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随着人口老龄化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房养老"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的一种有益补充,在许多发达国家获得了快速发展,但在我国推行缓慢,究其原因在于对"以房养老"所带来的风险认识不清楚,这种风险不仅来自老年群体,更多的来自于提供相关金融服务的金融机构。本文从金融机构的视角出发,通过构建"以房养老"风险测量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为金融机构在推出"以房养老"金融产品时降低其风险提供了依据:金融机构应当选择恰当的老年客户,并且加强对风险的预测研究,以降低推出"以房养老"金融产品时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2.
刘静一 《新天地》2016,(8):34-36
近日,北京市大成郡社区26位老年客户联名给兴业银行总行和北京分行写来感谢信,赞扬兴业银行北京大成郡社区支行给社区老年人提供的安全舒适的厅堂环境以及优质贴心服务,感谢“安愉人生”这款老年金融服务产品带给他们的良好用卡体验。这是兴业银行针对老年客户金融服务、财富支
  配、健康保障、日常生活打理等需求,积极探索和提供多样化的老年金融产品和服务,受到老年客户喜欢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3.
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金融所推动的金融普惠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重大且深远的。从家庭(个体)与地区层面出发,探讨数字金融对家庭收入不平等与群体收入不平等(Theil指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金融有助于家庭开展创业活动,通过创业的收入效应显著改善家庭收入不平等;数字金融有助于地区创业活跃度的提升,通过创业的就业效应显著改善群体收入不平等。异质性分析发现,数字金融更有助于农村家庭开展创业活动,实现了创收机会均等化,尤其是更有助于高人力资本或低社会资本的农村家庭通过创业实现家庭收入不平等改善。以创业的收入改善效应与就业带动效应为切入点,研究数字金融的收入分配效应,有助于推动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庞大的老年群体在医疗、养老、社会服务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老年教育对老龄化战略的实施起着推动作用。社区作为老年人生活和学习的主要阵地,以着独特的优势,成为老年教育的沃土。本文对老龄社会下社区开展老年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社区如何开展老年教育服务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5.
伴随普惠金融的发展及金融精准扶贫政策的实施,广大居民家庭参与金融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提升,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居民家庭收入分配影响日益凸显。使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运用收入转移矩阵和有序probit模型,研究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提高对低收入家庭向上流动具有积极影响,对高收入家庭向下流动具有抑制作用。进一步分城乡样本、面板数据等进行稳健性检验,验证实证结果的可靠性。鉴于提高家庭金融服务获得性对于促进微观收入流动性、缓解社会收入阶层固化具有积极作用,政府应继续推进普惠金融发展,降低融资成本;优化金融资源区域配置;加强金融教育,保护弱势金融群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村金融体制和林权制度改革,林业金融环境也得以改善。但是,现有的金融体系、金融机构对林农和中小企业所需要的金融零售服务仍难以满足。借助于林权制度改革及相关的配套改革成果,应该进一步完善林业金融服务功能,加大林业金融创新力度,缓解林农和林业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本文从金融需求角度出发,基于信贷供给理论分析导致林业信贷约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通过抵押品扩展和替代机制,寻求林业金融服务创新的方向和模式。  相似文献   

7.
农户创业离不开金融服务创新支持,但是一味强调金融服务供给,而忽视创业农户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发展,则无法保障供给的可持续性。采用微观调查数据,对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的协同机理及有效性进行研究发现:(1)创业农户能够获得金融创新服务,但金融创新服务占比还有待提高;(2)金融服务创新显著地提升了创业农户的总收入和创业收入,但尚未有效地改善利润;(3)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已经形成初步协同,但有待进一步深化。有鉴于此,应加大金融服务创新力度,丰富金融服务创新维度,促进融资与融智服务融合,提升创业农户金融素养,推动农户创业与金融服务创新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小城镇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切入点和关键,特别需要金融机构的支持.但因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致使金融机构服务三农、支持小城镇建设的热情不高、力度不足.必须着力创新调控手段,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村金融组织,提高金融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人群健康服务需求量迅速增长,给我国养老服务的供给带来挑战。社区医养结合作为新时代我国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手段,是满足老年群体多样化、多层次健康服务需求的重要途径。但当前各地区的实践探索暴露出我国社区医养结合还存在服务能力较弱、群众认知不足、政策制定不完善和筹资支付手段缺乏等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我国社区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现状,采用诊断树模型,以供给和需求为主要切入点,剖析当前社区医养结合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根据控制阀门理论,从筹资、支付、组织、行为和规制五个管理维度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社区医养结合的推进落实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青岛市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对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提出了新要求。但目前的农村金融服务受金融机构创新动力不足、农村经济发展相对缓慢、农民金融意识不高等因素制约,严重落后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为此,应从创新农村金融组织体系、资金信贷模式、金融产品、金融服务方式和提高农民金融意识等方面采取措施,确保农村金融服务工作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阐述民生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性,对宁夏金融支持民生领域发展的情况进行现状分析,发现宁夏金融支持民生领域的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产品同质化、对民生领域金融服务探索不够、财政资金与信贷资金支持民生存在不协调、民生领域担保难等问题,提出了金融机构要紧紧抓住国家和宁夏加大投资、扩大内需的有利契机,提高对民生领域金融服务重要性的认识,探索服务民生领域的新模式,加大服务民生领域的创新力度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2.
