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因对人与社会认识的不一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主要为3种形态: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在汲取中华传统人本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得到具体化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因对人与社会认识的不一致,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历史条件下的以人为本思想表现出不同的文化内涵,主要为3种形态:中国传统的人本思想、西方人本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新中国的几代领导人在汲取中华传统人本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马克思主义以人为本思想在中国得到具体化和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原则,这将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具有深远的启迪,对我国的环境立法和司法实践也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以人为本"在价值观上以人民为本,在认识论上尊重人权,不同于西方的人类中心主义.在环境法领域内贯彻和实现"以人为本",就要保护弱势人群的环境利益,发动群众参与环保.  相似文献   

4.
制度的核心和主体是人,人的存在有三种基本形态:个人、群体和人类.对于政治制度问题的研究,这样的区分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在政治制度范畴研究人的问题,要准确区分人的三种基本形态,审慎把握尺度,处理好其间的关系.政治制度要科学良性建立、良性运行与发展,必须约束并超越个人,要以社会群体为本位,以促进人类自由为目的.  相似文献   

5.
试论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我国教育工作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前提和先导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以人为本价值观直接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历史渊源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和西方的人本主义思想。以人为本教育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包括以人的现代化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以人的社会化为本的教育目的观、以师生为本的教育管理观。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要建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制度体系和以人为本的教育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作为现代人文精神的具体展现,在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推崇的同时,难免存在着理解上的误区。因此,本文以古今中外的人文思想传承为基点,从中国古代儒家人文思想和西方人本观念遗产的分析与批判出发,阐明了当代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人本思想的理论渊源与精神实质,来澄清理论界上对"以人为本"思想的质疑与曲解,使其更为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西方近代化发展的考察和对中国以往改革的反思以及对国民劣根性的深入剖析,五四时期的先进思想家认识到,近代化的本质在于人的解放和人的精神状况的改变。欧洲的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将人从神权的束缚中解放,高扬了人的自主性和自由平等的权利,导致了近代化的大发展。中国若想实现近代化,也必须有一个人的启蒙、人的解放的过程,由此他们发出了思想启蒙的号召,指出,国民价值准则、伦理道德观念的更新和国民性的改造就是近代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准确把握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中共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是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之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指导意义。本文从学术层面着重探讨了“以人为本”这一概念的科学内涵,认为“人”包括社会全体成员和人民两层含义;“本”主要是明确发展的指导思想,确保人民当家作主的主人翁地位,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出发点、目的和标准。主张对“以人为本”的理解应该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人为本是一种企业价值观,在这种价值观下,不同企业的行为方式、规章制度及道德规范是不相同的,原因在于企业所处的社会、文化、经济等环境不同.企业只有遵循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才能塑造优秀的企业文化,促使企业经营业绩的快速增长,然而,企业要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刻理解以人为本的本质,并根据企业所处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赋予企业文化新的行为方式.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性思想的革命性就体现在对现实人的关注和给出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唯物主义在历史观上确立了主体作用和社会实践的主体价值,确立了主体的价值是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结果来检验社会发展合理性和科学性,"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体性理论基础上,主体性是以人为本的内在本质。从以人为本的观照对象、以人为本的主体性本质和以人为本中主体性思想的现实意义三方面构成以人为本的主体性价值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我们的社会正在发生全方位和整体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是对知识的创造者和掌握者——人类的一种挑战,同时更为人的主体性的发挥创造了人文环境,为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也必将改变人的价值观和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人类发展的伟大理想,是马克思的主导价值取向,是人的解放的最高境界.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任务和基本手段支撑.人的全面发展具有客观性和不平衡性.社会主义当从自己的基本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思想的指导,依靠先进的社会制度和高科技成果,自觉创造条件,积极推进人的全面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新的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陈腐的命题"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的发展的三形态理论从宏观上揭示了人的发展阶段性特征及规律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理论基础 ,其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价值和意义在于 :一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应与人的发展阶段相适应 ,现阶段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超越人以物为基础的阶段性 ;二是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对中国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批判继承 ,又要对发达资本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资源批判借鉴 ,更要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坚持创新 ,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新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人的价值"的命题.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认为:"人的价值"之类的命题在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反映。因而,它决非是关于人的本性、尊严和幸福的永恒观念,而仅仅是资产阶级的特殊要求、愿望和幻想的反映。它同共产主义的世界观是根本对立的。在共产主义社会中,新的命题"每一个人的自由发展"将取代陈腐的命题"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人学”的角度对鲁迅的作品及其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鲁迅一生的思想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少年时代——以群体本位为特征;青年时代——接受了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人学本体论思想,高扬个体本位的旗帜;中年阶段——个体本位与群体本位的两歧性与冲突;晚年阶段——类本位意识的萌芽。其历时性发展过程表现出鲁迅人学思想意识由传统到现代的转换。可以说,鲁迅完成了中国传统人学观念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18.
激励理论一直被许多企业视为人力资源管理的致胜法宝,然而真正的实施效果并没有人们期望的那样好。这主要是因为,需求并不是人行为动机的全部。文化价值观从更深的层次、更广的角度影响着人的行为动机,因而深入研究员工的文化价值观对建立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极为重要的。在国内企业界中,文化价值观的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远未得到重视。从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演变中得到启示,为我国企业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人力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研究领域应由经济领域向政治、文化、社会和个人生活领域拓展。新疆战略人力资源开发应以更广阔视域中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为指导,突出体现符合新疆地域与民族特点的“四服务”价值追求和“四结合”开发原则。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的人的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的人的理论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 1 )把人理解为对象性的存在物 ,从人的对象性的活动、关系和成果中来理解人的生存和发展的命运及其意义。 ( 2 )着重从经济关系出发来研究人的问题 ,把人放在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中来考察 ,同时又把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提到人的高度来思考。 ( 3)注重从人的能力方面来分析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在生产力问题上注入了人文思考。 ( 4 )注重从对人的对象性活动和关系的历史考察中揭示人的发展的历史形态。( 5 )揭示了世界历史对人的解放和发展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