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绿色金融即生态金融,是现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绿色金融符合未来金融产业发展的态势,国外学者就绿色金融的研究和实践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国内的成果相对滞后。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深圳、北京都提出了构建不同级别的金融中心,整体表现为金融集聚水平在提高,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是我国金融业的主要集聚地区。本文阐述了绿色金融概念,探讨了绿色金融与可持续发展,分析了我国金融业积聚发展的态势,就当前如何实现我国金融产业积聚发展提出了政策。  相似文献   

2.
国际国内双重压力成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硬约束,发展低碳经济有赖于低碳能源、低碳产业转型、低碳城市建设、低碳技术的创新与政策激励等,但更离不开碳金融的支撑,因而建立一个具有较高资源配置效率、拥有多种金融工具的低碳金融体系是必然要求。本文通过构建低碳经济与碳金融联动发展的四螺旋结构模型,分析了我国碳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用系统方法思路解决我国碳金融发展中的困境,实现碳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联动效应",并针对碳金融体系的完善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绿色金融是支持节能减排和低碳经济的有力工具。重庆已经初步形成绿色信贷体系,但重庆绿色金融的发展存在形式单一、信息共享机制不健全、绿色金融法律体系不完善等问题。绿色金融的健康发展要求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完善信息机制,创建环保政策性银行、成立专门的环保基金,建立金融机构环境信用评级制度,实现金融法的生态化。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绿色金融逐渐引起中国学者及政策制定者的关注。绿色金融制度体系作为该新兴市场发展的重要规则指引,主要从标准制度、披露制度和激励机制三个方面影响绿色金融推动我国经济低碳转型的效用。研究发现:中国当前绿色金融制度体系存在绿色项目认定统一标准缺失、信息披露制度不完善、配套激励机制力度不足的问题。因此,基于以上分析,该文建议借鉴国际绿色金融制度构建经验——《欧盟可持续金融分类方案》标准体系,TCFD框架信息披露倡议和差异化资本要求激励机制,以“无重大损害”为原则完善我国统一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具体而言,定期修订配套绿色标准以引导棕色项目绿色化;建立渐进式强制绿色金融信息披露制度,允许企业以“不强制执行即提交报告”方式披露环境信息;完善以市场激励要素为主导的系统化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2008—2020年我国283个地级市所构建的面板数据,通过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政策的实施推动了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且对邻近城市碳生产率提升亦具有正向溢出效应。(2)从区位角度来看,绿色金融政策对城市碳生产率的提升作用主要体现在环境规制压力较强的城市、非资源型城市,以及互联网发展程度较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善的城市。(3)绿色金融政策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改善能源结构和提高环保意愿,进而对城市碳生产率发挥正向影响。因此,广泛实施绿色金融改革试点政策,并着力改善营商环境,有助于城市低碳转型。  相似文献   

6.
囿于碳排放现实压力与国际“碳政治”压力,中国过去实施的一系列气候政策面临新的挑战。绿色金融能在传统气候政策基础上,利用融合政策优势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转型。在理论层面上,绿色金融在减碳实践中比主流命令控制型与市场型气候政策更具优势,基于2009至2020年地级市面板数据,结合合成控制法思想与惩罚回归方法,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广州市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检验其减碳效应与机制。结果表明:绿色金融有效助推广州市实现了碳减排,且减碳效应稳定扩大,政策红利不断释放。在时间安慰剂、替换Lasso方法、替换信息准则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绿色金融具有碳减排效应的结论仍然成立。从作用渠道来看,绿色金融不仅能够优化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来降低碳排放,亦能够促进实质性与策略性技术创新以实现碳减排,体现出了绿色金融政策的融合特性。据此,应探索气候政策融合路径,重视绿色金融作为一项气候政策的独特作用;应总结绿色金融试点经验,通过绿色金融政策推动经济社会全面低碳转型;应深化绿色金融实施力度,利用其减碳机制平衡多层次减碳目标。  相似文献   

7.
以我国2017—2019年绿色金融相关政策为数据源,通过提取政策文件的文本-行特征词和高频关键词,构建词云图、共现矩阵,采用高频词社会网络分析等方法,实现对这三年绿色金融相关政策内容信息的量化分析,从政策制定侧重点及政策内容上对文本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我国2017—2019年绿色金融政策体现了政府对绿色金融企业机构激励机制及监管制度的完善,体现出这三年绿色金融发展的侧重点。  相似文献   

