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论证私有制在人类历史上并非永恒存在的,马克思考察了东方社会的印度,并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概念,他认为东方社会不存在土地私有制,但是马克思并没有得出一个结论性的答案,随着新的是史料的呈现,马克思在其后期对亚洲东方社会的看法发生了改变,他发现东方社会也存在这土地的私有制。最后马克思明确区分了原始公社和亚细亚形态,认为亚细亚形态不是最落后的社会形态,在亚细亚社会之前还有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实行土地的公有制,公有制曾经在人类社会之初普遍地存在。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古代土地私有制形成的三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和世界上的许多国家或民族一样,曾经历了国有制和私有制两个阶段。关于我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的瓦解和土地私有制的形成问题,“四人帮”的御用工具梁效、罗思鼎之流发表过许多谬论。他们从反革命的影射史学出发,极力夸大所谓“法家”帝王将相的历史作用。他们说:“商鞅颁布‘开阡陌封疆’的法令,废除了井田制,承认地主、自由民土地私有制,这是生产关系方面的一次根本性的大变革,它摧毁了奴隶制度的经济基础,奠定了地主经济在秦国的支配地位。”这就是说,我国古代土地国有制瓦解和土地私有制形成的决定因素,不是别的,是商鞅的一纸“法令”。这是唯心主义英雄史观的典型表现。林  相似文献   

3.
论中国封建社会土地所有权的法律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封建社会中,是否缺乏“土地私有权”,缺乏“土地私有权的法律观念”的问题,是史学界早已提出,但讨论并不充分,也远未解决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和讨论,都很重要。因为土地私有制(也叫所有制)和土地私有权不是同一个概念。马克思说:“私有财产的真正基础,即占有,是一个事实,是不可解释的事实,而不是权利。只是由于社会赋予实际占有以法律的规定,实际占有才具有合法占有的性质,才具有私有财产的性质。”这就是说,土地私有制说明的是人与土地的关系;土地私有权说明的是依据法律、在土地权利上  相似文献   

4.
19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人类对史前社会研究的缺乏,早期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对阶级的起源,原始社会的基本经济关系与社会性质,原始社会是否一开始就具有阶级社会特征,原始社会的婚姻家庭形式的演变规律,以及国家的产生途径等问题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有些认识甚至是错误的。摩尔根史前社会亲族制度研究成果,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正确认识原始社会提供了珍贵史料和重要启示:氏族共产制是原始社会的根本特征,私有制只是在原始社会晚期才出现的;父权制是从母权制发展而来的,一夫一妻制个体家庭不是婚姻家庭制度的最初形式,而是婚姻家庭制度演进的成熟形式;父权制个体家庭是私有制经济关系直接催生的结果;阶级分化是个体家庭私有制出现带来的必然结果。摩尔根推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修正、完善了阶级理论和国家理论。  相似文献   

5.
农民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土地私有制是对地主不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土地私有制的否定,土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制度安排为重建土地个人所有制提供了制度条件。重建土地个人所有制是对农民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土地私有制的否定之否定。重建土地个人所有制存在制度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条件,需要通过深化制度变革的方式解决。重建土地个人所有制具有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实现农民共享改革开放发展成果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井田制是我国古代农村公社的土地制度,它是夏商西周三代奴隶主土地国有制的广阔率础,是属于马克思、恩格斯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春秋时代,在作为“普遍奴隶”的广大村社成员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的推动下,生产力不断发展,农村公社日趋解体,逐步转变为个体小农的乡村,奴隶主土地国有制也相应瓦解,产生了作为“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的个体农民土地私有制以及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战国时代,新兴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普遍确立,农村公社逐渐变为历史陈迹,但其影响却在各个领域长期存在并留下不少曲折反映的记录。  相似文献   

7.
关于封建土地国有制问题,我国史学界曾经展开过讨论。有的学者认为,整个东方封建国家都是实行土地国有制,而没有土地私有制;中国是东方国家之一,因而中国封建社会也是土地国有制占统治地位。另外一些学者不同意这种观点,认为东方各国不能说没有土地私有制,在国有土地之外,还有领主或地主所有的土地,而且土地国有制在中国不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小农土地私有制作为封建社会最不稳定的土地制度 ,在汉唐间河洛地区的发展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在每一个封建王朝初期 ,出于封建政权巩固的需要 ,政府贯彻了一系列旨在扶植小农经济的政策 ,小农土地私有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而到封建王朝的中后期 ,伴随着地主土地私有制的恶性膨胀 ,小农土地私有制因之急剧萎缩 ,这也是封建社会的特有规律。  相似文献   

