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燕燕 《学术探索》2012,(7):130-132
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关键性起义之一,标志着中国人民军队的创建。在南昌起义的开始到结束都受到国际因素尤其是联共、共产国际的影响,甚至有些国际代表对于南昌起义的打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共产国际并不十分清楚当时中国的国情,但是他们在俄国十月革命和苏联红军建设方面所取得的经验对中国共产党的政权和军队建设有很大的帮助,本文将就南昌起义中的国际因素尤其是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相似文献   

2.
陈恭明 《江汉论坛》2001,9(7):21-24
共产国际指导中国大革命中的错误,是陈独秀右倾错误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其一,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过高地估计资产阶级和国民党的力量,极力扶持国民党“左派”掌握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导致陈独秀放弃无产阶级对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其二,共产国际和斯大林主张通过国民政府来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直接导致陈独秀不敢领导农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以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其三,共产国际和斯大林过高地估计了国民党军队的作用,忽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军队的重要性,导致陈独秀忽视对国民革命军的争取,忽视发展工农武装。  相似文献   

3.
南昌起义后,起义部队实行向广东进军的战略.这一战略方向的确定与共产国际、联(共)布对广东根据地的高度重视密切相关.大革命初期,鲍罗廷致力于协助孙中山建设和巩固广东根据地;国民政府北伐决策时,共产国际、联共(布)出于担心国民军离开广东根据地而设法阻止;其后,为避免远离广东根据地又反对过度向北推进.随着武汉国民政府东征蒋介石,共产国际、联共(布)抓住此机会,提出利用张发奎部在南昌发动起义,随后起义部队按计划迅即向广东进军.  相似文献   

4.
曾成贵 《江汉论坛》2002,3(9):55-60
共产国际在中共制定上海三次武装起义指导方针过程中所起的作用问题,长时期以来缺乏具体研究。本文主要根据近年传入我国的有关联共(布)和共产国际档案,复原了史实,厘清了关系。本文认为,第一次起义中,以资产阶级为主体,共产党只从旁参加暗中指导的方针,是在共产国际特别是在远东局的指导和参与下形成的。共产国际执委会第七次扩大全会关于中国问题的决议,帮助中共在发动第二次起义中,初步形成了争取领导权、夺取政权的指导思想。总结前两次起义的经验和教训,并通过贯彻共产国际新决议的精神,中共正确地制定出了通过独立自主的武装起义,夺取政权,建立以共产党为领导的、工人阶级为主体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指导方针,取得了上海第三次起义的胜利。纵观整个过程,共产国际所起的作用,有正有负,正负交织。其正确的根源和正确的程度,取决于他们对中国国情了解的状况,和他们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活泼地而不是教条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状况。  相似文献   

5.
论湘南暴动     
朱德、陈毅同志领导的湘南暴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发动的一系列起义中,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斗争与农民运动相结合,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的革命武装暴动。暴动的胜利,是继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的第一枪后,又一次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反革命大屠杀以来的反动气焰。在暴动中,革命风暴遍及湖南十一个县的范围,参加起义的群众达一百多万人的规模;在暴动中,湖南五县(宜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毛主席关于革命武装斗争的光辉思想指引下,曾经亲自参加过党的“八七”会议,聆听了毛主席关于“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伟大指示的邓小平同志,在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和广州起义的巨大鼓舞下,与张云逸同志一起,带领我党掌握的武装,从南宁开到敌人统治力量比较薄弱、农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的右江地区,与当地农民运动杰出领袖韦拔群同志率领的农民武装相结合,于一九二九年十二月十一日,即广州起义两周年纪念日,胜利地举行了历  相似文献   

7.
<正> 大革命失败前后,斯大林对中国革命发表过许多意见,有一些十分精辟、正确,但也有一些是错误的。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内“左”倾错误的出现,同斯大林的中国革命“三阶段”论密切相关。一斯大林的中国革命三阶段论,是在中国大革命由胜利到失败的转折关头,同时也是联共(布)党内斯大林和托洛茨基反对派斗争十分尖锐激烈的背景下提出来的。斯大林机械地把中国革命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全民族联合战线的革命,即广  相似文献   

