暗时代”的雅典国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黑暗时代”的几个世纪中,雅典是贵族政制的国家,其政制是从迈锡尼时代延续下来的。由于雅典国家是从氏族中直接产生出来的国家,因此氏族组织长期存在,氏族与土地关系密切,氏族贵族垄断政治公职。这一时期,难民的流入加速了氏族制的崩溃,公民与氏族的斗争为其后德拉古立法、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奠定了基础。这个时代既不是氏族刚刚开始瓦解的时期,也不是国家、文明全毁灭之后的黑暗大倒退;它是从氏族直接产生的国家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阶段。  相似文献   

6.
人类社会在原始时期的早期社会组织、家族的起源、形态和发展等问题,中外学者历来看法不一,各持己见,至今尚未彻底解决。本文仅就海南岛黎族在文化遗存上的一些遗迹,说明黎族的父系氏族制是由母系氏族制发展而来,兼及黎族的母系氏族制向父系氏族制过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代人类学等学科的发展 ,摩尔根在19世纪末期提出的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和国家等理论无不呈现出极大的历史局限性。它们体现在 :1、氏族并非产生于“血缘家庭” ;2、部落并非是个严格的血缘组织 ;3、部落联盟并没有普遍意义 ;4、希腊并非早期国家的典型。澄清摩尔根理论的错误影响 ,使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建立在更加科学的基础上 ,是我们急需完成的任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认为 ,羌族宗法文化的存续与中原王朝宗法文化的渗透和传播有关 ,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相结合的宗法统治 ,在古代羌族阶级社会亦有所表现。  相似文献   

9.
儒家道统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宗法和孝悌是儒家道统的两个重要命题。自周朝以来的封建社会,统治者皆 利用由上古原始血缘氏族制演化而来的宗法家族制度统治臣民,随着社会的发展,宗法家族制度在唐宋时又演化为家族家长制。  相似文献   

10.
甲骨文及金文中有象形字作:释「旒」以上金文两字,吴大澂以为「古穗字,象禾穗下垂形」(「说文古籀補」卷七,第41页)罗振玉未加解释,收甲骨诸字于待问编。郭沫若先生以为以六字「与黄字相较,其必为古佩玉之图形无疑,即「黃」之初字也。」(金文丛考170页)今按:以上六字应释作「旒」,说文「瑬」字云:「(?)玉也,冕饰。」古者冕延前后有缫旒,周礼弁师云:王之五冕:……五采缫上有二就……诸侯之缫斿九就。  相似文献   

11.
黎族文身有着深刻的伦理原因,是古代黎族母系氏族为抑止血缘婚所刻下的氏族标志,是乱伦禁忌在黎族氏族社会留下的印记。它深藏的伦理考虑和设计已被模糊在宗教、审美乃至现实解说的时间烟尘中,它原本所表达的氏族含义远不似人们认定的那样表面、浅泛。其意义和价值在于:在数千年没有同一语言、没有文字的环境中,统一了黎族的伦理秩序,保证了这个民族的生息延续。  相似文献   

12.
早期聚落时期,聚落中的血缘组合大致可以分为聚落族氏与室家二级,血缘组合模式为母系血缘组织。母系血缘组织中,可能有母权存在,也可能是男性执掌其中权力。随着聚落内部组织形态逐渐复杂化,形成了聚落族氏、家族与家户的分层关系,家族成为实体性血缘组织。与之同时,父系家庭与父系家族从中脱胎而出,聚落内的父系血缘组织逐步取代了此前的母系血缘组织。男权在家族成长与发展中的膨胀,是父系血缘组织成长过程中显而易见的动力所在。在上述历史进程中,聚落中的血缘组织不但没有减弱,反而处在不断强化与发展中,并最终形成了跨越聚落的更大范围的血缘组合,从而为正在形成中的文明基因打上了明确标识,对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临川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史上的一支有独特光辉的鲜花。 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民族群体的形成时代,是随着氏族部落血缘关系的解体和人们地缘关系的建立而逐步产生的,即形成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发展过渡阶段。国家的产生可以作为它形成的标志。但在此之前,在血缘的氏族部落之上,已经存在了具有某种程度的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和共同文化的群体。这种群体,也是区域文  相似文献   

14.
凉山彝族的祖先崇拜、祖先崇拜仪式、及此两者在社会中的影响,解放前和解放后一直为民族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就彝族祖先崇拜中所表现的祭仪的隆重以及祭祀者在整个活动中所表现的宗教热忱而言,在彝族现存宗教祭仪中是首屈一指的。因为凉山彝族是一个以氏族血缘组织为基础的社会,要延续家支(氏族)世系,所以发展出祖先崇拜的信仰。在祖先崇拜的社会里,每一个人在家支世系里的地位都不会因死亡而失去,死去的人都借着祖先崇拜而继续在自己的家支群体中发生作用。  相似文献   

