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作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理论创新。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对新时代民族工作作出重要部署,提出完善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突出区域化和精准性,支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今后一段时期,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是民族工作的关键,其中差别化区域支持政策的完善与实施是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因此,需要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为视角,深挖民族地区差别化经济政策实施的时代背景、现实条件,论证民族地区差别化经济政策实施的法理基础,探索民族地区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精准执行、监督检查等法治保障措施,推动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一道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2.
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是党和国家根据特定地区、特殊问题、特别事项以及不同民族教育发展实际,缩小区域间公共教育服务差距的政治举措,意味着政策更加强调区域性、精准性,具有促进公平公正、增进共同性的意义。为促进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健康发展,以公共教育政策中价值分析为理论基础,从价值选择、合法性和有效性三个维度,对21世纪以来我国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进行政策分析并发现:“均衡发展,提升质量”“差别对待,追求公平”是目前政策价值选择的特征;“追求各民族事实平等”“坚持对弱势群体差别对待”是政策合法性的体现;“外在绩效性凸显”“内在公益性彰显”是政策有效性的表现。今后,在明晰政策价值的同时,要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公平公正、是否有利于增进共同性两个方面对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进行评估、调整,以提升民族教育差别化支持政策的精准性以及在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方面的效益性。  相似文献   

3.
文章在简要梳理近年民族理论政策研究热点问题基础上,根据争议较大的几个热点问题所提出的观点,阐发几点思考和看法。文章认为,这些热点问题的讨论与争鸣在理论和实践层面具有多方面的意义;民族理论政策的创新务必立足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现实国情;鉴于理论界的认识歧异应进一步总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民族理论政策的的经验和成就,发扬传统,检视不足;新形势下,对待民族问题,在民族平等的原则下需要有差别化思维。  相似文献   

4.
根据不同时期民族问题的实际进行民族理论政策创新是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改革开放后,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发展总体上经历了邓小平理论的巩固与发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新推进三个阶段。科学发展观在民族工作和民族问题上创建了以“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为核心的民族理论政策体系,实现了民族基本理论上的新突破,指明了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明确了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蓬勃展开,各民族走上共同发展繁荣昌盛道路的历史时期,继续认真学习党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和政策,自觉地树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正确地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提高我们正确对待、正确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加拿大都是多民族的统一国家,都秉承优秀的民族历史和传统文化。中国和加拿大的政治、经济、民族文化教育制度虽然迥异,但是民族高等教育制度,尤其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方面存在共性。中国和加拿大的民族历史政治、文化语境、价值观不同,推行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的背景、目的、内容等方面也存在不同。从民族高等教育发展轨迹来看,中国和加拿大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的形式和内容比较丰富,差别化支持是政策发展的趋势和最终的价值追求。在差别化支持视域下,基于比较角度分析中国和加拿大民族高等教育招录政策的理念、内容、具体操作,对中国和加拿大的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相互借鉴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56个民族,一个都不能少。文章认为,共同富裕的难点在低收入的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人群。作为欠发达地区的民族地区,在协调发展方面还面临着较大的缺口,这既表现在东西部、内地与边疆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包含着民族自治地方、少数民族以人为本的发展“不充分”这些基本的矛盾要素。文章分析了民族地区在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地位,指出民族地区处于多个国家战略的叠加,为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发展机会。文章基于一个简单的分析框架,提出在区域协调发展中推动民族地区共同现代化,要完善差别化的区域支持政策,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话语即权利,在特定语境和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话语体系都是一种价值表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出,为解决和研究民族问题树立了"治理"的价值准则。"治理"话语与我国现行民族理论政策上的"帮助"话语、"自治"话语和"民族关系"话语存有矛盾。贯彻"治理",使我国民族工作主题有了重要目标,使我国民族理论政策有了新内容,并拓宽了我国民族理论政策的执行方式。运用"治理",可以看到当前关于民族问题研究中的"族群""去政治化""第二代民族政策"等话语不符合治理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思想。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45年来,我国的民族研究工作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结合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实际,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探索有关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形成了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民族研究体系。 一、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研究 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的研究是民族研究的基础,同时也对整个民族研究工作起着指导作用。建国初期,在对全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进行广泛的科学调查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进行了探索和研究,找出了一条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这条道路就是:以民族区域自治为核心,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发展壮大民族上层人士统一战线,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积极帮助各少数民族发展政  相似文献   

