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地价、高房价生成机理及后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房价和地价迅速上涨,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积聚了大量泡沫,至今仍没有释放,这已成不争的事实.推动地价、房价持续升高的内在动力是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利益,其制度基础是地方政府用以批租商业用地的土地制度.治理房地产泡沫也须从此处入手,动摇泡沫产生的制度基础,从源头上割断地方政府推动地价、房价上涨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2.
金虎斌 《创新》2012,(2):62-65,127
房地产限购政策对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抑制投资性购房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我国70个大中城市2009年9月至2011年10月的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房地产市场限购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了系统而严格的实证研究。结果发现,房地产限购政策的实施对我国相关城市的房价有大约1.88%的负面效应,但是短期效果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进入21世纪,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各地楼市、房价轮番上涨,一轮近十年的牛市不期而至.房价的强势上涨,使楼市的"负外部性"日渐显现,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微观层面:过高的房价透支了大多数民众向上发展的资本,挤占了他们生存发展的空间;宏观层面:泡沫房地产的敛财效应,阻碍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影响了国家金融的安全;同时,随着房地产开发的盲目扩张,大量耕地被侵占,粮食生产不断萎缩,农业的社会维稳功能正在受到严峻的挑战.鉴于此,应改善供给制度,坚决贯彻已出台的各项调控政策,严格限制国际游资炒作房地产,继续加大对中低档住房的供给,保证民众在公共决策中的参与权和选择权,建立全 国统一的房地产市场运行预警预报制度.  相似文献   

4.
我国房地产业起步于改革开放后,时至今日我国房地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支柱.但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存在着地价、房价持续上涨,市场供求结构失调,租售比悬殊,交易信息不对称,土地市场不规范、征费过重的问题.为此,应加大住房供应量,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改革我国现行房地产税制,加大金融监管力度和完善房地产市场信息系统.  相似文献   

5.
中小城市快速上涨的房价引发市场上新一轮炒房热,一线城市因限购而挤出的投机资本进入人均收入、购房支付能力更低的二三线、中小型城市,将导致更大的经济与社会风险。"新国五条"的颁布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房价的上涨势头,对于房地产市场的长远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仲达明 《东西南北》2010,(10):26-26
目前,世界各国都注意到了房价平稳的重要性。同是欧洲国家,英国、西班牙等国的房价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前有较大幅度上涨,危机后这些国家的房地产市场随着美国急剧下滑。相比之下,被赞为“房价十年不涨”的德国,则继续保持着平稳的态势。分析其缘由,独具特色的德国房地产制度,起到了关键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大部分省市房价仍有上涨过快的苗头,这说明政府对房地产价格的调控措施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组织协调工作是必要的,如此,才能“建立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制度,也才能满足困难家庭需求”.可以说,中国对房地产的政策调节仍任重而道远.政府只有做好“裁判员”和“守夜人”的工作,才是最有效率和最佳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业界新观察     
《青岛画报》2011,(11):39
调控须有长效机制财经评论人叶檀房地产价格松动,为久盼房价下挫者带来一丝安慰。但欢庆为时尚早,房价下跌的原因需要深层思考。中国房地产调控将近两三年就有一次,却未能使中国地方政府摆脱土地财政依赖症,未能让平衡的货币政策成为房地产市场的压舱石。房地产市场的改革与土地财政、税  相似文献   

9.
业界新观察     
《青岛画报》2011,(10):39
地价推动房价上涨的时代或已结束阳光100集团董事长易小迪房地产行业的基本大环境没有改变。目前市场需求依然很旺盛,旅游、度假、养老产品的市场在未来十年是一个非常大的上升空间;另外,二三线城市综合体产品也有巨大需求。土地重置成本上升是最主要的房价上升的原因。中国主要的房地产决策人最近几年干了两件  相似文献   

10.
安其居,才能乐其业。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与否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满足人民住有所居的需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目标。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我国房地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商品房价格的普遍快速上涨,严重超出了百姓的购买力水平。在此背景下,探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是否出现泡沫以及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化程度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数字也温暖     
《东西南北》2010,(8):3-3
6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至5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与去年同期相比,全国5月份房价同比涨幅达12.4%,环比上涨0.2%。而北京坚挺的房价则出现松动迹象,虽然只比4月份下降了0.1%,但这是北京房价15个月里首次出现回落。  相似文献   