9.
一、引言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制度的性质、形式,曾引起多次争论,讨论的焦点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占主导支配地位,还是土地私有制占主导支配地位这个重大分歧,并由此而衍生山各种不同的说法。对于这场争论的旷日持久,对于争论中各家自守一派之说的状况,一些同志著文认为对封建土地制度的讨论是陈旧而不合时宜的。我认为,封建中国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生产部门的国家,农业生产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的生产资料是土地,因而土地所有制是封建  相似文献   

10.
两汉时代的土地所有制形式是史学界长期争论的问题之一。或以为是土地私有制,或以为是土地国有制,或以为是土地私有制和国有制并存。两汉土地所有制性质问题,随着对两汉社会性质的看法不同而分歧。或以为是奴隶制的土地所有制,或以为是封建制的土地所有制。我认为经过战国秦汉,土地国有制是瓦解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已基本确立。但是两汉时期封建政府仍控制着相当数量的国有土地,这种国有土地包括可耕地,封建帝王游乐、狩猎、牧养的苑囿(苑囿里也有可耕地)和资源丰富的山林川泽。本文着重探讨国有土地中的可耕地问题。  相似文献   

11.
诉讼程序在社会冲突中起着定纷止争的功能性作用。原始社会中社会冲突的解决并不需要诉讼程序,其冲突的性质决定了其纷争解决的机制是共同体纠纷解决机制,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私有制的出现,导致了原始社会冲突解决机制的失范,从而孕育了诉讼和诉讼程序。  相似文献   

12.
唐中期至明中期土地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唐中叶以后,随着均田制的瓦解,封建国家对土地"不立田制,不抑兼并"。中国封建社会比较完全、比较自由的土地私有制开始逐渐确立,土地至此才成为比较完全的商品,土地买卖遂成为人们占有土地的主要途径,土地市场的范围与规模激剧扩大,土地买卖形式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印度和中国一样,都是庞大的农业人口分享微薄的农业收入,印度表现为贫困问题,中国表现为农民收入问题。印度的土地私有制度并不成功,50多年的持续改革也不能减缓贫困现象,因此中国不能实行土地私有制。“国有永租制”就是与城市土地制度相一致的土地制度,农地国家所有,农民享有永久使用权。减少承租农地的人数,同时把农业收益留给农业经营者是农地永久使用权制度的核心目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封建社会土地市场的形成,以土地私有制为前提;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外部条件;由土地财产的特性所引起的对土地的需求是其直接原因。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地市场具有主体多元性、结构单一性、交易活动初具规范性和市场局限性等特点。其发展的后果是土地市场变动频繁,土地兼并日趋激烈,成为封建土地经济关系再生产的实现条件。  相似文献   

15.
论我国的土地使用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土地使用权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讨,认为它是区别于作为充分物权的所有权的一种用益物权.作者还综合我国的有关法律规定,论述了对土地的各种使用方式和土地使用权的取得、消灭及保护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今年,是恩格斯的名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在我国翻译出版五十周年(1929—1979)。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这部著作里,恩格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系统地论述了原始社会的发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揭示了家庭、私有制的产生以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形成的客观规律,剖析了国家的起源和它的实质,阐明了国家将随着没有私有制和阶级的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归于消亡的历史必然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的农村土地所有制体系 :土地集体所有家庭承包经营制继续存在及进一步完善和调整的必要性 ,提出了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的基本方向 ,即有限小土地私有制和集体所有制并存 ,以及实现这一制度目标的过渡性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本文勾勒出雅典城邦土地所有制形成的大致进程 ,对城邦土地所有制的两种存在形式——公有地和私有地的占有和使用状况作了探讨 ,认为雅典城邦土地所有制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小土地所有制 ,它构成雅典城邦的经济基础 ,是雅典民主政治产生和繁荣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第一节青铜器工艺原始社会后期,已进入了金石并用的时代。当时活动在黄河中下游的夏部落,由于农业、畜牧业和原始手工业的迅速发展,产品有了剩余,加之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加强,交换生产也有了发展,从而出现了贫富分化,随之部落战争愈益频繁,并具有了掠夺财产的性质,更促进了私有制的产生,加速了原始社会的解体。距今约四千多年前,夏启  相似文献   

20.
两宋的赐田是宋代封建土地占有形态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在我国封建土地私有制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鉴于目前未史学界对两宋赐田尚无专文论述,本文拟对两宋赐田的来源、形式、性质及特点等问题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