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悲剧观念与中国文学》(张恒学、余三定著)于2009年5月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全书由五章组成:第一章,悲剧与悲剧观念;第二章,中华民族的悲剧观念;第三章,“社会主义悲剧”观念的产生与发展;第四章,“新时期”文学的悲剧意识和悲剧精神;第五章,《白鹿原》:中国当代小说成熟的悲剧文本。  相似文献   

2.
玄华 《江淮论坛》2011,(1):66-71
摘抄现象普遍见于郭店楚墓时代,也见于郭店竹简内部。由郭店竹简及三组竹简《老子》内部规律、思想特点可知三组竹简《老子》是性质不同的摘抄本:地位不同:甲组《老子》最高,乙组《老子》次之,丙组《老子》最低。结构、思想、主题不同:甲组《老子》上下篇结构,思想完全儒化,主题是“修道”与“治国”;乙组《老子》单篇结构,思想部分儒化,主题是“修道”;丙组《老子》无一定结构,思想尚未儒化。也无主题。以上反映三者性质不同:丙组《老予》直接摘抄自五千言,是用于修改、重组新《老子》的原始材料,乙组《老子》是修改未完全的本子,甲组《老子》是修改最完全的本子。  相似文献   

3.
鲁涛 《云梦学刊》2013,(5):83-83
孔见等著《对一个人的阅读:韩少功与他的时代》一书于2013年3月由江苏文艺出版社出版,该书主要收录了“未完全打开的具象之门——读韩少功《暗示》札记”、“寻找语言之外的语言——重读《爸爸爸》”、“韩少功的《山南水北》和孔枝泳的《孔枝泳的智异山幸福学校》比较研究”、“韩少功与中国当代文学的特占’——从老外的眼光看”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尹玉吉在《清华大学学报))2011年第4期撰文认为,大学学报功不可没。1.《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显示,大学学报名列前茅。由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电子杂志社出版、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图书馆共同研制的“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系列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统计,大学学报占绝对优势:“人文社会科学卷(2010年第8卷)”的数据显示,复合因子排名前三位的期刊分别是:《中国社会科学》、《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理想国》与《礼记·礼运》的乌托邦思想比较研究张海燕“乌托邦”(Utopia)一词由希腊字“没有”和“地方”组成,意为“没有的地方”。十六世纪英国的托马斯·莫尔曾著有《乌托邦》(全名是:《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和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  相似文献   

6.
第四届“胡绳青年学术奖”于2006年11月3日在京揭晓.计评选出5项获奖成果、4项提名奖成果。获奖作品是郑开《道家形而上学研究》、纳钦《口头叙事与村落传统:公主传说与珠腊沁村信仰民俗社会研究》、谢留文《客家方言语音研究》、王奇生《党员、党权与党争:1924~1949年中国国民党的组织形态》、刘源《商周祭祖礼研究》。该奖于1997年由胡绳提议并带头捐出自己多年积蓄的稿费而设立的。它是我国社会科学最高层次的青年学术成就奖,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胡绳家乡苏州市协办。几年来.“胡绳青年学术奖”已成功地举办了三届.在学术界尤其是青年学者中产生较大影响和积极作用。该奖项分为文学语言学类、历史学类、哲学类、经济学类、政治学法学类、社会学类;每3年评选一次。  相似文献   

7.
《吕氏春秋》倡导重农的政策思想主要是对《老子》“圣人之治”理论的继承和发展,体现在:“朴”的政治哲学,“不尚贤”的政治主张和老子“小国寡民”的政治情怀。《老子》与《吕氏春秋》之间有两条主轴贯穿始终:一是以老子政治哲学为主的道家“无为”思想,《吕氏春秋》将其浸透在重农政策中;二是《周易》、《老子》思维方式在《吕氏春秋》中的体现,具体表现在《吕氏春秋》的言说方式和言说内容具有正反相合、注重“天地人”三者融通与和谐的整体性思维特点。而《周易》、《老子》的流传与演变,为《吕氏春秋》的思想内容、思维方式和言说特点提供了方便之门。  相似文献   

8.
《山海经》详于言山、言水,略于言海,谓之“山海经”名似不正,故辨之。(一)由《山经》五方山系的走向状况及所述山名可考可知者,可以肯定《山经》所载之地域为今之南起江、浙,北至豫、晋,西起陕,东至鲁的多山丘陵地带。而《海经》并非言“海”,所谓“海外”、“海内”之“海”是被作为欲述主体的“位置”的“座标”,其本身并非“主体”。《山经》、《海经》所载“山北海南”的地貌特征符合中国“西北高而东南低”的地理特点,此实为远古先民对我国古代疆域原貌的真实记录,非“虚构的神话”。(二)古人关于“方位”有三类体系,即“四方体系(东南西北)”、“五方体系(东南西北中)”、“《河图》、《洛书》体系(北东中西南)”,其中,“四方体系”、“五方体系”乃东部初民“天象观感”的“自然主义”产物,“《河图》、《洛书》体系”是从哲学义理角度对人类文明所作的精辟概括。《山海经》采用“四方”“五方”体系,尤其是《大荒经》用“东南西北”体系,可征《大荒经》为《山海经》的最初文本。(三)《山海经》之“始态”只是“图”,是太古初民之岩画的摹本。“文”后图而作,是对“图”的直观的描述与解释。《山海经》成书的历程是:初“由图生文”(“图文异处”)、“图”亡“文存”;复“由文生图”(“图文异处”)、“图”再亡而“文犹存”;再“由文生图”(“图文合壁”)。  相似文献   