10.
今年七月中旬,国家民委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全国民委系统民族理论工作座谈会提出,民族理论研究工作,要坚持为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事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向;要加强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四化建设的发展。 这次座谈会明确指出,抓好民族理论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和研究,要与时俱进,要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共产党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理论为指导,特别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确定方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教学,要理论联系实际,贴近培养目标,学以致用,当前特别要突出"五观"教育;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的研究,要立足现实,把握重点,进行理论创新,当前特别要着重研究五个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民族的定义,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个基本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对于这个问题,我国学术界长期存在着不同的意见。五十年代关于汉民族形成问题和六十年代关于“民族”一词翻译问题的两次大讨论,都没有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民族政策的落实,民族工作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对民族研究工作提出的新的要求,在我国从事民族理论研究的同志中,对有关民族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新的探讨,展开热烈的讨论。这是令人十分兴奋的现象。本文仅就有关民族定义的几个问题,提出一些个人的粗浅的看法,和同志们共同探讨,请同志们指正。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正确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是关系到祖国统一,安定团结,建设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战略性大问题。中国共产党把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和中国民族实际相结合,一贯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政策,创造性地解决了我国的民族问题。从而使我国各民族共同生活在平等、团结、互助、友好合作的大家庭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康庄大道上携手前进。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上的根本立场、根本政策和根本原则,在我国新宪法中得到了明确的、全面的、正确的反映。新宪法把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把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关系,把保障少数民族的平等权利和自治权利,把加速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作为基本内容之一规定下来,以根本大法的形式,总结了我们党和国家在民族问题方面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为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发展和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本文拟就我国新宪法中关于民族问题的规定,略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民族理论和我国的民族实际结合起来,制定了民族区域自治政策,从而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道路。区域自治政策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民族理论。胡耀邦同志在《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指出:“要提高全党对民族问题的认识”。因此,研究党的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总理《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的重要讲话精辟地阐明了我国民族关系的历史 和现状,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总结了我们党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经验,全面地阐述了进一步解 决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的思想、理论、方针和政策。学习周总理的重要讲话,正确认识新 时期的民族关系,是进行民族政策再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实现新时期党和国家对民族工作 的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民族理论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我国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已进入蓬勃发展期,成为独立、开放且结构紧密的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具有学术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有力地推动了民族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为我国民族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SATI、Ucinet、Netdraw和CiteSpace等分析软件的交互使用,能够将民族教育政策研究整体面貌可视化展现。分析发现,该研究领域的年发文量随重要会议召开和相关政策颁布而波动,已经形成具有相当学术影响力的核心作者群和核心机构群,主要关注民族教育政策基础理论、民族教育政策过程、具体民族教育优惠政策和国内外民族教育政策比较四个方面内容。基于高频词、共现词和突现词的关键词网络关系分析结果表明,民族地区教育政策、民族高等教育政策和民族教育优惠政策等话题是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热点,民族教育招生政策、少数民族研究生教育政策等话题是近年研究前沿。未来民族教育政策研究应紧扣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基本矛盾,着力解决该领域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不断发展创新的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实践经过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各个时期,其间,中国共产党提出了一系列与时俱进的民族理论,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民族政策,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解决民族问题的道路,使中国各民族获得解放和发展,走上社会主义共同繁荣、共同发展的道路,逐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其第一要义是民族发展,核心是民族平等,基本要求是民族的全面发展,根本方法是民族区域自治。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中国梦的思想理论武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特色民族政策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重要保障.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民族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需要与时俱进.民族政策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完善创新中国特色民族政策,必须遵循"两个共同"、实事求是、法治、效益、统筹协调等原则.  相似文献   

19.
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团结各民族为一体共同抗日的民族政策和联合各民族建立统一的民主共和国的建国主张。以陕甘宁边区为中心,西北蒙回民族为主要对象,党将民族政策的研究、实践和探索贯穿于边区党组织建设、法制建设、机构机制建设和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工作,实现党的民族工作在边区的制度化,辐射和吸引边区内外更多少数民族参与到抗战建国中。党在陕甘宁边区的民族工作实践,是党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革命建设相结合,在团结各民族共同抗战的同时,在陕甘宁边区这个地理空间进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设尝试的一个初步阶段。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理论观点,不仅在内容的表述上言简意赅,而且科学地揭示了我国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过程中,民族和民族关系两种发展趋向的辩证统一规律。这个理论观点是我们党经过长期实践,总结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民族和民族关系发展规律认识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