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纪念马克思写作《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150周年徐崇温自从恩格斯在1888年公开发表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指出这是“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一个文件”[1]以来,人们公认马克思在这里实现了哲学领域中的革命变革,表述了...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的哲学教科书都把历史唯物主义定义为:关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仅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性或合规律性的角度去看,没有全面理解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无法合理的揭示与解释作为社会历史主体的人的创造历史的历史主动性的根据,因而没有真正把握马克思历史观的本质。马克思在1845年春天写的《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的主题思想就是实践观点。在提纲中,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全面理解这句话即可知道,社会历史规律和人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理论的一个转折点,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阿尔都塞认为马克思思想中有一个断裂,这个断裂的临界点就是《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短短十一条充分体现了马克思思想的一个飞跃,其中第八条关于实践的描述在提纲中占有重要的理论地位。  相似文献   

4.
150多年前,马克思为了批判费尔巴哈的错误,在布鲁塞尔拟定了论述自己的科学世界观的写作提纲。这是一份供进一步研究用的笔记,没有打算付印的意图,所以原题为《关于费尔巴哈》。1888年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的序言中称这个文件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并作为该书的附录首次发表。  相似文献   

5.
从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强调人的主体性和实践概念出发,尝试性地提出了“文化来源于实践,是指内涵在实践相关事物中的相对稳定的精神内容”这一定义;同时分析了马克思对全球化的理解,提出汇通融合是当今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6.
1888年,恩格斯出版了哲学著作《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以下简称《终结》),并把马克思写于1845年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改名为《马克思论费尔巴哈》(以下简称《论》)附于书后。本文认为,在《终结》和《提纲》的哲学思想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差异:一是哲学研究应当从实践出发,还是从自然界出发;二是实践概念应该首要地被理解为本体论概念,还是认识论概念;三是马克思哲学究竟把“现实的人”作为核心问题,还是把“纯粹思想”作为核心问题。本文强调,在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中,不应该回避这些差异,而应该认真地对待它们。  相似文献   

7.
刘杰 《理论界》2023,(8):15-22
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学史上的核心问题之一。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认识是一个逻辑演进的过程,先后经历了萌生、形成和完善三个时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人本前提、内涵、路径三个维度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全面超越,即“现实的人”取代“自然人”、“社会关系的总和”取代“类”本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取代“宗教异化”,并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科学内涵,即人的本质在于现实性、社会性和历史性。新时代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对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1845年春天,马克思在客居地布鲁塞尔写下了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在《提纲》里,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进行了严厉的批判,这同从前对费尔巴哈的热烈赞扬和高度评价是一个鲜明的对比,表明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如  相似文献   

9.
“回到马克思”是人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牛乃喜人的本质问题一直是哲人和思想家们关注的理论热点。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论述也很多,从总体上看,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人的类本质的论述及《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与费尔巴哈正式分道扬镳,并以“立脚点”的不同申明了新唯物主义的独特之处.由于马克思对新唯物主义立脚点阐述的思辨性,后人对其观点的释读呈现出诸多歧见.对《提纲》第10条加以考辨,表明“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应该是指社会现实生活,并且应在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张力中加以把握,这确乎是一个在历史实践中移动的“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从工人异化劳动的现实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实践活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认为人的本质就在于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正是基于对人的本质认识的发展,才使马克思实现了哲学思想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从列宁、邓小平和马克思本人的论述来看,马克思的哲学是辩证唯物主义或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的新世界观是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马克思通过两次批判,将黑格尔的唯心主义的神秘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改造为辩证唯物主义。在改造旧唯物主义的过程中马克思创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和唯物史观,所以辩证唯物主义包含历史唯物主义和实践唯物主义。马克思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充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对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离开辩证唯物主义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的实质,必然产生混乱。  相似文献   

13.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批判了费尔巴哈关于人的本质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说: “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但是,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费尔巴哈不是对这种现实的本质进行批判,所以他不得不: (1)撇开历史的进程,孤立地观察宗教感情,并假定出一种抽象的——孤立的——人类个体; (2)所以,他只能把人的本质理解为‘类’,理解为一种内在的、无声的、把许多个人纯碎自然地联系起来的共同性。” 人们据此把费尔巴哈的观点叫做抽象人性论,把“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看作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经典性定义。 但是,在早些时候,马克思曾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说:“有意识的生命活动直接把人跟动物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正是仅仅由于这个缘故,人是类的存在物。”本质决定类,这里实际上谈的是人的本质,就是说,人的本质是劳动。差不多在写《提纲》的同时或稍后,马克思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重申了这一观点:“一当人们自己开始生产他们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他们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马  相似文献   

14.
一马克思唯物史观建立过程中的一个显著特色,是深入地探讨和论证了人的本质。人的本质的揭示,是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基本前提。然而,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表述,在同时写作的《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和《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以下简称《摘要》)中,却有两个不尽相同的定义。在《手稿》中得出的人的本质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的结论的同一时期,马克思在《摘要》中却又说:“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不但如此,在以后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  相似文献   

15.
从对马克思哲学本文的“解喻式”阅读看实践唯物主义的全新特质刘怀玉一、走出隐喻的误区,重建马克思哲学本文的“阅读-解释方法论”终于“发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哲学的真正诞生地,进而终于“发现”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从对费尔巴哈的清算出发,批判地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蕴含了他几乎全部思想的萌芽。作为重要的理论文献,《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钥匙,这内在的也要求我们对马克思的理想来源和主要理论问题进行梳理,尤其是理解康德、黑格尔哲学中的理论问题,这些共同构成了我们理解马克思思想理论的重要理论基底。  相似文献   

17.
论新旧唯物主义与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邓建宏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马克思通过对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批判,建立了自己的新唯物主义。他对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称为“直观的唯物主义,即不是把感性理解为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①...  相似文献   

18.
论唯物主义与理想主义的内在统一──马克思、费尔巴哈和当代实践侯惠勤费尔巴哈的困惑并不多余人们都熟知马克思在其著名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作的著名批判:“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  相似文献   

19.
在被称为包含着新世界观天才萌芽的《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基于实践的思维方式,从“革命的实践”出发对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论述。试从马克思的“革命的实践”出发,在对近代法国唯物主义自然环境决定论和社会环境决定论进行批判与考察的基础上,来认识马克思是如何从“革命的实践”出发,对近代法国唯物主义关于人和环境关系问题的批判。进而,一方面,揭示了马克思提出的“革命的实践”对人与环境关系论述的理论渊源;另一方面,克服了以往人们从经验常识的层面对马克思关于人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庸俗化理解的缺陷,从而揭示了马克思所实现的从“革命的实践”出发,进行解释“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的真正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中第一次把自己的哲学规定为“新唯物主义”。这个“新唯物主义”新在什么地方?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认识论上;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实践唯物主义上;有的论者认为是新在历史唯物主义上;有的论者还认为是新在对对象的理解方式上。这些见解,各有道理,但并没有从总体上、从《提纲》各条的联系上去把握“新”的实质所在。我认为,“新”的实质,就在于通过批判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和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旧唯物主义的错误,确立了新唯物主义哲学以实践性为基础的能动性和创造性相统一的主体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