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张树政 《理论界》2015,(1):122-126
原型批评是西方文学评论中的一种形式,它盛行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原型批评是通过对神话的分析和探根,凭借文学文本中的意象、细节描述、情节和人物类型对文学文本进行解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理论,原型批评的理论基础是人类学和心理学,它在文学批评领域对文学文本的分析和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原型批评家弗莱借助人类学家弗雷泽和心理学家荣格的理论提出了原型的概念并将其运用到文学文本的宏观分析之中。美国文学批评家费德莱尔进一步发展了原型批评理论,从七个层面探讨了成长小说的范式,为文学文本的微观探索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2.
原型批评并不是二十世纪的新发明,而是贯穿两千年以来的西方文学史.诺斯诺普·弗莱的原型批评理论正是对这一传统的全面继承与复兴.原型批评理论能够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隐喻性较强的文本.通过原型批评理论分析安徒生<海的女儿>、<野天鹅>、<卖火柴的小女孩>三篇童话代表作中的圣经原型,我们能够将这些作品"解码",发现解读安徒生作品的崭新视角.  相似文献   

3.
原型批评以整个文学的历史为背景寻求人类文化心理的基本范型,包含着人类祖先心理和命运痕迹的"原型"存在,决定了文学作品的本质在于向全人类的心灵说话,从而使其具有了超常的感染力.对于原型如何保存和传递,模因论提供了新的更为合理的科学理据.模因论认为,模因是一种信息单位,也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通过非遗传的方式,特别是模仿而得到传播.原型的保存是因为大脑的模仿作用,其复制和传播是原型的模因性在起作用.用模因论解释原型批评理论,是文学与社会生物学的一次聚合,这一类似于"多重证据法"的研究方法,有利于拓展原型研究的领域,促进原型批评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4.
“松”这一传统的原型母题意象大致表现为超群出众的象征、贞洁不渝的写照、坟茔青葱的代指、幽远隐逸而近乎神化仙驾。因为受隐逸思想以及志远心屈、才高位下的人生经历的影响,初唐四杰的诗赋对松韵母题原型意象进行了继承和创新,使之更加叛逆或变异,以寄寓人生曲折。  相似文献   

5.
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解读文学作品有助于生态理论的建构.<汽车城>中的生态思想很值得关注,它挖掘了汽车行业人士精神生态危机的根源,探讨了精神生态危机与汽车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生态的失衡是摧残行业的隐患之一,指出了生态平衡与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黄仁志 《南方论刊》2022,(3):84-85,98
狼,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原型在东西方文学发展史中一直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丝绸之路文学中亦是如此.在神话原型批评视域下,丝路文学中狼意象的演变历程可被归结为神化—世俗化—丑化,具体表现为:狼祖神话中被神化的狼,英雄史诗中被世俗化的狼,民间故事中逐渐被丑化的狼.狼意象在文学作品中的演变本质上是人类认知不断提升强化...  相似文献   

7.
汪树东 《东岳论丛》2007,28(1):108-112
赤子原型是道家精神的价值基点。在20世纪中国文学中,赤子原型影响深远,沈从文等作家不息地再塑着赤子原型。但是对赤子之心的价值设定不可避免地会导致人生的崩溃,正因如此,北村等作家展示了赤子原型的坍塌。  相似文献   

8.
夏秀 《河南社会科学》2006,14(2):119-122
在20世纪最后20年涌入我国的众多西方文论中,原型批评理论是最受欢迎的理论之一,无论是对中国的文学批评实践还是理论研究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其影响下,文论界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但在运用原型批评理论进行文学批评的过程中,还存在机械化、忽视对作家作品心理层面的关注等不足之处,需要研究者深入、充分挖掘原型理论的相关价值,促进文学研究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9.
《圣经》中的《创世纪》一章,揭开了人类世界的神秘开端,其浓郁的神秘色彩自不待言,伊甸园中的主要形象——上帝、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以及蛇,已成为西方后世文学的人物形象画廊中永恒演绎的原型形象。莎士比亚剧作中的人物形象一方面飘洒出鲜明强烈的人文主义气质,一方面又弥漫和透露出《圣经》人物原型的色彩与底蕴。根据神话原型理论对莎剧中的人物形象进行重新阐释,可以为现代人在各种现世诱惑前所面临的人性分裂与精神危机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月亮是古代文学中常见的原型,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原始心象。这种原始心象的形成,与古中国的文明形态及原始思维密切相关。"月殿嫦娥"和"月出皎兮"原型模式,是月亮原型的两种基本类型,它们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对后世的文学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探讨月亮原型及其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文本的艺术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1.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与核心 ,是一种重化生的生命模式。它直接或间接地促进了华夏艺术生命精神的形成 ,即体写万物风姿活意的神韵意识、流贯性灵情思的主体意识和映射天人共感的宇宙意识。这种生命意识即是中国艺术弥漫遍布的精神特质之所在 ,也是中国艺术流转不息的无穷魅力之所本。  相似文献   