15.
我国近代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不僅是一个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家和爱国者,而且是一个著名的思想家和学者,他对政治、經济、哲学、軍事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研究和贡献,并給我們留下了許多宝貴的著作遺產,值得我們很好的总結和学習。毛泽东同志早就指出:「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們应当給以总結,承繼这一份珍貴的遺產。这对于指導当前的伟大运动,是有重要帮助的。」(1)这里只想就孙中山的社会经济思想作一个簡略的评介,希望得到讀者的批評和指正。关于孙中山的社会經济思想,具体的表現在他的代表著作——「三民主义」(主要是民生主义部分)、「建国方略」、「建国大綱」以及許多宣言和講演里面。从这些著  相似文献   

16.
本文題目所指的「教學」係包括教与學而言。所用「語言」一詞在一般情况下係指以北京話為基礎的現代漢語;(現在政府雖然還沒有明令以何種方言作為現代漢語標準語的基礎,但從事實上看,現代漢語的標準語是以北京話為基礎的。)所謂「語言規律」,則係指語言的内部規律,包括語音系統、詞彙以及語法構造的内部规律。「内部规律」一语是斯大林同志用过的話,因為語言雖然「随着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随着社會的發展而發展」(《馬克思主義與語言學問题》中譯本頁20),但是,作為一種有「宨T特點」(斯大林語)的社会现象來看,語言自然有其不受其他社會现象支配的内部規律存在。斯大林同志在《論語言学底幾個問題》文中緊接着阐明語言的特點之后,就指出正因為語言有它的宨T特點,所以才是独立科學——語言学——底研究對象(前揭書頁35)。而語言發展的  相似文献   

17.
血缘认同在民族认同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共同世系的追溯,对同源共祖的认同,一直都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标志,而其典型表达方式就是关于始祖的神话传说。但是,古代民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至少在两个方面根本不同于部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首先,在以血缘关系为唯一基础的氏族或部族意识中,血缘认同具有唯一的、决定性的意义;而在以地缘关系为主要基础的民族意识中,血缘认同较之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则居于次要地位。其次,民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大多是对真实血缘关系的观念反映,而民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则主要是象征性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共同世系不过是各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关系与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相似文献   

18.
一,人类最早的社会组织是原始群吗? 关于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马克思主义早已有科学论述.在人类历史上,有五种社会形态,最早的人类社会就是原始公社.马克思在他的手稿《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中,曾指出,“过着群团的生活实行杂乱性交,没有家庭的‘群',不属于人类社会”.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英文版注中,认为最早人类社会是“原始公社”.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光辉著作中,论述了人类最早的原始社会,只是包括血缘家族和氏族两个阶段,并没有“原始群”这个社会阶段.列宁在《论国家》中,指出一切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次序,最早是原始社会,其中谈到了氏族,并没有说有“群”这个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9.
血缘认同在民族认同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共同世系的追溯,对同源共祖的认同,一直都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标志,而其典型表达方式就是关于始祖的神话传说.但是,古代民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至少在两个方面根本不同于部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首先,在以血缘关系为唯一基础的氏族或部族意识中,血缘认同具有唯一的、决定性的意义;而在以地缘关系为主要基础的民族意识中,血缘认同较之于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则居于次要地位.其次,民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大多是对真实血缘关系的观念反映,而民族意识中的血缘认同则主要是象征性的.在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民族的历史与文化,共同世系不过是各民族共生共存的历史关系与共同创造的历史文化的象征性符号.  相似文献   

20.
在云南省滇西北高原的金沙江和雅砻江之间,有一座南北走向的纳喇山脉,海拔在2700米以上,层峦叠幛的群山之中,有一块芳草如茵的高原小盆地,这就是名闻遐迩的泸沽湖。现实中的“女儿国”——摩梭人,就在此生息居住。近几年来,许多猎奇者不顾交通僻远,千里迢迢来此“探索”摩梭人的“母系”社会和“群婿”制度,然后又将所谓的“见闻”公开发表于报刊。这不仅是对民族学研究的不负责,也是对摩梭人感情的极大伤害。 笔者认为:宁蒗永宁纳西族支系摩梭人的所谓“母系氏族”,只不过是母系血缘组织不断分裂的遗迹,绝非是什么“群婚制”!同时,今天的摩梭人正在向一夫一妻制迅速过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