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金融风险也不断加大,并日益复杂.因此,客观认真地分析当前我国金融风险的表现、成因,及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金融风险监测预警指标体系,以及时观察金融业的发展变化,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遏制金融危机的发生,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  相似文献   

2.
浅谈建立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巍 《江苏统计》2000,(1):16-17
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趋势的发展,现代金融日益趋向自由化,金融风险不断加大,人们在对其进行积极诊治的同时,也在深思如何构建一套较为完整而科学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特别是适合我国国情的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本文将对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3.
金融风险是什随金融制度建立与发展过程的客观问题,已成为现代社会影响最人的越来越集中的社会风险。体制或机制等制度性因素是金融风险形成的最主要因素,以风险控制为基调的金融安全,已成为当今一国经济安全与国家安全的重要标志。文章分析了我国日前的金融风险的特性,提出了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金融企业风险统计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融企业运营风险监测、评估与预警是金融企业运营管理和风险控制的核心。本文分析了金融企业风险统计系统的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金融企业潜在的风险识别,结合我国金融企业发展现状,构造了可行的风险统计指标体系,设计了金融企业预警系统,并用于金融企业金融风险监测的实践。  相似文献   

5.
对防范我国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建华 《山西统计》2003,(12):79-79
金融风险是指金融资本在经营与交易的过程中预期收益的不确定性,即投资人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的偏差。金融风险存在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危害极大,以前的墨西哥金融危机、巴林银行倒闭、东南亚金融风波等都作了充分演示。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和防范金融风险的对策措施多种多样,本文仅从法律角度分析产生金融风险的原因,探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政策措施。一、我国现行防范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的法律欠缺与不足1.涵盖面过窄,法制建设步伐滞后于金融经济发展步伐。我国金融法律建设除起步晚、速度慢外,还存在内容单一、范围偏窄、覆盖面小,防范和控…  相似文献   

6.
区域性金融风险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颖 《统计教育》2007,(3):58-60
近年来,区域性金融风险一直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特点,适时建立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有助于确保辖区及整体金融稳定。本文指出区域性金融风险的主要特点包括:双重性、传导性、突发性、可测性和可控性,分析了区域与整体以及不同区域间金融风险的主要差异,并且提出了建设区域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吸取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教训,避免金融危机涉及我国大陆,近年来,我国金融部门一直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作为金融工作的重点。那么.我国金融风险有哪些主要表现以及金融风险是如何形成的,是本文所要谈及的几个问题。一、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表现1、企业资产重组中的金融风险企业资产重组是指对确定范围内企业所拥有的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资产与债务)重新组合,既可以是企业内部资产重组,也可以是收购、兼并等形式的外部资产重组。在资产重组中诱发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1)资产与债务分离,银行债务悬空。在操作中把部分仍…  相似文献   

8.
加强对地方金融机构监管的五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敏 《四川省情》2005,(8):39-40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健全的金融体系对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有效调控宏观经济运行,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的教训证明,金融风险容易转化为政府风险,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已经成为金融监管部门和各级政府极为关注的问题。因此,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是摆在我们面前非常迫切和必须的工作,需要各级地方政府积极介入,防范于未然。本文就地方政府加强地方金融机构监管问题作一些探析。现状:地方政府对金融监管出现缺位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了金融调控的基本框架。其基本构成包括以中国人民银行及其货币政策委员会为代…  相似文献   

9.
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根据统计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建立了由宏观经济环境、银行呆坏账、泡沫、国债和外资冲击在内的宏观金融风险测度指标体系,利用映射法原则将原始指标区间化。然后根据层次分析法确定风险权重,进而构造了我国宏观金融风险测度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梁洪  李树  王雨 《统计研究》2023,(11):68-79
在数字金融快速发展背景下,研究数字金融发展影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作用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运用TVP-VAR-SV模型检验数字金融、货币政策与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动态关系,分析在数字金融监管强度差异下该动态关系的非对称性,并进一步检验数字金融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以及数字金融对宏观风险收益率的冲击效应。研究发现,数字金融的发展加剧系统性金融风险,而紧缩型货币政策有助于抑制系统性金融风险;数字金融的发展显著影响货币政策调控效果,紧缩型货币政策促进数字金融发展;数字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经济增长并提高经济体系单位风险效益。进一步,本文从规范数字金融市场发展,优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强化数字金融市场投资者教育等方面给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金融已成为经济的重要支柱。各国政府都在十分关注金融风险问题,都十分重视金融风险问题的研究。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依法加强对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包括证券市场的监督,规范和维护金融秩序,有效地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金融风险既是一个宏观问题,也是一个微观问题。它可以表现为一种货币制度的解体和货币秩序的崩溃,也可以表现为某金融主体(包括金融机构,也包括个人及非金融机构)在从事金融活动中因不确定性因素而受到损失的可能性。它既包括金融机构从事融资活动,从事投资和资产运用等经营活动产生的金融风险,也包括个人及其它非金融业的工商企业在从事融资活动时产生的风险。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是指因经济原因时产生的风险。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是指因经济原因或金融本身制度的缺陷、运行紊乱等原因导致的一系列矛盾激化,对整个货币制度,货币秩序的稳定性造成破坏性威胁。金融活动的不确定性意味着金融活动的主体有获得的可能,也有形成损失的可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基于系统性金融风险形成的“宏观”和“空间”金融失衡成因,尝试构建适于预判区域性金融风险和宏观经济运行的金融失衡指数,并以江苏省为样本进行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区域性金融失衡指数不但较好地预判江苏省宏观经济与金融体系风险发展趋势,而且揭示了该地区金融风险主要来源于金融资源过度聚集于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领域.这种扭曲的金融资源配置结构导致货币资金“脱实向虚”,造成金融体系风险的随宏观经济运行及政策调控起伏交替.  相似文献   