9.
《西部论坛》2010,(4):108-108
《西部论坛》(曾用名:《重庆商学院学报》、《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为经济类学术期刊,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重庆市一级期刊”和“编校质量优秀期刊”,由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庆工商大学长江上游经济研究中心承办。  相似文献   

10.
《周易》对于儒家哲学建构的意义,可称之为“两度映射”:一是《周易》文本的形成与儒家哲学在中国社会第一次大转型时期(先秦)即轴心时期的原初建构之间,具有历史的同步性和逻辑的同构性。为此,须“重写儒学史”——重写先秦时期的易学史、儒家哲学史。二是上述建构过程与儒家哲学在中国社会第二次大转型时期(当代)即所谓“新轴心期”的重建之间,也存在着逻辑的同构关系与历史的再现关系。具体来说,《周易》文本的形成过程乃是观念形态的这样一个转进跃迁的过程:《易经》古歌的本真生活情感;《易经》占辞的神性形上学、《易传》的理性形上学;《易传》的形下学(伦理政治哲学)。这一过程开显了儒家哲学的当代重建的典范进路:由当下生活情境及其仁爱情感显现的大本大源出发,去重建儒家哲学的形上学、形下学。这才是典范的“儒学现代化版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文学“三部曲”陈铭河四川省云阳师范学校郭沫若的“女神”三部曲:《女神之再生》、《湘累》、《棠棣之花》;郭沫若的“漂流”三部曲:《岐路》、《炼狱》《十字架》;茅盾的“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茅盾的“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  相似文献   

12.
宣颖的《南华经解》是“清人解《庄》中不可多得者”。在解《庄》时,宣颖主要运用了两大方法:一是以文解《庄》,强调“由文理而及义理”的注解方法,力图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庄子》的基本宗旨;另一种方法是强调以儒为宗,通过融会儒、释、道,揭示《庄子》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3.
张中宇 《晋阳学刊》2011,(5):109-115
《诗三百》最终的编订需要发生3个质变:第一,由“颂”、“大雅”等独立单行本及零散文献转为系统的雅、风、颂综合集,这需要一定的社会政治与心理等必要条件;第二,由“乐歌”集转为“文学诗”集,这需要剔除曲谱,并对属于音乐的感叹、重复等成份进行删除或其他整理,实现由音乐文本向文学文本的转变及功能(用途)的根本性改变;第三,确定300余篇的稳定数量,这个数量以后不再发生显著变化。体例、文本性质、诗篇数量是考察《诗三百》由“相关积累”到“最终编订”的3个关键标志,以此为基础,并考虑“最多的证据”和“系统的可能性”,考察《诗三百》最终编定者才能更为明晰。  相似文献   

14.
我国《公司法》第18条规定:“外商投资的有限责任公司适用本法,有关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的法律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这一条文直接表明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是一般法与特别法的关系。对“二法”这种关系产生的基础具体内涵及其走向作一些考察有利于加深对“二法”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公司法与外商投资企业法关系的历史考察我国第一部外商投资企业法是1979年7月1日由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我国《公司法》则到1993年12月29日才由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相似文献   

15.
一、《山东年鉴》的基本情况 《山东年鉴》创刊于1987年,由山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承办、省地方史志办公室年鉴工作处负责编纂。在体制方面,有两个特点,简单地说就是“两个三”。第一个“三”是年鉴工作处主要职责有三项:一是编纂《山东年鉴》;二是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山东省地方史志工作条例》以及《山东省年鉴编纂业务管理办法》(由山东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制定)对全省各级各类年鉴进行管理和业务指导;  相似文献   

16.
由中共中央编译局和华东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理论研讨会”于1998年4月间一15日在上海华东师大召开。研讨会讨论的主题为:(1)《宣言》的历史地位和伟大意义;(2)《宣言》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3)《宣言》与当代社  相似文献   

17.
一、儒家“和而不同”的当代性局限应该说,从“和为贵”《论语·学而》,“矜而不争”《论语·卫灵公》)、“德莫大于和”(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及至我们今天所要谈论的“和而不同”《论语·子路》,“和”与“同”在儒家哲学中的突出地位是不言自明的。而其基本含义,早已由《国语·郑语》中史伯所提出的“以他平他谓之和”、“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念奠定。即:“和”是事物“多样统一”所造成的和谐与互补,这种和谐与互补可以促使万事兴旺;这便是“贵”,也便是“美”,所以有“中和之美”之说。反之,由于“同”是…  相似文献   

18.
宣颖特别注意疏通《庄子》的文理,并从儒、禅等角度来发明《庄》意,还强调“屏去诸本,独与相对”、“不以我与焉”、“心领神悟”的解《庄》方法。概言之,宣颖解《庄》主要进路有四:以文解《庄》,以儒解《庄》,以禅解《庄》,以庄解《庄》。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自决”到“民族自治”》是作者王珂所撰的《民族与国家:中国多民族统一国家的系谱》这部著作第lO章的标题(该专著2001年4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作者系日本神户大学国际文化学部副教授。他198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研究生班,1989年4月东渡日本  相似文献   

20.
刘兆伟  刘北芦 《理论界》2022,(11):99-107
<正>《易》,亦称《周易》《易经》。《易·系辞下》:“《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何谓像?明代来知德《周易集注·序》说:“曰像者,乃事理之仿佛近似可以想象者也,非真有实事也,非真有实理也。”唐代高适《答侯少府》:“性灵出万象,风骨超常伦。”观象者需圣明而有灵性,则万象皆出。而愚者、邪者观象,亦得所需之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各得其象,各展其能,皆在大道之中。《易》义由象生,无象则无《易》。六十四卦皆由象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