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甘南藏区郎木寺的回族村落,长期以来流传着一种名为"十三花"的宴席,具有较丰富的社会与象征意义。"十三花"作为一种地方性的回族饮食传统,承载了一定的社会文化功能,在各种仪式活动中,"十三花"成为回族乡土社会文化传承的场域,通过对乡土秩序的展演,地方性的社会价值和社会关系得到重温和强化,社会网络和文化意义得以构造。  相似文献   

2.
传统武术传承场域嬗变论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场域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关系网络,各种文化样态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一定的场域,而场域自身的禀性系统又决定了文化在这一场域中传承的某些特性.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的本质是社会关系在武术场域中的体现.传承场域的变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传统武术的传承应与社会发展相适应,同时应以开放的视野、创新的精神,实施大武术传承观.  相似文献   

3.
199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的贫富分化造成了巨大社会心理变动,作家们在乡土小说中对这种贫富分化所致的怨恨心理及乡土社会的变迁给予了极大的关注。文章运用心理分析方法来分析乡土小说中的主体建构,发现乡土伦理与现代个体价值往往会产生剧烈的冲突,这种冲突混杂了农业文明的潜意识和现代城市文明的镜像景观,造成了乡土社会转型过程中主体的独特走向。由贫富分化造就的怨恨心理生成机制出发,仔细考察1990年代乡土小说中所表现出来的农民心理,我们看到农业文明已经构成了农民主体中的文化性场域,贫富分化造就的怨恨心理早已深入主体的无意识领域。由此前现代的农耕文化将永远是乡土中国的一部分,无法被彻底剥离。  相似文献   

4.
"花儿"起源于明清年间,在乡土社会条件下数百年来循序渐进地自然传延发展。当中国社会进入现代转型的历史时期,乡土社会原有的基础和秩序被现代工业和市场经济所瓦解,花儿数百年来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被改变,花儿传唱群体随着这一历史进程发生解体,花儿自此失去了固有的传承载体,在枯萎和变异中呈现出传承危机。对于这场危机的应对,首先要做好现存原始音像资料的保护,以防止文化"记忆"出现中断。最好的保护一定不是原汁原味的保存,最终要从培养花儿传承人入手,重构花儿传唱群体,才有可能复活花儿的活态传承,继承和弘扬花儿文化。  相似文献   

5.
1926-1937年期间,600多个官方及民间组织针对农村发展的主要问题,在全国创建了1,000多个乡村建设试验区,形成了一场生气勃勃的全国范围的乡村建设运动。其中在河北定县展开的乡村建设实验,在普及基础教育、改造传统手工业、推广农业新技术等方面,推出了一系列富有创意的社会经济举措,走出了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乡村发展道路。与此同时,定县实验还是现代预防医学理念和方法在传染病泛滥的中国农村首次得以大规模实践的本土化场域,是现代预防医学在乡土中国的实践源头,对新中国以预防为主的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产生了深远影响。有鉴于当代中国城乡都面临着慢性病的巨大压力,我们有必要对定县实验包括的现代预防医学实践给予回顾性分析,以说明社会动员在疾病防控中改变人们观念和行为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西方学者试图借乡土社会把握中华文明以来,中国本土学人面对中国农业社会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危机,以“乡土关怀”为核心,形成了各有差异的理论视野或概念框架。其间,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学术的反思、传承与超越,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社会研究必将突破各种理论和范式的束缚,迈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7.
从西方学者试图借乡土社会把握中华文明以来,中国本土学人面对中国农业社会在西方现代工业文明的冲击下出现的危机,以"乡土关怀"为核心,形成了各有差异的理论视野或概念框架。其间,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研究更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随着学术的反思、传承与超越,中国社会人类学的乡土社会研究必将突破各种理论和范式的束缚,迈入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8.
仫佬族文化在学校、家庭、社会场域中的传承效果存在显著差异。不同场域中的文化传承行动者掌握的资本类型、数量、结构不同,获取利益分配的机会有失公正,并受各自场域中固有惯习的束缚。仫佬族文化传承困境的突破,重在仫佬族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经济资本、社会资本、象征性资本成功转型,构建具有生产性、公益性、可持续性特征的文化再生产机制,秉承符合组织制度、社会网络与资本建构协调发展的合法性逻辑。  相似文献   

9.
乡土文化和乡土音乐进学校、进课堂,是闽南文化保护传承的百年大业、基础工程。福建省泉州市从学艺、育人入手,在审美教育、社会实践、教学模式以及教材内涵、质量升等方面不断进行多元化教育思维与实践,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珍贵艺术及技能得以在年轻一代继续传承,进一步优化了闽南音乐生态现状,从而更好地保护、弘扬了闽南文化。  相似文献   