12.
单东 《浙江学刊》2012,(4):161-169
居者有其屋是人们一直所向往的。2010年之前数次房地产宏观调控下,我国的房价基本上都持续快速上涨并高位运行。新的调控虽然取得了成效,但政策的局限性也要有清醒的认识。本文回顾多年宏观调控下我国住房市场的状况,总结了历次房地产调控失利的教训,进而提出了我国房地产改革之路径。  相似文献   

13.
房价收入比是我国经济转型期一个关系国计民生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房价快速上涨,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明显减弱,房价收入比严重扭曲.经济比较发达的长三角地区城镇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也存在持续下降的趋势.根本的问题是,房价增长的速度不仅明显快于国民经济增长的速度.而且也明显快于国民收入增长的速度.城镇居民的住房问题是不可能通过市场彻底解决的,还必须依靠政府进行干预.因此,政府有必要采取一些房地产调控和家庭住房优惠(包括住房保障)支持政策.  相似文献   

14.
稳定不断上涨的住房价格是当前政府公共管理的重大课题。房价上涨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关系到财富流向、社会公平和民众生活等民生问题。本文认为,根据中西部地区居民收入较低的实际情况,对中西部地区城市增长过快的商品住宅价格也应该进行积极的宏观调控,使欠发达地区的商品房价格与居民实际收入相和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房地产市场已积累起大量泡沫,并由一线城市快速向二、三线城市蔓延.形成目前局面的背后推手是地方政府基于商业用地批租制度的"土地财政"利益.为最大限度攫取这块利益,地方政府不仅极力抬升地价,为了保证高地价具有可持续性,还和其他利益相关者一起拉升房价,从而导致房价和地价螺旋上升--结果则是房地产泡沫越吹越大.同时,在地方政府的持续干预下,价格机制也失去了自动回转功能,从而使房价泡沫失去了释放通道,于是房价居高不下很可能成为一个长期趋势.因此,要想解决中国的高房价问题,就必须形成地方政府退出机制.在退出方式上,应通过设计某种制度来切断地方政府推涨地价和房价的利益链条.  相似文献   

16.
我国物业税的要素构成与开征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2003年提出对不动产开征统一规范的物业税以后,学术界就物业税理论及如何开征等问题展开了研究,人们对其首套住房是否征税等问题颇为关注.物业税作为房地产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完善税收制度、抑制房价上涨、强化地产管理和保障财政收入等问题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但物业税要素如何设计,开征可行与否,以及土地获取、房价评估、小产权房、新老房主、首房免税和税负转嫁等问题如何解决,都是我们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当前部分城市和地区房价上涨过快,已经严重超出了城镇居民住宅支付能力.使中低收入群体的住宅需求无法满足,妨碍了住宅市场健康稳定发展.房价上涨过快除成本上涨和需求增长拉动之外,住宅投资结构失衡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而调整住宅投资结构的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善的住宅存量和租赁市场.  相似文献   

18.
正房价问题一贯喋喋不休,北上广深这四大城市的房价是否上涨已经不言自明了,专家预测的2016最具上涨潜力的居然是这10大城市。看看有没有你居住的城市吧。10西安一条耗血交通线让咸(阳)西(安)宝(鸡)连为一体,而西安则左右逢源。西安将在资金不断流动的基础上迎来其房地产的春天。9宜昌宜昌一直紧追武汉,武汉的今天就是宜昌的明天!耐心给她三年时间。8中山中山步广州后尘就可能想象其房地产的明天。  相似文献   

19.
我国居民消费能力对房地产走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房地产的价格和走势一直是社会各界关心的问题,住房作为一种特殊商品,目前急剧升高的价格和成交量需要政府出面进行干预.但是,对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的影响取决于供给和需求的关系,以及市场自身的一些内在因素.居民消费能力是房地产价格能否持续走强的内在决定因素,我国的消费者构成复杂,消费层次多,对房地产价格弹性差异较大.通过对居民消费能力的分析,可以得出对未来房地产走势的初步判断.  相似文献   

20.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动力。收入与消费密切相关,消费调控政策是宏观调控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发展的制约因素包括内外需求不均衡发展,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房价上涨过快、社会保障不完善抑制居民消费行为。促进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和消费发展,应当加大货币政策在消费调控中的作用,发展和完善信贷消费,完善促进消费增长的税收政策,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强化收入分配调节,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着力抑制房地产价格过快上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