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习语包括成语、谚语、格言、俗语等,是定型的词组或句子构成的语言块,汉语中的成语概念与英语中的idiom并不完全对应,本文从四方面对比英汉语言的习语。  相似文献   

2.
英、汉语言受其文化因素影响在人际交往的语用上是有差别的.了解其不同,有助于我们同讲英语国家的人进行和谐的语言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相互了解.本文从语用学角度对其差异进行了比较说明.  相似文献   

3.
英汉语言中的植物文化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与人类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千百年来人们不仅利用植物作为自己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根据它们的形状特征或习性来表达一定的思想与观点、寄托感情和理想,形成了民族的植物文化。由于文化背景和自然条件的不同,各民族的植物文化不尽相同。了解不同民族的植物文化,有利于跨文化的交流与沟通。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中存在着原语与目的语之间没有对应词的“词汇空缺”现象。本文从词汇空缺的理论内涵入手,分析了产生词汇空缺现象的原因,尤其是针对英汉语言在生活习惯、文化、词汇分类、概念意义等方面的不同对词汇空缺现象进行了探讨。文章最后提出了在英汉翻译中处理词汇空缺的方法,其中包括释义、音译、直译、意译、改编、正反表达。  相似文献   

5.
性剐歧视现象渗透在包括语言在内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分析了英汉语言中共同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从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探讨了造成这种歧视现象的原因,并提出消除性别歧视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社会语言视角阐述了英汉语言中的性别歧视现象,从构词、称谓形式、语义变化、谚语和俗语等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比较,旨在提倡男女平等.  相似文献   

7.
在某些社交场景,使用“婉言”是必要而悦人心意的。在某些共同的主题上,英语“婉言”和中文“婉言”能够表达相同的情形。由于不同的宗教和政治信仰、传统习俗、人生观、价值观、心理因素,英语和中文“婉言”的运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各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任何翻译都涉及两种语言,但并不是在两种语言闻简单的转换,而是受这两种语言各自不同特征的影响。英汉翻译活动涉及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英汉语言的差异在翻译过程中会对意义的传译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词汇差异,句型结构差异,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英汉语言心理的视觉差异对英汉语言迁移运用所产生的影响,提出了在跨文化交际中,目标语使用者要积极关注英、汉民族心理文化上的差异,洞悉两个民族由于心理习惯的不同而导致的联想差异,学会利用已有的知识结构促进正迁移现象的发生,回避负迁移现象,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联想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比较分析——以颜色词"红"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词语的联想意义在语言交际中应用得相当广泛,它能适当地表达使用者的感情,并从广义上显示出特定语言集团的社会文化特征。不同的语言由于其文化内涵不同,其词汇也显示出与之对应的不同的联想意义。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出发,从语义学的角度,以颜色词"红"为例,比较分析了联想意义在英汉语言中的异同现象,以期能更好地帮助英语学习者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11.
面对现代的信息社会,我们总是能感觉到广告与我们到处相随。虽然现在的广告铺天盖地,但面对有魅力的广告你还是会被它们的承诺以及画面所吸引。这些广告之所以诱人和让你心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广告制作者巧妙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段!夸张本来是一种修辞手法,而它在广告中的运用却侧重于创意的表现,因此它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是相当普遍的。本文针对夸张在广告中的运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2.
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语言中有着生动体现 ,中西文化在颜色认知领域既有共性一面 ,又存在着差异。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 ,掌握表示颜色词汇在两种语言中的深层涵义 ,对促进文化交流和英汉双语翻译研究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浅谈英汉语言中的文化负载现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揭示了英汉语言中文化负载的现象,并从生存环境、风俗习惯、宗教文化和历史典故等四个角度分析了英汉语言中所负载的文化内涵.指出在语言教学中,应注意语言的文化负载功能,通过挖掘语言所存储的文化知识内涵,加深对语言的理解,提高正确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语用翻译理论的阐释,从文化差异和古诗含蓄性的角度讨论了古诗的难译性,指出古诗英译中运用语用翻译的必要性;结合例诗从3个等效层次上分析其具体的运用,最后从美学角度讨论其运用的限度问题.  相似文献   

15.
基于音乐艺术语言的相关理论概念,论文选取诗体派译者翟理斯、许渊冲的古诗英译为例,从旋律、节奏和曲式三方面探讨了该派译者对音乐艺术语言运用的艺术特色,其目的在于阐释译者翻译过程中的艺术认知机制,揭示音乐艺术语言的译学价值,彰显文学翻译中跨艺术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古诗词源远流长 ,是我国文学宝库中最为宝贵的珍藏 ,历来受到国内外学者译者的关注。对中国古诗词英译不同版本进行对比分析和赏析 ,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有益的启迪 ,同时有助于体味彼得·纽马克提出的核心翻译理论即“语义翻译” (semantictranslation)和“交际翻译”(communicativetranslation)在其中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17.
在唐代进入了鼎盛期的近体诗,即格律诗,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其题目,即“诗题”,与其主体部分,即“诗体”,有着意义上的互补关系或互补性。对于唐代的五言绝句,即“五绝”,情况尤其如此。诗题与诗体的这种互补性在古诗英译中要充分体现出来,否则,古诗的英译版本只能令译语读者费解。以五位译者对《渡汉江》的英译为例,着重分析较短的诗题与诗体的互补性在古诗英译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