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发达国家创业投资发展的研究表明,宏观的金融体系、不同的金融运行体系对创业投资这一特定的金融中介行为的发展速度和发展途径都有决定性的影响。金融体系中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人才等4个方面在创业投资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探讨我国创业投资发展中金融体系存在的问题,对培育和完善我国创业投资金融体系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上海已经初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金融市场体系,但其进一步发展还面临着诸多制约与阻碍。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要取得实质性突破,必须在不断推动经济金融市场化、自由化的同时,为上海金融体系的发展寻找一个支点。无论是在传统发达国家,还是在新兴经济体,期货市场都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考察期货市场的地位和作用,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滑冬玲 《经营管理者》2013,(20):101-102
中国金融体系仍然存在脆弱性,其原因在于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宏观经济因素的影响以及金融体系内部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选择合理的制度变迁路径将有助于中国在金融发展过程中减小金融脆弱性。  相似文献   

4.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扶贫开发工作始终是我国的重要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并制定了科学的扶贫战略和相应的政策体系。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之后我国进入脱贫攻坚新时期,取得了一系列决定性进展和历史性成就。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三大攻坚战之一,脱贫攻坚极大改善了中国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成就了中国脱贫减贫的成功范式、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将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融入全面脱贫攻坚工作中,继续发挥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大事、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的制度优势,是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的重要法宝。  相似文献   

5.
金融体系主要包括金融调控体系、金融企业体系、金融监管体系、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环境体系五个方面。金融体系是一个经济中流动资金的基本框架,本文主要就我国当前金融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最后针对我国金融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存款保险制度,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了保护存款人的合法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在金融体系中设立存款保险机构,强制或自愿地要求投保银行缴纳保险费建立保险基金,当投保金融机构出现支付危机、破产倒闭或者其他经营危机时,由特定的保险机构通过资金援助、赔偿保险金等方式,保证其清偿能力。它是一国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存款保险制度已经成为当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经济体金融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防范系统性金融危机和保护存款人利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各国存款保险体系成立背景各异,目标的层次设计也各有不同。作为金融部门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存款保险制度设计离不开整个金融部门政策范畴。  相似文献   

7.
大家观点     
<正>徐忠:重视货币政策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金融市场的发展,货币政策与金融稳定二者已经紧密关联,货币政策作为直接作用于金融体系,并经金融体系传导作用于实体经济的宏观调控政策,必须对金融周期、金融风险保持关注和警惕。做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关键是要调节好  相似文献   

8.
蒙媛  陆远权  陈莉 《管理评论》2024,(1):236-250
基于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调研数据,本文考察精准扶贫政策对脱贫农户家庭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1)精准扶贫政策对湘鄂渝黔毗邻民族地区脱贫农户家庭消费具有促进作用。就消费结构而言,精准扶贫政策使脱贫农户家庭居住和交通通信支出占总消费的比例提高,而教育和医疗支出占比降低。就消费类型而言,精准扶贫政策对生存型消费和发展型消费均有提高作用,生存型消费作用突出。就扶贫政策而言,产业就业扶贫政策作用最大,而保险扶贫政策作用最小。通过分位数回归、安慰剂检验等方法检验,上述结论仍成立。(2)异质性结果表明,精准扶贫政策对不同地区、民族和收入的脱贫农户家庭消费有明显差别,其中对湖南省、少数民族和低收入脱贫农户的刺激作用最大。(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因病致贫、因教致贫和脱贫边缘户这三类特殊家庭,他们通过健康扶贫、教育扶贫、产业就业扶贫等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政策综合发力,家庭消费水平得以改善,家庭生活质量得到提升。本文旨在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9.
黄薇 《管理世界》2019,35(1):135-150
作为助力脱贫攻坚的主要方式,医疗保险和农业保险在防止因病致(返)贫、因灾致(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保险扶贫的实践发展与政策预期尚存有较大差距。本文针对保险扶贫政策实施过程中目标不精准、需求不满足与贫困人口收入约束之间的困局,通过构建贫困人口潜在保险需求转换成有效需求的理论分析框架,利用2000~2011年先后开展的5期"中国家庭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微观数据,实证检验了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在减贫实践中的作用。研究发现,以适当财政补贴个人缴费、降低起付线、放宽封顶线、提升报销比例为核心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能够显著激发贫困户医疗保险的需求,对其收入和支出等福利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从而起到积极的减贫效果。进一步地,针对扶贫攻坚工作中发现存在一边脱贫、一边返贫的新现象,借助以提升保费补贴程度和住院报销比例等为重点的倾斜性保险扶贫政策,对帮助脱贫和防止返贫具有积极的影响,这为充分发挥保险政策扶贫作用提供了优化路径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金融越来越发展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对于经济资源配置的作用越来越大。"十二五"以来,我国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升级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而金融体系的完善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越来越重要。基于产业生命周期理论,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进行分析,从政策性金融支持体系的角度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的金融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1.
《经营管理者》2022,(8):32-35
<正>2018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绿色金融发展规划》后,确立了成都市(新都区)、南充市、广元市、雅安市、阿坝州5个省级试点地区,各试点地区围绕金融科技赋能绿色金融、金融机构碳核算、绿色信用体系建设等开展创新实践,经过4年时间的探索,如今各地在绿色金融体系建设、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产品服务创新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并积累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亮点的经验和成果。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农村地区存在较为严重的金融排斥现象。从农村地区金融资源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角度来看,主要是因为传统支农金融体系难以适应农村金融需求新变化,且支农金融服务体系尚不健全,农村金融的普惠性有待拓展。以美国和日本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在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以及以印度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金融支持"三农"发展方面的经验做法,为进一步探索我国金融体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路径提供了借鉴,即强化政府支持作用,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保险体系。  相似文献   