8.
朱元璋是元朝末年一支反元武装力量的首领,最后成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对朱元璋如何评价,历来争论纷纭。近年来,有人认为,“朱元璋原是一位佃农出身的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后来蜕变成封建皇帝”;也有人认为,“朱元璋一生而三任,先是贫苦农民,再是农民起义军的首领,最后是封建皇帝”;又有人认为,“朱元璋的一生有两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农民革命阶段和向封建转化后封建帝王阶段’”;而吴晗同志早就认定朱元璋“最后背叛了农民革命”。上述种种议论,虽有些微分歧,但总的都认为朱元璋是一个由农民起义的领袖转化为封建皇帝的典型人物。尽管也有人提出朱元璋领导的是封建统一战争,“朱元璋实际上充当了农民战争的‘遗嘱执行人’的角色”,结论为:“他对农民的起义斗争并没有作出什么象样的贡献”,但是,仍然把朱元璋与元末农民大起义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朱元璋是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并没有给予明确的论断。我们认为,朱元璋不是农民起义的领袖。根据历史事实,在他的政治生涯中根本不存在什么“转化”、“蜕变”或“背叛”的问题;如果说他“背叛”,也只能说他背叛了农民出身的本阶级,而不是背叛了农民革命。  相似文献   

9.
国民革命失败后,谭平山根据对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认为中国革命的性质是平民革命,主张由劳动平民阶级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建立平民政权。这种思想表明了在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小资产阶级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领导中国革命、解放广大平民的理论尝试,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文对谭平山平民革命思想加以评析,以期全面地认识革命时期的政党思想,为完善我国政党政治制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史学界一般认为,陈独秀被开除党籍原因是由于他在“八七”会议后继续坚持机会主义错误,并组织反党小集团。本文则不同意这种传统说法,而认为其原因在于陈独秀对大革命失败原因看法,对共产国际的看法以及对中国革命性质的看法与当时党中央及共产国际存在根本分歧,而且尖锐到了不可调和的程度。陈独秀对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性质等问题的错误看法,导致他最终走上了反国际、反斯大林、拥护托洛茨基的错误道路,这就构成了他被开除党籍的原因  相似文献   

11.
“八一”精神永存——纪念南昌起义70周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八一”精神永存———纪念南昌起义70周年□李国强70年前的8月1日,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了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用血与火的语言,宣告中国共产党人不畏强暴、继续革命的坚强决心,在全国人民面前树立了一面鲜明的革命武装斗争的旗帜,标志...  相似文献   

12.
学习与弘扬八一起义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习与弘扬八一起义精神□魏全木李淑兰今年是南昌八一起义70周年,也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0周年。70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危急的情况下,为了挽救革命,毅然领导和发动了南昌八一起义,勇敢地向国民党反动派打响了第一枪。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列宁主...  相似文献   

13.
一九二七年八月一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胜利爆发。它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开端,也是中国共产党独立地进行武装斗争的成功尝试。它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揭开了中国土地革命战争的序幕。 从南昌起义胜利爆发到起义军挥师南下,从潮汕受挫到井冈山会师,是一个充满困难和挫折的历史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强有力领导,特别是朱德、陈毅率领被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没有号召全世界工人和农民联合起来;巴黎公社的建立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由巴黎工人、学生和市民组成的自卫军,没有农民参战的身影;列宁领导十月革命取得胜利是通过工人和士兵组成的革命军实现的,也没有农民参战的行踪.至此谁能把农民组织到无产阶级革命浪潮中呢?直到1937年8月,斯大林还认为依靠最贫穷、没有文化的农民的中国共产党是"人造奶油",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在世界上,在中国大地上,是毛泽东1922年举起了镰刀斧头为标志的党旗,1927年秋收起义时又举起了镰刀斧头为标志的军旗!毛泽东是世界上第一个举起工农联盟革命大旗的人.  相似文献   