我国老年残疾人口数量多,增长快,并面临经济贫困与护理匮乏的双重困境。本文从我国老年残疾人口的群体规模、结构特性与康复供求出发,总结我国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不发达、专业护理组织和人员缺乏、卫生资源可及性差、社区及民间力量动员不足等发展瓶颈,提出应完善老年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开展老年残疾人护理保险、通过购买服务,促进多元主体参与老年残疾人口生活护理及康复的积极性、建立以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为载体,促进专业护理人才和社会义工队伍建设、重视农村老年残疾人生活护理及康复体系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发展普惠金融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从金融服务便捷度、金融服务参与度、金融服务质量三个方面选取11个指标构建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采用因子分析模型评价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港、澳、台及西藏除外)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结果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总体水平不高,并存在较强的空间异质性。东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较高,其中,北京、上海普惠金融发展水平优势明显,而中西部地区普惠金融发展相对较低;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30个省(市、自治区)按照发展水平划分为普惠金融发展较高、一般、较低等三类地区。我国应从完善金融服务、加大扶持力度、鼓励服务创新等方面促进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蕾 《国际公关》2023,(5):67-69
心理健康作为影响老年群体生活水平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优化城市老年群体的健康程度,本文立足于实际,深入分析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结合当前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开展现状,明确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路,并具体提出实践的策略,以期为社区服务工作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473户农户数据为依据,采用多群组结构方程模型,分别对三类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农村互联网金融农户忠诚度不高,农户金融服务满意度和金融产品满意度是影响农户忠诚度最基本的因素;比较三类金融服务提供商农户忠诚度影响因素发现,农户对于“三农”服务商和以“蚂蚁金服”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的忠诚为冲动型忠诚,对于正规金融机构网上金融部门的忠诚为认知型忠诚。基于此,建议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在大数据分析基础上构建客户评价体系,有效区分客户类别,并对客户进行差异化营销与管理。三类农村互联网金融服务提供商可尝试建立金融共生模式,优势互补,探索金融科技服务的全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支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城乡、不同收入群体两个角度对居民财产性收入的现状分析发现,城乡间、不同收入群体间财产性收入差距较大,而金融支持是大面积提高居民财产性收入的主要途径.目前,制约居民财产性收入增加的金融因素既有资本市场发育、投资保护机制以及金融监管等宏观因素,又有金融机构及人员经营理念、素质及产品创新等微观因素.因此,政府及金融系统应在宏观和微观上采取相应对策,加强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的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7.
科学识别老年人口健康意识和健康行为的群体差异是老年化社会公共卫生服务精准化发展的基础。以上海为案例城市,通过625份老年人口的调查问卷,分析了不同性别、年龄、居住状况、社会经济地位、城乡区位、户籍地归属等老年人口定期体检行为的群体差异。研究表明:各类社会经济属性的老年群体在是否进行定期体检、体检的时间间隔以及费用来源方面存在明显差异。在我国目前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医疗体制改革中,优势社会群体相对得到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与保障。结合社区调研访谈,建议在老年人口免费体检政策方面实行"基于收入评估"或"基于医保待遇评估"的差异化措施,整体提升全社会的老年人口健康水平,缓解全社会健康不平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统金融与数字金融的普惠逻辑,使用中国2011—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运用面板模型探讨了数字普惠金融、城乡收入差距的关系。实证发现,数字化金融普惠显著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但在不同维度与功能间具有异质性,数字支付、小额保险、网络信贷缩小差距显著,而小额理财、小额投资、信用服务等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单门限效应,当城镇化率低于0.862时,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会扩大城乡收入差距,反之亦然。由此提出通过农村数字化转型深化普惠金融服务深度、优化基础性金融服务的数字化普惠水平、增强数字普惠金融服务与城镇化的对接等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由于农业的弱质特征及农村金融机构的商业化改革,我国金融支农的力度明显不足,导致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完善的金融支农机制,有利于疏通储蓄向农村投资的通道,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应借鉴国际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特点,构建起央行和财政的政策与资金作扶持、银行机构的金融服务为主导、保险与担保等机构充当后盾、资本市场提供补充服务的多元化金融支农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低的原因主要表现在银行信贷体制和资本市场运行机制两个方面。我国加入WTO以后 ,从提供信贷担保、改进信贷服务、开展直接融资和推进金融创新等方面来构建与中小企业发展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系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