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负道德心理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道德作为人们相互之间行为规范的总和,是依靠社会公共准则来约束的.但令人遗憾的是,在高等学校不遵守社会道德的人和事仍屡见不鲜.笔者通过对在校大学生的一个小范围心理动机调查的结果,对大学生负道德的无知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反叛心理进行了分析,引出了对负道德的道德教育、道德管理、道德成本和道德示范问题,并提出了调整负道德心理的见解.  相似文献   

2.
基于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在校园文化这个大的教育场内,大学生道德心理体系的建构也伴随着由“知”到“行”的过程,道德认知生活化、道德情感现实化、道德意志体系化以及道德行为日常化是构建和谐校园文化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和谐道德心理是道德人格健全的具体体现.研究分析大学生道德心理不和谐的成因,探索构建大学生和谐道德心理的路径,即吸收中国传统德育理念的精华、在生活的实践中建构大学生和谐道德心理,对于完善大学生道德人格,促进大学生道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刘武军 《百色学院学报》2012,25(3):104-106,116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秩序,体现着学生现实的道德状况和学校的德育效果。开展大学生道德心理发展特点研究,不仅能够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提高其实效性,而且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及心理归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相当多的大学生存在道德失范问题。本文列举了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的主要表现,并从心理层面进行了归因分析。大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心理上充满矛盾和冲突的时期,心理复杂而多变。如果其心理经常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就会失去接受道德教育的最重要的条件,以致影响学生的学习、生活及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导致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及其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品德心理不仅是学校道德教育和个体道德实践的产物 ,而且是社会道德关系和民族道德传统的反映。在人类社会从工业经济到知识经济的转型时期 ,大学生的品德心理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分析这些新的特点 ,揭示产生这些特点的社会心理根源 ,并在此基础上明确大学生品德心理培育的正确方向和科学措施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迫切而又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大学生的挫折心理尤其应该受到重视,掌握大学生挫折心理的反应及特征,准确分析挫折心理负性情绪产生的原因,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帮助大学生进行挫折心理调适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缺失的思考及其对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 ,不良社会问题的产生 ,道德问题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曾被人们冠以“天之娇子”的大学生们同样面临着道德问题的拷问 ,在道德方面的表现与其身份严重不符。就大学生道德缺失的现象、原因及其对策作了简要的分析 ,以期能找到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的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大学生各类极端事件屡见不鲜,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发展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和影响。当前,对大学生心理失衡进行研究并寻求解决的途径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是未来生活世界和工作世界的主体,大学生的道德素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目前大学生身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同情心下降、社会认同感不足等道德缺失特别是道德冷漠现象。这是由其道德观、价值观偏离以及市场经济和贫富差距等多方原因造成的。因此,要针对大学生道德冷漠现象及其原因,对症下药,探寻切实可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针对当前的就业政策与形势对应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择业表现出来的良性和不良心理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并提出了改善提高大学生就业择业心理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论社会道德心理及其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道德心理是社会成员对社会道德规范的反映 ,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 ,随社会物质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我国社会自改革开放以来处于急剧转型时期 ,国民的社会心理也因此而发生急剧转型。正确认识道德心理发展规律和当代我国社会道德心理的发展和转型问题 ,对构建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调控国民社会道德心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大学生道德认同现状。方法:采用Aquino和Reed(2002)编制的道德认同量表和自编一般背景问卷随机测量在校的786名大学生。结果:(1)大学生内隐道德认同显著高于外显道德,大二学生道德认同显著低于大一和大三学生,学生干部的道德认同高于一般同学;(2)大学生道德认同在性别、文理专业、生源地均无差异;(3)班级角色、专业、年级与大学生道德认同(含内化道德认同和象征化道德认同)显著相关,且能够预测道德认同。结论: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总体较高,但道德知行脱节现象严重,可以通过特定主题的道德训练策略,或从年级特征、学生组织、校园氛围、社会活动角度出发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育策略来实现对大学生道德认同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辅导员是活跃在高校第一线的学生工作者,接触交流最多、影响广泛深刻,社会主义市场对大学生辅导员素质的高要求既非常现实紧迫,又非常必需必然。大学生辅导员若不具有崇高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素质,就无法在第一线确保政治、社会与校园稳定之间的关系;没有无私的奉献精神,不能在品德作风上成为表率,入住学生公寓与推进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就等于零;没有个性心理上良好的应变、洞察、说服力,不善自我情绪情感稳定的调节,不树立正确学生观与在学生活动方面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无法保证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不在专业技术知识方面更新完善结构,不在音、美、体、舞等其他人文优秀素质方面拥有一技之长,就无法指导大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婚恋心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大学生婚恋心理 ,对 5 3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个案访问 ,得出 :①大学生更加重视爱情在生活中的价值 ,重视爱情在人生中的地位 ;②大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择偶标准 ,在谈恋爱后感情比较投入、真挚 ;③大学生在婚恋的道德认识上存在着强烈的矛盾冲突。在此基础上对如何进行大学生婚恋教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学生就业难是困扰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大现实问题.事实上,就大学生就业心理而言,一方面与社会的场关系和国内就业形势等宏观因素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大学生的思维特征等自身因素存在着密切关联.鉴此,现实工作中必须采取措施提升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从学生、社会、政府多方努力,克服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与时俱进,完善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新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学生谈恋爱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其形成机制是极为复杂的。本文从调查入手,集中就学生谈恋爱中表现出来的渴求、认同、冲动、从众、期望、健康等心理进行了入情入理地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1227名大学生的问卷及调研,分析探讨了当今大学生在道德伦理、文明礼貌、作风学风等方面的认知与践行情况。同时,针对大学生的道德知行状况.作了一些分析,面对新时期的高校德育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困扰及其心理求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健康是人的第一权利 ,关注心理健康是一种现代生活理念。对当代中国大学生的心理困扰、造成心理困扰的原由进行探究。倡导并鼓励大学生进行心理求助。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