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亨利·大卫·梭罗是生态主义文学的先驱.在自然生态方面,梭罗批判了西方文明中人与自然对立的宇宙观,提出人类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自然生态思想;在社会生态方面,梭罗批判了文明的发展导致物欲膨胀而心灵荒芜,提倡节制物欲、理性生活,提出文明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生态思想;在精神生态方面,梭罗强调入必须拥有自己独立的精神世界及不断地完善自我,努力追求真理的重要性,并指出回归自然是人类走出精神困境,重建诗意栖居地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2.
亨利·大卫·梭罗是19世纪美国超验主义文学家和自然保护主义思想家,在其经典之作《瓦尔登湖》中,梭罗生动记录了在瓦尔登湖畔长达两年多的独居、耕读和思考。在这部内容博大精深的文学名篇中,梭罗提出了物质简单、精神富足的生态哲学思想,作品所描绘的瓦尔登湖的神话旨在对以火车和铁路为代表的工业文明进行生态反思和批判,并以哲学走向荒野为契机倡导诗意栖居、回归精神家园的生态理想。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和环保运动迅速兴起,美国掀起了研究梭罗自然思想的热潮,从而激活了“绿色梭罗”的形象,使之成为了美国最优秀、最有影响的作家和环境主义先驱。100多年前选择在美国独立日这天走进瓦尔登湖的梭罗,倡导人们到自然中建立与自然的直接对话,去寻找它那神秘的狂喜和崇高的启示。文章基于生态批评话语,在解读梭罗留给世人的这部“绿色圣经”——《瓦尔登湖》的同时,通过对他的自然生态观视域下的社会生态和精神生态的考量,希图指引人们寻回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家园。  相似文献   

4.
从生态视角对梭罗的《缅因森林》进行文本分析,阐述文中的生态思想,并分析其带给人们的生态启示。梭罗在《缅因森林》中深化了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然与文明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强调原始森林的价值,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出梭罗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始批判及其朴素的自然中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视角对梭罗的《缅因森林》进行文本分析,阐述文中的生态思想,并分析其带给人们的生态启示.梭罗在《缅因森林》中深化了对自然的认识以及对自然与文明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强调原始森林的价值,提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体现出梭罗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原始批判及其朴素的自然中心主义观点.  相似文献   

6.
本文旨在从生态文学的角度,通过介绍梭罗及其作品《瓦尔登湖》,分析其对人们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影响,来展现梭罗的思想魅力和他在美国及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同时,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梭罗思想的剖析,让读者体会梭罗在《瓦尔登湖》中带给人们的真正启示———我们的生活应过得更加简单、更加快乐、更有意义。  相似文献   

7.
19世纪的美国著名作家梭罗以其《瓦尔登湖》开创了生态文学的先河,其中蕴含妁生态思想给后世提供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带给现代人极大的启迪.虽然梭罗与中国的儒道先哲生活在不同的时空,但是他们的思想却惊人的相似,其生态思想与中国“天人合一”的观念十分契合,而且对此发现的深入挖掘将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8.
精神的家园——解析《瓦尔登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瓦尔登湖》被认为是梭罗的精神独立宣言,梭罗在其中探讨了人究竟应该如何生活以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问题。文章认为他在《瓦尔登湖》所传达的超验主义思想与东方的佛教禅宗有诸多相似之处,两者都认为人内在地具有精神完善的源泉,自然是宇宙精神的体现以及人的直觉在精神完善中具有重要作用。梭罗以其审美化的人生实践对艺术化的人生进行了深入的诠释。  相似文献   

9.
梭罗是美国超验主义思想家和文学艺术家。本文通过对其《瓦尔登湖》等作品的分析来探讨梭罗的生态思想及环境意识。  相似文献   

10.
《瓦尔登湖》修辞特色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梭罗以他对自然的沉思为主题,在他的作品《瓦尔登湖》中融入对自然的热爱,对自然的和谐关系的向往,以及对那个时代物质主义的批判,使得该书极具生态意义。作品在语言风格上也独具特色,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增添了文字的优美和思想的深度,其中梭罗用大量的譬喻来描述湖畔的自然风光,运用拟人手法来传递自然思想,运用似非而是的隽语来揭露社会流俗,更有意味深长的双关,发人深思。无论在思想价值还是文学价值上,《瓦尔登湖》都是一部值得细细品读的佳作。  相似文献   