13.
发展普惠金融对于我国现有金融体系的完善、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普惠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法律制度不够完善、监管模糊、创新力度不够等。本文研究了我国目前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通过分析我国普惠金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农村经济的发展是促进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组成部分,对我国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村市场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农村金融在金融产品、金融工具、金融体系等方面的发展明显不能满足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这些问题可以通过丰富农村金融产品、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信贷投入机制、创新农村金融机构体系等方面入手,促进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以阿马蒂亚·森为代表的发展经济学家从能力贫困的视角对贫困的内涵做了新的阐释,为新时期我国的贫困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当前,我国的贫困治理问题呈现出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老、少、边、穷"地区,而在"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贫困则呈现出能力贫困大于物质贫困的新特征。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存在着健康生存能力、社会认知能力、经济发展能力、文化教育能力等多维贫困问题。因而,应构建多元主体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能力贫困治理体系,建设以可行能力为核心的农村多维贫困识别机制,培养少数民族地区农村贫困人口贫困治理意识和能力,完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文化教育和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消除少数民族地区农村的能力贫困,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6.
金融压力指数能较好地实时反映一国金融体系承受风险的压力状况,帮助决策者和市场参与各方及时准确地前瞻性评估潜在风险来临时可能承受的金融压力水平。根据各市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影响程度,利用CDF-信用加总权重法确定各指标权重,构建了包括银行、股票、外汇、保险四大市场的我国金融压力指数测度模型体系。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压力的阶段性特征明显,在国际金融危机发生时,往往伴随着高的金融压力;我国金融压力主要来自于银行部门,随着近年来我国银行治理水平提高和资本市场发展,银行部门压力指数正缓慢下降,股票市场压力却逐渐上升;外汇市场和保险市场压力指数长期保持在低位运行。有效性检验表明,来自我国FSI的冲击在滞后6个季度会对宏观经济产生显著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中国货币金融体系有两大特征事实:一是非正规金融(或民间金融)发达;二是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相互依存,对货币政策制定和实施过程产生重大冲击,使得我国货币政策运行模式明显有别于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非正规金融不受中国人民银行直接监控,由非正规金融体系中借贷资金供求关系决定的市场化的资金价格不同于正规金融体系中的资金价格,资金价格扭曲长期存在。为此,本文将非正规金融和利率双轨制这两个特征事实引入新凯恩斯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信贷政策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信贷扩张政策在增加银行系统信贷投放的同时会抑制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借贷活动,而非正规金融与银行借贷之间的此长彼消关系削弱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正向的信贷冲击减少了企业对非正规金融体系的可贷资金需求,从而降低了市场化利率,使信贷政策包含了信贷供给调节和资金成本调节双重效应,增强了信贷政策的调控效果。以降低非正规金融体系借贷摩擦为目标的金融管制放松政策能够减轻企业对银行信贷的依赖,并通过增加非正规金融的借贷资金供给降低市场化利率。  相似文献   

18.
雷鸣 《经营管理者》2009,(22):12-12
房地产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型产业。近年来,房地产业在国民经济各行业中迅速崛起,有效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房地产行业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要加快房地产业发展必须大力繁荣房地产金融市场。本文总结和分析了我国房地产金融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统一开放的房地产金融体系、大力发展多元化的房地产融资体系、加快房地产金融市场法制建设、积极建立住房贷款担保机构等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肖书畅 《经营管理者》2013,(26):125-125
中国政府的金融约束政策对于稳定我国金融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中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为了能使我国的金融体系与世界金融体制接轨,促进经济发展,深化金融改革,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是当今我国金融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含义,论述了影响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形成的相关因素,最后重点分析了利率市场化微观基础,并对加快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看法。  相似文献   

20.
吴敬琏近日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春季)经济形势报告会上作演讲时,就人们关心的诸多有关经济改革和金融改革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关于加快金融改革在谈到中国经济面临的诸多挑战时,吴敬琏指出,包括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体系在内的我国的金融体系仍然十分脆弱,抗冲击能力很差。因此,必须加快金融改革的进程。首先是加快国有专业银行的公司化和股权多元化的进程。其次是发展民间金融,实现金融业的对内开放,建设县域金融体系。第三是有序地推进金融业的对外开放。第四是在改革和规范的基础上发展资本市场。他认为,目前我国资本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