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完善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人民谋利益。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权力的监督和控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保证,必须有效防止和控制公权力的异化,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
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是规范权力行使、强化权力监督、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重要举措,对于发展党内民主、推进党务公开,在县一级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具有重要意义。规范和监督县委书记用人权,  相似文献   

3.
传统政府的职能部门有自定规则、自己执行、自我监督的权力,这就为某些职能部门自定规则、自己执行而谋取自身利益的现象提供了可能性。而决策权与执行权的分离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扼制腐败,并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专业化,减少政府职能部门的本位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4.
三权分离权力运行模式指的是以科学配置权力为主线,实现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的相对分离,强化权力之间制约关系的一种权力运行模式.连云港"三会村治"经过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对三权分离的基层权力运行模式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正>一、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离是否可行?近期,不少人提出在党政系统内部实行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对分离、相互制约,党委主要负责决策,政府主要负责执行,纪委主要负责监督。我们认为,这一观点过于简化了复杂的权力运行机制,脱离现实,难以真正贯彻执行。首先,任何权力的配置都要遵循一个最基本的原则,即权力和责任对应,或者说"激励相容"。有多少权力,就有多少责任。如果有人只有权力,却没有责任;或者只有责任,却没有权力,那么  相似文献   

6.
约稿启事     
《领导科学》2012,(18):64
"有效治理决策专权与执行滥权问题"专题研究一个健全的社会秩序,必然是各层次权力各司其职的严密网络,然而现实社会中,权力运行失控的现象非常严重。  相似文献   

7.
魏宁 《经营管理者》2011,(24):81-82
我国新一轮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为主要方向。大部门体制的内在属性决定了必须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等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只有行政决策权相对统一,执行权相对集中,监督权相对独立,三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才能在机制上保障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这一改革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行政机关应当按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原则,设定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这句话出自于10月1日开始实施的《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第十一条。这体现了未来行政体制改革‘行政三分制’的思路。“行政三分制”是一项重大的政府体制改革,即在政府管理系统内部,建立将决策、执行、监督职能适度分离并在运行过程中使之相互制约、相互协调的行政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
所谓"权臣"现象,就是在行政体系中,最后的决策权按道理应该由领导集团的一把手行使,可实际上有些时候真正的决策权不在一把手手中,而是被其手下的副职或其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兵团监狱人事管理模式的改革也应提上议事日程。明确设立监狱决策权和执行权的界限,科学合理地行使决策权和执行权,是兵团监狱推进人事管理模式改革的重点和关键,明确规范内部设置,明确各部门职责、职权。改革和实施具有可行性和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11.
吴涛 《领导科学》2012,(36):11-12
防治决策专权与执行滥权是发展市场经济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那么,在基层如何搭建防治决策专权与执行滥权的权力架构与社会参与途径呢?笔者通过在上海市黄浦区五里桥街道实地调研,认为其实施的"五会"配"五制"机制为构建防治决策专权与执行滥权的权力架构与社会参与途径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实现机制之一:现场办公会配套领导包干制 现场办公会制度要求街道党工委领导实地听取群众意见,及时发现问题街道发挥牵头协调作用,梳理各项问题,制定措施,指定落实部门,及时解决问题.通过现场办公,街道对各部门工作效果进行评估、评议,实现对部门工作考核的经常化、现场化.  相似文献   

12.
<正>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都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与运行机制,从制度、体制、机制层面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的权力关系调整指明了方向。具体而言,就是要通过引进决策权  相似文献   

13.
目前,深圳市正筹划打造一个决策、执行、监督“行政三分制”的既相互分离制约又能协调高效运转的全新政府架构。实行“行政三分制”改革后,深圳要对一些政府部门进行撤并和调整,将设置若干决策局、执行局和一个监察局。决策局只有决策权而没有执行权,执行局只有执行  相似文献   

14.
反腐倡廉的关键问题是对权力的监督制约,反腐败建设科学化的实质是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的科学化。要以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为重点,加强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改革和完善党内监督体制,加大监督制度创新力度,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许云昭 《决策探索》2010,(21):58-60
在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湖南省华容县和衡东县展开了有益的探索。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工作,既是一项涉及领域广、牵一发而动全身影响面大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程。  相似文献   

16.
<正>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是我党对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立足中国国情、建设中国特色权力制约机制的积极探索。"三权制约协调"机制与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从内容和形式上都有着本质的区  相似文献   

17.
<正>一、传统领导权威的基本含义及其实质根据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观点,国家形成的合理性基础在于社会个体将个人的部分权利让渡给国家,由此集结成国家权力。卢梭认为,领导和领导权威的形成与国家和国家权力的存在基础基本相同。为了寻求个人和社会的更好发展,社会个体在集体组织内部选出具有人格魅力和能力的个人代表众多的社会个体行使集体权力,在人格魅力的基础之上对权力的行使便是领导权威的产生基础。但是权力和权威的概念却不尽相同,权力强调的是被领导者对领导者的服从,其最大的特征是强制性,它  相似文献   

18.
一、从领导工作透明化视角审视网络监督 一个高效廉洁的政府首先是工作透明化的政府.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和公信力".领导干部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其工作开展、运行完全是围绕着人民利益进行的,从这一层面来说,透明地开展工作不但是其执政智慧的表现,而且也是对网络监督的有效配合.  相似文献   

19.
《领导决策信息》2011,(48):14-15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对于规范权力运行、从源头上防治腐败意义重大。11月25日,北京市召开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管理工作大会,市委市政府同时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管理的意见》,  相似文献   

20.
我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决策机制有4个要点:决策主体,决策权,决策信息和决策原则。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层级决策模式,分散决策模式和相关型决策模式等创新决策机制的运行模式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