11.
亨利·大卫·梭罗(1817-1862)美国著名超验主义作家、自然主义者、环境主义运动的倡导者。《瓦尔登湖》作为生态文学的经典凝结了梭罗一生的人生哲学和生态智慧,体现了他丰富的生态思想,流露出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从生态学视角出发,分别从浪漫的生态观、超验的生态观和整体和谐的生态观三方面进行分析,我们从中能体会到作者超前的生态人文精神和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2.
梭罗的《瓦尔登湖》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歌颂自然的名作,诞生于作者本人在自己家乡长达三年的特立独行的绿色生活实践。《瓦尔登湖》不仅是一曲崇尚简朴、绿色生活的自然之歌,同时也是一幅渲染自然之美的壮丽画卷,蕴含着朴实的生态美学观。而在当今时代,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给我们的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同时也逐渐腐蚀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扭曲了我们对自然和自然美的认知。美学理念和思想虽然并不像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那样对社会有着直接作用,但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行为,生态美学观对整个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的意义。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去重新审视《瓦尔登湖》中的生态思想,尤其是其中的生态美学观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 从广义来看,生态是一个包括自然生态、社会生态、文化生态、精神生态等四个子系统的巨大系统.从狭义来看,生态是指人所处的环境状态,而环境主要是指人生活必须依赖的自然环境,即自然生态.大多数学者认为,德国生物学家海廓尔提出了生态学的概念.他把生态学定义为研究有机体及其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也有人认为,生态学是美国作家梭罗1858年提出的.梭罗在其名著<瓦尔登湖>中披露,他曾经只身一人,在瓦尔登湖湖畔居住两年,亲身体验心灵与大自然的高度和谐.  相似文献   

14.
河北作家梅里的长篇小说《河戒》包含着丰富的生态思想.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进行文本细读,可以发现小说中的生态思想体现为三个方面:其一是人对自然的敬畏与崇拜;其二是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推崇与赞美;其三表达出当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的忧患意识.小说中的欢乐与痛苦均围绕着青龙河的变迁展开,以青龙河的变迁隐喻社会与文化的变迁,具有一定的批判现实色彩.  相似文献   

15.
鲁滨逊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在自然生态方面,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的二元对立上,这又集中体现在鲁滨逊对荒岛的征服态度及对自然界中动物的肆杀上;在社会生态方面,鲁滨逊依靠文明与技术歧视其他文化与人种,宣扬奴隶制与买卖黑奴,并使女性沦为沉默的“他者”;在精神生态方面,鲁滨逊欲望膨胀,将积聚财产视为终生的追求。  相似文献   

16.
亨利·大卫·梭罗作为美国最有影响力的自然文学作家之一,他满怀对大自然的尊重和呵护之心,在瓦尔登湖畔独立劳动、生活了26个月时间,留下了世界生态学研究历史中的重要著作《瓦尔登湖》,其中闪现的独特的生态审美意识,包容友爱的生态道德,崇简抑奢的生态消费观,对于启迪当代人的生态良知、培养生态责任意识以及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社会均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瓦尔登湖》的简单生活观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倡导简约的生活原则;反对奢侈消费主义和追求至上的精神生活。简单生活观是梭罗最重要的思想,研究这一思想对当今建设节约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生态文学是20世纪后期在西方兴起的文学思潮之一.这种针对工业文明和科技发展的文学思潮,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美国的生态文学从梭罗时代开始,就一直以其数量众多影响广泛而处于整个欧美生态文学的领先地位.弗罗斯特对梭罗崇拜有加,称梭罗的<瓦尔登湖>为"圣书"(sacred book).他继承并发展了梭罗的生态观,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有深刻独到的认识.他对现代工业文明进行了犀利的批判,对人类的诗意生存寄托了无限希望.挖掘梳理弗罗斯特思想和创作中的生态智慧,不仅有助于理解弗罗斯特其人其文,而且有助于认识和思考人类面临的生态问题,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早期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作家亨利.大卫.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名作《瓦尔登湖》体现了其对中国儒家作品思想的接受。梭罗在日记和作品中不仅表达了对儒家作品思想的亲近,更摘录其中的语段用以佐证自己的思考。我们从考察梭罗对中国《四书》的认识入手,分析他喜爱和接受中国儒家作品的动机和途径,探讨他对《四书》的择取和运用,明朗梭罗在中国儒家思想中寻求精神契合的历程。  相似文献   

20.
《淮南子》的精神生态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精神生态与自然生态的和谐;二是精神生态与社会生态的和谐;三是精神生态主体(主要是人)的自我和谐。《淮南子》所蕴含的精神生态智慧给现代人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的关系提供了深刻、丰富且适用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