10.
有线广播与我国乡土社会在社会结构、人文特征等方面存在着某种深层次的契合和联动:对乡土社会的文化场域发挥建构作用,并成为抑制乡村社区共同体离散的反向聚合力量。其与乡土社会关系的结构性契合,也为重建乡村社会关系网提供了隐形支撑网络。在乡村社区的"趣闻轶事讲述系统"中,有线广播的融入有助于提升受众的亲密感和归属感,从而建构乡土认同。从媒介与人的互动关系出发,探讨更多的社会环境因素,而不只是从传播效果理论和发展理论的角度来进行研究,是在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对乡土社会的人文关照。  相似文献   

11.
傩戏是一门古老的地方戏曲形式,也是一种祭祀方式,其依附于地方文化,便形成极具地方特色的傩戏风格。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傩戏的生存处境堪忧,这种古老而又极具鬼神意识的戏种,已经与现代人的思想意识和现代社会的需求格格不入,但古老艺术形态留存千年,有着丰富的表演形式与文化内涵,对于民俗学的研究、文化艺术形态的研究、宣传教育等方面,都极具传承价值,切实可行的传承途径措施的出台与实施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高速现代化的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存续面临着多重困境,谋求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成为备受社会和学界密切关注的问题。作为贵州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承载着乡音、乡土、乡情的传统戏曲形式,黔剧在二百多年的发展中曾数次遭遇生存危机,但是,黔剧从业者在面对危机时采取了积极适应变化了的文化生态环境的自我更新中,于困境里重获新生。这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活态传承的典型案例,深刻地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面对急剧变迁的社会时,应该以积极主动的自我调适和自我革新,才能获得持续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动力的深层意义。  相似文献   

13.
闽西汉剧是由外来的西皮、二黄声腔在闽西地区扎根、衍化而成的。闽西独特的社会和历史环境及本地特有的生态环境是形成闽西汉剧广泛流传的基础和条件。从闽西社会的组织结构和汉剧艺术的象征符号层面入手,通过仪式研究学派和文化人类学的手段探析闽西汉剧在其社会中的深层文化意义,有助于理解闽西汉剧所体现出来的宗族性的群体认同以及地方社会组织结构对于文化的独特作用。闽西社会结构以亲缘和地缘为主,闽西汉剧是以乡间的祭祀仪式和节日庆典为前提的,是闽西民间祭祀仪式的一部分,在仪式与社会中极具媒介与桥梁作用,并具有符号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宜州彩调是当地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积淀了桂西北民族文化内涵,它的唱腔大多吸取当地民歌的养料,经过几百年日益发展成熟,研究宜州彩调的唱腔,了解宜州彩调的发展历程、地方特色,对引领当地曲艺文化与山歌文化的融合与繁荣起到积极作用,如何抓住机遇,深度开发,加快彩调的传承与健康发展,是当地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改革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5.
贵州罗甸县栗木乡土坝阳戏,不仅是当地民间的一种戏剧,同时也是中国博大精深的傩文化载体。它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之中,以其特有的地域和历史背景,呈现自己独具魅力的一面。作为地方戏剧,它是罗甸土坝地方民间文化的活化石,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本文将从承传、表现方法、对人类文明的贡献等角度,窥视、解析流传在罗甸县栗木乡的土坝阳戏。  相似文献   

16.
散落在民间的婺剧手写孤本由于保存条件等原因濒临消失,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需要开拓创新传承发展方式,在认同地方文化特色的基础上,运用手绘形式、拼贴混合形式、卡通漫画形式等构建婺剧孤本剧目的现代绘本,借用绘本和绘本载体的辐射作用促进婺剧孤本剧目的传承发展。  相似文献   

17.
豫剧在山西民间的演出一直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然而,由于现代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豫剧在山西的发展逐渐陷入窘境。因此,豫剧要想在山西重新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就必须与时俱进,认真面对和审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所处的窘境,并从剧团的经营管理、剧目的建设、演员的素质培养等方面来加强自身的建设。这不仅对豫剧来说是种全新的提高和出路,而且对于中国戏曲和戏曲文化等的繁荣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雁北民间社火是节庆活动的一部分,反映着农业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文化心理,具有鲜明的祭祀神灵和祈求丰收的文化内涵,并在它的发展过程中滋养了戏曲的形成。现代社会的消费性瓦解了社火的神圣性和神秘性.它与地方文化和地方经济相结合,具有了审美与娱乐以及旅游与经济的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豫剧戏班经历了传统科班时期、改革创新时期和多元化并存时期;传承方式经历了传统科班"大班养小班""以班带徒、以戏养班"的传承方式,改革创新派的专人专地、脱离剧团、"以戏带功"的传承方式,新中国成立后的"以团代校"、学校教育、国营与民办共存的传承方式;传承功能呈现出层层递进、内涵不断丰富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淮剧是具有盐淮、盐阜地区鲜明地域特色的地方剧种,在其形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深受盐阜地区地方戏的影响,以盐阜地区地方戏"香火戏"为发端,广泛吸收了诸如"梆子戏"、"老徽班"、"苏北京戏"、"门叹词"、"三可子"、"江北小戏"、"南淮海"、"江淮戏"等地方戏的精华,博采众长,进而发展成为今日享誉全国的著名地方戏剧"淮剧"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