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早在2009年创业板开板之时,市场就对创业板退市制度就寄予厚望,并期待一个完善的和可执行的退市制度使得创业板区别于中小板与主板。在随后的两年间,退市制度屡屡被监管层提及,但却迟迟未能正式推出,市场同时也对创业板不断上演的“三高”、“超募”、“高管离职套现”等现象愈加诟病。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股市存在着额度控制、计划定价、随机性政策干预等制度缺陷,它造成了市场在资金融通、资源配置、产权约束与重组等方面的宏观效率低下。为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改额度控制为标准审核,改计划定价为市场定价,改发行上市联动为发行上市分离,改行政调控为法制监管,并逐步放开公股流通渠道  相似文献   

3.
自创业板市场开启以来,我国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板市场双双得到长足发展。相对于创业板市场,私募股权基金无疑是天使,促进了创业板市场的发展与完善。然而,行业的无序竞争、普通合伙人融资困难、基金投资短视等弊端暴露了我国私募股权基金行业法制建设落后、监管制度不健全、配套机制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国私募股权基金第一弊案正是这些问题的集中反映。天使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变成魔鬼,不健全的私募股权基金将会严重损害创业板市场的发展。对此,我国应当通过构建完备的法律体系、强化监管制度、推动配套机制建设等多种方式,促使私募股权基金与创业板市场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创业板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防范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金融危机对经济影响的不断深化,创业板的高成长型市场定位和高风险、高波动特性在发展中不断凸显,导致了一系列制度与监管问题。基于此,从创业板企业自身、创业板市场以及二者相互作用等方面,论证了中国创业板高估值、高波动风险的形成机理及其表现特征,提出了基于上市过程的复合实物期权估值方案以及有效的激励与监管制度建设策略,为中国创业板的健康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未来经济发展取决于新经济发展速度和带动能力,而新经济的成长依赖于一个成熟发达、充满活力的创业板市场。本文通过对世界创业板市场发展状况的分析,结合我国资本市场的实际情况,设计了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基本制度,即发行审核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强化公司治理结构市场退出机制,最后分析了创业板市场证券发行存在的主要法律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从创业板发行市场中的发行价、股票内在价值以及上市后的价格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出发,对创业板IPO的估值模型和高抑价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综合运用股票内在价值计算模型、随机边界前沿边界模型和回归模型来检验我国创业板市场上市公司发行定价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探索影响我国创业板市场IPO抑价的相关因素,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影响IPO抑价率的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找出我国创业板IPO高抑价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我国资本市场上股票发行"圈钱"困局积弊已久,价值目标的失偏导致市场发展的方向和轨迹出现偏差,市场建设和监管执法未能真正遵循市场规律和法治精神,造成股票发行体制在"圈钱"的困局中越陷越深,至今困扰着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资本市场体系层次的缺陷、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滞后以及上市资源的稀缺等原因造成的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的博弈格局是"圈钱"困局最根本的体制性因素。探寻"圈钱市"的破局之道,必须要以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为龙头,以完善公司治理为抓手,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为重点,以投资者保护为目标,构建和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法制。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第三阶段改革过程中,监管部门针对"超募"发行市盈率"存量股转让"实施了一系列行政干预。从一、二级市场分歧和IPO定价效率两个方面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在发行价格相对于股权价值存在普遍溢价的现实情况下,行政干预提高了IPO发行定价的内在价值定价效率,但大幅降低了交易价值定价效率;行政干预扩大了一、二级市场定价分歧,形成了制度型的利益输送渠道。研究结论表明,监管部门对IPO定价的行政干预中断了中国新股发行体制第三阶段改革的市场化进程,未来完善中国新股发行制度的方向应坚持市场化方向,以提升定价效率为目标,并处理好融资者和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9.
股票发行制度直接影响股票市场。最优发行制度应该既有利于促进市场的繁荣,也能够有效抑制违法行为的产生。我国创业板股票市场现行的保荐代表人制度,自设立初始就由于制度架构的不完善和缺乏针对性成为投资者和监管机构共同关注的焦点。对现行制度展开分析,通过建构一个纳入监管机构主要监管策略的不完美动态博弈模型,并模型化创业板下监管机构对保荐代表人的业务要求,在监管机构合理应用既有制度的条件下,设计最优监管策略来规范保荐代表人的行为,同时提出解决问题的可行方案。监管机构应加大对问题上市公司的处罚力度,至少要与其高额的承销收益相匹配,或采取放慢审批速度的方式保证上市公司的质量。同时,政府相关部门不应忽视对监管机构的激励,多元化的激励措施将会在现行制度下提高监管机构的工作效率和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10.
