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中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型期,即由共同体本位的社会转变为个人本位的社会,这个过程离不开小共同体的发展.近代以来,大共同体本位下形成的传统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剧烈冲击而发生嬗变,小共同体所形成的农村社会秩序也发生了变迁.从传统文化的三个层面即技术、制度、观念与农村社会秩序的经济、家族、礼治的对应关系中分析传统文化嬗变对农村社会秩序变迁的影响,得出凡是能发扬与人们日常生活联系紧密或承载人性伟大的传统文化都拥有顽强生命力的结论.由这类文化培养的民间精英在农村基层治理中将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生和农村社会秩序得到重建.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一个争论颇多的概念。本文所论的文化,是指人类各社会共同体所体现的不同特质,一种影响本共同体之行为模式、思维模式、情感模式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的特质,是一整套深层的内在的思想观念体系。所谓文化差异,即是指这些不同思想观念体系之间的差异。这些体系的社会载体可以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如中国文化;也可以是若干个国家或民族,如西方文化。文化既然是作为各个社会共同体的不同特质的体现,那末文化上的差异也是随着社会共同体的逐渐形成而出现的。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特定区域内地方文化体系和民间记忆呈现着多元互动的组合模式.高平是中国上古文明发生的重要地区之一,这里有着丰富而且历史悠久的民间传说,有利于我们审视民间记忆的历史框架,更便于在长久的历史轨迹中寻检民间文化对于小区域社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民族国家建构上,中西方各有不同的发展逻辑。文章从比较政治的角度分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特点,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了新的路径,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构贡献了中国方案。文章从传统与现代,人民民主与党的领导,统筹全局与协同治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关系等不同角度,分析了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特点和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范式是正确认识中华民族意识的具体内涵及内部发展演变的关键.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体现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属性又蕴含了"一体孕育多元文化"和"多元文化共生"的文化逻辑.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生思想根源,多元的民族主体创造出多元共生的文化形态,共生的多元文化孕育在中华民族统一的政治实体之中.由此,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一体中共生的文化因子凝聚多元为目标追求,以多元文化共生、共铸一体为价值共识.在此基础上,基于多元一体的文化路径通过深挖文化底蕴塑造大家庭意识、共享文化符号、共建精神家园、增强文化认同、凝聚认同意识的维度,深层次建构中华民族文化共生的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的民间公益组织:特质及经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公益组织的特质在于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西方国家的民间公益组织在公共事务领域一直比较活跃,是政府的密切合作伙伴。但是由于其固有的缺陷,如成效不高、成员腐败等问题,因此还需要政府的干预。  相似文献   

7.
古代中国通过数千年的探索,在清代形成了一套官民之间相得益彰、总体上行之有效的国家与民间解纷互动机制,其主要形式有民间将纠纷案件“送官究办”和司法机关对纠纷案件“官批民调”,这两种形式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互动循环.立足于司法而言,这一循环可谓一种特别的能动司法模式.这一互动机制彰显着国家司法与民间调处纠纷各有所工但可以实现有机一体化,以及二者互动的背后是国家法与民间法融通等法理意义,其带给我们的现代启示主要有二:一是追求社会“和谐”的解纷途径应该是多元而不是“诉讼单边主义”的,多元解纷途径之间在相对独立的前提下,应该保持有机联系和互动;二是国家与民间解纷的互动机制有助于促进民间解纷资源与国家解纷资源的优势互补,改善民间社会与国家政权的对话机制.  相似文献   

8.
环境公益诉讼作为一种维护环境公共利益的重要手段,已然成为当下环境法治领域的研究热点。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以中国知网中的北大核心和CSSCI数据库收录的环境公益诉讼学术论文为分析样本,运用CiteSpace可视化工具绘制知识图谱,系统考察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的文献特征、热点主题及演进脉络。结果显示:文献特征上,发文量受到立法实践的牵引作用明显,研究力量间的“学术共同体”尚未形成,学科领域的“小众性”特质显著。热点主题上,已有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境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关系模式、原告资格、程序规则、域外引介等方面。演进脉络上,环境公益诉讼研究热点与前沿变迁经历“学理探索—制度构建—实践推进”三个阶段,预防性环境公益诉讼、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诉前程序、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关系等议题有望延续成为前沿问题。未来环境公益诉讼研究需要构建“学术共同体”协同合作长效机制,拓展研究视野;应用多元化研究方法,注重不同方法的功能集成;立足前沿问题,开展持续性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
民间社团的发展与政府治理模式演变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民间社团的初步发展为"小政府、大社会"政府模式的形成提供必要条件;民间社团的勃兴促进政府治理模式转变,使得善治成为其追求的直接目标。民间社团是伴随着中国政府治理模式的逐步转变而日益发展的,民间社团的发展对中国追求善治的政府治理目标起到正向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出场是全球化和中国社会转型双重冲击之下的理论自觉。它既是针对中华民族结构性张力和民族事务日趋繁复的靶向医治,又是拯救自由主义和多元文化主义乏力的话语创制。“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话语表述,并不是“中华民族”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简单变形,而是有着自我丰富的理论面相和伦理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潜藏着中华民族共有的历史记忆、共同的目标诉求、共生的群体心态、共享的公民身份、共通的文明体认等多重意蕴。“中华民族共同体”这一概念,以“中华民族”和“共同体”复合而成的偏正结构,彰显中华民族建构的伦理指涉,即公益政治优先于权利政治、共和主义优先于多元文化主义、大我忠诚优先于小我关切。  相似文献   