13.
VaR和CVaR在金融市场风险管理中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引言 近二十年来,由于受经济全球化与金融一体化、现代金融理论及信息技术、金融创新等因素的影响,全球金融市场迅猛发展,金融市场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波动性,工商企业、金融机构面临着日趋严重的金融风险.金融风险不仅严重影响了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和生存,而且还对一国乃至全球金融及经济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象巴林银行、大和证券等的损失,以及刚刚过去的东南亚金融危机,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金融风险引起了全球工商企业、金融机构、政策当局及学术界的密切关注,金融风险管理成为工商企业和金融机构经营管理的核心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全球日益剧烈的经济波动和金融创新的发展,国际金融业面临的风险日益增加.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至今仍令我们心有余悸.加入WTO后,面对金融开放,我国的金融形势更加复杂,金融风险有不断增大的趋势,而金融风险具有向金融危机转化的破坏性,因而加强对金融风险的统计分析,对金融风险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对我们整个金融系统乃至经济系统来说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拟运用多变量因子分析法对中国的金融风险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金融安全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毋容置疑,我国潜在的金融风险将是经济发展的一大隐患,金融风险的积聚便带来金融危机。现在我国已经加入WTO,一方面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也易受到国际金融风险传染,国际游资等的冲击。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通过对我国金融风险在我国的表现,提出预防金融危机的一些统计防范指标体系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利用2007-2016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在结合传统收敛模型和空间计量模型的基础上,对系统性金融风险下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收敛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各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呈现出逐渐增长的态势,但仍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性。在全时段内普惠金融发展存在绝对β收敛以及条件β收敛现象,且β系数的绝对值呈现出波动上升的趋势。系统性金融风险指数的引入显著增加了β系数的绝对值,大大提升了普惠金融发展的收敛速度。  相似文献   

17.
加强金融风险防范 提高金融监管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金融风险频繁发生,金融风险防范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加强金融风险防范,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文章通过对我国金融风险成因的分析,提出了五点改善措施,以有效地控制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秩序,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8.
金融风险评价关系到区域经济的稳健发展.文章针对金融风险评价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问题,提出利用三角模糊数作为金融风险评价表度和评价指标权重标度.在给出金融风险评价指标集合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基于三角模糊数评价标度的金融风险TOPSIS评价方法.采用建立的金融风险评价方法,实证分析了五个区域内的金融风险现状,验证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运用金融压力来刻画系统性金融风险日益受到学术界和政策决策层的重视.本文从经济主体非理性行为范式出发,通过探讨金融压力的度量及其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机制,以此考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测度及其宏观经济效应.首先,运用复合式系统压力指标方法,通过设置时变权重从纵向和横向维度构建金融压力指数展开测度,试图反映经济主体心理与行为偏差引致的风险溢出和传染效应,进而体现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生性特征;然后,将金融压力进一步视为经济主体情绪过程的反映,并借鉴行为金融学领域中“情绪加速器机制”探讨和解释不同压力状态下金融压力影响宏观经济的非线性效应,在此基础上,建立Logistic平滑转换向量自回归模型进行检验.研究显示,各个金融子系统本身的压力状况及其关联程度,共同推动了金融压力总体状况在高低状态之间的转换;而且,“高压力”状态与“低压力”状态相比,金融压力对产出和价格的影响效应会更为显著,这意味着,系统性金融风险处于较高状态时,风险的积聚和释放会加剧宏观经济的波动.  相似文献   

20.
金融脆弱性理论蕴含了基本的金融风险预警思想,是金融风险预警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运用因子分析法构建了中国金融脆弱性指数,并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了金融风险预警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1年以来大约有近30%的月份我国的金融脆弱性指数处于境界线上.在此基础上对影响脆弱性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