15.
周达文是中国共产党和共青团早期的重要人物,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求学时期受到中共领导、斯大林和共产国际的重视.他与俞秀松、董亦湘等老革命家一起,同王明宗派主义进行不懈的斗争,被王明及康生等人诬陷为"江浙同乡会"的首脑和托派分子,遭到贬斥和杀害.  相似文献   

16.
<正> 大革命后期,中国共产党是在共产国际的领导下,在共产国际代表和苏联顾问的具体帮助下开展革命工作的。中国共产党关于土地革命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都和共产国际的指导是分不开的。如果撇开当时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孤立地研究当时中国的土地革命,就如同面临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弄不清其来龙去脉。笔者仅对这一时期共产国际对中国土地革命的指导概况作以下粗浅的探讨,不妥之处,请大家教正。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是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组成部分之一.毛泽东的农民问题理论,是在我们党领导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中经过艰苦探索而创立起来的,它的形成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一、大革命时期是毛泽东农民问题理论的萌芽阶段1924年到1927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一场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这场革命运动声势浩大,席卷全国,人们通常把它称为中国的“大革命”.20年代前半期,毛泽东把主要精力放在从事工人运动上.对于中国的农民问题,他虽然从农民人数众多这一角度觉察到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但总的来看,由于他没有实际接触过农民运动,因而对中国的农民问题还缺乏具体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1924年国共合作实现后,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毛泽东逐步加深了对农民地位的重要性和工农联盟意义的认识.1925年初,他对韶山一带农村情况进行了调查.是年秋,他到广州主持国民党宣传部工作,并在农民运动讲习所授课.从这时起,他便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对农民问题的研究和领导农民运动中.1925年11月,他在回答“少年中国协会改组委员会”所提问题时明确地说:现在注意研究农民问题.此后,毛泽东一直把农民问题作为探索中国革命的一个中心问题.在北伐战争过程中,湖南湖北等地农民运动蓬勃兴起,农民阶级显示了巨大的革命力量.革命实践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 1927年8月1日,南昌城头的枪声揭开了土地革命的序幕。说它是序幕,不仅是因为起义后提出了土地革命的初步纲领,还因为土地革命是以武装斗争为前提的。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实质是土地问题,革命的最高形式是武装夺取政权。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之所以失败,重要一点,就是共产党放弃了对农民群众和对武装斗争的领导权,在危急关头无力抗敌。所以,共产党为挽救革命、毅然举起公开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义旗,接着在八七会议上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的总方针。实践证明,八一起义的发动和八七会议的方针都是十分正确的,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从南昌城头的第一声枪响,到红军北上抗日,在七年多的岁月里,江西大地掀起了热火朝天的土地革命斗争,其势如暴风骤雨,席卷全省三分之二以上的地区。除南昌、九江等少数城市  相似文献   

19.
本文拟对毛泽东领导的三湾改编和朱德领导的赣南四整进行比较。一、时势使然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率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工农革命军到达永新县三湾村。起义之时8000人的队伍,此时已不足干人。朱德率南昌起义余部,1927年10月下旬抵达赣南,30000余人的部队,此时亦不足于人。这两支队伍都是革命的火种,指战员们大多是大革命运动中的主力,深受三座大山的压迫和剥削。对封建地主、军阀怀有刻骨仇恨。他们参加革命后,革命精神尚好,意志较坚定。这是他们的主导方面。但是,在革命洪流的裹挟下,这两支队伍中卷进了一些流氓无产者、无业农民,…  相似文献   

20.
一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在会后写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并不看好这个后来领导中国人民改变中国历史方向,创造空前业绩的新生的党。理由是,在他看来,参与组建党的,是一些倾向社会主义的学生,不懂马克思主义,缺乏社会主义实践,从来不曾同工人阶级有过密切的联系。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