11.
自1842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社会便深深地陷人了鸦片流毒的泥沼,与此同时,民间社会自发开展的禁烟活动此起彼伏,从未停息。丁竹园作为近代著名的回族社会活动家,不但积极参与民间的禁烟活动,还极力倡导和推动禁烟社团的成立,与当时的其他社会知名人士共同组织成立了"恢复禁烟主权会"和"国民求废烟约会"等民间社团。丁竹园作为近代民间组织化禁烟活动的倡导者和推动者之一,以他为代表的回族及各族人民的民间禁烟活动,对推动当时整个民间禁烟运动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和深远的影响;激发了整个京津地区回族社会,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的民间活力,在当时有着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2.
开埠通商以后,随着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西方思想和文化对近代中国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慈善与社会救济领域,通过早期出洋考察的学人、士绅和官员的传播和思想先驱的鼓吹与倡导,中国传统慈善救济思想发生了深刻变化,吸收了西方国家近代先进的济贫思想和实践经验,充实和扩大了慈善救济的内容与对象,使慈善事业有了近代公益事业的特征,树立了教养并重的救济理念和通过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富国养民思想。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民间手工艺文化一直延续着中华本元文化的特征,保持了精神和物质统一的原生状态,同时包蕴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自然观和思维方式,无论是其中的思想智慧还是造物工艺都为我们的现代设计在如何继承本土文化方面打开了一个可供吸收营养和借鉴的宝库。凤翔泥塑作为一种符号现象被现代设计加以运用,不能不说是民间传统手工艺术在现代的一次回归浪潮。文章探讨的是凤翔泥塑在纹饰、色彩、造型三个方面带给现代设计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蔡元培一生为中国文化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建筑文化思想方面也是很有见地。他坚持民主平等和人本主义的建筑观念,积极投身于改善社会底层的居住状况、兴建各式近代公共文化设施、保护优秀民族建筑文化遗产等事业。在中西建筑文化关系方面,他强调中西融合的文化观念,主张在立足本民族文化基础上,通过兼收并蓄,创造出中国的近代建筑文化形式。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华人社区流行的华人信仰,其源头就是历史上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普遍存在的民间信仰.在新加坡和马来亚地区早期华人社会组织机构的形成发展过程中,民间信仰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民间信仰也广泛根植于新马早期华人的社会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16.
成人礼,这一在中日两国同源分流的传统民俗仪礼,既是对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锻铸,也是对其社会公共事物处理权限的赋予.成人礼在中日两国不同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不同的表现形态,较之原始社会的成年礼仪.现在的成人礼仪无疑是象征性的,但其文化内涵仍然保留了下来.成人礼对青少年的责任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影响和作用,而这一过程也是传统仪礼资源现代转型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7.
陈思和提出的民间理想形态的基本特征是自由自在、丰富多元的生命表达.以此考察中国现代乡土小说,无论是民间文化视角的选择、民间形态的建构取向,还是民俗运用,中国现代乡土小说的民间书写始终是在片面、单一的向度上展开,启蒙、审美、政治,构成不同时期的基本形态.这种单向发展的"提纯"倾向,不仅遮蔽了民间的真实存在,也导致了民间建构过程中真正审美精神的流失.  相似文献   

18.
刘天华先生是五四时期杰出的音乐教育家、革新家,也是我国近代史上优秀的民族音乐作曲家和民族音乐的奠基人之一。在北大的六年中,他在国乐研究、创作、演奏、教学等方面取得了出色的成果,为后人提供了极有价值的经验,为整个民族音乐及其音乐教育谱写了新的篇章。他对我国近代民族音乐的历史贡献是多方面的,包括音乐教育、音乐创作、乐器改良、音乐思想以及传统音乐的继承与发扬等。研究先生的学术思想、历史功绩,有助于加深对他的认识和理解,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的光荣传统。  相似文献   

19.
"吃讲茶"是清代至民国时期长江流域的一种专门的解纷习俗。它的解纷模式属于不同于国家解决和个人解决的社会解决模式。这一模式以临时集会的形式,以茶馆为纠纷解决场所,以"中人"或茶客为解纷主体,将民间调解与民间审判有机结合。它所走的多元化解纷路线、它对民间和谐文化元素和民间公共舆论场所的利用等因素,对于矫正中国今天严重影响社会和谐的"诉讼单边主义"倾向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村规民约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村规民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国历史上渊远流长。历史上的村规民约发轫于宋 ,推行于明清 ,清朝中期渐趋成熟 ,清末民初曾在一些地区盛极一时。它们均以封建宗法礼教为指导思想 ,以劝善惩恶、广教化而厚风俗为己任 ,以稳固乡村社会秩序为目的 ,由乡民自行制定 ,共同遵守 ,并在执行上组织化、制度化 ,民国初期的村规民约还反映出“自治”思想的萌芽。由于历代的推崇 ,村规民约不断发展完善 ,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我们今天进行的现代村规民约建设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文化渊源和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