创业板市场高发行市盈率与高超募率的现象一直是学术界与实务界极为关注的问题。基于信息不对称及新股发行利益链等理论的分析表明,承销商声誉与私募股权投资是影响创业板IPO市盈率与超募率的潜在重要因素。针对创业板260家公司IPO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承销商声誉与发行市盈率及超募率均显著正相关;(2)私募股权投资与发行市盈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但私募股权投资并不显著提高IPO公司的超募率。因此,为解决我国创业板一级市场定价问题及提高创业板投融资效率,相关部门应重视新股发行利益链中的利益分配及行为规制,增强承销商的保荐责任,延长其保荐责任期,支持私募股权的发展,严惩IPO过程中的欺诈行为,加强对各利益群体的引导与监督。  相似文献   

11.
财务信息披露的差异性是资本在国际间合理流动的主要障碍之一。本文以有效市场假说理论为依据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 ,在不同会计规范体系下 ,某些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在国内市场 (A股 )和香港市场 (H股 )表现出重大差异。这种差异应引起利用资本市场信息进行决策的信息使用者的高度重视 ,同时 ,也是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不应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根据相关的统计数据和实证研究的成果,分析了我国股票市场高系统性风险的特性和现阶段券商所面临的严峻挑战。通过对我国股票市场系统性风险的成因分析,结合国内券商的特点和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阐明券商可以在加强研究能力、加强风险管理、加强业务结构调整和增加资本金等方面寻求对策的可能性。据此,为券商提出了基于分形市场理论、行为金融理论、VaR技术、强化投资分析、调整业务结构和增加资本金等方面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以有效市场假说为核心的现代资本市场理论的产生使对金融问题的分析实现了从定性到定量的转变,但该理论是完美假设条件下标准化的理论,不能解释各种市场“异象”,从而使人们对其不断提出质疑,并导致金融理论史上的再次革命与资本市场理论的多极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资本市场成功运作及国际资本的利用 ,事关重大。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资本市场 ,在对国内新兴高科技高风险产业和西部大开发的支持方面 ,力度有限。为了驱弊就利 ,我们的又一选择是在保持大局基本稳定的前提下 ,建立资本市场特区 ,实行资本市场递进放开战略。中国已经具备建立资本市场特区的基本素质。要建立资本市场特区 ,就必须选择经济基础较好、易于调控的中小城市踩点 ,以及较大区域的特殊资本领域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15.
上市公司与审计合谋造假产生的负面影响,不仅使资本市场"元气"大挫,财务信息公信力下降,同时也动摇了审计的信誉基础,这对资本市场研究的理论和方法提出了治标又治本的创新要求。基于此,文章首先分析了审计诚信问题的研究历史与现状,然后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追踪、考证,认为从审计诚信机制建设的角度研究资本市场的运行效率,是现实资本市场管理的客观要求,也是资本市场研究在理论与方法上进行创新的尝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审计诚信机制对中国资本市场运行效率影响研究的总体思路,并对审计诚信机制对资本市场运行效率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资本市场对货币政策的作用主要在于对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影响。本文引述了有关资本市场对货币 政策影响的理论,分析了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效率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 ,在国企减负、筹集资金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也出现很多的问题 ,特别是制度供给不足和滞后等缺陷较为突出 ,对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发展形成较大制约 ,深入分析这些问题及形成的原因并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保险资金投资范围的逐渐放开,使得保险资金逐步成为资本市场运作链条。今年6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对保险资金参与资本运作做出了肯定。资本市场所具有的流动性和盈利性,本身也符合资金融通的要求,而资本市场也就成为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对保险资金管理与监管的理论分析与国际经验的比较,就当前的保险资金运作与监管体制、以及相关的法律完善,形成一些具有实践意义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及其对实体经济影响的不断加深,资本市场与货币政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并已成为了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重要一环。文章用资本市场传导货币政策的一般理论,分析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对货币政策传导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逐步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是当今许多国家所面临的问题。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比较狭窄,配股是公司上市后筹集长期资金的主要渠道。一些公司为了取得配股权会想尽办法进行盈余管理以达到证监会的配股条件。此外,上市公司为了获得较高的配股价格,获得有利的筹资条件,也可能以盈余管理为手段,通过对净资产收益率的把握来实现融资目的。从我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主要动机、盈余管理的途径以及盈余管理的影响等方面对上市公司基于配股权的盈余管理现象作系统的研究,将对证券市场的完善、证券市场监管的科学化、上市公司行为的规范化乃至整个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同时还可以丰富盈余管理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