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树理把女性的解放或表述为女人与女人之间关系的调整 ,或表述为男人对女人的救赎 ,在这两种表述中 ,作者所关注的始终是女性的政治解放 ,而忽略了女性的精神解放。在这种选择中赵树理的心态是复杂的 :一方面他已预感或感受到了革命摧毁旧有文化秩序的威力 ,使他心甘情愿地去抒写社会的进步 ,另一方面他又无法摆脱中国传统文化 ,尤其是民间的道德准则对他的束缚 ,从而使他的男权文化意识在作品中凸现出来  相似文献   

2.
中国现代文学知识女性的生存史是一部精神悲剧的演绎史,子君、莎菲、章秋柳等受过五四新文化浪潮冲击的新知识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的道路上,寻求女性价值和自尊,寻求爱情理想和人生理想,但由于心中传统文化的阴霾和现实的黑暗,在中西文化的夹击中心灵迷失,产生了深沉的忧郁,导致了精神悲剧。在鲁迅、茅盾、丁玲等塑造出具有鲜明时代感的知识女性形象,探讨知识女性的出路时,曹禹也听到了时代精神对中国知识女性的呼唤,他把视角主要转向生活在封建家庭中却受时代新风轻拂的“旧式女人”,揭示她们抑压在封建关系中苦闷、辛酸的心路…  相似文献   

3.
按照华盛顿对黑人女性的4种分类:悬挂的女人、同化了的女人、刚独立的女人和解放了的女人,分析托尼·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女性形象并展示她们各自不同的特点与遭遇,忠实地表达了黑人女性的生活经历,给身处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双重压迫下的黑人女性指出了正确的争取自我解放的道路.  相似文献   

4.
吉米和柔斯是莱辛短篇小说《另外那个女人》中的男女主人公。吉米推崇“一夫多妻制”思想,拒绝婚姻的束缚,崇尚男性的权威,要求女性的绝对的依顺,从而使他身边的女性边缘化为“另外那个女人”。柔斯善于思考,独立自主,追求女性的平等权利和自我意识,拒绝做丧失了主体地位的“另外那个女人”。  相似文献   

5.
潮籍革命女作家冯铿的创作始终贯穿着一条关注女性命运、寻求女性解放道路的主线。冯铿的作品序列展示了她寻求女性解放道路的心路历程,从早期强烈呼吁社会为正在遭受苦难的女性“快谋救护的法子”,到批判像“一团肉”似的所谓的“时代女性”,指明女性“最后的出路”是参加革命,认为真正的新女性是“把自己是女人这一回事忘掉干净”的革命女性。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思想大解放、人性大反思的历史文化机缘,触发了一大批女作家对"女人无史"的历史过往和性别依附的现实境遇发起前所未有的追问、质询,她们醒悟到"跪下的女人才把男人当作天上的星";她们以不可侵犯又勇于担当的先锋姿态,以不避艰难的承担生命分量的女性散文写作,为全体女性寻找着通往尊严的路径,发出了现代女性人格独立宣言.  相似文献   

7.
鲁迅、郭沫若,在他们以天下为己任,为革命奔走呼号的同时,也对中国妇女的解放投入了深切的关注与激情。鲁迅清醒地认识到,女性解放是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单纯鼓励女性去争当出走的娜拉和那些热热闹闹的女权花样,不会给妇女带来真正的解放,没有社会的变革、没有女性自身的觉醒,妇女解放只能是一块招牌。郭沫若显然不具备鲁迅那种深刻的认识能力和清醒的现实主义精神。他的女性观中缺乏系统的论述和理性的分析。但他对妇女解放运动的热情和关切程度不亚于鲁迅,他凭借着浪漫狂放的振臂高呼来渲泻自己的激情,表达自己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老舍小说创作的女性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女性及妇女问题一直是老舍小说创作的重要内容 ,并构成了他文化批判的一部分。一方面他对男权至上的传统伦理道德给予了痛击和嘲讽 ,另一方面 ,传统文化的因袭也使老舍思想中自觉不自觉地残存着男权意识。在妇女解放问题上 ,老舍有着自己独特的理性思考 ,女性要获得独立与解放 ,不仅应克服自身弱点 ,还应与社会进步一起考虑 ,盲目趋从时尚 ,只会酿成更大悲剧  相似文献   

9.
劳伦斯倾力刻划过众多的女性形象,但本文认为,隐含父权意识形态的“集体无意识”使他笔下的女性形象显现出男性本位神话中的女性原型:大母亲、悍妇、睡美人。这样的女性形象远离了女性存在的真实本质,折射出作者在虚无缥缈的梦幻中对女人的期待、憎恨和恐惧。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消费文化中,女性越来越受到关注,身体解放成为一种时尚,本文旨在通过女性躯体在当前消费文化中的新特点及新意义,探讨女性躯体解放的意义及出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