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存真斋古诗文鉴赏》是杨军教授所撰鉴赏文章的结集,2010年5月由中国国际文化艺术出版社印行。作者说:他2009年9月由教学岗位退休后,随即进苏州市老年大学学书法,他是用此书与心爱的古诗文鉴赏道“再见”的。并说:比起那些学术性论文来,眼前这些小文章耗去的心血更多些;作为执教生涯的印迹,保存了在特定年份情感活动的信息,因此乐意将其作为纪念品赠送给有生以来所结识的朋友,包括其各个时期的同学、同事,听过其讲义的学生,以及天南海北的亲朋好友。草绿色的封面,给读者以春风扑面的和煦感。  相似文献   

2.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能在中小学阶段让学生积累足够多的古诗文,则不仅能启迪人的心智,且能享用一辈子。然而,由于学生的年龄关系,单调、乏味的背诵不仅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对大量文化资源来说也是一种浪费。因此,要让学生在优美的情境和环境中体会和鉴赏古诗文,陶冶情操,培养情趣  相似文献   

3.
刘勰的《文心雕龙·知音》重点讨论的是如何正确鉴赏文学作品的问题。然而他对于文学鉴赏问题的论述,客观上也反映了他对文学创作的认识与要求:文学作品俨然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创作必须蕴含创作主体的性情和心灵,作品在外部风貌上要达到"文"与"质"的统一,同时在作品内容上也要体现出"文"与"情"的统一和"文"与"心"的统一。  相似文献   

4.
从明代后期开始,文人参与通俗小说创作,将其所熟悉的文章理念和写法融进小说,使通俗小说尤其是文人小说在理论建构、创作方法和鉴赏方式上都呈现浓厚的文章色彩,通俗小说出现文章化的发展态势。文章化促进了清代前中期"文章体"小说的形成,具体而言,小说理论建构的文章化奠定了"文章体"小说的理论基础,小说创作方法的文章化塑造了"文章体"小说的样式,小说鉴赏方式的文章化促进了"文章体"小说的传播。"文章体"小说的形成是明末清初通俗小说文章化的必然结果,代表了雅化小说的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外美术鉴赏"课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文章结合新时期的教学特点,提出美术鉴赏教学应努力做到课内与课外的良好沟通,合理运用媒体组合式教学手段以及加强课堂讲授与讨论的互补等方法,提高美术鉴赏教学的质量.  相似文献   

6.
谈到毛泽东诗词,广大读者心目中最权威的版本还是以下三种:一是毛泽东生前亲自编定、1963年12月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二是毛泽东逝世后,人民文学出版社为纪念毛泽东逝世10周年于1986年9月出版、由邓小平题写书名的《毛泽东诗词选》;三是为纪念毛泽东逝世20周年,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1996年9月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2003年12月,为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中央文献出版社又出版了一本吴正裕先生主编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以下简称《全编鉴赏》),这是一种原作和鉴赏相结合的版本,以鉴赏为主要内容,每…  相似文献   

7.
赵翼是清代乾嘉时期著名的诗人、诗论家,时代与经历造就了他特殊的诗学思想与诗歌创作。他的诗学理论以反对"荣古虐今"与强调"独抒性灵"为基础,将争新独创放到了核心位置。文章在探讨赵翼"反对荣古虐今"的鉴赏论基础与"强调抒写性灵"的方法论基础之上,挖掘其诗学中讲求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创新的独创内涵;考察了赵翼诗作中争新独创理论的具体呈现,即用典工巧而又立足现实、抒写性灵且常存隐意、思想形式双双出新。  相似文献   

8.
正2013年9月,一个喜讯传来:我校教师的"‘合·和’生活方式"荣获南通市教育工会命名的"教工文化品牌"称号。2013年10月,又一个喜讯传来:我校学生表演的科技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这是今年我校学生合唱社团荣获南通市合唱一等奖、古诗文学习社团活动荣获南通市经典诵读一等奖、心理辅导中心荣获南通市小学唯一的四星级心理健康辅导中心称号后的两大喜讯。  相似文献   

9.
<正> 刘勰《文心雕龙·知音》篇的开头即喟然慨叹:“知音其难哉!音实难知,知实难逢,逢其知音,千古其一乎?”——这意思是说:要正确无误地鉴赏一部或一篇文学作品是多么困难呵!鉴赏既难于深入微奥,契合作者的殷殷苦心,真正能正确鉴赏的行家也就自然难得碰到;要碰上能正确鉴赏的行家,一千年大概只有个把吧?刘勰是从音乐史上的一则著名典故立论来阐明他的鉴赏见解的.他的看法当然有些夸张.钟子期固然是俞伯牙鼓琴“志在高山流水”的最高明的鉴赏者、知情人,但钟子期一亡,俞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知音的想法和作法却未免过于偏狭,而由此推导知音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文学鉴赏成为热门.自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八三年出版了由萧涤非、程千帆等编写的《唐诗鉴赏辞典》走俏后,不少出版社蜂涌而起,争相出版各种文学鉴赏辞典.然而,许多辞典出版后,与编者、出版者的愿望相违,得不到读者的青睐.究其原因,除了书价上涨之外,与不少辞典的选题或是怪偏、或是重复,选目太滥、水平太低有重要的关系. 毋庸置疑,在这股"鉴赏辞书出版热"中仍不乏有上乘之作,其中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出版的《历代名篇赏析集成》(以下称《集成》)就是一部佼佼者。《集成》由著名唐诗专家袁行霈教授挂  相似文献   