8.
在考察湖北省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基础上,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绿色金融的基础保障不完善、深入践行绿色金融理念的金融机构并不多、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缺少深层次创新、信息不对称导致绿色金融风险较大、碳排放权交易试点面临诸多障碍。研究了国外绿色金融发展的经验:注重政府引导,共同原则与差异化相结合,培养公众环保意识,加大创新力度,完善市场机制。提出了湖北绿色金融发展的优化路径:发挥政府的引领和统筹作用,夯实金融业绿色金融发展基础,打造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的地域特色,健全域内信息共享机制,重点推进湖北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以及加强对外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9.
气候变暖是人类共同面临的挑战,需要国际社会共同应对。近年来,气候变化问题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关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碳金融是低碳经济中的一个关键,发展低碳经济必然离不开对碳金融的研究,但在我国关于金融如何支持碳经济却是薄弱环节。低碳经济正成为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在分析低碳经济发展及碳金融交易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我国低碳经济及碳金融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发展碳金融的政府支持政策的国际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全世界低碳经济的发展,碳金融作为其市场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各国政府为发展本国的碳金融,竞相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中国作为碳排放总量和碳减排总量大国,碳金融建设尤为重要,而现阶段我国支持碳金融发展的政策领域还有很多空白。发达国家制定的碳金融政策,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绿色金融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问题,需要政府"看得见的手"发挥作用。在深入分析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基础上,阐述了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方式,全面梳理了促使负外部性内部化、促使正外部性内部化、提供法律和金融基础设施等公共产品、降低信息不对称等方面的具体措施。围绕如何提升政府在绿色金融发展中的作用效率问题,结合当前绿色金融发展实际,就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部门与部门、试点与非试点、绿色金融与绿色财政四对关系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作为对金融自由化反思的结果,金融约束理论的提出引发了人们对金融发展的进一步思考,目前国内理论界也有不少文章赞同在我国实施金融约束政策.文章在阐述金融约束政策的理论核心和政策建议后,对在我国实行金融约束政策进行了分析,认为金融约束的具体政策建议并不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但对我国的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三峡区域银行业加大对库区民营经济支持力度促进其发展壮大,同时大力推行“绿色信贷”激励民营经济低碳化发展;政府资金扶持库区,拓宽小贷公司融资渠道及融资担保业不断发展,也惠及民营经济,但仍存在信贷支持额度赶不上该区域民营经济发展速度,融资渠道单一,结构不合理,成本高,资金需求存在缺口,道德风险抑制了金融支持等问题。为此,需增加库区资金供给,扩大融资总量,推动民企多渠道直接融资,改善金融服务环境,降低融资成本,加强政策鼓励和金融创新,满足低碳项目资金需求,增强信息对称性,改善民企融资条件,以支持三峡区域民营经济在低碳经济环境下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探究提升我国粮食安全的路径,对于促进农业绿色转型、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5—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板数据,采用熵权—TOPSIS方法测算绿色金融和粮食安全的基础上,运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绿色金融对粮食安全的影响及其内生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绿色金融有助于促进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但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2)在粮食产销平衡区和主销区,绿色金融对粮食安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在东部地区、北部地区,绿色金融对粮食安全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4)绿色金融通过提升农村人力资本、促进农业产业集聚实现粮食安全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文章提出提升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支持体系、加强区域之间多方位合作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5.
金融业作为经济运行的关键领域和清洁型现代服务业,会对我国绿色经济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和保障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城市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面板门限模型与联立方程组等方法,实证检验了金融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且考虑到金融分权对金融发展和金融效率的影响,本文进一步考察了金融分权制度下的金融减排效应.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具有减排效应,并且随着金融规模扩张,金融业对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具有边际效应递减的特征.金融发展对城市环境污染的抑制作用存在基于金融分权的门限效应,较高的金融分权有利于发挥地方政府和金融机构的本地信息优势,强化金融发展的减排效应.此外,机制研究发现,金融发展会通过促进绿色技术创新,间接抑制城市环境污染.因此,一方面应当发挥金融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完善绿色金融体系;另一方面要深化金融分权制度改革,发挥地方政府和金融部门在推动绿色技术创新和环境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利用2011-2018年我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面板数据,通过基准回归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门槛效应模型及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国层面和分区域层面上数字金融均可以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2)数字金融通过提高创新效率、扩大技术溢出和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机制提高我国绿色发展水平;(3)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单门槛效应;(4)数字金融对我国绿色发展水平存在着空间溢出效应,数字金融可以显著提高本地绿色发展水平但不利于邻近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是提高环境绩效、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动力。鉴于此,本文基于我国2006—2018年29个省份(直辖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对我国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并使用系统GMM方法分析环境规制下绿色金融对产业绿色发展产生的动态效应。研究表明: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能够促进产业绿色发展,且这种影响具有滞后性;当期产业绿色水平会受到上一期产业绿色水平的影响;环境规制与绿色金融对产业绿色发展的影响存有空间异质性。本文的研究为环境规制及绿色金融对产业绿色发展产生的促进作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并为我国推动产业绿色发展提出了切实有效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绿色金融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促进经济绿色化发展,金融机制是推进绿色消费的基本手段。通过发展绿色金融、创新绿色消费金融机制、完善绿色信贷制度、建立绿色保险体系、构筑绿色社会信用体系等,并配以相应的环境经济政策和产业准入政策,促进绿色消费发展,发挥其引导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金融支持可以有效地促进碳交易市场的建设与发展。在我国商业银行业普遍处于忽视应对气候变化的局面下,将商业银行业强制纳入碳交易市场,可促进我国商业银行绿色信贷量的发放、低碳融资模式以及低碳金融产品的创新。同时,可使碳交易市场活跃度增加,促进碳排放责任划分方式由"生产责任"向更为公平的"共担责任"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经济增长、产业转型和节能减排三个视角,构建绿色金融与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利用中国30个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无论是从全国总体上还是分三大地区来看,绿色金融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增长效应、产业转型效应和节能减排效应均为正,即绿色金融的发展通过促进中国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通过节能减排引导低碳经济,进而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应采取积极培育绿色金融实力、大力推动东部地区产业结构的绿色转型升级、以碳金融助推东部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等对策来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