12.
诺思洛普·弗莱(Northrop Frye)的原型批评理论在20世纪50、60年代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和精神分析学说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嗣后它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内在原因是其理论体系本身及其批评活动存在一些瑕疵。弗莱理论事业的起点和圆心皆为圣经文学研究,他的批评理论尤其圣经文学研究实践表现出某些缺失之处,如过分追求从文学内部研究文学而导致批评系统的自我封闭,奉行历史循环论,所论原型的嬗变缺乏必要的动力支持,将原型批评与基督教类型学混为一谈,在隐喻思维的遮蔽下进行某种任意诠释等。  相似文献   

13.
论《白鲸》中的圣经文化原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探讨并阐述的是麦尔维尔的代表作《白鲸》中的圣经文化原型。在《白鲸》中有着大量的圣经人名、暗示及典故。根据诺斯洛普·弗莱对原型的定义 ,我们可以认为这些材料在麦尔维尔笔下是作为原型出现的。这些原型可以说是某些意象、人物形象、叙述模式和主题的象征 ,相互之间具有普遍的结构关联。这决定了《白鲸》主题思想上的内在一致性 ,塑造了其总体艺术风貌 ,左右着其美学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本文在梳理"宗经"与"原型"知识谱系的基础上,从文源论、文类论以及文学循环论等几个方面论述了这两个中西诗学概念的深层文化结构,并指出了两者在某种意义上的一定的结构主义倾向.  相似文献   

15.
在神话的崇高原型中,随着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与确立,人作为主体已初步意识到同客体自然的分离和对立。人意识到自然的异己性,认识到后者对自己的威胁,二者力量对比的悬殊使人感到自己的渺小,于是求助神以超越自己的渺小,达到一种崇高的境界,这就形成了原始崇高.崇高原型的实质就是人类“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因此,原始崇高并不是实践中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而只是想象状态中崇高主体人对崇高客体自然精神上的超越。神话中的崇高原型演变为近代崇高.近代崇高是在工业革命的历史背景之下形成的,工业革命极大地增强了人的力量,人类摆脱了对自然的依附而成为了后者的主宰.人类在征服自然的进程中确证了自己本质力量的崇高,这种崇高不仅是精神力量方面的,而且是物质力量方面的,并且精神力量的崇高是通过对自身实践力量的自信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16.
"大":修辞原型和隐喻认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作为分布极广的修辞原型,广泛延伸至艺术、政治、经济、哲学、伦理等领域,与人的社会活动紧密联系。汉字“大”,是以正面直立于天地间的人的形象,指称天地人的属性。古人对于“大”的认知在天地人这一巨系统中开始和延续:天地与人互为隐喻,古人对宇宙、自身和周围世界的审美体认交融会合,通过“大”奇妙地关联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由体裁分析模式引入语篇分析中的"原型性"概念,阐述了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原型性"概念解决语篇分类和语篇结构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难题的方法,并建立起独特的语篇分类标准和语篇图式结构,对语篇分类和语篇结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女娲和赫拉都是中西方神话中重要的上古女神,她们都作为女性神而存在,拥有着母性色彩和创世造物的神性能量,她们与人类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但同时由于地域特征、历史背景、社会制度、民族文化等因素的不同,女娲和赫拉在性格秉性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差异性。通过研究和分析这些异同,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以他们为原型进行的文学创作中的女性形象的刻画,解读这些艺术形象背后所承载的深层次的传统文化内涵。文章即以此为研究背景,在阐述了中西文学中女娲和赫拉这两个神话原型的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神话批评的视角对二者进行了比较研究,并进一步探讨了二者形象差异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文化中,泰山为岳宗,执掌人间生死寿夭,其地多水多泉,有浊河、黄泛泉等,并有大量水流穴地伏行,这些地理特点和传统观念激发了"黄泉"想象的诞生.在此,以文学地理学的方法,以人地关系为切入点,将诗文、地理和民族文化结合,并通过现存地理古籍考证出"黄泉"的想象原型源于泰山蒿里,与其地水脉济水、奈河息息相关,探索春秋战国时期"黄泉"涵义的变迁,揭示其在中国诗学和文化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程世和对《荷塘月色》“江南情结”的分析显在的问题是:以其他“江南”诗意义的征引代替了对“荷塘”文本意义的具体阐释,以“江南情结”的笼统概括代替了对荷花象征意义的具体把握;“江南情结”分析潜在的问题是:以反映论的文学理念把《荷塘月色》看成了是朱自清对清华园荷塘的真实描写和对江南荷塘的如实回忆。这就无视和抹煞了荷花的意象形式及其所象征的情感意义。以荷花象征美人是中国文学中十分悠远的传统。朱自清写荷花正是在荷花是美人原型象征的文学传统基础上进行的。因而,荷花在《荷塘月色》中就是朱自清潜意识中美人原型的置换变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