11.
王蒙的《红楼梦》评论呈现出个性鲜明的特征:鉴赏与批评并举,体悟与活说贯通;生活经验与审美体验融为一体,思想观念与笔调文情汪洋恣肆。他敢于立说,自成一家之言。他的《红楼梦》研究能够根据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理予以"概念化"表述,并在体悟、阐释、批评的基础上建构自己红学研究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高考中诗词鉴赏答题,首先需要了解诗词的一些基本特点,掌握"意境"、"意象"两个概念;答题方法有:疏通词句、理解诗意;"入境悟情"、"由象达意";理解关键词句;运用比较法、排除法选出答案。  相似文献   

13.
孟子诗歌鉴赏述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孟子是战国中期一个诗歌鉴赏的实践者和诗歌鉴赏理论的提出者。他的诗歌鉴赏是通过引诗和问答两种途径来完成的,具有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己见和他说相结合、诗义和实际相结合三方面的特点。孟孚的诗歌鉴赏为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逐步发展和成熟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中华古诗文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深受广大中小学生的喜爱。同学们平时阅读、积累了不少的古诗文。如果巧妙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去,一定会使你的文章靓丽起来。一、巧用古诗文开篇,引人入胜。文章开头巧用古诗文来切入主题,点明主题,说明事理,往往能激起读者的兴趣,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具有引人入胜的作用。如有位同学写《寒山古寺》,开头是这样的“‘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首动人的唐诗,使我对寒山寺十分向往。”如此开篇,往往能吸引读者,激发兴趣。二、巧用古诗文绘景,锦上添花。古诗文中写景的…  相似文献   

15.
顾随《倦驼庵稼轩词说》是一部很重要的研究稼轩词的论著。这是作者自己词作创作经验和宋词鉴赏方法的结晶。作者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是重点分析了《稼轩词》主旨美:"诚"和"高致"。这个"诚"就是辛弃疾发自内心的爱国热情和生命热望;"高致"则是作者心胸精神的自然流露。二是分析稼轩词艺术美:灵动妙悟,注重词汇、句式和词义之间的圆融和谐。三是他为读者欣赏阅读稼轩词指出方法:尚友词人,了解词人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16.
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张玉霞副教授潜心五年撰写的《从镜之像到灯之影:中国代际导演文学改编史论》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这是作者继《电影艺术三论》《电影艺术鉴赏》之后的又一部电影学术性论著。该书是作者主持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影视艺术与文学比较研究"的结题成果,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周星教授作序。全书共三十余万字,其中既有宏阔的史论探讨,又有  相似文献   

17.
文章批评即编辑学之学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分析了编辑学发展的历史、近年来诸多编辑学研究成果和编辑工作的基本特点 ,认为编辑的工作主要是鉴赏、选择、修正等。论述了编辑的鉴赏、选择、修正等工作的本质是文章批评。提出了建立编辑学学科的基本理论 ,即文章批评是编辑学之学。进一步揭示了编辑批评的基本内容 :(1)文章批评的内容。 (2 )文章批评与写作理论的关系。 (3)面向作者 ,实现文章批评的方法。 (4 )广泛开拓知识面 ,提高编辑批评能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1.本刊欢迎具有原创性的学术论文;本刊原则上不发表各类工作研究;不发表综述类、鉴赏类、书评类文章。2.本刊已经推出的常设专栏有"启示与理性"(主特人:张志扬)、"南海问题研究"、"中国改革发展研芜’,欢迎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艺术审美学说中"隔"与"不隔"的观点,对中国传统音乐鉴赏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语语皆在目前的"不隔",实则需要我们对音乐作品的文化生态语境进行具体解析。就我国经典民乐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的文化生态语境而言,无论是创作者的人生经历还是作品蕴含的精神内核,都是我们在进行传统音乐审美鉴赏时由"隔"到"不隔"所必须阐释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正每当听到某人学古论今地讲话,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每当看到某人的文章大量引经据典,就会有人说:"这个人很有学问。"有人会背很多古诗文,于是有人说:"这个人有学问。"有人能记住不少字典上的解释,于是有人说:"这人有学问。"如此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算不算学问?算,但这是书面学问,死学问。有没有用?有用,但仅限于某些场合的说话需要和某种情景的写作需要。学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我认为,知识、技能是狭义的学问,创造、发明是广义的学问;读书求知,是学狭义的学问;人生处世,是广义的学问。我们不妨看看周围,有人虽然读书不多,但很懂得经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没上几年学,但很通人情,生活过得快快乐乐,有人会说:"这里面大有学问。"有人虽然学历不高,但善解人意,仕途平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