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有其科学内涵,具有阶级性、层次性、能动性等特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提供了哲学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适应新时期意识形态领域新变化的创新发展,有效适应了国内意识形态领域形势新变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指导下的先进性和大众性的统一。新形势下,科学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能动反作用理论为指导,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阶级性理论为基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理论为警示,坚持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2.
权麟春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15,34(4):105-108
实践证明,一国的核心价值观和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制约,核心价值观对该国的经济能否可持续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主导意识形态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占主导地位的阶级或集团成员的统一意志和美好愿望的表达,对该国家或地区制定有关经济方面的方针、政策提供现实的依据,起着一定的导向作用。通过利益调节和利益整合机制,把分散的、异质的、多元化的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进行整合,有利于形成共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主导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它的认同与经济认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石光 《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9-42
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路径来看,党和政府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一元化,从人民的需求出发,积极加强文化建设,重视道德建设,切实规范领导干部行为,才能实现全社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相似文献
4.
敖带芽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7,5(3):41-4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树立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命题,也是党的十七大强调的重要战略之一,当代大学生是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的中坚力量和积极推动者。因此,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认同的实效性,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朱冰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131-135
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任务。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认真分析社会思潮对大学生价值认同的消极影响,积极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在此过程中,增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感,在大学生中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治语言和科学语言,不能为喜好群众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大众所认识和理解。因此,要求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艺术正是这种转向的取向之一,因为语言艺术是中国共产党传播理论的优良传统,是契合人民大众接受心理和表述习惯的方式之一,更是理论实践的结果反馈。 相似文献
8.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转型,形形色色的非主流意识形态不断涌现,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严峻挑战.科学认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性质、特征和作用,不断提升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非主流意识形态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加强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韩龙彬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2(5):9-13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必须把握价值主体的特性,遵循价值主体的认同规律:一是价值观认同中存在主体性,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人本性,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尊重差异性,最大程度地体现包容;增强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二是价值观形成中存在主体性,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重视环境建设,系统谋划推进;延续历史血脉,对接优秀文化;坚持正确导向,塑造崇高追求。三是价值观实践中存在主体性,因此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坚持实践性,在实践中加深认同;遵循渐进性,适时助推给力;把握反复性,坚持常抓不懈。 相似文献
10.
朱晨静 《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11,(4):4-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离不开人性的关照。马克思的人性思想在一定意义上是一种需要人性论,其"需要即人性"的思想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人性基础。坚持马克思的人性分析方法,就要把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内在需要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立足点,尊重主体的差异性、多样性,正确处理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关系,把崇高的精神追求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朱玲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7(2):106-108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是关系到国家各项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社会主义政治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和谐社会构建的重大问题。当前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缺失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针对这种现状,亟需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方法的创新,最终达到加强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路径——基于价值认同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现过程,不仅是一个教育灌输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认同的过程。要实现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认同,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人民的自觉追求”,需要把握好“尊重多样差异,坚持一元导向”的价值引导、“坚持平等沟通,实现渐进渗透”的价值转化和“寻求社会共识,凝聚发展合力”的价值整合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13.
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及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郑爱龙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5):69-7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体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强大精神动力。促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广泛应用而逐步发展起来的虚拟网络为增强全国各族人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认同提供了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钟启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34(5):7-13
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强基固本、凝心聚力的铸魂工程,蕴涵着强大而深沉的意识形态力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统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需要充分认识和运用这个意识形态力量,不断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力和感召力: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激发"思想的力量";培育和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弘扬"精神的力量";引领和推动"东升西降",彰显"文明的力量",让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世界有正道. 相似文献
16.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3)
本文以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价值冲突及认同危机状况为基础,从价值认同的视角,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进行新的解释,阐述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原则和途径,以期夯实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基础、促进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7.
谢松明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3):6-9
本文以转型期中国社会所面临的价值冲突及认同危机状况为基础,从价值认同的视角,对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进行新的解释,阐述核心价值体系建构的原则和途径,以期务实核心价值体系的社会认同基础、促进核心价值体系成为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8.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客观反映了当代中国国情,对我国公民的社会活动发挥着极其重要的引领、调控和规范功能。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当代中国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赵荣霞 《石家庄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12-15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理论来源于客观的实践,而要实现从理论到积极实践的转化,必须经过实践者主体认同这个关键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体认同与实践的前提是理论建设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现主体认同的基础是完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整合。 相似文献
20.
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途径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学生群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状况,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研究和建设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状况的调查,分析了目前大学生的认同现状,提出了新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教育要通过认知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认同和环境认同四个方面实现。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